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写人记事作文指导

发布时间:2016-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典例赏析】

爸爸是个男子汉

  爸爸的单位倒闭了,为了生活,爸爸和二叔办起了明富鞋业公司。爸爸把所有的存款都拿出来买地,砌房子、搞装修、绘图纸,有时竟一连好几天都不回家。工夫不负有心人,爸爸终于把公司办起来了,而且效益还不错。

  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全家正在吃晚饭。忽然,公司的张爷爷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我们家:“着火了!着火了!公司里着火了!”我们一家都惊呆了。爸爸一怔,扔下舀汤的勺子,吼了一声“天塌下来了!”冲出大门向厂里跑去。大火熊熊地燃烧着,张爷爷、顾大伯用灭火器救火,邻居们也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大家纷纷端水救火,但是无济于事,火越烧越大。

  要知道,早上刚进了一批货。这一烧,新旧家当都付之一炬了。爸爸急得直往火里闯,他要与火拼命了。妈妈一边拉着爸爸,一边哭着喊我:“快来拦住你爸爸啊!”我放下水盆死死抱住爸爸的腿:“爸爸!你不要命了,我们怎么活?”

  第二天,我发现爸爸眼圈黑了,人也瘦了。但也奇怪,爸爸依然像往日一样准时到公司去,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我忍不住问他:“爸,公司是不是不行了……”爸爸打断了我的话:“过去的已经过去,还谈什么呢?事在人为,还可以再来。”

  爸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的做的。他重新贷款,重建工厂,又没日没夜地干上了。我整月看不见他,因为他晚上回来很迟,早晨在我起床之前他就到公司里去上班。苍天有眼,天道酬勤。爸爸终于又把公司建起来了,效益慢慢地比当年还要好。摸着“明富鞋业公司”的厂牌,爸爸由衷地笑了,大家也都为他高兴。今天,公司一片大好风景,仅一座大门楼子的造价就有几十万,天南地北的客户无不啧啧称赞。

  爸爸,您说的对,事在人为,人要笑对挫折,决不向困难低头。爸爸,您是真正的男子汉,我爱您!敬您!

我的阅读体验:

(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2) 本文的“起伏”体现在哪里?

【赏析】

文章分两个“抑扬”的层次,也就是说,设置了两个波澜。

  第一个层次:爸爸所在的单位倒闭了,是“抑”;和二叔办鞋业公司是“扬”。考虑到对表现中心的作用不大,所以这一个层次略写,“抑”得不太重,“扬”得也不太高。

  第二个层次:爸爸的公司遭遇火灾是“抑”。“抑”得比较重,张爷爷报信的情景,爸爸“天塌下来了”的吼声,表现火灾的严重。爸爸向火里闯的情景,表明了他已经绝望。“抑扬”之法,“抑”得越严重,“扬”得就越有力。“但也奇怪”一转,“扬”了起来。爸爸依然像往日一样准时到公司去,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表明事情的发展有了转机。爸爸重建公司的行动描写,是他顽强的真实写照。结尾部分爸爸摸着“明富鞋业公司”的厂牌,这一细节捕捉得好。“仅一座大门楼子的造价就有几十万”实乃画龙点睛,至此“扬”到极点,给人强烈的感染力。最后水到渠成地发表议论,点出“我”对爸爸的敬佩。

小结:行文兴波,体现起伏美。

悬念、误会、抑扬等都是使文章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有效笔法。 

【作文的结构】

一、什么是结构

人们常说立意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选材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而结构则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那么,何谓言之有序呢?文章结构的高标准是自然天成而不失严谨的,这就是所谓言之有序。有人将行文结构比喻为冬日里的踏雪问梅,一路循迹迤逦,到底瞻之在前,所寻所见、所思所得,都在一树雪中梅上。这里,雪踪很像作者的走笔,走笔又见文章的结构。要知道,踏雪问梅,是闻梅香而欣然前往的,连山梁和篱落都不能阻隔;走笔成文,则是观题目而知雅意,要层层推进的,行文看似自然无拘,却有迹可循,绝不逸出斜谷。

二、结构的重要性

小林多喜二说:正如‘结构’两个字的字面含义是‘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材料有多么优良,不管你的目的又是多么高尚,如果盖得不好,摇摇晃晃,结果是毫无用场的。”这段话形象地揭示了结构对于文章的重要意义。

尤其考场作文,是戴镣铐的舞蹈,考生的自由创作限制在一定的枷锁之中。文章结构也有相应的制约因素,这是由阅卷者阅卷时间的短暂性,以及考生手写字体的模糊性决定的。为了让阅卷者迅速把握文章大意,结构务必要完整、清晰、严密。

三、常见结构问题

(一)缺少通盘考虑,逻辑混乱

可以说,有良好写作习惯的考生都十分重视文章的整体构思,一般都会在审准题目之后,在草稿上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如何开头,怎样结尾,选择哪些素材,哪里主哪里次,都会精心考虑,然后便可以一挥而就。有些考生虽然没有列写作提纲的习惯,但事先一定会打好腹稿,“写什么”和“怎么写”一目了然。那么,常见的失误有哪些呢?

