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哲理故事

时间:2022-10-25 14:57:10 哲理故事 我要投稿

民间的哲理故事(精选20篇)

  民间的哲理故事都会藏着深刻的道理在其中,这些道理都是来自于民间人们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感悟,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民间哲理故事。

民间的哲理故事(精选20篇)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1

  古时候有个财主,从拥有九十九只羊的那一天起,就眼巴巴地盼望着能再添上一只羊,好凑够一百只。

  一天深夜,他辗转反侧之际,忽然想起村后的山上有一座寺院,寺院里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养了一只羊。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财主便前去恳求禅师慈悲为怀,将那只羊让给自己。当时,禅师正闭目静思,眼皮也没有动一下,只淡淡地说:“牵走吧!”

  一个月之后,财主又来求见禅师。禅师见他愁眉苦脸、面容憔悴,便问他为何如此心焦?

  财主苦笑着说:“现在我已经有了一百零五只羊了。”禅师困惑不解:“既然如此,应当高兴才是啊!”财主摇头叹息:“可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两百只羊呢?”禅师默默无言,转身端来一杯水,递到他的手中。

  财主刚喝了一口,便大叫起来:“这茶水为什么这么咸啊?”禅师不动声色,只冷冷地说:“其实,你给自己喝的也一直是咸水呀!”

  生命离不开水,欲望可谓人皆有之。欲而有节,犹如清茶一杯,其味虽淡,却能滋润心田、滋养生命,而过度的贪欲则是一杯咸水,其味虽浓,却只会越喝越渴、越渴越喝,即使给你一个太平洋,也无法消解那心头之渴。

  世间值得人们喜爱的东西实在太多,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本能,而明白自己不需要什么才是人生的智慧。

  一位哲人说过:真正的幸福并非所拥有的多,而是所求的少。幸福常驻在一颗常常感恩、时时惜福的心境里。

  在人生的杯子里,如果注满的都是咸水,那就永远品尝不出幸福的甘甜!

  西方有句谚语说“在鸡蛋没有孵出小鸡之前,不要去数它”。其实,凡人数鸡、数钱以及财主数羊都是一种心态,类似的心态人人都有,这种心态有点儿无妨,但过犹不及,把握好度是关键。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2

  对于追捕猎物这件事,这只猎狗可以说驾轻就熟,就像熟练的渔夫捕鱼。

  有一次,主人带着这只猎狗又去狩猎,老远发现一只狐狸,主人用枪射击,准头不够,让狐狸给脱逃了。

  猎狗于是展开自己最拿手的追捕工作,森林是狐狸的天地,路径熟得很,但猎狗也不含糊,追捕之间,过程紧张迭起。

  狐狸较为瘦小,跑不过猎狗,眼看就要被追上。突然,一个转身,狐狸朝另一条路跑去,猎狗一不留神,身子受了点儿擦伤,有点儿痛。

  “唉!我追得这么累干吗!追不到狐狸,我也不会饿到肚子呀!”念头刚刚闪现,速度已经慢了下来。狐狸又跑远了。

  “算了,现在早已脱离主人的视线,反正主人看不到。”

  猎狗又起了放弃的念头,速度又迟缓起来。

  狐狸终于逃离猎狗的追捕。

  人做任何事,心中的意图强烈与否会大大影响结果。猎狗没有饿肚子的忧虑,所以放弃的念头会轻易地闪现。而狐狸呢?却是一场生死竞跑,跑不过就没命,所以不敢有一丁点儿的偷懒。做行销也是同样的道理,全力以赴,破釜沉舟地去做,一定成功。如果心中先预想,万一做不好,要去找哪种退路,那么成功就比较困难。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3

  一只老虎在古松树下休息。它看见一只正在匆匆忙忙赶路的蚂蚁。老虎问蚂蚁说:“你这蚂蚁,见到我这山林之王也不知叩拜行礼,你匆匆忙忙要去哪里呢?”蚂蚁说:“大王你不知道吧,山那边有个大森林。里边古树参天百花盛开,美丽极了,我要到那里去听百鸟唱歌。看花朵竞艳呢。”

