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4-03-07 17:55:27 许清 古籍 我要投稿

周处除三害原文及翻译

  这个典故见于《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明朝人黄伯羽改编为《蛟虎记》传奇,广为流传,至今京剧中仍保留有《除三害》剧目。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处除三害原文及翻译,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周处除三害原文

  出处或作者:刘义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周处除三害原文翻译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作品赏析

  本文写的是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从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人凶强,被人视为祸害,一直写到他终为忠臣的结局,表现了一个人只要有改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无论时候早晚,总能有所成就。

  文章写得十分精炼,无论从周处早先的“凶强侠气”、危害乡里,还是后来勇于改过、痛改前非,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精心选才,“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个事例,鲜明地展示了周处的个性特点。

  本文也颇含哲理。在乡人眼里,周处是义兴“三害”之首,即使杀虎斩蛟也得不到人们的谅解。难得可贵的是周处能从乡人的反应中感悟到自己的严重过失,进而听取贤人的规劝,幡然悔悟,弃恶从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本文作者精于谋篇布局,写来处处充满矛盾冲突。其中有周处击蛟的恶斗场面,有乡里庆贺周处之死的场景,有“改励”时思想矛盾的复杂心理描写。形成笔笔转,层层转,回环往复,曲折陡峭的结构特点。全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时似是山穷水尽,但笔锋一转,却是柳暗花明。

  人物传记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沉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人物典故

  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242-297),字子隐,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这位“少孤,不修细行,州里患之”的七尺少年,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氿蛟龙合称为阳羡城“三害”。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周处除“三害”后,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因而受到权臣的排挤。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注释

  1、凶强:凶暴强悍。

  2、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3、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或说指鼍(tuó)鳄一类的动物。

  4、为乡里所患:意谓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为,表示被动的结构助词,解释为“被”。患,认为……是祸害。后文的“患”是担心的意思。

  5、并:一起,指蛟与虎两者。

  6、谓:称。

  7、为:是。

  8、三横:三害。横,祸害。

  9、尤剧:更厉害。

  10、或说(shuì):有人劝说。或,有人。说,劝说。

  11、实:实际上。

  12、冀:希望。

  13、或浮或没: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没,沉没。

  14、与之俱:指同蛟一起浮沉。

  15、更相庆:互相庆祝。更,交替,轮换。

  16、吴:今苏州一带。

  17、二陆:指陆机、陆云两兄弟,当时著名的学者。下文“平原”指陆机,因陆机曾任平原内史;“清河”指陆云,因陆云曾任清河内史。

  18、具:通“俱”,全部,详细地。

  19、修改:修,修正行为。改,改正错误。

  20、贵:以……为贵,认为……是宝贵的。

  21、暴犯:侵害。

  22、蹉跎:虚度光阴,这里是过时的意思。

  23、朝闻夕死:语出《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

  24、尚可:还有希望。

  25、令名:美好的名声。

  26、彰:显露。

  27、遂:就。

  28、改励:改过自新。改,改过。励,勉励。

  29、忠臣:周处后来发愤攻读,官至御史中丞,为官正直。氐人齐万年起兵,周处奉命出征,当时他老母亲犹在,但他坚持领兵出征,力战至矢尽弦绝而死,故称之为忠臣。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南朝宋宗室、文学家。

  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刘义庆袭封南郡公。随刘裕北伐长安,还拜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未到任,徙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吏。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义庆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元嘉元年(424年),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元嘉六年(429年),加尚书左仆射。元嘉九年(432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元嘉十六年(439年),改授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三郡诸军事、卫将军、江州刺史。元嘉十七年(440年),改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卒,时年四十二岁。谥康王。

  刘义庆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史。据史书记载,刘义庆编纂的著作有《徐州先贤传》一卷,《徐州先贤传赞》九卷,《江左名士传》一卷,《宣验记》十三卷,《幽明录》二十卷,以及《世说新语》八卷等。

  周处除三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2、能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具准备:

  简单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在老百

  姓中流传着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称为民间故事。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则民间故事《除三害》。师板书,生齐读。

  3、读着这个“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坏、害人、祸害、不好……

  4、对呀,正是因为着害是坏的,不好的,甚至会害人,所以我

  们要坚决地——除三害。

  5、读着课题,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么?

  生自由交流:三害是哪三害?谁除三害?……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在读时要注意把带拼音的字读准确了,句子读通了。

  2、读得真投入。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

  横行霸道欺侮百姓抱怨

  上山杀虎下河剁龙潜入

  自由读——指名读——指名带感情读第一行——全班带感情齐读

  3、刚才读了课文后,知道三害是哪三害?(生交流师板书)

  山间的猛虎

  河里的恶龙

  地上的周处

  4、这三害是谁除掉的呢?(板书:除掉)

  生答:周处。(板书:周处)

  5、让我们看着板书一起来读读。(生齐读)

  周处除掉山间的猛虎。用上课文中的一个词。(生答)上山杀虎。

  周处除掉河里的恶龙。课文中的哪个词?(生答)下河剁龙。

  师板书:杀虎剁龙

  6、周处除掉地上的周处?这又该怎么理解?(板书:?)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让课文帮助自己理解。

  三、探究全文

  1、周处除了周处,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交流。(周处把身上的缺点改掉了。)

  2、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最后一段)

  3、什么叫“痛改前非”?(把自己以前的错误都改正)(板书:痛改前非)

  4、周处为什么会痛改前非呢?我觉得周处脑中产生的疑问就是问题的关键。请快速找出周处脑中疑问的句子,划上“”。

  生交流句子。

  5、周处他认为自己“除害有功”,你们认为呢?文章哪两个自然段写他除害了?那一段详细?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1)一生读。

  (2)周处下河剁龙,听着听着,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答案:

  a、不容易对付

  b、搏斗的时间长

  c、惊心动魄

  (3)把搏斗的激烈读出来。(师生合作读)

  6、周处出生入死,上山杀虎,下河剁龙,除了两害,立了大功,应该说周处是一位大英雄了。面对英雄,我们想象一下,人们会用哪些方式迎接他的到来?

