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该坚守住我们的汉字(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6-4-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412005  湖南省株洲市三中   

tel:0733-8308601  13786307307    E-mail:hebi_181@mail.china.com

韩军先生说得好,语文课首先的确要上成文字课,这是语文课的“独立价值”。

新课程标准也好,旧教学大纲也罢,均不离“识字与写字”,“字要规规矩矩地写”,“做到书写清晰,格式正确,不写错别字”。可教学的实际效果怎样呢?“再一次强调”写成“在一次强调”是屡见不鲜,简单的默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成“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担心照汉青”,令人啼笑皆非而心疼。而作文,除了语句不通,用字不妥之外,更让人头疼的怕就是字迹潦草,字不成字,弧不成弧,展卷而刺眼。没有人会说,一个学生的字写得一团糟而他的文章却写得令人拍案叫绝。

有人说,中国的汉字太难写了,方方正正的,不像英文,自由而流畅。于是,如今十六七岁的学子们除口头常语出惊人外,书上、桌子上、衣服上,英文字是满天飞。如果英文字用正确了还罢,可偏偏要闹笑话,出丑事。媒体曾报道过某明星衣服上写着“荡妇”的英文字,自己不知里就,还沾沾自喜,以为沾了洋墨水,高人一等,这丢了自己的格不说,丢了中国人的丑啊!还有,一些穷乡僻壤的小饭馆厕所门也要写上“men”“women”符号,以示此馆与众不同,这对那些不识洋文的老乡们来说,不是存心要让人家出洋相吗?洋文恣肆,难不成就是时尚?

汉字难写,不假,这可是自己的母语,“儿不嫌母丑”啊!其实,也正是这方方正正,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与伟岸,是在告诫我们方正做人,更何况,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至情至美的画啊!汉字的每一个笔画,都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有谁能够想像,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会是怎样的无家可归!据史载,法国人移民美国,却固执地坚守自己的语言习惯,以至于美语中也会有法语词汇,这也怪不得都德在《最后一课》里借韩麦尔先生的口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而我们的汉语比法语要悠久多得,如今却受到各式各样语的冲击,什么双语教学,少儿英语,英语过级填充着我们几岁、十几岁、成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计算一下中学英语、语文的课时,令人难解,英语每周5节,语文也是4至5节,这样开课的合理性在哪?是不是要培养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翻译家呢?我们大部分的人学了英文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又会用上几次呢?花那么多时间值不值值得注意。如果是英语学好了也罢,可偏偏是学生“不争气”,英语没学好,语文水平也不见长,从而洋不洋,土不土,最终是邯郸学步。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电影《英雄》中有一个镜头铭记我心,暴雨似的秦箭飞向赵国书馆,众弟子惊魂飞魄,独有一位老先生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镇定地对弟子们说:“秦军可以破我们的城,亡我们的国,却灭不了赵国的字!”令人热血沸腾!字就是这个民族血脉和精髓代代相传的载体,只要有字在,这个民族就不会消亡。

有人说,一个不了解自己的民族语言也不会运用的人,表面上包罗万象,其实个性全无根基,是肤浅的,这样,凭什么立足于世界强林?我们难道不能学学法国人,“固执地”把自己的母语融入别的语种中去。我们要从外国“拿来”些东西,作为语文课,我们更应坚守住我们的汉字。从古到今,漂亮的汉字形体,令人折服,书法是我们汉字独有的可作观赏的文字艺术品;作文,从来就有“字好一半文”之说;品人,自古就有“字如其人”“字是人的招牌”的说法;做事做学问,历来就有“一字千金”之地位。可见,学好汉字,首先要写好汉字,而写好汉字,实为人生积累一笔可观的财富。无须举例说明,谁都明白,工整规范地写一笔好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集中注意力,可以帮助提高自信力;不仅对语文学科,对所有学科都是很有帮助的;好好地尊重汉字,更是一种深情的爱国情操的体现。汉字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语文课之独立价值是文字”,“若关注精神,也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终落脚于文字,即‘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甚至广大教育者、非教育者,只要是炎黄子孙,是否该深思或呼应我们韩军先生的呐喊呢?

2005.6.28

此文发表于2005年7月7日《中国教育报》8版,有删改。

[语文课,应该坚守住我们的汉字(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1.有趣的汉字教师教案

2.有关汉字奇妙的演讲稿

3.初中语文课前演讲稿

4.我们的祖国演讲稿

5.

6.守住内心的深度散文

7.抒情散文 守住宁静

8.初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9.初中心理优秀说课稿

10.初中心理说课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