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微笑 留住那一脉馨香(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8-1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云南泸西一中 赵乔红

常言说“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其实,秋收“万颗子”中凝聚着多少春耕的辛勤和汗水。在教育教学这块圣地中耕耘更是如此,7月的收获,凝聚着教师无数个披星戴月的

日日夜夜,学生甜蜜的微笑,是教师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浇开的幸福之花。身在一线奋战的教师,当坐在7月的星空下瞭望七月流火的时候,翻阅记录在苦乐相伴的日子中曾有的经

历,那种既有一分如释重负的轻松,又如享受一缕馨香的惬意的独特感受是无言形容的。

辛勤的耕耘,默默地奉献,将自己一路的辛劳换作学生的一个个微笑,自己只将那一脉永远飘荡在心中的馨香留住,这是教师唯一的骄傲和自豪。身为教师的我,为了这幸福的时

刻,我愿将自己锁定在教育教学这块方草地上不停地耕耘。

雪落黄河静无声 粉蝶恋花细无语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恋人的执着,是真情,对自己工作的热

爱,是忠诚。自1983年8月至今,转眼间已在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上耕耘了21年。时间匆匆,太匆匆,我总想着“路还长,村子还远”,我要赶路。 21年的教历,不仅留给我太

多的故事,也留给精彩的生活。在三尺见方的天地中埋头耕耘,猛然间发现,岁月留给了满脸的沧桑的同时,还把那耐人寻味的故事铭刻在心中。

岁月如诗,风雨如歌。当你倾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觉得怎样,等回头看看走过的道路印满深深的足迹,才发现那写在人生路上的却是浪漫的诗,是激动人心的歌。1983年8月分配

到一个山区小学任教,走上神圣的讲坛,当看到一双双晶莹剔透又带着稚气而又纯真的小眼睛时,我便爱上了被人们誉为“铸造灵魂的工程师”的这一项神圣的工作。在工作中,

那份执着的、从内心深处的爱,培植成了兢兢业业、勤奋刻苦的劲头。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让我从山村到乡镇再县城,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工作地点的改变,教育对象

的升格,教学内容的加深,让我真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与快乐。虽然工作地点、内容的变化,但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一如既往。21年的时间就是在如螺旋式盘旋的弯弯

的山路跋涉,但是,心中的一个方向永远没有改变,就是永远朝着太阳走,和着我的学生们。

一路风雨一路情,一路耕耘一路爱。在如歌的岁月长流中,我把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爱,把自己对学生的爱,化作片片洁白的雪花,飘撒在奔腾的黄河中。雪落黄河静无声,那种爱,是一种融入,是一种给予,也是一种无私的追求。当你把自己的爱化作洁白的雪花飘散河面,静静的河水也会翻腾出晶莹的浪花。

镜头一:1985年9月,一个小女孩--我的的学生,听说我被调走了,嚷着不读书了,我又沿着那泥泞的、弯弯的小路到她家做动工作员,把她请回了学校……

镜头二:1998年10月,我的小班长--个优秀的中学生,听说我调到金马中学上高中,竟气昏过去,我急忙跟校长一起找车送她到医院,事后她捧着一束鲜花,流着泪真切

地说:“老师,请不要忘记我们……”

镜头三:2001年9月,我的学生--一个刚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听说我调到泸西一中,竟高兴地说:“老师,您真行!……”

镜头四:2004年8月,我的学生--几个刚接到重点大学录取书学生,真切的说:“老师,我们敬佩您,特别是您身上的那种执着,它将会影响着我一生……”

一个普普通通老师,让学生用他们独有的方式表达那种纯真的情感,用他们带着真情和感激的言行来表达对老师的评价。我知道,那是爱的回声,那是爱的回报,是一个被理解和关注的孩子从内心深处发出的赞扬。只有理解、宽容、关爱,才能得到的回报。教师不是英雄,但只要能把自己的爱化作甘露滋润心灵,也会获得骄傲与自豪。

原本是个中师生的我,做老师已经是一生的在选择,但没有想过能承担初中、高中的语文课。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工程师,拿什么却铸造别人的灵魂,就我那点浅薄的语文知识以及对语文肤浅的理解,是无论如何教不好学生的。为着能做一个好老师,为着不耽误学生的前程,我下定决心,必须付出双倍的努力,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民教师。选准了人生目标,便开始了艰辛的人生苦旅。我把自己定位在仅能胜任小学课程的教师,开始向书本求学问。自1985年开始15年不间断,凭着自己的执着和勤奋终于自修完了中文专科、中文本科课程。我不能做到像鲁迅先生那样广采百家之长,化书本为我所用,但书本却实让我在讲台上津津乐道。1998年到黄山市聆听到了全国著名的语文

