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案

时间:2022-05-06 11:41:04 作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作文教案汇编七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作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作文教案汇编七篇

小学作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懂得将人物在具体事件中的言行心理写清楚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培养修改作文的初步意识,逐步养成修改习惯。

  2、能找到自己写得不具体的片断进行修改,把片断写具体。

  重点与难点

  重点:懂得写具体的方法,将自己的片断改具体。

  难点:培养修改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比较两个片断,初步懂得修改的重要和怎样将写人的片断写具体。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揭题。

  从文章不嫌百回改,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到白居易请保姆给诗提意见修改讲起。

  针对学生中写好作文从不重读修改,批好作文只看分数,不看批语,更不修改问题。

  揭提《把作文改具体》。

  2、明确要求。

  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是修改写人习作《好——》中不具体的片断。

  3、学习方法。

  自由读“习作提示”,思考讨论:

  这两个片断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第二个片断哪些写法使得“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具体了?

  小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件事?当时妈妈肯定有很多话和动作,为什么选这些动作(放筷子,嘴唇试温,冲出去,围严实,三步并两步奔)?为什么选这些话语(亲切地询问“怎么啦?”惊叫“不好!烧得历害,快上医院!”)?为什么还要写听到妈妈喘气声越来越粗?

  小结将人物写具体的方法:围绕人物品质选事;记清事情中能反映人物品质的言行和心理。

  4、学生示范。

  出示班里学生写《好 》中不具体的片断,及该片断的作者事先修改好的片断灯片。

  出示灯片,学生阅读比较。

  由作者讲述修改前后的想法及修改后的体会和收获。

  (习作写好要认真朗读一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修改错别字、多字、漏字和明显的的病句。习作写出好要认真看看习作要求,看习作有否围绕中心,把重点写具体,写人的习作要写好人物在具体事情中的言行与心理。)

小学作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教学过程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

  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学作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懂得作文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别人最想知道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材料选择空间的拓展。

  2.写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什么”

  1.从动物身上发现。

  1)出现图片:小猫上树(画面取名:小猫的勇气)

  A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小猫很有勇气,小猫敢爬树等)

  B等爬完树,你会发现小猫的肉垫、爪子、毛等等都有了变化,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

  2)出现不起名组图:小猫斗大猫小猫洗爪子猫睡觉大猫妈妈的母爱

  A现在你又从猫的身上发现了什么?

  由学生任意挑选说自己的发现,并简单地进行叙述。

  1)导入身边动物。

  A猫的身上的发现是这样的多,其实狗的身上的发现更多,我们同学家里养过狗吗?你亲戚家里有人养过狗吗?你曾经发现过狗的什么?

  (估计学生有:狗会摇尾巴;狗会看门等)

  B还有别的动物吗?

  2.从身边发现。

  1)出现图片:一个躲在门里的小女孩

  A这个人是谁啊?会不会是你?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向来以为自己胆子大,却发现自己胆小如鼠;看见老鼠害怕了等)

  2)出现图片:妈妈和爸爸在地里割稻(起名:我发现变了)

  你发现什么变了?

  (估计学生有: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爸爸的脸更黑了;我变得更爱妈妈了等)

  3)导入生活。

  啊,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出现游泳三阶段:不会、会、熟练的图片),你瞧,就算是一个事情我们就有三个发现,你们看,发现什么?

  (估计学生有:我发现游泳真难啊;我发现我也会游泳;我发现游泳很简单)

  4)小结:发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地方,啊,抬头就有发现,低头也有发现,回到家里,妈妈的眼神,爸爸的问候都是发现,发现太多了,把你所能发现的填在纸上:

  我发现我发现

  我发现我发现

  我发现我发现

  3.交流发现的材料。

  1)把你的发现与小组的同学分享。

  2)挑你最能说的一个告诉同桌。

  二.指导“怎么写”

  1.提问指导法。

  1)学生上讲台回答同学提问。

  谁愿意到讲台前来跟大伙交流交流吗?(请2位)

  A(第一位)朗读题目后学生提问,讲台上的学生回答。

  引导:你觉得他回答得不够清楚,你可以要求他说得更清楚。

  B(第二位)朗读题目后,猜同学会提问些什么,并把自己猜的问题回答。

  (这个猜问题不难,一般都能猜到,特别鼓励猜问题的学生)