  老虎哈哈大笑说:“对于你这区区的小蚂蚁,要翻过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不是同登天一样难吗?但对于我这个山林之王来说,这座山却不值一提。”老虎顿了顿又说:“这样吧。你爬到我的身上来引路,我带着你一起去。”

  蚂蚁不同意,老虎说:“你真蠢啊。我这山林之王名震山林,跑起来可以追上风,而你这区区蚂蚁就是奔跑一生,也不一定就能到达那片森林。”蚂蚁说,那片森林我能去,但你却不一定去得了。老虎一听哈哈大笑说:“我在山林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我不能到达的地方呢?”老虎站起来赌气地对蚂蚁说:“走,我要让你看看,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个地方我这山林之王不能去。”老虎说着就一跃而起爬起山来。

  但老虎爬到山顶就愣了,因为山的背面是万丈悬崖。悬崖的对面就是那片美丽的森林,老虎在山顶走来走去。但怎么也越不过那片万丈悬崖。而蚂蚁爬上山顶,很轻松地就沿着崖壁爬下去走进了那片美丽的森林里。

  虎虽大,也有它不能走到的地方;而蚂蚁虽小,却能走到虎走不到的地方去。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4

  从前,某个国家的森林内,喂着一只两头鸟,名叫“共命”。这鸟的两个头“相依为命”。遇事向来两个“头”都会讨论一番,才会采取一致的行动,比如到哪里去找食物,在哪儿筑巢栖息等。

  有一天,一个“头”不知为何对另一个“头”发生了很大误会,造成谁也不理谁的仇视局面。

  其中有一个“头”,想尽办法和好,希望还和从前一样快乐地相处。另一个“头”则睬也不睬,根本没有要和好的意思。

  如今,这两个“头”为了食物开始争执,那善良的“头”建议多吃健康的食物,以增进体力;但另一个“头”则坚持吃“毒草”,以便毒死对方才可消除心中怒气。和谈无法继续,于是只有各吃各的。最后,那只两头鸟终因吃了过多的有毒的食物而死去。

  在一家公司内,每个组织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个大家庭,成员中的兄弟姐妹,应该和和气气,团结一致。若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大家应开诚布公地解决,不应将他人视为“敌人”,想尽办法敌视他。因为大家都在同一家公司内服务,一旦某个组织溃不成军时,其他组织也将深受其害。

  亲密是介于组织、主管和员工之间的一条看不见的线。有了亲密感,才会有信任、牺牲和忠贞。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5

  一个农夫的家里总是有老鼠到访,于是他安装了一个捕鼠器。

  一只老鼠透过墙壁上的洞,看见农夫和他的妻子正在摆弄一个捕鼠器,急忙跑到农场的院子里发布警报。

  但院子里的鸡、猪、牛等动物均一笑置之,认为与自己无关。

  当天晚上,一条毒蛇被捕鼠器夹住了,农夫的妻子赶来查看时不小心被毒蛇咬伤了。为给住进医院的妻子补身子,农夫把鸡杀了。

  邻居和朋友们听说了此事,纷纷轮留照顾农夫的妻子,为了款待他们,农夫又把猪杀了。

  后来农夫的妻子毒发不治而死,许多人前来参加葬礼,于是农夫又杀了牛款待。

  一个小小的捕鼠器竟累得鸡、 猪、牛等动物失去了生命。

  故事寓意:

  小朋友们,你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什么呢?有些时候你所遇到的事,其实已经有人告诉你了,你自己不留意最后导致缺口越来越大,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失败了。我们不要认为一切事都说的那么无关紧要,我们要尽量懂得体谅对方,对方告诉你的某些事,对你来说都是一个选择!千万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哦!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6

  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

  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了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

  自尽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的种种遭遇和挫折。

  崖边岩上生有一棵低矮的树,听到它的种种经历,也禁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此人见树流泪,就问道:“看你流泪,难道你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吗?”