专家苏立康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的报告,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性。以后便从报刊杂志中广采百家之长,结合前沿的理论和经验积极实践。“一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韩愈老先生的一席话,教我走出了语文无聊又无奈的困境。读书使我在讲台上得心

应手,读书使我在指导学生作文中侃侃而谈,读书让我的语文课不至于“形容枯槁”。

“粉蝶恋花细无语”,那是一种执着,更是一种需要。我是老师,必须学到教育的本领,我想我会终其一生去爱书,如粉蝶恋花般依恋,因为那宿命般的墨香早已氤氲在做教师的

生命里。

“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育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本着这一点:爱在教坛,爱在心里;用爱,用执着培育快乐的种子。

佛祖拈花现情韵 迦叶微笑留心中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是佛教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那种默契,那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

理解,那份无言的感动,也正是我所追求的师生关系的极至。

语文学科,最能体现烈的人文性。我喜欢用文学的语言激情述说,无论是教学语言还

是教育语言。我关心学生,正如关心自己的孩子,学生也喜欢我,正如喜欢他们的长辈。

记得8年前的曾经让我感动得流泪的一幕,当学生知道我被调走,全班同学哭喊着说:

“赵老师,您不要走!……”语文,是情感的抒写,是情感迸发的喷火口。它能使学生少

一分冷漠,多一分温情,少一分粗糙,多一分细腻,少一分庸俗,多一分浪漫,少一分功

利主义、实用主义,多一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这就是语文的作用,更是一个语文教师

的神圣职责。

2001年,我由一个乡村教师来到被称为泸西最高学府的泸西一中,并承担了132班班主任

工作。我知道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它负载着学校的声誉,也负载着全县人民的希望。当一

个班级是一个品牌,一座丰碑的底座的时候,它必然要承载着巨大的压力。我没有渊博的

知识去支撑这个品牌,但我有一颗责任心以及对学生的爱心来完成学校赋予的使命。

我爱我的学生,我以我的的教育理念和真执的情感去营造大民主、大平等、大宽松的师生

关系,我用殉道者的虔诚,歌者的执着去呼应学生那深情的注视和心灵的呼唤。我知道,

理解、宽容、关爱能让一个集体产生巨大的动力。

我所承教的132班,75名同学却有无数个动人的故事。有的家境贫困,有的同学母亲早

逝,他们正处在花季般的年龄,就要承担起超负荷的生活压力,过早地处在人生的十字路

口。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最大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困境。

在语文教学中,我把自己的理念同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教学与教育相结合,情文并茂。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作者生存的的感悟,是作者残疾后的心路历程,文章中弥漫着

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之光。我不是把它当成文章去教学,而是把它当成人生经受

磨励而不沉溺的生动例子去教育。“当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成了我沟通学生心灵的

激情……我知道,语文是能改变学生灵魂的,语文也是最摄入魂魄的,给学生以诗的阳

光、小说的空气、散文的土壤,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棵千般美丽、万般风情的心灵之

树。语文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类灵魂的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从学生凝重的表情上,我

能感受心灵深处的震憾。我不是凭我的知识,而是凭着真执的情感而让学生心灵共鸣,心

灵的相通。

一个个有着不平凡的经历的学生,我不需想起,因为我从未忘记。在一个学生心里,我相

信他一定铭刻着我这个长者对对他的抚慰。曾在高一时,有天晚上,这个同学没来上课,

我向其它学生打听,说他正在宿舍里哭。我找到这位同学,耐心询问,他流着泪说:“母

亲刚刚死去……”我不知道怎样安慰他,拍着他的肩膀说“孩子,我理解你的心情……但

是,去世的已经没有办法,你再悲伤,母亲也不会活过来,只有面对现实,努力学习,用

最好的成绩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他含着泪说“谢谢老师……”家庭的变故,对他的打