  2.范文指导法。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这里也有四位同学有自己的发现:

  出现范文题目:《我发现“牛皮癣”的来历》《我发现当家的权力变了》

  《我发现妹妹咬人的秘密》《我发现路是这样走出来的》

  按学生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爱看的作文来看。

  1)向范文提问。

  选择范文后,教师要求,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教师注意提问质量)

  引导:如果你们想知道问题,作者能在作文总告诉你们,那么作者的作文就是好作文。

  2)朗读范文,并让提问的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作者有没有告诉你。

  3)猜范文的内容。

  选择第二则范文,教师要求学生猜作者写了什么?(学生猜)

  4)范文朗读,并让学生自己回答猜中了没有。

  5)小结提问:为什么作者写的,你们都猜得到,而你们想知道的内容,作者也似乎心有灵犀一般都写了,你们写作有什么秘诀没有?

  导出作文秘诀:作文就是写你自己想写的,写别人想知道的。

  三.学生写作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写作。

  2.部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个别指导。

  指导方法A:看了你这个题目,老师很想知道1……?2……?3……?

  指导方法B:你猜猜,老师看了你这个题目最想知道什么?

  3.学生习作,音乐。

  四.评价及欣赏

  1.引导评价的方法。

  1)既然写作文有秘诀,那么我们评价作文是不是也有秘诀?

  2)评价秘诀:看作文中是不是解决了我们想知道的,看是不是作者有必要写的。

  2.学生上讲台读作文。

  1)评价优点:哪些问题解决了?

  2)还存在什么问题?

  3)有什么建议?

  3.欣赏。

  1)学生中的优秀作文。

  2)配乐朗读范文《我发现爸爸其实很爱我》。

  4.总结。

  发现无处不在,生活中有写发现叫我们落泪。

  (课件图片:风雪中送报纸;爸爸背起我看戏;姐姐的两种妈妈……)

  发现其实不难,记住两句话: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

  本方案设计有两大特点:

  1.从学生情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搜索材料的欲望,从而入手身边的人事,选材水到渠成。

  2.指导学生写作返朴归真,“给题目提问题”——最简单的指导方法往往最有效,因为它给学生的指导方向性很明确,没有因为添加了很多的人为因素而使指导变得扑簌迷离。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文的真谛:写自己想写的=别人最想知道的。(限小学生)

小学作文教案 篇4

  一、引语及话题出示:

  我亲爱的朋友,当你面对挫折、失败的时候,你放弃了吗?当你面对收获、成功的时候,你就此止步了吗?当你面对取舍、选择的时候,你徘徊、犹豫了吗?当你面对挑战、考验的时候,你害怕、退缩了吗?……人生,就是由无数次“面对”组成的,请问,你每一次的“面对”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吗?

  请以“面对”为话题,写一篇有感染力的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二、学生彼此畅谈、述说这方面的故事,以及感悟。

  三、学生展示时间(自由发言或指名发言)

  四、师述说“面对”成功、挫折的例子。

  1、学生面对“成功”的例子:

  ① 王崇光、王崇富小学成绩优异,可谓带着“成功”步入初中。然而,这两人在竞争面前,丧失斗志,缺乏勤奋、苦干精神和毅力,终致名落孙山,令人叹惜。

  ② 杨丰、黄立继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优异,堪称学习的楷模,成功的花环时时围绕身边。然而,他们依然既往,克服家庭贫困的不良因素,不断攀登高峰,升入高中后也一样出类拔萃,闻名全校。真是在逆境中奋进的强者风范与榜样。

  2、面对“挫折”的事例:

  ① 刘学文小学、初中成绩均属前列,然而,因为初一下学期违纪并始终未战胜自己,辍学在家几个月后,又就读初二,成绩有所上升。但由于知识断层,且缺乏吃苦韧劲,终致自费一中。到了一中后,因难以承受学习压力,已弃学打工在外,实在是遗憾重重。

  ② 本人被学生“放倒”后,可以说是个不小的跌倒、挫折,但我没有消极逃避,而是积极应对,努力争取,爬将起来,站得更直,还要做得更好。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应该成为探索者的座右铭。

