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气冲天的《江城子*密州猎》

发布时间:2016-5-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熙宁七年(1074)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是词史上第一个以健笔劲毫塑造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的词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年40岁的苏轼却姑且要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是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打猎活动,狩猎者行动迅速,情绪高昂、精神抖擞。全城的人们兴致勃勃地出来观看太守狩猎,太守(作者)为了回报人们的盛情,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作者的少年狂气在这热热闹闹的狩猎场景之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很显然,词中上片的狩猎壮阔场景描写是为下片作者抒发他要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做铺垫的。“鬓微霜,又何妨”两鬓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妨碍?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作者用典故,以魏尚自喻,渴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有那样一天,作者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报效祖国、关心国家命运的强烈爱国精神在酒酣之后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实中的“射虎”太守和理想中的“挽雕弓”、“射天狼”的壮士形象,使我们看到苏轼充满进取的精神、胸怀远大的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这种豪气冲天的气概,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对后人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共713字)

作者:朱碧玉

地址:安徽省太湖县大山中学

邮编:246400

电话:13696621945

[豪气冲天的《江城子*密州猎》]相关文章:

1.《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

2.形容打猎的成语

3.

4.苏轼《密州通判厅题名记》原文及翻译

5.猎场的精辟台词

6.猎场经典名言

7.猎场的金典语录

8.《上书谏猎》的原文及翻译

9.李好古的词《江城子》阅读答案

10.张五悔猎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