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信息垃圾之中

发布时间:2016-3-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董志强

    本文原载《信息产业报》2000-8-23.我本不想将此文刊登出来,

因为觉得它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是后来发现人民日报社的《人民网》、

《经济参考报》、《四川通讯报》、新浪网、搜狐、天极网以及许多

个人网站都转载了本文。也许,本文虽然并没有深刻思考,但却涉及

到了一个大家都感受到的话题,所以引起了共鸣。

    生活在信息垃圾之中

    董志强

    我有一个习惯,常常在关机前清空垃圾筒。垃圾筒里大多装着一

些废邮件。说到这里我也不妨问问,你一天最多曾收到过多少邮件?

我的记录是31封。我的一位朋友的记录是252 封。

    那些邮件有大多是广告。比如:“如果您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

您将有机会获得$1,500 ”:“考眼光添趣味,看××今日之地位!

总奖金超过100 万元”:“精益求精,永无止境!本站绝对是一个您

可以信赖的上网冲浪起点站”……对我而言,我从不受广告蛊惑,它

们于我都是垃圾。

    垃圾是不可逃避的。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就是人类每天生产

出许多现代垃圾。只不过生活垃圾是实体的形态,信息垃圾是精神垃

圾罢了。

    生活垃圾对人们的生存有副作用,所以我们要处理它们。信息垃

圾同样对人没有好处,最简单一点的就是你得花时间和精力将垃圾信

件挑出来,然后删去它。更复杂地,一些故意制造的垃圾可能会耗费

你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这些浪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效率的损失。我

的朋友曾收到一封邮件,说他中了5000元大奖,要他访问某链确认。

他访问了那链接,结果只见到一幅广告。原来这是一场骗局,那个发

信的人将自己申请的广告链接发给别人,并谎称对方获奖需要确认,

以此来增加访问量赚取收入--真是“君子爱才,取之有道”,只是

苦了受骗人,既空欢喜一场又多付了上网费,赔了夫人又折兵。至于

一些色情图文,则更是一种精神污染,损害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精神

健康。

    信息垃圾决非只出现在邮件中。信息社会的信息垃圾几乎无处不

在。电脑排版技术使得出版业大大发展,于是各种文字垃圾遍地开花;

刚刚还说无纸办公节约了纸张,马上又遇见报刊杂志不断扩版,凭空

又多出垃圾来;一条消息,常常是网络登录后电视又来播放,电视播

放了报刊来刊载,报刊刊载了网络再转载,无止无休。

    我们倡导人们应该有环保意识,不要乱扔垃圾。其实在信息的载

体上我们也应有“环保”意识,自觉维护媒体的干净。比如在网络上,

自觉遵守网络公众道德。事实上,人们很需要环保网站--可惜很多

的网站一进去就垃圾成山,仿佛到了一个大垃圾场。想没想过我们为

什么生活得比过去疲惫?那是因为我们比过去面临更多的信息污染-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以来,我们每个人制造的信息垃圾量足以超出了

以往所有学者们制造的文字总和。

    信息垃圾何以盛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制造信息的低廉成本。

当然,这并不是说网站自己就没有清除垃圾的动力。网站乃至各种信

息媒体,都会考虑自己的声誉而采取相应措施。越是声誉好的网站越

重视保持自己的声誉,也越会对信息提供的质量负责。所以,品牌在

网络上变得特别重要。

    现实生活的反垃圾制度也可以移植到信息垃圾治理上来。比如,

通过对人们的道德教育、建立信息认证机制、建立反对信息垃圾的法

规等等。我们需要一个清洁的地球,我们也需要一个清洁的网络。

[生活在信息垃圾之中]相关文章:

1.

2.人生感悟:地震之中

3.生活在别处(随笔)

4.演讲稿之中秋佳节

5.经典散文之中秋的味道

6.小学手抄报之中秋节

7.垃圾分类活动通知

8.捡垃圾活动总结

9.垃圾分类活动教案

10.折纸垃圾桶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