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4-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上课             (大家集中注意力)

一. 引入

绵延几千年的华夏文明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每当打开华夏篇章的时候我们都无可回避的要面对诗歌这样一朵绚丽的花朵,这里有数不清的传世佳作,也有许多伟大的诗人。我们在高一上学期的时候学习了诗歌鉴赏,进行了初步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很好的知识积累,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板书)

大家在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把课文读一下。

A. 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问题。(1)佛狸祠下bi的音.(2)“封狼居胥”的断句。应该是“封\狼居胥”(提问学生,由学生回答。)

B. 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内容,提到了文章的内容,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也好,在朗读的时候也好,我想大家已经注意到了这部作品的里面运用了很多的典故,现在我请大家再次阅读作品,回答下列问题:

在这首词里面,作者运用了几个典故?(提问学生,由学生回答。)

明确:1.孙权        2 刘裕      3.刘义隆    4拓跋焘     5 廉颇

其中还有霍去病  王玄谟  等人

所以在预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致,好了,就词本身的内容所表述的人物,现在我要求同学们用一句完整的而简洁的话概括这五个典故。(对事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而不是原文节选)

1孙权败曹军       2 刘裕建政权    3,刘义隆望敌而逃  4拓跋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老矣尚可战。

这样我们就搞清楚了这首词所使用的典故。

在对辛弃疾这首词评价的时候,有人说典故太多影响了人们的阅读,现在看来,我们同学并没有受到冲击,既有宏观尚的整体把握,又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很好!

下面我们回过头来看这首词的题目。《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是   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是   题目。

我们也清楚词和诗经一样在题目的选择上往往选用它的第一句。比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可是我们这里有个明确的题目。那也就有了明确的主旨。再想想我们刚刚学完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很明确的知道:

1.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怀古    

2.在什么地方怀古?

明确:京口北固亭

再反过来头来大家看看我们刚才概括的典故,有几个典故是在京口北固亭?

明确:孙权  和   季奴

只有孙权和季奴,其他三位是不是作者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啊。那么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明确:是和辛弃疾的身世联系起来的。

诗歌中培养我们的想像和联想的能力,就必须要注意一个辐射点,在这首词中的辐射点就是:京口。

如果脱离了想像这个辐射点,你们培养的那种想象力就是胡思乱想了。诗歌的想象力是很不好培养的。也就是这一点,我们知道了辛弃疾运用典故的功力。

下面我们就来锻炼我们的诗歌想象力: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扬州路是个什么概念,是不是京口一个叫扬州的马路呢。(请同学回答)

扬州和京口是同一个地点吗?大家注意一个“望”字。在京口望见扬州。一个望字就使诗歌的意境开拓出来,而不是局限在北固亭这个小亭子里面了,在这里作者可以联想很多东西,可以联想古今。因为一个望字就是作品有远近的概念,不是一个单独的点而是一个面了。这就是远近。就是词有了意境。

我现在把作品的典故穿了一下,把地点穿了一下。

那那位同学大胆用现代的语言把作品陈述一下。(找同学回答)

姑且不论陈述的好不好。要想把作品穿起来,内容就必须有词之外的东西,因为诗歌有个特点,那就是诗歌的跳跃性。句与句之间不是很严密的联系起来,就必须有一些附加的成分才能形成完整的意境。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对于诗歌整体把握我们清楚了,对于诗歌的细节我们也要斟酌的。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把“千古”改成“千里”如何?

明确:题目是怀古,要体现怀古之意,这个古就把时间的延续性告诉了我们。也就有了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悲慨之意,时间流逝,物是人非。

2.词的上阕写了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是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追忆英雄,期待像英雄一样为国建功。收复失地)

3.下阕“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中“赢得”能否用“落得”来代替?

明确:体会到的是比较强烈的讽刺意味,仓皇北顾,匆忙而慌张,回头看着北方向南逃跑,突出并讽刺了可悲的结局。(韩侂胄)

4.另外在这首词里面出现了多处的对比。找到并体会其作用。

A:英雄业绩和可悲的现实对比

----针对的是南宋的萎靡不振

B: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的对比

----应吸取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C: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对比

----抒发的是忧国伤时的感慨

对比是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的委婉强烈,形象更加的鲜明生动。

五、拓展延伸

  《念奴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此题设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首词内容的异同,还要领会苏辛这两位豪放派代表词人风格上的异同)

  1、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把古喻今

  2、不同点:(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2)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苏轼词作纵横决荡,议论能上以形而上的层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3)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事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

4.高一必修一英语教案

5.高一必修五数学教案

6.高一数学必修四1.5教案

7.高一必修四数学教案

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

9.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10.高一地理必修一《山地的形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