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译(之二十)(备课资料)

发布时间:2016-7-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原文】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原文】 

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原文】 

148 子曰:“为命(1),裨谌(2)草创之,世叔(3)讨论之,行人(4)子羽(5)修饰之,东里(6)子产润色之。” 

【注释】 

(1)命:指国家的政令。 

(2)裨谌:音bì chén,人名,郑国的大夫。 

(3)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 

(4)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即外交事务。 

(5)子羽: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 

(6)东里:地名,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原文】 

149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1)。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2)。夺伯氏(3)骈邑(4)三百,饭疏食,没齿(5)无怨言。” 

【注释】 

(1)子西:这里的子西指楚国的令尹,名申。 

(2)人也:即此人也。 

(3)伯氏:齐国的大夫。 

(4)骈邑:地名,伯氏的采邑。 

(5)没齿:死。 

【译文】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原文】 

1410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原文】 

1411 子曰:“孟公绰(1)为赵魏老(2)则优(3),不可以为滕薛(4)大夫。” 

【注释】 

(1)孟公绰:鲁国大夫,属于孟孙氏家族。 

(2)老:这里指古代大夫的家臣。 

(3)优:有余。 

>(4)滕薛:滕,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薛,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东南一带。 

【译文】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原文】 

1412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 

(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 

(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 

(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原文】 

1413 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4)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 

(1)公叔之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谥号“文”。 

(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处是“这个”的意思。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原文】 

1414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译文】 

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评析】 

臧武仲因得罪孟孙氏逃离鲁国,后来回到防邑,向鲁君要求,以立臧氏之后为卿大夫作为条件,自己离开防邑。孔子认为他以自己的封地为据点,想要挟君主,犯上作乱,犯下了不忠的大罪。所以他说了上面这段话。此事在《春秋》书中有记载。 

【原文】 

1415 子曰:“晋文公(1)谲(2)而不正,齐桓公(3)正而不谲。” 

【注释】 

(1)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36 ̄前628年在位。 

(2)谲:音jué,欺诈,玩弄手段。 

(3)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85 ̄前643年在位。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评析】 

为什么孔子对春秋时代两位著名政治家的评价截然相反呢?他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对时人的违礼行为一概加以指责。晋文公称霸后召见周天子,这对孔子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说晋文公诡诈。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孔子认为他的做法符合于礼的规定。所以,他对晋文公、齐桓公作出上述评价。 

【原文】 

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1),召忽(2)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3),不以兵车(4),管仲之力也。如其仁(5),如其仁。” 

【注释】 

(1)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2)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3)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 

(4)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 

(5)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评析】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一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 

【原文】 

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1)管仲,吾其被发左衽(2)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3)也,自经(4)于沟渎(5)而莫之知也。” 

【注释】 

(1)微:无,没有。 

(2)被发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 

(3)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 

(4)自经:上吊自杀。 

(5)渎:小沟渠。 

【译文】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论语》全译(之二十)(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1.英语科组备课总结

2.有关备课总结

3.英语学科备课总结

4.论语交友名言

5.论语选读教案

6.论语教学课件

7.集体备课教案

8.初中备课教案:整式

9.生物集体备课总结

10.《论语》读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