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时间:2021-06-28 15:28:3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三篇

  1、准确读写课文8个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等六个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

  3、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在上课之前,我们一齐来安静地欣赏一首歌曲

  2、歌曲就听到这里,老师有个小问题,这首歌在歌唱谁呐? (对,歌唱的就是我们最伟大的“母亲”。板书:母亲)

  3、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可以说每个母亲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可是,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

  今天呢,我们一同带着沉重的心情,走进百岁老人:季羡林,同他一起来,怀念母亲。(板书:怀念)

  二、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1、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提出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读完的同学就举起你们的小手来告诉老师。

  2、具体分析文章中日记的形式。

  三、感情朗读,深入品读

  我们一起来看到第二自然段,老师想让一位同学站起来,有感情地为大家朗诵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

  1、看看这段文章当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的

  2、看完这段文字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弃养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深入讲解之后,请全班同学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该段落。

  那母亲给了季羡林老先生那么多的爱和温暖,当季老留学德国时,远在异国他乡,母亲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他的梦里,然而,此时,季老思念的仅仅是他的生身母亲吗?

  (板书:祖国母亲)

  一边读一边把文中描写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与真挚的爱慕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反复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体会,体会深刻的在空白处简单做做批注,如果有问题在旁边做出标

  2、读完的同学快到小组里去,把你读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提出来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把体会深刻的地方跟他们交流。

  四、集体汇报交流

  (一)、体味对生母的情感

  着重引导理解以下几个句子

  1、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①学生初读谈自己的理解,谈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②问题设计:母亲去世,作者为什么会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再读读这一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联系上文:“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只活了四十多岁。”体会作者心中的伤心难过。

  联系下文:“我真想随母亲与地下……数十年如一日。”问题设计:你知道作者有什么愿望吗?

  补充资料:作者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然而没等作者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

  指导朗读:而今母亲去世了,即使他大学毕业,即使他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吗?此时此刻,你觉得充溢在作者心中的还仅仅是难过、伤心吗?是什么?(遗憾、悔恨、自责)带着这样的体会,谁来给大家读读。

  2、下文中还有你关注的句子吗?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理解后感情朗读“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一、语调低沉;二、语速缓慢)

  感情朗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还有比这更让人痛苦与遗憾的事吗?让我们一起带着对母亲的爱慕,带着失去母亲的痛苦,也带着永远无法实现愿望的遗憾再读读这部分。

  (二)、体味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1、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画出的描写对祖国母亲爱慕与敬意的词句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他对祖国母亲的魂牵梦绕?指名读

  ①理解“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这句也出现了一个“频来入梦”你是怎么理解的?

  问题设计:祖国母亲为什么也会一次又一次走进作者的梦中呢?让我们走进作者的日记。

  ②在日记里找到了哪些关键句,哪个小组接着来汇报。 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浓浓地糊在心头。

  在这段的学习中,你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吗?

  预设:作者为什么而凄凉,为什么这凄凉又是甜蜜的,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吗?

  师小结指导朗读:作者运用凄凉与甜蜜这一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的词语巧妙的将自己远离家乡亲人的孤寂与想起亲人的甜蜜进

  行了对比,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表达的非常充分。因此读这句时要注意前半句“酸酸的、有点凄凉”与“甜蜜的、浓浓的”语气上的区分。指名读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不能忍耐。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思念)这种思念你能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你积累的诗句来形容吗?

  指导朗读:艾青曾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借用一下来表达我此时的感受:“为什么我的眼里满是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同学们,这种深沉、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怎样通过读传达出来呢?练习读一读

  指名读

  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

  ③通过刚才学习,联系上文和下文,你能回答为什么祖国母亲也会频来入梦吗?

