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教育转轨中的学法教法改革

发布时间:2016-3-1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孙少辉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是由以往“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转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促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根本特征的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贯彻主体性原则,即:从主体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主体――完善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摒弃以往文科死记硬背、理科机械重复的单一学法,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上的差异,采用相应的学法,因势利导、提高效率。

  由此可见,进行学法改革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进行学法改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学法改革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的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其主体性发挥的愈充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学习效果也就愈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应该表现为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2、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对所学科目的持久兴趣,是学法改革成功的关键。

  素质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理论、扎实的教育基本功、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教师的这些品质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既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除了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实践活动、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外,对于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设法调动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法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3、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是学法改革的基本途径。

  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学习模式。但是,由于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同一学科的不同部分,情况也不尽相同),学习主体(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并且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想找到一种现成的完全符合主体特点的学习模式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以一定的学习模式为依据,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对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使之逐渐符合自身特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创造的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学法改革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我国古时便注重对技能的培养,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体现了这一精神。的确,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让学生学会了创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创造,这样一来,学生原有的知识就会成为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温故而知新,以新求新,学习成绩的提高便不是什么难事了。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遵循上述学法改革的思想,并结合所教学生特点,指导学生进行了一些学法改革试点,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在试点中,我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如下五个步骤:

  通读全书,把握要旨。

  新教材发下去以后,要求学生利用几天的时间通读一遍,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以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大致介绍教材的风格、全书的重点、难点、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并向学生介绍一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相对完整的了解。

  分章预习,明确重点。

  在学习新的章节以前,要求学生先进行认真细致的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四点:

  (1)明确本章的重点、难点。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教师公布重点、难点,以资参考。

  (2)学生自行复习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点。这样就为新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全面地领会新课内容。

  (3)自学全章内容。在自学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基本知识点,更进一步明确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找出存在的疑难并用特殊的符号注明。这样,在听讲时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听课质量。

  (4)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课后习题。对于重点章节,一般由教师事先拟出预习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以此来检验自己的自学情况。

  认真听讲,答疑解惑。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新课内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因此,在讲授新课时,对于容易理解的基础性知识,教师只做简要的讲评,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面。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能够集中精力突破难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课堂上的剩余时间增多,也为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个别辅导提供了可能。

  合理测试,查缺补漏。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教师最关心的。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通常要进行如下两步测试:

  (1)自测。要求学生在听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行拟出一套10分钟左右的自测题,同学之间交换练习后再进行对改,以此来初步检验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复测。两周以后,由教师命题,对所学内容重新进行检测。教师在命题时通常把握两个原则:①面向全体,分层命题。检测题分为基础题和拔高题两部分,基础题以基本知识为主,着重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面向全体同学;为了照顾某些程度较好的同学,还要适当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选做题;基础题为100分,选做题的分值一般控制在20分――40分,这样既不致于挫伤基础差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避免程度好的同学滋生自满情绪,不求上进。②控制题量,重视反馈。检测的目的是使任课教师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本着减轻师生负担的原则,题量不宜过大,以45分钟左右为宜。教师阅卷后,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学生,帮助其认清问题,及时解决。

  自我总结,引申升华。

  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教材上的各个章节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着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零碎的知识只是一些杂乱堆积的事实,并且易于混淆、遗忘,系统化的知识才便于应用。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才能促进其能力的提高。因此,每章结束以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系统总结,以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链条,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总结通常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对照教学大纲,明确对各个知识点的具体要求。

  (2)对基本知识点进行分类汇总,做到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3)对重点、难点以及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好采用图表等形式对照进行)。

  (4)明确本章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格式。

  (5)明确本章知识点与其它章节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综合性题目的出题规律及解题思路。

  当然,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一开始就提出这样高的要求是不现实的,但只要教师能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帮助,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以后,一定能取得明显的效果。这个训练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按照一定的学习模式,改造、完善自身学习方法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使学生在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求知,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完善与提高。

  

  附:主要参考书目:

  (1)《素质教育教程》 马振海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

  (2)《心理学》 韩永昌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睦硌А?nbsp;韩永昌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

  作者通讯地址: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邮编:471000 E-mail: ly27ssh@21cn.com 

[浅谈当前教育转轨中的学法教法改革]相关文章:

1.匆匆教案教法学法

2.浅谈当前家庭教育的特点的论文

3.浅谈小学教育改革方向论文

4.当前家庭教育的特点论文

5.历史课文《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

6.小学法治教育工作计划

7.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计划

8.小学教育改革论文

9.高中的教育随笔

10.浅谈教学中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