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14 14:38:2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日月潭》的教学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这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他们不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丽,还大大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情感。

《日月潭》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那里有所了解。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文本的学习得以拓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整合,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发现美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遵照课标的精神,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语句,和小伙伴读一读并且互相交流。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知是不同的,寻找到他们心中认为美的地方也是不同的。我从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角度考虑,采取上述做法,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初进一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

  二、层层深入,感悟美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层层深入。如品读清晨的日月潭这一部分时,学生起初只能通过薄薄的隐隐约约等词语的表面感觉美,这种现象与学生年龄较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关。我想到只有采用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才能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感性知识,所以我借助课件通过让学生看图感受雾之薄,像隔着一层纱。之后我还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假使我们乘着小舟在这轻纱薄雾笼罩下的湖面上飘来荡去,你们是什么心情呀?通过移情让孩子获得心理愉悦进而体会日月潭这种朦胧的美。学生在这优美的意境当中、欣赏着美丽的画面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学习兴趣提高了。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另外在品读中午的日月潭这

  一部分时,抓住建筑一词,我相机补充图片资料,并伴随导语在潭北的半山腰上,有因供奉文圣孔子、及武圣关羽而得名的文武庙。南边青龙山上有玄奘寺,那可是为纪念唐玄奘法师到西天取经而建立的呢!这样一来,不仅让孩子了解到那里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还进一步感悟到日月潭的风光秀丽,同时体现了课内外学习的结合。

  三、拓展延伸,歌颂美

  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在讲述完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中的美景后,我又进行了如下设计,教师边导语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在不同的时候变化着自己的新装,边出示微风吹拂下、夕阳西下、月光映照下的日月潭,孩子们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心中又荡起了圈圈涟漪,对美丽的日月潭又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进一步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此时,我发现孩子们已经被这美丽的日月潭所陶醉,所吸引,就势让孩子们用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夸夸日月潭。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跃跃欲试,有的`说日月潭你什么时候都美啊!有的说日月潭景色宜人!还有的说日月潭风光秀丽!孩子们的情感得以释放。

  在朗读、理解之后,我让学生说说你还了解台湾的什么,学生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说了一些,这时我也补充了台湾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台湾产生了美好的向往。这时,老师导语在台湾也住着和你们一样的小朋友呢!让我们隔海相望,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吧!孩子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他们的情感再次得以释放。我们班正好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小朋友潘德贵,我利用这一条件,让孩子们知道台湾小朋友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地像一家人一样。此时情感价值态度观目标得以落实。

  可是,上完了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当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叫日月潭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出了日月潭的形成,由于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没有及时鼓励他,而是又去叫其他学生了。通过课后反思,我认识到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表扬他在课前查找了大量关于日月潭的资料。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这个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会使其他学生的信心倍增,积极性提高,从而使课堂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日月潭》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日月潭》教学反思05-16

日月潭教学反思08-14

日月潭的教学反思10-11

日月潭的教学反思01-02

日月潭教学反思01-03

日月潭教学反思08-14

《日月潭》教学反思07-09

日月潭教学反思05-27

《日月潭》教学反思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