1、没有进行整体构思的习惯,往往是提笔就写,想到一点写一点。有时写几句就写不下去了,有时写了一段又去掉重来。

2、开头都还能围绕着中心写,写着写着,中途就岔出了别的话题。这样的作文,从内容上看,多数都为离题;从结构上看,则是文章线索分散,笔力分散。

3、有的考生不尊重客观事物的固有逻辑,导致言之无序,思路不明晰,这样的作文基本上都会被归入三类文、四类文之中。

(二)情节没有波澜,一览无余

   翻看近几年各省市中考的满分作文,它们虽然都能做到立意特别、语言优美,但却少有故事情节摇曳多姿、细节刻画细腻精彩的,不少记叙文都日趋散文化。这固然可喜,但也令人担忧--它掩盖的是学生构思能力的弱化,刻画人物水平的虚化。一言以蔽之。它折射的是学生思维的懒惰。 

在记叙文的情节设置上,我们就应该追求“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效果。构思中,别出心裁地制造一些出人意料的突变情节,就可以使文章情节展现出腾挪跌宕、波澜起伏的魅力,在短短的600字中,就能给人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之感,从而激发读者“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阅读快感。欲扬先抑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能通过情节的起伏、情感的波折,使平淡的写作素材尺水兴波,激起人阅读心理的落差,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所以,面对作文题,不妨先问问自己,是采用倒叙、插叙,还是运用误会法,推迟亮出底牌?多思考一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一定能找到产生波澜美的办法。  

(三)忽视过渡照应,难于理解

过河要架桥,写文章也是如此。可以说。过渡就如同文章上下文的桥梁,离开了必要的过渡,段落与段落之间就会脱节;而过渡巧妙,则能使文章结构完整、周密。一般说来,在从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在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衔接处,在由议入叙、由叙转议的变换处,在倒叙、插叙的起讫处,都必须要有过渡,否则就会出现文章思路不连贯,行文不通畅,情节突兀、生硬,令人费解等问题。

要让文章层次分明,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1、“一线串珠法”,用一条线索贯穿起相关材料;

2、“回环反复法”,在文中反复使用同一句话或同一段落;

3、“亦问亦答法”,用提问和作答来组成文章的结构;

4、“三水并流法”,用三四个大的段落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将几件事或几个侧面围绕一个主题并列或交错展开;

5、“波澜起伏法”,通过设置悬念、巧合或抑扬转换等方式展开情节……这些多姿多彩的结构形式,如能与相应的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一定能使你的作文别有情趣,美不胜收。

(四)做衣乱剪裁,分段失当

做衣服要根据设计对布料合理剪裁,作文亦如此,但是有些同学不是好的裁缝,拿过布料后随意乱剪乱用,最后组合到一起做成的衣服自然缺领少袖,或袖短身长。主要现象有:

1.段落冗长繁杂,层次不清,或段落零散,不成整体。

段落冗长最普遍的表现就是“三段式”:不起眼的开头,臃肿的身材,小小的结尾,如此比例失衡,呆板傻气。段落零乱的表现为段落分得过于细碎,一篇六百多字的作文,竟然分成20多段来写,有时甚至是一句一段,弄得文章内容支离破碎,结构松散,不成整体,明显有拉长作文篇幅、增加文章字数的嫌疑。

2.豹头蛇尾,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

有些考场作文开头语言形象生动,其中还不乏充满诗意的词句,但由于文字过长,挤压了文章主体的位置,造成文章主体无法展开,只好匆匆经营后草草结尾。这种现象给阅读者的感受是文气越读越弱,留下遗憾。

3.不费力气的大量转述,似乎是投机取巧,实则丧失自我。

有考生把大段原材料或作文的提示语全部照搬,如2008年湖南益阳的话题作文“生命的重量”,有些考生开头居然原封不动地将提示语誊写了一遍。 

【模仿练笔】

以下两个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

1、题目:我理解      了(爸爸、妈妈、姐姐、老师、班长……)

2学习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

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

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请以“我们一起来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如果选择“我理解      了”写作,需先确定合适的人,并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曲除外);

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文言文阅读】

(一)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1)敌(                                            )    (2)股(           ) 

(3)止(             ) (4)犬(                         )

3.翻译下面句子。(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

                        

                      

                        

(二)【对比阅读】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牧竖

蒲松龄

两牧竖(牧竖: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比较《狼》与《牧竖》中相同的实词,分别写出它在文中的意思。

⑴  狼不敢前        (       )    ⑵ 一狼径去     (       )⑶ 两狼之并驱如故(       )

跑号如前状     (       )          相去数十步  (       )    故令嗥              (       ) 

2.比较阅读《狼》与《牧竖》两文,回答《狼》两狼的形象特征是什么?《牧竖》从大狼身上体现出了什么?

3.《狼》与《牧竖》分别写的是屠户、牧竖和跟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采取的行为,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周利辉

[一波三折写人记事作文指导]相关文章:

1.写人记事作文课件设计

2.写人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3.

4.写人作文摘抄

5.胜似亲人作文指导教案

6.怎样写人英语作文课件

7.军训生活日记 写人作文

8.小学作文写人教学课件

9.作文课指导教案

10.记事日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