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

发布时间:2017-12-2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介】李镇西,成都石室中学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 

    注意:笔者在这里所说的“思考”,并不完全等同于人们常说的“思维”。“思维”还仅仅是一般的“想 ”;而这里提倡的“思考”,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更为深刻、周到的思辨活动--善于发现问 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钻研问题;在此基础上,既尊重老师,更崇尚真理,大胆怀疑,科学探寻,勇于创新 。 

    一、转变观念:帮助学生解放思想,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不断教育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 和提出,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是老师或其他人不能取代的;发现问题需要独立思考,钻研问题也需要独立思考 。另外,独立思考也不是拒绝听取他人意见,相反,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具备海纳百川的民主胸襟是一种极 可贵的科学品质。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可能垄断真理。 学生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发展和创造。如果都拜倒在书本权威脚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那科学就终结了,历史就停止了,文明就消失了。 

    二、榜样示范:教师应成为善于思考、勇于怀疑的学者型教育者。 

    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迷信权威、毫无创见的教师,会培养出敢于质疑、富于创新的学生。所以,对学生最 好的指导,莫过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 

    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我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问。比如,《故乡》中鲁迅说杨二嫂是“一个画图仪器 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为什么会这样说?文中几次出现的“圆规”,到底是属于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或借代?小说的主题究竟应该是什么?再如,《守财奴》结尾“这最后一句话证明基督教应是守财奴的宗教” 究竟该怎么理解?又如,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后半部分的结构是否不太严密?…… 

    我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有时还引起一些学术争鸣,这为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供了极好的 机会。1992年,《天津教育》就我的班级民主管理的观点和做法展开争鸣。我一方面参加笔墨论战,一方面随 时给学生读有关不同观点的文章,启发学生思考、辨别。更重要的是,我还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参与 这场讨论,我试图让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独立思考必然伴随着论辩,而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论辩并不是固执 己见的强词夺理,也不一定是非白即黑的是非之争。平等争鸣的结果,更多的是双方认识的互相补充、不断完 善和共同提高。 

    我的业余爱好是读书,于是我便经常给我的学生讲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并给他们念我根据这些思 考所写成的读书随笔。这些文章的观点也许不算精辟,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质疑权威的精神和并非人云亦云的 见解,无疑能给学生心灵以深深的感染。 

    三、逼问激疑:让问题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1、逼学生提问。 

    我们提倡教学问题从学生中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会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能使教师直接把握学生 的思维状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然而,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是提不出来问题的,或者说即使有问题也不 敢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逼”。最初,我叫学生提问,学生很不习惯,也不愿发言。我便问他们:“这篇课 文究竟是我学呢,还是你们学?”学生答:“我们学。”我又说:“一般不懂的才需要学,而不懂的地方就叫 问题。既然你们没问题,可见都懂了,我也就没必要讲了!”这种“你不问,我就不讲”的“威胁”让学生感 到了危机,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课文学习的第一步并不是老师“讲”,而是自己“问”。经过这样一“逼 ”,学生都能逐步提出一些问题。而且问题还会越来越多。 

    2、教会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 

    也有这种情况,有些课文文字浅显,内容易懂,许多学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无 中生有”地发现问题:在看似明白晓畅的地方发现其耐人寻味的底蕴,“于不疑处有疑”。最基本的方法是让 学生在“不疑处”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写?”“能不能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我以《理 想的阶梯》一文为例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初读课文,好像都懂了。但是,我却在他们都觉简单的地方提出 了疑问:“课文的论点是第三段首句‘奋斗,是理想的阶梯’,那么,第一、二段不就是多余的了吗?”“在 第二段中,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这三个‘有的……’顺序可不可以换一换?”学生一听,觉得要回 答这些问题真还不那么容易,于是深入讨论研究,对课文的结构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如果具备了这样深 入探究的思维能力,即使再简单的课文他们也会以挑剔的眼光提出许多问题。 

    3、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高质量的问题。 

    在提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不少学生会出现为问而问的现象。教师当然不能因此而向学生泼冷水, 但也应及时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高质量的问。所谓“高质量”的问题,其实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训练重点的问 题。这些问题当然也包括生字生词,但更是指单元重点和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我一般是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 特点进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 

