有心育花花满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3-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班主任工作艺术漫谈

          王洪

班主任应该是教书育人的有心人,犹如花匠应是技艺高超的育花使者,木匠应是能工巧刻的木雕专家;否则,哪来的万花满园春色,哪来的巧夺人目的木艺精品。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可以说,为人之师,尤其是身为班主任的人师,难就难在做有心人。做有心人是班主任教书育人的灵魂。

如何做一个有心人的班主任?

一、 倾注人格  正人心

教育无小事。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作为班主任,应时时刻刻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好表率,张扬真善美,倾注人格的魅力为人格的向心力,这是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艺术。因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情感渗透、人格内化和提升是直接的,深远的,有时甚至是一生的。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说,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最活跃时期,其对外界的敏感,对外物的效仿,对流行的追逐都是“偶然”中的“必然”现象,也是从众心理追求的折射,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是建立在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介的基础上的,根据每个人自身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自我信念的心理及他人对自己的反映的比较意识,自觉形成的一种形象观念。】的波动性大。而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交流、沟通、对话又是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的“阳光地带”。

假若班主任的言行不端,心态不正,精神不爽,感情不真,譬如说话粗俗、表达模糊、出尔反尔、做事拖沓、为人不真、处事不公、虚假做秀,这种缺乏诚信的教化蕴藏着的弊端和陋习,只会给学生的成长心理上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和阴影,使其“自我意象”走向负面。因为学生一旦失去了“自我意象”中的人格平衡、情感魅力、成长快乐,就会生发逆反心理,就会以阴暗面来过激地筛衡自己,甚至造成个性扭曲,人格缺陷,这是不符合“课标”的“情感态度和世界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的人文教育的原则的。反之,班主任进取文明,仪态端庄,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旨在让学生从师者身上感受、体验做人的准则,做事的原则,求学的严谨。班主任的人格力量越实在,对学生的感召力就越强。学生就言你、敬你、听你,其“自我意象”也就光明,开朗,向上,这就是班主任倾注人格的力量,是无声胜有声的教育艺术,班主任的教育教学雨露就如春雨默默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也就给学生带来了健康、文明、向上的动力和成长的雨露,学生也就能从教师人格中吸吮做人之道,求学之谛,正如乌申斯基说的:“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二、 人人有责  显能力

    细心的班主任不但善于倾注人格,言传身教,关爱学生,而且善于教会学生有责任、使之学会做真人,这才是育人教书的大艺术。

班级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是班主任工作做有心人的具体表现。为克服学生懒惰、随意,对事视而不见,做事斤斤计较,以我为中心;或者我行我素,或有头无尾,或推诿不管,或者学习依赖、无动力、缺乏行为态度等失意的破败的“自我意象”和坏习惯,实施责任制,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参加管理,这是班主任工作“无小事”的教育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真善美勤的品行环节,更是与时俱进的教育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就结合班级实际,着眼于学生学做人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张扬学生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制定了一套切合实际的工作管理之法,即“班级工作事无大小,人人有责”的管理措施。例如贯穿班委职责、科代表职责、个人职责三大方面育人教育,又使其蕴含了班风、学风、纪风、体育、卫生以及教室里的各个设施(譬如,粉笔、饮水机、窗子、风扇、桌椅、走廊、灯具、窗帘、黑板、卫生、板报、好坏记录等均有专人管理),让学生在学习中、管理中、为人处事中张扬健康的个性,体验律己,教育互动,培养学生养成行为、思想、学习、心态的健康氛围。

措施的实施,无疑促进了学生的习惯养成,在工作中学会负责,在负责中学会工作,在工作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方法中学会做人,使之体会到他们的言行在班级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从而坚信成功的“自我意象”,凝集班级力量,增强班级学习氛围,一来激活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主人公的作用,摈弃“我”的不良习惯和失败的“自我意象”,二来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学会和谐相处,学会团队精神,学会团结、学会平衡自己、学会发展自己,学会善待他人和自己,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又有利于班级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学风、人文风气的建设,改变班级的乱、差、散、慢、惰的“游戏”式的不良风气。可见班主任的有心是一种责任,一种育人之道,是微风,是春雨;学生于其中,潜默移化,感受了快乐,欣赏了向上,体验了做真人的裨益,细化了学习成长的能力。

    三、 三化管理  齐进取

    一个班级最困难的、最棘手的问题恐怕是学习有障碍,行为有障碍的学生了。从教育心理学和行为学看,有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的学生,大多是自卑、懒散、好动、好乱、怪僻、律己差管人宽、做事托词推诿、为人不合群、性格内向、心理怕事、个性反叛突出……而且善于抱成团,对一些错误行为喜欢捂着掖着,批评过重心理逆反,目光傲视;批评过轻,“从众心理”越演越剧。为此,笔者以为对该类学生使用“三化管理”甚为得体。“三化管理”即是针对此类学生的心理、行为、意志、态度、环境等教育背景,采取“分化”“感化”“目标化”的管理策略,这是笔者实践中对障碍学生、困难学生管理、教育对症下药的一种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进行“三化管理,齐进取”呢?