  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生在这岩石的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终年营养不足;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得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看我似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

  此人不禁与树同病相怜,就对树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苟活于世,不如随我一同赴死吧!”

  树说:“我死倒是极其容易,但这崖边便再无其他树了,所以不能死呀。” 此人不解。

  树接着说:“你看我头上这个鸟巢没有?此巢为两只喜雀所筑,一直以来,它们在这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两只喜雀可咋办呀?”

  此人听罢,忽有所悟,就从了悬崖边退了回去。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其实,每个人都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活着,一个再渺小、再卑贱的人,对于他人来说都是一棵伟岸的树。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要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7

  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个书法家。一个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画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横要像苏东坡的,某一捺要像米芾的。自然,一旦练到了这一步,他便颇为得意。另一个则正好相反,不仅苦苦地练,还要求每一笔每一画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直到练到了这一步,才觉得心里踏实。

  有一天,第一个书法家嘲讽第二个书法家,说:"请问仁兄,您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呢?"

  后一个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呢?"

  第一个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大道理:人要从没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不要泯灭了自己的个性,一味地模仿别人,那样只会迷失自我,连自己的命运都把握不了了。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8

  人们总是寻问成功之士的起步在哪里?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起步令人深思。

  年轻时的卡耐基在一家药店当学徒,一天下雨,见一老妇蹒跚地进店避雨,卡耐基迎上前去,扶她进店堂,并让她在一张椅子上休息,老人十分感谢,问清了他的姓名。过几天,卡耐基收到一函,通知他去洛克菲勒公司报到。原来这位妇人是美国富翁洛克菲勒先生的母亲。从此,卡耐基在这一大集团公司得到了锻炼,开始了自己的辉煌人生。

  不是说卡耐基照顾了一位老人,就使他逐步成为钢铁大王,人生的成功,还有其他多种因素。但是,由于卡耐基的言行中存有尊老的品性,他对长者的热忱,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于是就有了啊,今天终于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

  有一位说:我怎么老觉得不够快。

  众人一听都笑。原来说:“不够快”的,乃是一行人中的速度最快者;而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的,恰是其中最慢的那一位。

  粗听好笑,细想对极,一个因感觉“不够快”,才会越开越快;一个已感觉到“风驰电掣”了,当然不会再加速了。

  人的经历千差万别,人的感觉万别千差。感觉痛不欲生者其实并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感觉春风得意者不一定是最成功的人。回首往事,心潮澎湃的那位可能经历平谈,而真正领略过惊心动魄的人,一切已归于平和。所谓感觉丰富的人,有可能恰恰是经历贫乏的人。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9

  歙南抽司村,有座门岭,与浙江淳安县威坪毗邻。村有张老汉,常年为威坪某粮店挑油挑枯(“枯”:榨油后的渣做的菜籽饼)。

  有一天,张老汉挑油枯刚上岭头,一头金牛拦住了他的去路。金牛说:“你让我吃枯饼里的陈年稻草,我帮你把门岭打开,让你走平路可好?”张某想想划不来,门岭打开了是大家走,而他却要赔老板的枯,他摇摇头说:“顺一肩,反一肩,不怕门岭高过天”。说罢,挑起担子走了。

  夜里,张老汉把这事告诉了老婆。老婆骂他:“你这个死人,别说金牛只吃枯里的稻草,就是吃了枯也算不了什么。门岭打通了,你一天可以多挑一担,赚头大着呢”。

  第二天,张某又在岭头碰到了金牛。他主动向金牛提出,给它吃枯里的稻草,要金牛帮他打开门岭。没想到金牛的条件变了,要让它喝了桶里的油,才肯帮他打开门岭。张某把一桶油的价值与多挑一担脚力钱两下一结算,觉得还是划不来,便说:“上一岭,下一岭,有的是力气不求人”!说罢,挑起担子要走,忽脚下一滑,担子落地,那一桶油全打在路上,金牛走来,“咕咚咕咚”喝了个够,张某上前,拉住牛尾,要金牛开岭,金牛说这是你打掉的油不作数,说罢朝他拉了一泡屎,张某赶快松开牛尾躲避,金牛一转身隐入山中。