  2、引读

  师:《永久的悔》

  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篇二:怀念母亲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生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母亲的情感。

  2. 借助课外资料以及反复引读的方法,

  3、创设情境,在音乐的渲染下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在读中感悟母亲对季羡林的爱和季羡林对母亲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2.利用音频、课外补白材料,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进行母爱的感恩教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母亲)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可以说每个母亲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无论何时,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忘不了母亲那深沉的爱。

  今天我们就和季羡林大师一起怀念母亲!(板书:怀念)生齐读课题,怀着深深地思念之情再读一遍。

  2.季羡林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学过有关他的文章是什么呢?

  《小苗和大树》《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3.出示资料(指名读):简单介绍季羡林的生平 :季羡林1911年出生,1935年到德国哥廷根留学,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被称为“国学大师”。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初读课文思考:

  ①.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哪两位母亲?

  ②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

  (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作者对着两个母亲有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2.结合第一段,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深刻体会对母亲的情感。(齐读、范读、再齐读)

  三、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怀念“生身母亲”

  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作者对母亲那深沉的爱?找一个句子就行,并画出来。)

  2、从作者写的几篇日记和散文《寻梦》中找出能体会作者对母亲那深沉的爱的句子,并画下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组回报

  第一个问题

  1.(指名学生说)

  2.预设句子①“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意思是什么呢?作者不吃饭不睡觉脑海中会在想什么呢?

  理解:如会想起自己曾经依偎在母亲身边、会想起母亲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日夜操劳的情景。 (这是一个穷的不能再穷的家庭,年幼的作者经常和劳累的母亲形影不离,对母亲的操劳体会最深。

  (指名读—语调低沉、语速缓慢)那是什么事使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呢?

  (失去了母亲……)

  是啊!最亲最爱的母亲就这样离去了,作者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啊!所以整天以泪洗脸啊!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3、请同学们再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还有什么原因会如此伤心呢?

  (如:因为作者六岁就离开了母亲,而且平时也很少回家,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家务;作者的愿望没能实现。)

  4.预设句子②“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你知道作者的愿望是什么吗?

  出示课外资料:我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言: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赡养母亲。然而没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

  5、预设句子③“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灵魂是不健全的。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理解: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真挚的爱慕,失去母亲作者感到内心无比空虚、寂寞,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黑暗,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快乐。

  6. (出示季羡林的《永久的悔》片段)指名学生朗读: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是啊!作者的愿望是赡养母亲,可是世事难料啊!当作者即将大学毕业,即将有能力赡养母亲时,母亲却离开了自己,这怎么不让作者感到难过、遗憾、悔恨呢?想到这作者经常会泪流满面,数十年如一日啊!是多么的痛苦啊!带着这份失去母亲的痛苦之情读课文第二自然。 第二个问题

  1、预设一“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理解:触景生情,对母亲的怀念依然会容易涌上心头

  2、预设二“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理解:怅望天空指惆怅的望着天空。由于作者长期在外留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虽然不清晰,还会努力的去想、去怀念。

  3母亲是走了,可是作者的眼前仿佛时时刻刻都出现母亲的身影,作者会想到什么呢? 4(指名说)你的母亲为你做了哪些呢?

  比如:小时候吃饭、学走路。比如:你生病了。。。比如:母亲为了家如何辛勤劳作? 你会怎样报答自己的母亲?

  四 拓展练习

  . ①写一写季老先生的母亲焦急等待儿子回家的画面。

  ②写一写你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爱你的。

  选择其中的一项写一段话。

  五引入下一课,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

  六.怀念母亲

  母 生身母亲→同——崇高的敬意

  亲 祖国母亲→样——真挚的爱慕

  篇三:新《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揣摩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品读课文,体味思想感情。

  2、品析课文,探究重点语句。

  3、链接歌曲,深入领会主旨。

  4、教师总结,引导学会珍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母亲的情怀。

  教学时数: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基础,揣摩关键语句,来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见到大家老师非常高兴,这不给你们带来了一份小礼物——照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是——季羡林,对,他就是同学们上节课透过文字了解到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的确是一位伟人。然而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凡人”季羡林的心里,体会他的内心情感。(师板书:6、怀念母亲)

  二、回顾旧知,链接新知。

  1、回想上节课学习内容,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哪两位母亲?