    1、 分化

    根据障碍学生、困难学生的心理、性情特点,心里学家马尔慈认为,是人的个体在“自我意象”中经常生发的一种负面信息,如“我是没出息的”,“我”生性懒散怕动,精神沮丧、自卑、“能力”无能的,“我”注定是一个失败者,“我”总是被批评的。由于如是,大多数障碍学生、困难学生就会以此为“情趣相投”,抱成团,拧为绳,互相包庇,互相遮掩,互相“关爱”,以致形成伙结成帮,而导致厌学、烦学、不学,甚至是干出一些“出格”的事,偏离了学习和成长的航向,离背了为人做事的诚信。因此,针对他们的环境教育背景,个人差异、性情、心理特点,晓之义理,动之以情,正面教育,以致分化他们的“小集体”“小团伙”“小帮派”,淡化他们的负面“自我意象”,规范他们的行为准则,引导他们走上正道,扶正他们茁壮成长。这是一条有利益学生健康成长的途径。

    2、 感化

要创设一个良好、和谐、民主、向上的班集体,就不能没有爱。爱,是感化的源泉;爱,是教育的化身。没有爱的教育如同一潭死水。这对行为、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来说,更是一剂江湖怪方。因为这类学生其实更需要爱,更渴望爱,更祈求呵护。班主任如果能用真情去感化,无疑是对他们潜入了教育教学的和风细雨。从教育学来说,责骂、过分指责、讽刺、体罚、冷视等都是消极的压抑的教育陋习,其结果只能是伤害学生的自尊,阻碍学生的进步,挫伤学生的自信,压抑学生的创造,只会使学生感到孤独,心怀隔戒,产生“敌意”,破罐破摔,造成个性内向、沉默寡言、回避真实、自暴自弃、粗俗无礼,与教育抵抗,与集体冷漠,与他人疏远的教育悲剧。这是教育缺失所致。因此,身为班主任,在转化困难学生、障碍学生时,只有用心用情去感化他们的良知,用爱去洞察他们的心灵,才能真正发现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思想,抓住他们的感受,循循善诱,晓之理动之情,而摈弃“教育近视症”,以心换心,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树立进取心、恒心、意志力、唤起他们的学习行为动机,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有心者,事竟成。教育需要有心人,有心的人与时俱进,而且善教、乐教、爱教。唯有对学生施以情,让学生感受到情的温暖,教育才能产生巨大的资源魅力。

    3、 目标化

    心理学创富观点认为,每个人只要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他就会按照那种人的方式行为去

努力做好,而且其力量是任何力量也不可扭转的。可见,暗淡的“自我意象”如沮丧、自卑、

无能的目标锁定是停滞的;而光明的“自我意象”的目标行为,将会出现惊人的奇迹。因此,

对困难学生、障碍的学生,我们不是去理会他们的调皮“神经”,而是扬光遮暗,随流扬波,顺水导航,让学生在“分化”的基础上,“感化”的情怀上,与时俱进,树立学习的和人生的目标,运用哪怕是一丁点的成功的目标的实现“主宰”指引着走向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成功。用“自我胜利”的目标方法激励他们超越自我的环境和条件。

    根据物极必反的道理,我们对待困难学生,障碍学生要推出寒极生热,祸及福依的目标

化管理策略。如教育家魏书生对有一科只考8分成绩的学生,不训、不责、不罚、不告,而是顺势引导,树立先巩固8分的目标,而后研究慢慢提高,最终使这个学生一跃为80分的好学生。目标化的管理,其实是一个科学的面对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张扬学生学习欲望的目标教育,因为学生有各种差异,尤其是有困难和障碍的学生,先巩固低目标,而后选择成功的自我目标实现,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保持“我做得到”的目标积极态度,就会在听觉、视觉和触觉--在学习上表现出激烈的能力,就不会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旁观者来解脱或者顽固,而是描述为一个个活生生的、还在发展进步的人,期待着在一个个“跳一跳,就摘着桃子”的目标下成为自动自发,积极进取,充满自信,乐观开朗的学习者,探求者。

总之,班主任的育人艺术多种多样,灵活异彩,但我以为,只要有心,便有了爱心;有了爱心,就有了育人的艺术;我更坚信,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有责任和爱心。

以上所记,是为有心育花花满园的教育真谛。

    

   

[有心育花花满园(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带有心字的成语

2.有心事的说说

3.失眠有心事的说说

4.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5.教学论文评语

6.生物教学论文

7.数学教学论文

8.关于美术教学论文

9.识字教学论文

10.地理案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