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教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3-9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彭治旗

基本的思路:找准细节;连接线索;整理提高

处理教材的口诀:熟悉教材不可少--弄清人物和关系;归纳整理一定要--串成线索记忆深;感悟评价和摘抄--方法齐用效果好

处理的方法:

1、摘抄式

摘抄,就是对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感情、态度、评价的词语或句子;对有深刻内涵的,寄托了作者感情的事物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整理。

例1:

面对失意、伤感和痛苦,不同性格的人物写下了如下的注释:

那片弥望着田田荷叶的荷塘;那朵朵袅娜开着的荷花;那如高楼上渺茫歌声似的荷香;还有那淡淡的月光--给“不平静”的朱自清带来了宁静。

那西天温柔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那波光里的艳影;还有沉默不语的夏虫--给离别康桥的徐志摩带来了安慰。

《卫风氓》中的那个女子,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的爱情幸福变成“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生活折磨的时候,她对“二三其德”的丈夫义无返顾的说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话。这句发自内心的话,为痛苦的她带来了希望。

那串让自己高雅迷人的钻石项链,舞会时还挂在自己漂亮的脖子上,后来却莫名其妙的弄丢了。美丽、丰韵、娇媚的马蒂尔德从此过上了漫长的偿还债务的生活。粗重的家务活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争价钱,受嘲骂的市井生活褪尽了她高贵的气质。这些穷人艰难的生活,为虚荣的她带来了真实。

例2:

面对社会的黑暗,有良知的人做出了如下的选择: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先生面对凶残杀害刘和珍等青年的段祺瑞政府,不是沉默不语,而是用投枪和匕首般的文字给他们迎头痛击--“凶残的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的龚自珍面对文人画士“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的社会现象,他选择了对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才的罪恶的痛恨和抨击。一句“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表现了他满腔的愤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面对皇朝权贵的无理排挤和无耻忌妒,他选择了自由和个性。

摘抄式的角度还有很多,只要你通过比较发现就会找到很多。比如从“挫折”“快乐”“理想”“希望”“良知”“金钱”等方面着眼。

2、感悟式

感悟式的方法主要用在诗歌和散文的文章中。感悟,就是要对文章的人或物有一点切身的体会,把自己的感情和文章的人或物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升华。

例1:

我从遥远的《诗经》中走来,静女你依然的保持着“爱而不见”的俏皮和美丽;我从激情的《楚辞》中走来,屈原你依然保持一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之心;我从悲剧的乐府诗中走来,兰芝你依然保持着“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的爱情坚贞……时代真的不一样了吗?为什么现在的人有那么多的欺诈和善意呢?

例2: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你让我学会了青年豪情;“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舒婷你让我学会了对祖国的自豪;“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窦娥让我学会了区分善恶;“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你让我在无路可走时学会了超然。

例3:

我不知道死亡对海子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在他临死前写下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总给我以幸福和温暖的感觉。痛苦而伤感的海子啊,为什么当你决心把生命化为尘土的那一刻,你还在为我们吟唱“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的诗句。难道这就是你用感伤而痛苦的生命带给我们最好的祝愿!

3、评论式

评论式主要用在论说文中。对一些经典文章像《过秦论》《师说》《拿来主义》等一定要注意作者的观点。这种方法就是要根据作者的观点或赞同或深化或补充,最好能联系到现实进行思考。

例1:

好一个“拿来主义”!在鲁迅先生的眼里不“拿来”或是自以为“拿来”的人就是“孱头”“混蛋”“废物”,我们要学会“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做到去粗取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至于沦为“孱头”“混蛋”“废物”。

例2:

维纳斯的双臂因偶然的缺失而获得了必然的完美,缺失给维纳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但转念一想,这样的缺失不是每一件艺术品都能承受得起的。人生亦如此,挫折对大师来说,是笔财富,是种历练。但对一般之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灾难!请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吧,不要让缺失成为我们美丽的借口。

例3: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知者不能至也”,他的意思是说在我们的前面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只有我们坚持跋涉完那段艰难的路途的时候才能领略得到。最后他还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前面有“奇伟、瑰怪、非常”的风景,但奇怪的是有的人不“尽无志”却照样能领略那处风景,君不见有人不流一滴汗,不出一份力也能“裘马扬扬”,贪官的做法就是如此。他们掠夺别人“风景”来装点自己“风景”,虽然能获得一时之快,但也需知道好景是不常在的! 作者邮箱: sitku@sohu.com

[如何利用教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利用分歧造句

2.如何提高文秘的写作能力

3.制定学习计划如何高效利用时间

4.利用严寒造句

5. 合理利用资源的口号

6.美术教材教案剪纸

7.日月水火新教材教案

8.废旧利用活动教案

9.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

10.如何用自己的长处来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