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风情三面观(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6-19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喜欢唐诗,除了因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以外,还有那些生活在江南水乡默默无闻而又生命活现的采莲女子。她们生长在乡间村野,出没于荷波水泽,用青春和热情,用智慧和勤劳,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生命之歌。《采莲》就是这些生命乐章的完美体现。品读唐代诗人慧眼匠心记录下的《采莲曲》,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唐朝,又回到了江南水乡,正目睹着一个个热闹缤纷而又风流有趣的青春季节,我们惊咤了,远古有一股生命的芬芳正飘飘洒洒向我们袭来。

(一)流光溢彩的青春活力。在水乡,采莲是女子的专职,唱歌是女子的最爱。虽然摇船驾橹,出入风波,劳作艰辛不易,可是,那些活泼开朗的农家女子却怀着鸟欢雀跃的心情,一边劳动,一边放歌,她们用嬉戏来消除疲劳,用歌唱来放飞心情,沉浸在属于她们的轻舞飞扬的世界里。王昌龄的《采莲曲》用形象的画面和精当的细节为我们描绘了采莲女子的亮丽青春,诗歌这样写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首句敷彩着色,描绘年轻女子漂亮服饰。罗裙如荷,亭亭玉立,荷叶似裙,飘飘欲举,裙叶一色,动静相宜,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田田荷叶图。次句绘脸,浓墨重彩,光艳灿烂。人面如花,红润艳丽,荷花似媚,娇艳生辉,“乱花渐欲迷人眼”,人面荷花相映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幅人花难辨,迷离恍惚的图景。第三四两句写湖岸观望者的所见所闻,以细节来凸现人物风采。“乱入池中看不见”状女子的欢快活泼,天真无邪。她们似乎在相互打趣逗乐,你藏我躲,又似乎在和岸上的旁观者捉迷藏,忽东忽西,若隐若现,像水中游鱼,也像荷中精灵,顽皮可爱,淘气灵秀!“闻歌始觉有人来”抒愉悦和乐之情。正当游人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之中歌声四起,热闹缤纷,令人恍然大悟,倍感兴奋。我们也许看不见这些天真活泼的少女,猜不透她们敏感复杂的心思,但是,透过田田荷叶、艳艳荷花,透过朗朗歌声、迷离背影,我们仿佛看到了她灿若荷花的笑脸,绿如荷叶的罗裙,神出鬼没的倩影和意趣生动的游乐,我们感知到了她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闪光思想。青春,在她们的歌声中飞扬!

(二)勤劳能干的劳动本色。采莲女子一个个风里来,水里去,接受日晒雨淋,风吹浪打的生活考验,既水灵滋润,楚楚动人,又心灵手巧,勤劳能干,集形象美与劳动美于一身。刘方平的《采莲曲》就是歌颂江南采莲女子的生活美的。诗歌是这样写的:“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全诗由环境而形象,由形象而心理,层层深入,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美丽可爱的采莲劳动妇女的形象。首句写景,交待劳动环境。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波光粼粼,颇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丽神韵。我们看不到劳动的紧张辛苦,我们却看到了日暮清江的美丽风光,这似乎暗示着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对待劳动(采莲),对待困难,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的美好心灵。次句绘形,她是歌唱美丽的夕阳,还是歌唱碧绿的清江?她是歌唱晚霞染红的绚丽衣裳,还是歌唱清澈江水映红的美丽青春?只见她摇船采莲,姿态轻盈,又歌又唱,好不开心!这两句将歌声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将美丽的容貌和秀丽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动有静,勾画出了采莲女子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她勤劳能干,热爱生活的劳动本色。三四两句刻绘人物心灵,是继一二两句场面描写之后的一个重要补叙,也是人物性格的集中展示。“从小惯”说明她对采莲习以为常,乐此不疲,健康朴实,从小就培养出了一种勤劳能干的品质;“十五即乘潮”点明年纪小小就能驾驭风浪,勇立潮头,该是多么勇敢,多么勤劳啊!这两句不仅写出了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感受到一种健康纯朴,天然本色的劳动美。综观全诗,我们感受不到劳动的繁重艰辛,感受不到柔弱女子的稚嫩脆弱,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撒满欢歌艳影的美丽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纵情放歌的江南女子,一颗勇敢无畏,金光闪闪的本色之心!

(三)炽热勇敢的爱情追求。水乡女子既纯朴热情,又腼腆羞涩,对于爱情,她们有源自内心的热烈勇敢,也有拘于世俗的内敛羞怯。采莲是她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她寻觅爱情,追求幸福的绝妙契机,而且从历代诗歌描写来看,采莲除了单纯的劳动本色之外,更多被赋予了世俗生活特别是爱情生活的丰富意义,它承载着少男少女的梦想,它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风流故事,它也诠释着年轻生命的青春激情。崔国铺的《采莲曲》绘景写人,表现一对年轻恋人的炽热情怀。“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诗歌一二句炼字传神,绘景传情。“金”“玉”相映,光色生辉。“玉”让人联想到水滨塘边芳草萋萋,清香四溢,露珠欲滴,春阳明媚的景象;“金”字则活现水边阳光灿烂,波光粼粼,粉面桃腮,绿荷红莲的情景。“争”字写百花吐艳,芬芳四溢;“乱”字写青年男女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金”“玉”两句相配相映,勾画了一个光艳灿烂,明丽动人的自然环境,为主人公的出场创设铺垫,也烘托了青年男女两情相悦,热烈相恋的欢悦气氛。三四两句以动作细节写风情逸趣。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紧紧相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们的相互爱慕之情。全诗借采莲写爱情,风趣风流,热情热烈,余韵悠长,让人回味不尽。皇甫松的《采莲子》(其二)则通过采莲女的眼神、动作和一系列内心独白,表现了她热烈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初恋少女的羞涩心情。“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首句写船移影动,波光滟滟。船动为何?留下悬念。次句描女子贪看少年的痴情憨态,点明了首句船动影移的原因,“贪看”写女子大胆无邪的目光,“信船流”绘女子凝神专注、意乱神迷,两个细节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炽烈渴求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句写得热烈泼辣,采莲女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郑过去,是戏谑、挑逗,主动出击,更是火爆热烈,大胆出格。第四句笔锋一转,直逼人物内心世界。姑娘万万想不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她顿时满脸羞愧,无地自容,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为什么不等没人时再抛呢?四句诗写表情,写眼神,写动作,刻画了一位大胆泼辣、热情主动而又纯朴本色、娇羞可爱的采莲女的形象。我们祝福她早日找到自己幸福的归宿!

江南采莲,就是这样一个风情各异,多姿多彩的奇妙世界。这里有丽日晴空,也有江风阴雨;有绿荷红莲,也有红男绿女;有歌声飞扬,也有笑语喧哗;有劳动的欢快,也有爱恋的狂热;有游乐的天真,也有丰收的喜悦……难怪朱自清漫游荷塘会对《西洲曲》念念不忘,也难怪梁元帝的《采莲赋》时至今日还被红尘滚滚中的我们读得如醉如痴。读《采莲曲》其实就是在重温古典的生命情怀,复活我们因久居尘世而几近湮没的生命温情啊!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163.net)

作者邮箱: xccwxx1967@yahoo.com.cn

[《采莲》风情三面观(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说风情,侃风尘(随笔)

2.班级学风情况总结报告

3.畲族风情导游词

4.夏日风情阅读题答案

5.异域风情手抄报

6.异国风情手抄报

7.俄罗斯风情小镇美文

8.古风情侣个性签名

9.万种风情成语解析

10.民族风情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