  张某提着空油桶回到家里,老婆得知情况后又把他骂了一顿,骂他只会算小帐,不会算大帐,他被骂得象霜打的茄子,瘪扭扭的。忽然眼前一亮,油桶上溅着的一滴牛屎,已变成了金子,足够他赔油的了。他立即赶到岭上去找牛屎,可牛屎不见了。

  此后,张某挑油枯上门岭,都要对着大山喊几声:“金牛、金牛,出来吧,我给你吃枯,也给你喝油!”可是,金牛再也没有出现!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10

  南宋时,朱熹在白鹿洞讲学著书。他洁身寡欲,总是谆谆告诫学生要人吕端正,“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因为他老是板着面孔说教,学生都有对他望而生畏。

  一年春节,学生们都回家过年去了,只有朱熹一人留在学馆里。无宵夜,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四乡隐隐传来花灯盛会的锣鼓声。朱熹孤灯独坐,开卷读书。在这空谷寒夜,面对窗前抖动的芭蕉叶,确有孤独寂寞之感,禁不住吟出两句诗来:“细雨洒芭蕉,孤灯空寂寥。”话音未落,就听窗外面传来了娇滴滴的声音:“不嫌奴貌丑,与君度春宵。”

  朱熹一惊:夜半更深,是谁家的女子在这儿?竟然对起我的诗来呢?推开窗户,向外望去,只见窗外有几枝芭蕉在雨中摇曳,远处一片朦胧,什么也看不见。咦,这就奇了!难道是幻觉吗?朱熹满腹疑团,略略定了定神,重又伏案读书,注释《诗经.有狐》篇。读到高兴处,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有狐绥绥”等佳句来。

  奇怪的是,窗外又传来一阵女人的声音,而且朱熹听得清清楚楚,还是一首诗哩:夜静更深人未眠,心忧聊诵《有狐》篇。缘何圣化痴情在,欲海贤关一线牵。

  宛啭轻盈的声音飞进窗内,诗的内容,明明是对自己而言的呀!朱熹又是一惊,再一次推开窗户,探头向外问道:“是谁在外面吟诗?雨夜风凉,请进来稍歇!”连问数声,无人答应。此时,雨过天晴,明月在天,树影铺地,庭院寂静,并不见有人呀!明明是位姑娘的声音嘛,她躲在哪儿呢?朱熹想了想,对!待我和她一首,用诗刊把她引出来。于是念道:夜读《诗经》不爱眠,会心喜读《有狐》篇。前缘原订三生石,不是前缘莫乱牵。

  吟完诗,朱熹对着窗外说:“外面那位女子,如有兴致,敬请回诗刊一首吧!”话音刚落,屋外突然响起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随即果然有一位女子回了一首诗:孔门弟子莫轻狂,此是读经学圣堂。休趁夜深人静后,逾墙扮演风求凰。朱熹听得真切,特别是“风求凰”一句,这不分明是在向我暗示吗?他急忙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只见月照芭蕉,从芭蕉丛中,忽地跳出一个妙龄女子,把朱熹吓了一跳,忙问:“你是------”那女子说:“我是五老峰下的狐仙,外出游玩而归,路过贵处。”“啊!刚才吟诗的是你吗?冒昧应和,让你见笑。”朱熹细看那女子,高鬃,明眸皓齿,身姿绰约,穿一套绿色衣裙,蹬一双绣花鞋,满脸带笑,眉目含情。真是赛过天仙!朱熹看得都呆了。

  狐仙见他那副傻呆呆的样子,忍不住“咯咯咯”地笑个不停,说:“你不是常说,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吗?”朱熹哪顾这许多,说:“小姐请勿见笑,请吧!”狐仙也不推辞,跟着朱熹进了书房。朱熹又是让坐,又是倒茶,殷勤相待。狐仙呢,坐在书案前,目不斜视,专心翻阅起朱熹的《诗经》注释来。烛光摇曳,映照得狐仙更加娇艳动人。

