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07 22:21:00 志升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本节课的内容依据课标进行整合划分,采取了版块式教学方法,以两个篇章循序渐进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首先使用画片和材料导入课堂,并借助大量文字材料充实课堂。辅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反思 1

  其次,采取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重点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能够紧扣历史教学指导意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本课在设计中,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问题要求重新归纳本课知识,并回忆所学相关知识已深入理解和掌握本课知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最后,结尾时补充周恩来总理外交成就的相关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周恩来总理对中国外交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今后教学中值得反思的是: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注重教学实际经验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构建轻松高效和谐的历史课课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反思 2

  本节课我在教九1班时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法,启发诱导,使学生理解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通过自学提纲,理解新中国和平外交与屈辱外交之别,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

  第二,建国初,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和国际主要力量的态度及这种态度所反映出的国际矛盾。

  第三,使学生自行理解本目的内涵。在学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这一子目时,采用的是合作、讨论的方法以及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出示几个题目;如以“走进日内瓦会议”为题,召开“周恩来外交方法”故事会等,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以上问题的交流,学生较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在教九2班时却只能以预习导学为主,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部分,无法在扩展知识。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反思 3

  对于本课学生理解的难点是我们为什么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独立自主是不是不需要朋友?和平外交是不是意味软弱投降?

  要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必须理解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我采用漫画和外交故事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又可以引发思考与争辩。

  让学生认识伟人,最好的`方法是读伟人的事,学伟人的话。在伟人的言传身教中感悟。

  需注意的是不要离题走远,注意把握度。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反思 4

  “每次上公开课,都感觉像是脱了一层皮”课后在办公室这样感叹道;同事打趣道:“等都脱完了,就变成精了。”

  上公开课是一个既兴奋又痛苦的过程,整个身心大脑都处于一个高速思考运转的状态之中。兴奋于一个又一个难题的突破和奇思妙想的出现,痛苦于教学时一门遗憾的艺术。好像无论怎么用力用心,结果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缺憾,难到完美。

  4月3日终于上完了区公开课,如同往常一样,不仅没感觉到轻松,反而觉得沉重,自己还有待更大的进步,细细回顾这节课,可圈可点的亮点或优点不多。需要反思的东西却不少。

  就优点而言:

  1、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华南师范大学吴全华教授说:“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他们的天性也是在他们的活动中表现出来,活动是他们自由地表现他们天性的载体”。初二的学生仍带有一些童年的稚气,喜欢得第一名,为了得到第一名,他们在活动中积极努力,团结合作。所以,为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和潜能,我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从课堂的反馈来看,效果还不错。绝大部分的学生动起来了,争着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当老师忘记登记他们回答问题的票数时,他们更是不断的提醒。可见他们是很在乎自己的努力和结果的。这样的活动既是尊重了孩子的天性,也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制造认知冲突,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外交部分时,看到作者不仅很仔细的.论述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而且也讲到了建国初的朝鲜战争。而反观我们的教材,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只是强调建国初的外交成就,对于当时那场关乎国计民生的朝鲜战争却只字不提,所以我觉得欠缺了朝鲜战争的新中国外交是不完整的。因此在教学中,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概念及与苏联建交学完后,我设置了这样的一个环节:来自战争的追问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反思 5

  本课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条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最后这两条线索合二为一,两者都为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赢得了良好形象,树立了崭新的国际形象。本课我紧紧围绕这两条主线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比较法:在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对近代中国政府屈辱签约等事实进行回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然后我紧接着提问:“哪么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如何呢?”让学生读课文第一段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的那句话,从而得出新中国建立以后外交的.特点:平等、独立、自主。通过比较,从而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后面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反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意义打下了基础。

  2、问题搭桥法:例如在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候,我首先提问: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相关内容后指名学生回答,这时学生说的不是很全面,于是我又把其分解为三个小问题:

  (1)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

  (3)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敌视中国?这样通过以大化小,引导学生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

  3、历史故事法:新教材的简要给了历史课堂一定的弹性和空间,这就为能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提供了可能。在本课要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必须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用外交故事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又可以引发思考和争辩。

  4、通过伟人,感悟历史:让学生认识伟人,最好的方法是读伟人的事,学伟人的话,在伟人的言传身教中感悟

  存在问题:

  对于感受周恩来的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智慧方面,这节课的设计还不够,因为学生只有在掌握众多的感性认识之后,才能提升为理性认识,所以应该多增加一点课外的故事、知识,让学生明白在新中国外交中,周恩来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这节课未能充分有效做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通用5篇)04-17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教学设计(精选5篇)05-2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评课稿范文05-15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反思07-18

《外交事业的发展》的教学反思09-05

《新中国的外交》教学反思08-13

《外交事业的发展》历史教学反思(精选15篇)05-26

《我们爱和平》教学反思11-25

《儿童和平条约》教学反思09-22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反思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