  五、学生再谈生活中的“面对”故事及其感悟

  如面对“误解、离别、苦难、诱惑”的例子(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注意:正反例子的并举可以增强说理的广度和深度)

  六、学生完成“面对”话题的构思七步骤

  编写提纲,动笔成文。(课后自由交流修正)(此环节已指导过关,本次课不予费时展示等)

  七、学生课后创作阶段及其它。

小学作文教案 篇5

  语文学科本是一个工具性学科,语言表达本是人之天性。笔者刚接手二(1)班的时候,第一次布置写话,结果全班学生惊讶地说:“什么是写话?”经过两年简单的训练,到四年级真正开始接触作文,学生却悄悄地说:“写作文真烦人。”写作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在现实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这些孩子却把写作文看成一件痛苦的事呢?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对写作文有如此强烈的抵触心理呢?为了弄清这些疑问,我作了一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一、认为自己习作优秀的学生占班级总人数不足百分之十。

  二、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认为自己习作不好,具体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1.觉得没什么可写,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写起;

  2.有话写,但语言简单,思维狭窄,不知怎么才能写得血肉丰满。

  三、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厌倦写作。

  鉴于以上情况,根据新课标理念,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了十种教学法。

  1.游戏写作。“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许多写作趣味。

  2.实践写作。作文教学要充分地利用教材的资源,身边的资源,进行语文实践。他们不但乐于实践,而且乐于表达,利用作文课,让学生就社会实践为内容作文。

  3.创新写作。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4.兴趣写作。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是积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写作的活动中。

  5.“两记”写作。注重写好“两记”,让学生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日记的日日记日日练作用,作文训练从无意到有意,达到从量到质的变化,最主要的一点是通过日记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打消畏惧心理,让他们认识到写作是一种快乐和需要。

  (1)调整记日记的时间。开始实施的一段时间,我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记日记,而不是让学生在家里写。

  (2)内容随意。学生最开始写日记的时候就是畏难情绪,都认为不知道写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主要让学生打消畏难的情绪。对学生说你想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几句话就写几句话。

  (3)评价促训练。 ①搜寻每一个闪光点。多鼓励,你能行,孩子就在无数试笔中,树自信,成自觉,立笔成文。②评星天天行。对于日记的评选主要从作文水平优秀和个人上进程度两方面选出作文之星,每天坚持醒目地登在小黑板上,并在个人班级表格中贴星,作为学期末评优根据。

  6.开放写作。注重写作命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让学生有话可说。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过分注重命题作文,常常把学生的思路逼向死角,学生没有话可说,写作文成了“挤牙膏”。在新课标下要求作文训练命题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就作文题而言,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无命题要灵活结合在一起;就命题者而言,教师命题与学生自由命题有机结合。

  7.自由写作。注重鼓励学生放胆表达,让学生思想自由驰骋。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脉题材,自己选材立意,不限制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学生上想象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

  8.综合写作。注重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新课标非常重视综合性学习,笔者在写作训练教学中也尝试中用综合性学习,这综合性学习体现在“沟通”上。

  9.合作写作。注重合作,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合作是新课标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合作也不妨用在作文教学上。合作有生与生间的合作、师与生间的合作、生与媒体的合作,并在写作合作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10.自我修改。“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有鉴于此,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

小学作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在同学动态的情况下进行细致观察。

  2、学会记叙人物的音容笑貌和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或亲身体会把游戏活动中觉得最有趣的一个部分写下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设计理念:重体验,重观察。(边玩边写,注重实践)

  讲方法,施引导。(边引边写,把握梯度)

  会思考,善表达。(边想边写,训练思维)

  设计意图:

  激情是写作的动力。诱导学生产生激情、保持激情,从而表达激情,是使学生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的关键手段。所以我希望在作文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兴奋起来。通过亲身参加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眼睛、耳朵以及整个身心,观察游戏,体验游戏,然后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大家喜欢玩游戏吗?

  2、平时你们常玩什么游戏呢?

  二、游戏规则

  1、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木头人”(板书)

  2、做“木头人”游戏要注意什么呢?

