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心》(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8-9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金塘中学    黄芬华

教学目标:

1、 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概括课文内容。

2、 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 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重点: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导入新课

1、讲述故事《地震中最坚强的人》?汶川县的映秀小学的一女生,没了左腿还是爬了出来!------

2、提问:为什么她能够忍受这么大的痛苦?

3、请学生简单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与概括

1、快速阅读    

要求:默读、 注意速度、 抓住内容要点(教师巡视,解答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

 

2、概括主要内容

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三、细读文本

1、粗读课文后,你觉得“我”被困沙漠中,总的感受是什么?(痛苦)

2、请用“--”划出我遇到的苦。

#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他团团转。#感到呼吸困难。#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

3、对这些痛苦,作者心情如何?      请用“~~~~~~”划出表心情的语句。

#寒风就象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痛苦   #我跑不过了,在也没有力气了。------绝望   #我感到,有一股图象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平静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勇敢乐观

具体分析过程中加强词句的朗读、赏析。

 

四、质疑探究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2、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朗读、学生发表见解、教师补充纠正、朗读感受)

 

五、拓展延伸

1、故事背后的感悟

?《地震中最坚强的人》中的女孩为什么能忍受这么大的痛苦?

?那是因为她心中有一种巨大的信念。因为她期盼着自己能够活着……

 

《在沙漠中心》是以真实的故事为材料的,故事中的“我” 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的,大家知道他后来究竟怎么样了吗?

 

2、走进作者

 

?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1900年生在法国里昂。

?1921年在法国空军服役。

?1926年开始从事航空事业。

?1939年参加抗德战争。

?1940年埋头从事文学创作。

?1944年执行第十次飞行侦察任务时消失于地中海上空,从此一去不返。

?

?他就是被称为“蓝天白云耕耘者”的法国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

3、集体朗读文章结尾,感受作者的乐观、坚强。

 

[《在沙漠中心》(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5.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

7.人教版七年级《秋天的怀念》教案

8.人教版必修四数学课件

9.人教版必修五英语课件

10.《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