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2-09-30 19:36:00 教案 我要投稿

桥之美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之美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之美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积累'美感、驻足'等词语。

  2、认识桥的美学原则、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能力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学会欣赏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

  2、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4、感受体味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积累词句,品味语言;理清文路,理解文意,把握说明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学会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文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清新婉约,行文典雅,学生爱读。但本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要理解这些内容,对初中生来说稍难了些,所以教学中借助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帮助学生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疏导。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设计

  1、朗读法,以读带讲。《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极富表现力,适合朗读。因此因势利导,采用以读带讲的教学方法。

  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观察法。通过比较图片的差异,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

  4、比较阅读法。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但表现手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

  五、教学媒体设计

  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制作成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始终。学生通过人机对话,学生的学习热情,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卓有成效地进行读写训练,并通过网上教学,实现资源共享。

  六、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

  七、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2、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资料。

【桥之美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桥之美教案06-14

语文桥之美教案08-30

鲁教版语文《雪孩子》 教案06-20

作文《记下你心中的美》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12-06

《桥之美》语文教案11-17

《桥之美》的语文教案11-26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06-27

信客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9-30

鲁教版《社戏》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