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1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11-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今生今世的证据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张方健  张吉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与文本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以此深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观点。

    2.探究与活动体验,进一步了解“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研读课文,在对话栏内写下自己对文中词、句、语段的理解和感受。

    建议评点:

    1.第l、2段(第l段对鲁莽地推倒、砍掉、拆毁曾经拥有的事物的痛心,第2段字里行间对没有向那些熟悉的东西深情告别充满悔意。曾经拥有的事物、那些熟悉的东西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

    2.第6段“如果没有……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留存的过去的事物可以证实以往的生活,但仅有这些客观的事物,一个人的精神经历和情感世界依然没有见证。结合最后两段,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又有了一层新的含义:附着在曾经拥有的事物、那些熟悉的东西之上的记忆和情感。)

    3.倒数第2段(留存的旧物必然会消失。随着它们的消失,那些记忆中的往事、曾经的情感会不会消失?作者对此充满担忧。)

    4.最后一段(家园指留存的旧物,也指附着其上的记忆和情感。一个如果失去了物质的故乡,更如果失去了精神的故乡,那他将永远失去精神的根基和慰藉。)

  其它地方自由评点。

  二、课内学生交流讨论评点,教师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学习课文后有没有想到如何精心构筑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灵魂领地”、“精神家园”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适时点拨:

  日记、用过的物品、老照片、故居、传家宝、爸妈用孩子的胎毛做的笔或印有孩子出生脚印的泥塑、重要纪念日的精彩录相等都可以作为人的“今生今世的证据”。

    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说穿了,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过去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否定了或忽视了这曾经之物,必然意味着对自己生命的怀疑。

  四、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建历史博物馆?

  教师可适时点拨: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今生今世的证据”。

  五、作业: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谈谈你对大规模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古迹保护问题的看法。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1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2.日月水火教案教学设计

3.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

4.我喜欢教学设计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6.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7.小数除以整数教案教学设计

8.成语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9.《为学》教学设计教案

10.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