  敲锣、打鼓、放鞭炮、鲜花、欢呼、高高举起……

  7、远的不说,我们来看看我们的航天英雄回来时,大家欢迎他们的场面。(课件)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8、英雄回归是多么荣耀的事啊!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用这些方式迎接心目中的英雄。那么,当周处这位杀虎英雄、剁龙英雄从河里爬上岸来时,人们又是怎么迎接他的呢?读第六自然段。

  生交流:

  (1)点点头,躲得远远的

  (2)人们以为他死了,在喜气洋洋地奔走相告

  9、迎接他的有锣声吗?有鼓声吗?锣声没有、鼓声没有、鲜花没有、美酒没有,什么也没有!

  他想找个人问一问,人们都远远地躲开了,甚至人们以为他死了,都在欢呼着: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

  他呆住了,他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

  那边的人们还在奔走相告着: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他呆如木鸡,一动也不能动,他还是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

  看着人们个个喜气洋洋地喊着: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周处这位杀虎英雄、剁龙英雄实在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

  10、想不通可以不想吗?不可能不想啊!人们的举动引起周处深深地思考、他想起,想起,想起……他终于明白了。

  学生说话训练。

  11、根据上面内容,进行小练笔。

  12、交流小练笔。师小结:是的,正如你们所说的,周处终于明白了自己以前错了。也和猛虎、恶龙一样成了祸害。他如梦初醒,从此,横行霸道的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四、点题升华

  1、这就是周处除三害。课文学完了,你能说说对周处的看法吗?

  修改板书“地上的周处”为“自己的恶习”

  2、是啊,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佛家语: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在这里老师根据大家所说,编成这两句话:

  杀虎剁龙显神通

  痛改前非受敬重

  五、拓展延伸

  1、想知道周处的后来吗?后来呀,周处立志好学,志向高远,为官期间,他执法公正严明,后来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直至战死沙场。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2、同学们这个故事精彩吗?像这样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件)如《牛郎织女》、《孟家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四个民间故事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传说。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看。

  周处除三害教学反思

  《除三害》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周处帮人们除掉猛虎和恶龙后,痛改前非,成了受人尊敬的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在对话中突出学生自主、有效合作、尝试探究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明白百姓们个个抱怨的原因是周处横行霸道、欺侮百姓的结果。我在教学中设计空白:“周处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他看见有人在卖香喷喷的包子,就——,卖包子的人——;他看见那边的水果非常新鲜,就——,卖水果的人——;他看见——,就——。”来体会当时的周处仗着力气大横行霸道,学生的记忆瞬间打开,课堂上非常活跃,借助以往的记忆,来想象,来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同时,我抓住重点词语来帮助理解课文,如:“惊涛拍岸”、“浊浪冲天”、“三天三夜”让学生深读,再用图片,让学生观察恶龙和周处搏斗的场面,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还有恶龙的爪子等等,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反复的朗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逐渐感受周处的改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课堂上,具体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我还是显得有些操之过急,对学生的引导还够到位,今后还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同时我还有两点体会:一是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任,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

  周处除三害读后感

  在寒假的第三周,我从《中华上下五千年》中读到了一篇令我受益匪浅的故事,叫做《周处除三害》。

  《周处除三害》主要讲了在远古的时候,有个叫周处的人,他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艺高强,在所在的小镇中横行霸道,欺侮百姓。因此,周处所在的那个村庄,人人都躲着他。背地里人们都把周处、恶龙和老虎一起统称为“三害”。

  有一天,有个人出了个主意——不如让周处去把另外那两害除掉。随后便派了一个胆子大的人去找周处,对他说:“您功夫了得,胆子又大,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谁都不如你。”周处被捧得心花努放,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大声说:“让我来帮你们除了他们。”晚上,他从山中把那只老虎尸体托下了山,村民们直叫好。第二天,他一早就操着宝刀下河去屠龙,可这恶龙不是很好对付。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腾空飞起,周处与恶龙斗了三天三夜,终于把恶龙给杀死了。而在这三天三夜里,人们以为周处与恶龙同归于尽了,正在狂欢。周处上了岸,发现人们不是在担心他,而是在想他死,这事让他很难过。一个老人对他说明了情况,周处听了,想了一下,用心学习,后来在村子中当了大官,又因为他有勇有谋,得到了人们的敬仰。

  这个故事告诉我,做人要学会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然你再优秀也没有用。因为没有伯乐会欣赏你。就我而言吧,在学校,我的人际关系不是很好。因为我总是感情用事,对喜欢的人好得很,但对计厌的人虎视眈眈。因为这样,我的朋友很少。有一次,班上评选手抄报。我画得很好,可因为那些评选的人中,没有我的朋友,无视我的作品,当然,最终,我的优秀作品没能贴在板报墙上。故而我感叹,感情固然重要,但可别感情用事。今后,我一定改正这个缺点,也如周处那样,争取搏得众人的喜爱,做一个善于交际的人。

【周处除三害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周处除三害文言文原文及翻译09-24

周处原文翻译10-05

周处的原文及翻译02-14

周处原文及翻译08-29

周处原文及翻译和注释10-05

周处原文及翻译注释08-10

关于周处的原文和翻译09-24

周处改过自新原文翻译09-16

周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