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课程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13 17:54:3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我的名字》课程教学反思

  今天早晨,我上了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5单元第一课《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课程教学反思

  也许是心里准备得还不够充分,上课时,虽然各个教学环节我都已熟记在胸,但还是显得有些紧张。

  《我的名字》从属与这一单元的主题——“长大”,讲的是“我”做好事而不留名,因此得到了来自“问路的叔叔”、“扫垃圾的阿姨”等4个大人的不同称呼——“小朋友”、“好孩子”、“小雷锋”等;通过突出不同的“名字”,让学生明白“做好事不留名”的意义所在;

  在设计教学时,我侧重于两个着眼点:一是以名字为中心发散开来,进入课文;另一个,就是让学生认识“雷锋”,并且知道“做好事不留名”的道理。

  因为没有做课件,我选择了最原始的教学套路。没有挂图,没有雷锋的照片,我就自己动手画了两张,并且用衣架挂在黑板上;要求认读的生字、词,我也一并写上了小黑板;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回避了趣味性的游戏,而是立足于基本点,在生字教学和讲解课文时下了一番心思:先不出示所有的词,再根据学生的组词,为红色的生字配上“搭档”,再以多种方式去认读,认识生字的时候,我还是得心应手的;在讲解课文时,我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启发、旁敲侧击,让学生有所领悟;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准备,但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情景:比方我问:“你们愿意去生字宝宝的家里做客吗?”有好几个学生竟然说“不愿意”;声音还挺大的!当小老师带读词语时,下面的回应方式却很特别——上面的读这样的词,下面的读那样的词;当我上完课文,询问学生有没有什么收获时,好几个学生竟大声说:“没有收获!”

  老实说,面对着后面听课的老师,听到这样的回答,心里真的`没啥好滋味;

  也许是内容太过烦琐(把两节课的内容压缩到一节课),时间有点儿不够用,所以课的后半部分,我基本上是在匆匆地赶着上,所以,虽然是读了书,却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声音不够响亮,也缺少感情,我没能好好指导,自己的言语也不够简洁,太罗嗦了。

  课后,刘校长针对这节课,给我提出了很多实在的宝贵意见,特别是在指导读书这方面,我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

  虽然这节课上得实在是很仓促,也没有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但是,有两点是我自己认为是比较欣慰的:

  1. 学生不止一次地,没和我的教学思路对上号,甚至于是在唱反调,制造出种种不和谐的气氛,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欣慰自己当时没有进行非理性的压制;板着面孔去教训和更改,或许可令学生都能顺着我的思路走,却偏扭了学生“质问、怀疑、判断”的自然天性;

  他们现在正处在“人之处,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的关口,如果我为了一堂课的“荣耀”,为了满足自己的“好评”,就去忽略和无视他们的人性方向,从而令他们养成“顺从即会得到表扬”的坏习气,这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所以,虽然课上得有些不近人意,但没有对“不和谐”的声音进行压抑,而是尽量顺从他们的天性,这是令我自己感到满意的;课没上好,下次可以吸取教训重来,心性一旦变换,那就糟了。

  2. 我觉得,利用晾衣架来张挂图画的创意很不错,既简便也能达到和磁铁、双面胶一样的效果,今后,不管是在教学还是在生活中,我都应该多动脑子多动手,让生活更有趣味些。

【《我的名字》课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的名字》教学反思06-13

《我的名字》教学反思范文06-25

《我的名字我做主》教学反思02-18

《我的名字我做主》教学反思06-10

《我换牙了》课程教学反思01-06

《夸夸我的同学》课程教学反思06-13

我真希望课程教学反思02-20

我的课程表教学反思07-04

我爱我家课程教学反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