  3、老师还特意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幻灯出示儿歌)

  三、游戏:

  1.演“木头人”:

  做这个游戏,我们首先要演好“木头人”。(板书:演)

  (1)摆姿势:开动脑筋想,你准备摆个什么可爱、有趣的姿势做“木头人”呢?快快想,游戏马上要开始了。

  (2)演一演:(全体起立)准备一次、准备第二次

  (3)等一等,先别开始,我想问一下,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4)现在游戏真的要开始了。准备:你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三十秒)

  (5)说一说:你觉得演“木头人”好玩吗?你来说说什么地方最好玩?(注意引导:在演木头人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时间到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得呢?)

  2.逗“木头人”:刚才大家演“木头人”演得那么好,这时如果有人逗你笑,你还能做得这样好吗?(板书:逗)

  (1)说活动方法:两位“木头人”上台。另两位同学要尽量用语言、动作、表情来逗“木头人”,看能不能把“木头人”逗笑。坚持到最后的“木头人”就是“超级木头人”。千万注意逗笑的人不能接触“木头人”的身体。

  (2)请两位“木头人”上台,三位同学来逗。其他同学就是评委了,评一评谁表演得最有趣。最会逗笑的评他为逗笑专家,坚持到最后没笑的木头人评为“超级木头人”(板书:评)

  (3)评委们注意观察:(出示课件)评委齐读要求:

  a.游戏中,请你仔细观察“木头人”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变化。

  b.逗笑的同学是怎样“逗”“木头人”发笑的。

  (4)逗笑。(三十秒)

  (5)评出“逗笑专家”和“超级木头人”: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什么地方最有趣?(引导学生说具体哪个动作、语言、表情。)

  3、大家想不想亲身体会一下“木头人”和逗笑者呢?和你的同桌一起玩游戏,一人演木头人,一人做逗笑者,成功了之后,换一换角色。

  五、出示范文。

  1、开心的时刻总是那么短暂,待会就让我们拿起笔把这有趣的时刻记录下来吧!

  2、在写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位同学写的贴鼻子游戏,看他写得好不好。

  3、你觉得他写得好吗?(生答,师相机总结板书: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外貌)

  4、这些方面,你觉得哪个方面印象深刻你就写哪个方面。你可以写做“木头人”时心里的想法,也可以写逗笑者的语言、动作,或者写“木头人”和逗笑者的神态……

  六、写话

  1、回忆一下,把你认为刚才“木头人”活动中最有趣的一个部分写下来吧!你可以写全班演“木头人”的情形;也可以写一个同学逗三个“木头人”,或者写自己做木头人,自己逗木头人。

  2.写话。

  3.读片断。请三位同学把自己写的“木头人”片断读一读。大家当小老师,听听他写得是不是有趣?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个地方需要修改?

  七、小结,布置作业。

  这堂课我们通过亲身活动,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课后请选择你最满意的题目,再加上开头和结尾。除了你刚才详细写的一次活动之外,你还可以简略写一写另外两次活动。详略得当地写文章,创作出精彩的游戏作文。

  板书设计“木头人”

  演外貌

  逗神态

  评动作

  写语言

  心理活动

  我的反思:

  本着追求快乐作文的本意,让学生在我的课堂里摆脱畏惧作文、感觉“没有东西可写”的困境。我设计了一节中年级的游戏作文课“木头人”。

  一、“玩玩说说写写”轻松又实在

  作文是最富有情感性的创造活动,在课堂上挤出时间让学生尽情地“玩”,对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创造协作心境,是大有益处的。在游戏过程中,我把游戏分成三个部分,就是想让学生能够边看边玩边议边说。在每一个部分开始或结束时都让学生谈体会,说看到的、听到的有意思的事。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言。写起作文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二、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

  在游戏作文课中,“玩玩”、“说说”和“写写”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在“玩玩说说”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注重玩的过程,而不注重用合适的语言把游戏时自己或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说清楚。那样写出的作文照样不会生动。所以老师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遇到表达好的学生及时鼓励,给其他同学以榜样作用,如:“你的口才真好,把你的伙伴逗笑的动作说得逼真极了。”或及时引导表达不具体的学生:“木头人的姿势是怎样的?能形容一下吗?逗笑者具体说了什么才把你逗笑呢?”等等。在尽情游戏、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游戏作文。

  在“玩玩说说写写”作文课之后,我准备继续将“吃吃说说写写”、“画画说说写写”“做做说说写写”“读读演演写写”等各种活泼、有趣的形式请进我们的作文课堂。让学生越来越喜爱作文课堂,越来越喜爱作文!