  狐仙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她在阅读朱熹的《诗经》注释时,对其中某些不够确切的地方,还能一一掼出,畅叙了自己精辟的见解,这使朱熹大为佩服。他想:元宵之夜,巧遇婵娟,真是三生有幸。他也顾不了平日对学生们的说教了,趋步上前,说:“我俩相交,谈得投机,今日幸会,真是天赐良缘,小姐如不见弃,敢求百年之好,万望而却步应允!”狐仙说:“我是狐仙,难道你不害怕?”朱熹说:“小姐才深貌美,天生丽质,真叫我一见倾心。昔日孔夫子,还传为佳话哩。只要你我真心相待,定能百年偕老,何谈‘害怕’二字呢?”朱熹披肝沥胆,海誓山盟,感动了狐仙。于是,在这元宵佳节,白鹿洞中,他俩终于结成了一对恩爱夫妻。打这以后,狐仙每日从五老峰晚来晓去,帮助朱熹注释《诗经》。两人夜夜相处,感情越来深,恩恩爱爱,如鱼得水。不到一年功夫,在狐仙的帮助下,朱熹完成了他的著作《诗经集注》。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11

  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治理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西湖治理后,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涝也不愁旱了,这一年又风调雨顺,杭州四乡的庄稼得了个大丰收。老百姓感谢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好处,到过年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苏东坡收下很多猪肉,叫人把它切成方块,烧得红红的,然后再按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家一块,将肉分送给他们过年。

  太平的年头,家家户户过得好快活,这辰光又见苏东坡差人送肉来,大家更高兴:老的笑,小的跳,人人都有夸苏东坡是个贤明的父母官,把他送来的猪肉叫做“东坡肉”。

  那时,杭州有家大菜馆,菜馆老板见人们都夸说“东坡肉”,就和厨师商量,把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挂出牌子,也取名为“东坡肉”。

  这只新菜一出,那家菜馆的.生意就兴隆极了,从早到晚顾客不断,每天杀十头大猪还不够卖呢,别的菜馆老板看得眼红,也学着做起来,一时间,不论大小菜馆,家家都有“东坡肉”了。后来,经过同得公认,就把“东坡肉“定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

  苏东坡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朝廷中的那班奸臣本来就很恨他。这时见他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心里更不舒服。他们当中有一个御史,就乔装打扮,到杭州来找岔子存心要陷害苏东坡。

  那御史到杭州的头一天,在一家馆里吃午饭。堂倌递上菜单,请他点菜。他接到菜单一看,头一样就是“东坡肉”!他皱起眉头,想了一想,不觉高兴得拍着桌子大叫:“我就要这头一道菜!”

  他吃过“东坡肉”,觉得味道倒真是不错,向堂倌一打听,知道“东坡肉”是同行公认的第一道名菜,于是,他就把杭州所有的菜馆的菜单都收集起来,兴冲冲地回京去了。

  御史回到京城,马上就去见皇帝。他说:“皇上呀,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贪赃枉法,把恶事都做绝啦!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

  皇帝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可有什么证据吗?”

  御史就把那一大迭油腻的菜单呈了上去。皇帝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他一看菜单,就不分青红皂白,立刻传下圣旨,将苏东坡掉职,远远地发配到海南去充军。

  苏东坡被调职充军后,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处,仍然象过去一样赞扬他。就这样,“东坡肉”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直到今天,还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12

  从前有家姓关的人家,几辈子都过的是贫日子,当家的两口子就给自己的儿起了个名叫“财”。一年年过去了,关财也长大了。他长得很能,学什么会什么。

  关财八岁这年,遇上天灾,种人家的地,连个粮食粒子也没收到,爹娘都饿死了。撇下关财自己靠要饭为生。关财每天要饭回来,傍黑就在邻居黄员外的墙头下边练吹箫。日子长了,关财吹得大有长进,引来很多人天天听他吹箫。

