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作文

时间:2022-04-07 16:33:13 重阳节 我要投稿

【必备】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六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九重阳节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六篇

九九重阳节作文 篇1

  昨天有朋友发短信说叫我一起去白云上登高,我一惊,都是晚上七八点了还跑去爬山不是有病吗?后来一想,对了,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阳了,重阳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在印象中我的家乡在重阳节就是在大门口插茱萸,好像是辟邪什么用,但是自己也从未知道过重阳节的来历。小学的时候学过王维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时候或许不能体验这首诗的含义。但至今或许多多少少明白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和朋友一路颠簸终于到了白云山顶,那里可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啊,看来来登高望远的人好多啊,虽然一路爬到山顶已经是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但是好像人们都不只是冲着登高辟邪来的 ,或许是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看来中国古代传统遗留下来的节日都是有深远意义的!呵呵!不虚此行!!

  九九重阳节的精彩作文篇4

  重九逢佳节,银芝耀眼明。

  白菊生桐溪,风姿更超逸。 ---------—题记

  家乡的重阳节,充斥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登高赏景。眺望远方,顿时感到胸怀若谷。

  遍插茱萸。心情略有些沉重地插上茱萸,寄托心中对亲人的思恋,对故土炽热的爱。也祈愿着一家平安。

  吃重阳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是人们对儿女的殷切祝福,多么朴素却又令人潸然泪下的爱!

  饮菊花酒。屈原的《离骚》中曾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原来饮菊花酒的风俗早在战国时就已有了。后来,饮菊花酒又被附会上神话色彩,饮菊花酒可以躲避灾难。于是,饮菊花酒的习俗就一代一代源远流长。

  ……

  不过,众多习俗中,我还是最爱饮菊花茶。在温暖的阳光下,呷一口纯正的杭白菊花茶,顿感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我的家乡嘉兴,盛产杭白菊,亦称甘菊。以杭白菊加工精制的产品用以泡沏饮茶,其色、香、味、形堪称“四绝”,有清心解渴、消暑除烦,润喉生津之功效,能与西湖“龙井”媲美,素有桐乡一朵花之称,已有三百多年栽种历史。杭白菊中的极品——胎菊,是杭白菊的精华,在一棵菊苗主干上采摘下来的花蕾,它吸收了整棵菊苗的精华,最先含苞待放就被采摘下来。这时采摘下来的胎菊花粉最多,冲泡出来的花茶黄中带绿、清香诱人,细细品尝,令人心旷神怡!

  杭白菊不仅仅是茶中珍品,更是极好的药用材料。它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神农本审经》曰:"菊花味苦、平、主、风、头晕、肿痛、目俗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劳延年";《本草纲目拾遗》说:"……白菊花,千叶者佳,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本草从新》记载:“甘菊花…家园杭产者良,有黄、白两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点茶、酿酒、作枕俱佳。”据医学分析,杭白菊性微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作用,能治高血压、偏头痛、急性结膜炎等症。

  杭白菊果真是珍品啊!

  重阳节,饮菊花茶可真是的享受啊!

  而桐乡也因杭白菊种植面积广,占全国90%以上,而被誉为“百花地面”!

  杭白菊,愿她永远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朴实的“百花地面”散发她特有的古朴、醉人的芳香……

九九重阳节作文 篇2

  我站在山上,如今的重阳节,习习秋风。

  沉甸甸的压在我们心头,可是,簌簌的落下,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片片回忆,终究让大伯从此成为过去,生老病死–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我似乎长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到何谓亲情,明白到在世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那一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心里默念着,踏向了归途

  又是重阳佳节到,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我登上了故乡的山。如今还十分亲切,而物事人非,因为,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往日,睹物思人,崎岖的乱石小路,路旁的景物依旧。是的,过往的事,重阳节,更难免让人触景伤情,过往的一切,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不经意间,亲爱的大伯。又在我难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往日与大伯的欢声笑语,在秋风中更加浓烈

九九重阳节作文 篇3

  我的奶奶是一位退休老师,学校在这一天给她祝寿,不仅安排了精彩的节目和庆祝礼仪,还送给她一个精美的大蛋糕呢!晚上,奶奶请全体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顿团圆饭,也顺带着过重阳节。18:00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的一家都到齐了,晚餐开始了,奶奶烧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红烧鸡肉,糖醋昌鱼,阳澄湖大闸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缭乱,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气的先吃起来了。大家边品尝美味的菜肴,边谈着一些天南地北的三海经,说说笑笑,有多么的亲热又是那么的和谐啊!接着我们举起酒杯,为奶奶庆祝生日。

