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复习) 导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五)

发布时间:2016-3-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渔父(复习)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相关知识。

2.探讨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观。

二、学习重点难点: 梳理总结文言知识。

三、学习方法:  整理归纳练习

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诵读    课前2分钟,诵读文本。 

(二)学生展示(记忆默写 )

1、屈原 _____时期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_____辑集的《      》。首创“  骚体诗 ”,亦称“_____体 ”。

2、举世皆浊我独清, 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 ?

, 新浴者必振衣 __________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_?

(三)整理归纳

1、古今异义 (写古义)

颜色憔悴 __________          形容枯槁__________

圣人不凝滞于物__________

2、特殊句式 

行吟泽畔。 (               )   自令放为?     (          )

是以见放。 (               )   圣人不凝滞于物 (          )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

遂去,不复与言。                      (         )

3、翻译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3)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4、一词多义

于:圣人不凝滞于物                        何故至于斯

葬于江鱼之腹中                 

举:举世皆浊我独清。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举孝廉                           

杀人如不能举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戍卒叫,函谷举                     

千钧之重,人不轻举                

兴举义兵                              

君举不信群臣乎?               

见:

是以见放                        渔父见而问之曰                

项伯即入见沛公                  慈父见背    

安:安能以身之察察                      既来之,则安之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风雨不动安如山 

(四)素材积累

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适用范围:①直面现实、百折不回者才可称“精神贵族”;②不辱没平生志向、气节是生存选择的原则;③理想的王国不容玷污。

2、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遭到小人谄毁被流放时,依然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坚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用一种磐石般的坚贞诠释人生的崇高,从而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人。他用一颗高贵的心灵挥洒出惊天动地的华章。

适用范围:①爱国;②探索真理;③追求理想;④高洁之志;⑤心系民生。

寇恒贵

[渔夫(复习) 导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五)]相关文章:

1.汉语拼音复习导学案

2.高一必修五数学教案

3.《谈中国诗》导学案

4.中学语文必修二《诗经》《离骚》 复习学案

5.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6.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7.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8.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9.高一数学必修五的知识点总结

10.高一必修五数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