  黄员外闺女,名叫黄河。这个黄小姐整天闲着没事,就天天趴在窗口上听关财吹箫。后来都听迷了,经常差丫环把关财叫到乡楼底下吹。有一回,黄小姐听得入了神,把一方丝帕掉到了楼下,正好落到关财的箫上。关财心想,这肯定是小姐暗中送情,从那就产生了相爱之心。就这样,关财一有空就到黄小姐的绣楼底下吹箫。黄小姐越听越欢心,后来就偷偷地看关财的相貌。

  时间长了,这事被黄员外知道了,便派了家丁把关财逮进府来,狠狠地揍了一顿,并告诉他以后不准在小姐绣楼下边吹箫。

  关财被打得不轻,回到以后就得了病,一直不好。除了要口饭吃,那还有心去吹箫?后来,关财的病越来越厉害。

  黄小姐多天听不到关财吹箫,整天闷闷不乐。这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就瞒着他爹叫丫环去找关财,这才知道关财挨了打有了病。心想:人家是为了我挨打得了病,得想个法子去看看呀!可是家法太严,再说员外家的小姐,怎么去看一个要饭的呢?这个时候,关财的病更一天比一天厉害。可也没有办法,黄小姐只好差丫环一天一趟前去打听消息。

  过了几天,丫环到了关财家回来说:“关财的病一天比一天厉害,睡得昏昏沉沉,还一个劲叫你的名字,是因为你把丝帕掉到他的箫上,他才得了相思病。你要不救他,怕他活不成了。”最后,还是聪明的丫环把小姐说通了。

  这天,黄小姐偷着去看关财,哪知道在这天清早,关财已经死了。黄小姐来到关财的坟头上,扑上去大哭了起来。小姐的眼泪落到关财的坟头上,就听关财的坟子“叭”的一声裂开了。关财终于见到了小姐。

  这就是传说的“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13

  从前,西湖是叫做金牛湖的。

  那时候,这湖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着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田地。周围的老百姓都在地里种着庄稼,用湖水来灌溉。 稻穗儿长得沉,谷粒儿长得圆,象一串 一串的珍珠,真叫人喜欢。农闲了,大家就到湖上打鱼捞虾。人们和睦相亲,过着安乐的日子。

  在这湖底,住着一头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浅下去,湖里的金牛就会出现了:老远老远的就能看见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头和翘起的双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清水,这样,湖水立刻又涨得满满的了。

  有一年夏天,算起来已经九九八十一天没有下雨 啦,直旱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都硬得象石头,缝裂得有几寸宽 ,嫩绿的秧苗都枯黄了。老百姓干渴得眼睛 凹进去,浑身没劲。他们天天盼望有金牛出现。

  这天早晨,大家正在湖边盼望,突然传来“哞”的一声,哈,果然看见金牛从湖底破水而出。它摇摇头,摆摆尾大口吐水, 霎时间湖水又涨满起来。老百姓见了,个个喜得拍手叫好,流出了泪水,感 激金牛。又见那头金牛抬起头闪着亮晶晶的眼睛, “哞”的一声,慢慢地,又没人湖中去了。

  这样的情景很快就传开了。钱塘县官听到后,捧着肚子笑呵呵他说:“这真是件活宝贝呵,要是把它拿来献给皇帝一定能升官发财!”当下就吩咐手下人,赶紧去把金牛捉来。那些衙役、地保一个个都急匆匆地跑到湖边,抬头望望,眼前却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哪儿还有金牛呵?问问附近百姓,大家见是衙门里的人,不是说没见着,就是悄悄地避开啦。衙役们只得回报了县官。 县官心里生气,拈着八字胡须,想啊想的,想出了一条绝办法。

  他对手下人说:“既然金牛不见了,沉人湖底,那你们就把老百姓都叫去,把湖水车干。谁不去,就斩谁!”