小学作文教案 篇7

  小学生叙事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叙事作文的写作顺序,叙事六要素熟记于心。

  2.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独立的完成叙事作文。

  3.培养孩子留心生活的写作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内容

  1.叙事作文的六要素。

  2.叙事作文的写作顺序

  3.确立叙事作文的中心。

  三、重点难点

  1.学生学会叙事作文的六要素。

  2.能够把叙事六要素在具体的实践中加以具体点运用。

  3.能够思路清晰中心就明确地叙事一件事。

  四、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A4纸打印的叙事范文。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一个同学让他说说自从早晨起床之后的事件。或者老师自己列举自己今天一天的活动。(一定要涉及写作的六要素)。说完之后呢,咱们发现这样的叙述很是没有文采,没有条理。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的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教学内容:

  1、叙事作文的定义:又称记事作文,在作文类别里因为贴近生活实际,而被认为是较简单的一种作文体裁。

  2、叙事作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里边事情的“经过”是重点,要写得具体详细。

  3、叙事文写作方法:

  (1)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

  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

  (2)题目要新颖

  ①确切。指符合文章内容,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

  ②精练。指标题字数恰当。

  ③生动。指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④新颖。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⑤有意蕴:有内在的含义

  我的老师VS穿黑衬衫的数学老师

  我的妈妈VS爱吃鱼头的妈妈

  我的爷爷VS放坏了的苹果

  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以化用古语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行语拟题,可以修

  改古诗,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

  开头部分

  A:可以采用修辞,例如排比,比喻等。

  例如:

  母爱像长河一样源远流长,像山泉一样清新甘甜。我也是一个沐浴着母爱阳光的幸运儿。选自《无尽的爱》

  B:可以选择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开头不绕圈子,直接点题。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概要介绍,直接入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

  例如:王婧,我读初二时的班长,尽管我俩分别一年多了,但班长的轶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有这样一位好班长》

  C: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设置悬念是故意留下疑团,以激发读者的心理期待的一种开头方法。开头设置悬念,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去思考,起到引人人胜的效果。

  例如: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天,那个烟雨蒙蒙的日子里那暖暖的笑容??选自《那雨,那笑容》

  (4)事件的主要部分要写具体。

  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在事件中要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

  生动。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事不写。

  (5)结尾部分

  A: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例如:

  (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选自湖荆州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

  B: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二十一世纪,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不是我们的父母,热情奔放是我们的性格,我们不需要守那些规矩,打破陈规,让我们脑中的那团热情火燃烧得更猛烈,把我们的笑声、爱心串在一起,让全世界笼罩在爱之中。要笑就笑个痛痛快快,要哭就哭个歇斯底里,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让那陈旧的观念束缚着,不要随便改变自己,请记住我的名言:“我就是我,给我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选自福建省中考满分文《给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

  C:巧妙发问,引入深思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吗?

  D: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例如:“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我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佐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种的时间,一分种微笑、一分种叹息、半分种的爱……”在我看来,在我陶醉于欣赏母亲的梳妆中,那一分钟的微笑不是勉强,那一分钟的叹息之后不再是叹息,而是爱的传递,母亲将她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融于平日的点滴中,我忘情天其中了……(选自《陶醉》)

  (6)道真事,表真情

  真实不仅仅是做人的座右铭,在写文章时也同样需要真实。只有说的是真事,才能够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最真切的情感。

  结语:

  伟大的诗人杜甫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时要躬行。”就告诉我们只从书本上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中去。对于我们的作文课也是一样的,学习了理论之后我们还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写作当中去,加以锻炼。

  作业布置:

  《记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

【小学作文教案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七篇03-06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汇编七篇01-25

有关小学美术教案汇编七篇04-15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汇编七篇03-19

实用的小学美术教案汇编七篇04-13

水调歌头教案汇编七篇05-16

《边城》教案汇编七篇07-29

《离骚》教案汇编七篇03-07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七篇03-12

小学美术教案合集七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