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之三)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1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八年级     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 新闻两则    (第 3 课时)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2、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 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目标达成:

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指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和导语。

【创境激趣】

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自学导航】 

1、 处理生字词

2、熟读课文

【合作探究】 

1、 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的事?而是写什么?(幻灯片10、11)并据此为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结合练习三)  

第一层(在人民解放军……我军当即占领南阳),是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是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现又放弃 南阳),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第四层(从此……又逃到了葫芦岛),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王凌云到襄阳-结尾),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

2、这则新闻,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回顾南阳的历史?

3、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 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成绩主要 有三项  

第一,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第二,第二,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  

第三,第三,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4、比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异同  

两文的相同点:  

①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②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③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④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⑤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 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两文的不同点:  

①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 1949年4月22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 1948年11月5日 ,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②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 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 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③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④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 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

阅读下列对话,用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强化训练】 

比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异同  

两文的相同点:  

①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 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②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③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④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⑤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两文的不同点:  

①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 1949年4月22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 1948年11月5日 ,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②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 勇善战 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③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④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归纳总结 】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

【板书设计】 

第一层(在人民解放军……我军当即占领南阳),是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是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现又放弃南阳),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第四层(从此……又逃到了葫芦岛),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王凌云到襄阳-结尾),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教学反思】 

 

封志莉

[《新闻两则》(之三)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新闻两则》课件

2.《谈中国诗》导学案

3.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4.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5.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6.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7.汉语拼音复习导学案

8.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

9.人教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10.汉语拼音教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