    另外,为了使学生钻研课文更加深入,我还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① 写了什么?②怎样写的?③为什么这样写?④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四、平等切磋:指导学生自己研讨问题。 

    学生一旦自己提出问题,便已经处于学习的主动位置了,而且他们嗷嗷待哺地渴望教师解答。但是,教师 不应急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立即予以解答,应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的火花继续闪烁,以至燃成思想的火炬。 

    学生所提问题,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字词认读和难句理解的问题;第二类是关于思想内容和写 作手法的问题;第三类是超出课文重点而且是教师也没有思想准备的问题。我认为,这三类问题,教师都应该指导学生钻研、切磋,以寻求尽可能准确的答案。 

    对于第一类问题,可采用“甲问乙答”方式,由学生自己解决。对于第二类问题,虽然直接涉及到教学重 点,但教师也不宜包办解决,仍应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讨论切磋。教师的作用,在于巧妙地引导学生的思维 方向,并推动其思考的健康发展。 

    对于第三类问题,处理起来可能要复杂一些,但同样应该反馈给学生,让他们思考或与老师一起研究。学 《爱莲说》,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文章开头先说菊,再说牡丹,后说莲,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这三个花 也是照应这个顺序,可是到结尾,却是先说菊,接着便说莲,最后说牡丹--这是为什么?”学《背影》,有 学生问道:“当时朱自清都已二十多岁了,回北京念书乘火车还要父亲送,并哭哭啼啼的,是不是太娇气了点 ?”学《包身工》,有学生问:“解放已经40多年了,可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还有类似包身工的现象?”……对 于学生能够提出这些“怪问”“偏问”,教师不应反感、斥责甚至恼羞成怒,而应该欣慰于自己对学生思维训 练的成功;并与学生一起探索、讨论、交流认识,如果因看法不同而产生了思想的交锋甚至碰撞更是一件好事 ;即使最终也未能统一看法也不要紧,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政治原则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必强行定于 一尊。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有时思考的火花和思想的碰撞就是教师教学所要追求的成果。 

    五、破除迷信: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 

    思考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完善和创新,因为任何人都不能说他已经穷尽了真理。人类发展的历史是如此,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般来说,教师的认识水平当然远在学生之上,但也难免“千虑一失”;同样 ,虽然课文作者大多是已有定论的写作大家,但受历史的局限或其他原因,其作品决不能说就完美得无可挑剔 。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和课文作者,并不是让学生都成为偏唱反调的“抬杠高手”,而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唯真理是从的科学精神和独立人格。 

    教师首先要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具备向真理投降的勇气和向学生请教的胸襟,乐于以朋友的身 份在课堂上和学生开展同志式的平等讨论或争论。在我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和我的争论是经常可见的,不 管是谁说服了谁或者谁都没有说服谁,我和学生都能感到一种思想交锋的酣畅淋漓和精神交流的兴奋愉悦。学 生向课文作者挑战,也应该是很正常的事。从某种意义上看,作品永远是“半成品”:这不只是因为任何作品 都很难做到完善无缺,还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若干年后的读者再看该作品,总会发现一些历史的局限;更重 要的是,作品一旦发表,就成了相对独立于作者的社会存在,不同的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不同眼光和兴趣爱好 予以说三道四、评头论足甚至“再创造”。正是基于这个道理,学生在尊重名家、学习名家的前提下挑战名家 ,不但应该允许,而且值得提倡。青少年学生头脑里的框框套套相对较少,一旦展开了思想的翅膀,他们会有 许多令教师暗暗称奇甚至自愧弗如的见解。 

    --更可贵的是,如果我们的学生能普遍具备这种独立思考、深入探索的精神品质,正是我们民族未来的 希望!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相关文章:

1.学生月考的反思与总结

2.学生决战高考的口号

3.学生月考的总结与反思1000字

4.

5.秋游发现王国日记

6.海洋王国导游词

7.语文课文开天辟地课件

8.语文课背影的课件

9.故都的秋语文课教案

10.语文课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