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无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布时间:2016-7-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广西贺州市仁义一中  李科

过去,全国范围内的中学生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无论是塞北亦或江南的都使用统一的语文课本。如今,由于提倡素质教育,在全国,语文课本又多了几张脸孔。尽管如此,最新的语文课本依然无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至少,本人所在的学校就是这种情况。(其实,别的同类学校好不到哪里去!)

语文教师以及教育主管领导都很清楚,任何一次考试,语文科的平均分都远低于数理化的平均分。究其原因,除了作文分数偏低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实在不敢恭维。本人对我校八年级的重点班48名学生上学期的期末语文考卷现代文阅读题部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及格仅有8人(总分26分,15.5分为及格)。在及格的这8个学生中,80分(20分以上)只有一个。更悲哀的是30分以下(卷面9分以下)居然有24人,占了全班总数的一半啊!同志们请注意:这还是我校该年级五六百个学生里挑出来的尖子生啊!另外几个非重点班的情况大家就可想而知了。(本人现今保存有该班全部学生的考卷,可供教研员使用,绝非杜撰的统计数字)难道我们的语文老师讲课“偷工减料”或者“和尚撞钟”?肯定不是。都领“绩效工资”了,有谁会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呢?愚以为,中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低下,与我们的语文课本,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参考书有很大的关系。语文课本和教师参考书不仅仅没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它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教材本身并没有错,是我们老师和教育领导使用不当的错!)

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乡镇学校几乎100%)的备课完全是抄教参的,这已经是公开的事实!更可悲的是个别白痴校长居然以命令的口气要求语文老师必须吃透参考书。还美其名曰,这是教育专家编出来的嘛!本人根据多数农村中学毕业生马上离开学校要去打工的实际,本着为他们负责的态度,希望他们走上社会以后有所作为而对语文课内容进行相应的改动,却遭到主管领导强烈批判。“你比教育专家还能干?好好的语文书你不讲、、、、、、”“语文老师不讲语文课本,啊,怎么行?就像农民,不种田吃什么?”(我们的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都不种田!作为农村中学的领导,你骂人也太没水准了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新课标作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部“宪法”,它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语文课本可以多种多样,但“宪法”全国只有一部!其实,叶老先生不是早就说过嘛:“多数语文老师不知道教语文是用来做什么的,尽往不切实际的地方瞎钻研。他们不懂得,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进行阅读和写作技能的训练。”至今,我们很多语文老师依然是循规蹈矩地把教科书里的课文(凭借参考书)一篇接着一篇讲完了事。最后也就是拿着“参考答案”跟学生讲解考题以应付考试。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何而来?我们的教科书只是书面的内容,而且它所承载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无非是个例子”。同时,教科书本身也从来只能传递正确的、有结论的事实,没有形成结论的开放性的问题从不在教科书中出现。特别是“罪魁祸首”--参考书的存在,更加剧了对课文的生硬“解剖”,使语文课成了直接的知识灌输课。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但没有得到提高,相反,原有的那么一点阅读兴趣也丧失一空。有不少文章本来学生非常乐意去阅读,去欣赏的,但编进课本后,特别是经语文老师一折腾就变得厌恶起来。尽管愚倍受领导打压,但面对上课昏昏欲睡的学生,个别无奈的语文同事依然盛情邀请本人到她们的班级代课时日以调节学生情绪(绝对是事实)。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理论说教于事无补,还是用事实来说话更有意义。有这么一道阅读题: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①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 

1. 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选文第④段加点词“它们”指什么?

5. 舱外航天服是一套防护和应急救生的复杂系统,用于保证宇航员出舱安全。请你联系本文内容,说一说舱外航天服应具有哪些功能?

客观地说,这几个小问题没有任何为难学生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能力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就应该培养起来。而很多中学生(还是重点班的尖子)居然无能为力!难道不值得我们拿着语文书(偷参考书)“照本宣科”的个别语文老师和主管领导反思吗?在此,特别要强烈谴责的是第5小题,人数半百的重点班仅有可怜的3人完全答对(另有几个学生此题得满分是值得商榷的)。愚以为,“联系本文内容”回答问题比其它题目更简单,更容易得分。航天服究竟该具备哪些功能呢?阅读短文不是把答案摆在你面前了吗???第二段说了“没有空气、、、无法呼吸”,那好办,“制造氧气”不就得了?这工作自然有科学家去做,用不着你抄心。你作为中学生仅仅在考卷上写这么几个字而已嘛!“泄漏气体、、、死亡”,好,我防泄漏!第三段指出有“辐射影响”,得,我们去“防止辐射”啊!第四段说到“碎片撞击”,不能等死啊,我们要“抵抗撞击”才行。还有烦人的噪声,要“隔离”!!!等等。大鱼自个跑上岸,你也不会捡?!真的还要妈妈嚼过喂到嘴里你才会吞吗?乖乖,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教学生还是扼杀学生啊?!

光靠课本(加教参)根本无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还有反作用。我们还是应该遵循《新课标》精神:“开放语文课堂”、“有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毕竟 这是一部具有国家权威的语文教学“宪法”啊,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能力轻易就否定它呢?!

 

[语文课本无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关文章:

1.我爱语文课本阅读答案

2.社戏课本阅读答案

3.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

4.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5.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件

6.试析高中学生的道德培养和策略论文

7.中学生的假期日记

8.中学生的周记

9.中学生的开学感受日记

10.史铁生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