  大家酒足饭饱后,一起在大厅看起有关重阳节的电视节目,我和哥哥可闲不住了,为了能使爷爷奶奶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我们负责给他们捶捶背。过了一会儿,奶奶把大家又召集在餐着前,猜猜我们要干什么呢?吃蛋糕呀!我把蜡烛先插在蛋糕上,哥哥把灯点关了,然后由二伯把一个莲花式样的蜡烛点着了中心,“啪!”,那朵莲花奇妙的开放了,大家都被吓了一跳,但紧接着美妙的生日歌音乐响起来了,家人个个笑逐颜开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奶奶露出了激动的神情,等蜡烛吹灭,二伯母亲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的分给大家吃,甜蜜的奶油香浓的蛋糕,真诱人啊!哥哥一口气吃了三快,还变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花猫”当然我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最后妈妈给奶奶和爷爷各做了一碗长寿面,我抢先祝福一声:“祝爷爷奶奶福如东山,寿比南山”。他们笑了,笑的那么满足,那么慈祥,那么快乐。

  这是一个我过得最愉快,最有意义的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作文 篇4

  我喜欢中秋节,喜欢春节,但是我更喜欢的是重阳节。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我跟爸爸、妈妈都起的很早,去逛庙会——白云寺。街道上行人早就川流不息了,路两边卖东西的商人把货物摆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们穿过拥挤的街道终于来到了白云寺,在那里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卖香表的、卖糖葫芦的、还有卖各种小吃的……叫卖声络绎不绝。

  我跟爸爸、妈妈去给奶奶烧纸,烧完后就跟爸爸去拜佛、烧香,一切结束后我们就去看戏了。戏台上的演员们装扮的非常好看,他们优美的舞姿跟嘹亮的歌喉,赢得了大家一片喝彩声……忽然,我闻到了一股馋人人的香味,转头一看,原来是烧烤的的味道,我对爸爸说:“我想吃烧烤了。”爸爸二话没说就给我烤了一串。我们看了一会儿,爸爸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就这样我恋恋不舍地跟着爸爸、妈妈回家了。

  最后悄悄告诉大家,我们这里重阳节的风俗就是逛庙会,你们重阳节的风俗是干啥呢?

九九重阳节作文 篇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时写的脍炙人口的一首诗。而现在,也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顾名思义就是老人们的节日。

  清风送爽,丹桂飘香。妈妈为了让我懂得敬老、爱老、养老的'道理,把我带到了牛塘敬老院。从敬老院回来,我才知道要多为老人着想。在敬老院中,大多数的爷爷奶奶,都是历经了种种困难,为自己的儿女着想创造优质的环境。现在,他们累了,需要我们的照顾。要感恩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让他们不要感到孤独、寂寞。要常回去看看他们丫哪怕只是聊几句家常,洗洗碗筷,他们也会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蹦蹦跳跳的。

  对老人真正的关心,无一条需注重形式。一条短信,一个电话,身在异乡,一句真诚的祝福都能让他们高兴的活蹦乱跳。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重老人。虽然,我们不能给天下所有的老人一个温馨的家。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因为一点一滴感动他们,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九九重阳节作文 篇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了,因此学校组织了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的活动。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的出发了,一路欢声笑语。金色的阳光温跟的洒下了大地,太阳公公笑眯眯也跟随我们来到敬老院。

  我们带着买来的水果、点心等来到敬老院,刚一进去,跟我想象的有天壤之别,没有高楼林立,没有五彩缤纷的花朵,也没有幽美的环境……只有一排排整齐的平房,里面比较简陋,甚至有点发霉的味道,看着心里面泛起一种酸溜溜感觉。

  看着老爷爷、老奶奶一缕缕银丝跟满脸的皱纹,它们透露出岁月的痕迹,看着他们一个个身体健康的模样,这会有了稍许的安慰。我正想把带去的香酥跟面包递给了一个带太阳帽的老爷爷,正要递过去的时候,一瞬间,突然出现了一个带竹帽的老奶奶来接过礼物,哈哈,有那么点小意外。他们满脸笑容的说:“谢谢,小妹妹,你真可爱”,我说了声“不客气,老爷爷、老奶奶祝你们身健康,万事如意”,然后我们都开心的笑了。

  今天的活动让我知道了尊老爱幼的重要性,懂得了要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要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必备】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必备】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9篇04-06

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10篇04-06

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八篇04-05

有关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五篇04-06

【热门】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9篇04-05

【精品】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6篇04-05

【热门】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7篇04-04

【精品】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九篇04-04

关于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6篇04-04

【推荐】九九重阳节作文锦集6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