  2、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

  (生答,师板书:亲生母亲,祖国母亲:崇敬、爱慕)

  三、品析课文,重点探究。

  (一)、体味对亲生母亲的感情。

  师引导: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2页,自读第2自然段,从中感悟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随后在班内交流。

  1、学生自读感悟。

  2、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学法:先初步感悟,再揣句品味。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体会:母亲的去世,令作者无比伤心,可见作者对母亲有多么爱。读时

  应该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问题预设:面对母亲的离去?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痛苦不堪?(作者六岁就离开母亲,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生活压力,心里很内疚,母亲临终前未见上自己一面,很痛苦。)

  (2)、“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问题预设:作者的愿望会是什么呢?师出示资料,生读。

  师语:在这一刻,他才真正知道什么叫撕心裂肺,从此失去了叫妈妈的权利,怎能不恨,不痛呢?师出示资料,生读。

  师引导:你觉得充溢在作者心中的还仅仅是伤心难过?

  生答:还有遗憾、悔恨、自责。

  师:请带着这样的体会,谁来给大家再读读这句,读出悔恨。

  (3)师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还有比这更让人痛苦与遗憾的事吗?让我们一起带着对母亲的敬意,带着失去母亲的痛苦,也带着永远无法实现的遗憾再齐读这部分。(师出示图片,生深情朗读。)

  师过渡:读到这,老师不由得想到了王维的两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异国他乡,季老怀念的还仅仅怀念的是自己的生母吗?还有谁——祖国母亲。

  (二)、体味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师语:文章那句话表达了他对祖国母亲的魂牵梦萦?指名读。

  生读:“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师问:祖国母亲为什么也频来如梦?让我们走进作者的日记,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请同学们自由读16日、18日、20日、28日的日记(四选一)。

  (1)、学生读、感悟。

  (2)、生交流,师点拨。

  1)“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在心头。”

  ( 师出示图片,生回答:句子中哪两个词看起来比较矛盾:凄凉——甜蜜) a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b师出示练习,帮助理解。

  因为季老---------------所以觉得--------------。

  他想到----------------------,仿佛觉得---------------,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c感情朗读。

  2)“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不能忍耐。”

  3)??

  4)生比较20日的日记与其他日记开头有什么不同?

  生即兴口头补叙。

  3、引读。

  4、师问:同学们,通过刚才分析体味日记内容,现在能说说为什么祖国母亲也会频频入梦吗?生自由答:

  (三)、体会《寻梦》,抒发情感。

  师过渡:为了更好的表达对两位母亲的敬意与爱慕,作者除了引用日记外,还引用了他的散文《寻梦》的开篇,结尾。让我们来读读这两段文字,用心去体会。

  师出示图片,学生读。

  师问: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想象:假如你离家在外,每当夜深人静,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母亲会在灯下做什么?

  四、拓展升华。

  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一定被这位国学大师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折服了,让我们用动情的歌曲把季老的心声唱出来,把我们对季老的无限敬仰之情唱出来。(生欣赏:我的中国心)

  师总结:同学们,谁能不爱自己的母亲,祖国呢?也许今天大家还体会不深,但请每一位同学都珍惜与自己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在一起的日子。因为血浓于水,落叶归根!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与老师共勉:学会珍惜,学会珍藏。

  五、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小练笔:妈妈我想对你说。

  附:板书设计:

  6、怀念母亲

  ↙ ↘

  亲生母亲 祖国母亲

  ∨

  崇敬 爱慕 怀念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01-21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04-07

《怀念母亲》精选教学设计07-01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及反思11-16

怀念母亲的教学设计范文11-14

关于《怀念母亲》的教学设计11-18

《怀念母亲》优秀的教学设计07-02

课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07-02

《怀念母亲》的教学设计范文07-02

有关《怀念母亲》的教学设计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