击是沉重的,但是他没有消沉,终于鼓起勇气,奋力拼搏,最终成为省级表彰的优秀学生

干部,以579的好成绩考取了四川大学。

在另一个学生心灵的日记中,她一定记录着那段另我难堪的过去。我在讲评她的作文。原

本已获得54分的高分,我还指出了她语言不够干净利索的毛病,就被学生误解成是故意给

她作难。她悄悄写给我一封信:“尊敬的老师:我最后一次坦诚对您讲我的内心。我很偏

激,曾经的我,对您的信任远远胜过我对父母的信赖,这次您却借文章来贬斥我,让我伤

心,我本来身体就不好,您在班上的讲评,更伤人的心,我怎么还会有乐观的心境,您好

心,却总是办坏事。”我曾经难过过,或许,真的是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只顾讲自

己认识到的知识问题,却忽视了学生的心里接受问题。虽然,我的心灵也再伤痛,但我并

不嫉恨她。当她接到云南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找到我,真切地说“老师,您的敬业精神将会

影想着我。”我也从心里流出一句:“同学,在我教书多年中,你的情绪却影响到我的情

绪。”简短的交谈,我相信那是最真挚而平等的对话。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那是一种默契,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心灵中共存的宽容与和谐。我

相信,迦叶那甜甜的微笑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芸芸荷花满池开 脉脉馨香暗中来

匆匆的岁月,将忙碌的春天的带走,却把那累累硕果挂满枝头。只要付出,就会有收

获。在教学这块方草地上耕耘,只要你把心血和汗水化作甘露,流进学生心田滋润心灵,

只要你把生命的脂膏化为蜡烛,照明学生眼睛辨明道路,岁月留给你的不仅仅是满脸的沧

桑,还有那永存心间的慰藉的花朵和那一脉温馨的馨香。

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变得更充实。教学中,为了设计好一堂课而绞尽脑汁;为了让一

节课有所收获而千思百虑。工作之余,提笔书写教学中的所得;空闲时间,挥笔记录教育

中的感受。为了布置学生写作,自己也紧跟学生写篇下水的“范文”。多年的积累,竟有

20多篇文章见诸报端,10多篇教学研究论文获全国、省、州奖励。当我把自己的拙作读给

学生,他们会为我的一篇《礼物》而感动,为我的《山魂》而自豪,为《我的父亲》而动

情。我把自己对写文章的理解告诉他们,文章为“情”而写,为“理”而写。在我的示范

和指导下,学生也学会了创作,敢把自己的作文外寄。有的学生作文在全中作文竞赛中获

奖,有的在报刊上发表。

一门学科的教学,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切入口,那么,教就能更好地促进学。多年的实

践,我敢说这绝对不是一句废话。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探求,并进行大胆的实践,终于取

得了理想的成绩。1998年,我所任的语文学科成绩获全县第一名,获得了泸西县教委的奖

励;2001年,教学成绩突出,获县委、政府的物质奖励;2002年,获泸西县委、政府的

“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奖。

在成绩面前,我没有骄傲,也没有感到满足,依然一如既往,倾心工作。 “勤劳的脚

步,走不出三尺空间,深深的足迹却印出一个精彩的世界。汗水和心血,滋润出一个个鲜

活的生命。……天边的启明星还在闪着光亮,不会偷懒的太阳还熟睡在东边的山梁,老师

的脚步惊醒了太阳。……喧嚣的都市早已安祥地抚慰着情侣酣畅梦乡,唯有抚腮深思的灯

光昭示着老师没有栖息的繁忙……”这是我写出的短诗,它既是我对教师工作的总结,也

是我在工作中的决心。我知道,身为教师,一生都放松不得,因为我们的肩上扛着无数学

生的命运,承担着培养建设祖国的栋梁的重任。“路还长,村子还远”,我还要赶路。自

2001年9月调入一中以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担心,12个季节的奋力,我只敢说一句话:

我尽心也尽力了!今年8月,我班学生100%上录取线,96%上重点大学录取线,一名同学以

605的高分获红烟桃李奖。所任语文学科成绩以117分的平均分刷新了本校记录。

当同学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们的脸是洋溢着甜蜜的微笑。作为老师的我,心

里更是感到莫大的幸福,因为那脉脉的馨香久久地飘荡在心中。

给学生一个微笑,将那幸福永留心中!

泸西一中 赵乔红

2004年8月

[给学生一个微笑 留住那一脉馨香(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留住青春留住美说说

2.时光安然,淡品岁月馨香

3.当你留住青春的说说

4.关于留住春天的散文

5.关于留住青春的说说

6.从一个微笑开始阅读答案

7.把梦留住的读后感

8.把梦留住500字读后感

9.期末给学生的评语

10.期末写给学生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