  住在湖边的老百姓,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被赶到湖边。他们在县官的威逼下,只得架起水车车湖水。车啊车的, 一连车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大家精疲力竭,到了最后那一天,终于把湖水车干。果然,“金牛卧在湖底,它那身上的金光照得天明地亮。

  县官走去看看,也被金光照得连眼睛都张不开,但他还吆喝着衙没们赶快下湖去抢金牛。说也奇怪,那金牛好象生了根似的,掀也掀不起,抬也抬不动。老百姓都暗暗打从心里高兴。

  县官一看搬不动,就对百姓说:“谁能抬起金牛,赏白银三百两!”可是老百姓都站着不动,气呼呼地不睬他。县官见老百姓不理,就大声怒吼道:“今天若不把金牛抬起,就将你们统统杀头!”这县官的话则说完,只听那头金牛大叫了一声,真象晴天炸了个霹雳。但见飞沙走石,地动山摇,那县官吓得面如土色,双腿发软,心想逃走,可是一步也挪不动。这时,那金牛转着圆溜溜的眼睛,站了起来,又仰天长叫一声,从口中吐出一股白花花的大水,直冲县官、衙役,一下子把他们全都卷入巨浪中去啦。立刻,湖水又满了起来。

  从此以后,湖中的金牛不再出现了,湖水再也没干过。人们忘不了金牛,就在湖的旁边城墙上筑起了一座高高的城楼,天夭爬上城楼去盼望金牛。

  这座城楼,就是后来的叫“涌金门”。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14

  那是一个晴朗的上午。娟子家二楼的钥匙丢了。她清楚地记得,今天只有阿旺来过她们家。

  阿旺是村长的大儿子。因孩时发高烧未及时治疗,因此有点傻。十三、四岁了也没上学,经常一个人在外面豪无目的走来走去。

  娟子是一个副镇长的女儿。二十三、四了,尚未结婚。和阿旺是同村同姓氏的姐弟。两家相隔不到二十米远。娟子是个懂事的姑娘。虽然父亲是在镇里工作,却从不高傲,和村里人相处得非常和睦。做事也很稳重。

  娟子家住的是一栋二层楼的四线三间。楼上是按城里人的套间设计的。一楼是按村子里的老习惯设计的。一进门是堂屋,左右两边是厢房,后面是厨房、餐厅,再后面是一个大院子。院子的最后端是一排平房:分别是厕所、澡堂、和杂屋。现在二楼的钥匙丢了,娟子非常着急。父亲上班去了,母亲干活去了,她一个人已把一楼找了好几遍,就是不见钥匙的踪影。无奈之下,她只好去了阿旺家。

  一进阿旺家,阿旺娘便迎了上来。招呼娟子坐下后,便倒来了茶水。娟子叫了一声“婶子”后,便把丢钥匙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阿旺娘听。阿旺娘是个急性子。听后很是恼怒。立马把在后院玩的阿旺叫来。当着娟子的面大声问道:“是不是你拿了姐姐家的钥匙?”阿旺回答“没有”。阿旺娘急了。拿来一根细细的竹枝,使劲地往阿旺身上抽;一边还大声骂:“你这个死崽,拿了人家的钥匙还不承认,经常在外面给我惹事生非。”娟子见状,赶紧上前阻拦。并连忙说:“算了,婶子,算了。实在找不到,我把锁砸了就是了。”经娟子一再劝说,阿旺娘终于停了下来。并对娟子说:“锁弄坏了,我家赔。实在是对不起了。阿旺他不懂事,你千万别和他一般见识。”说完便哭了起来。娟子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赶紧说:“没事,婶子,我不会怪他的,你不要再打骂他了。”娟子说完立即回家了。

  折腾了一个上午,娟子肚子有点饿了,便去厨房找东西吃。却在厨柜里意外发现了那把钥匙。她立马跑出去,要把这事告诉阿旺娘。可走到半路,她又回来了。她仔细想了想:如果让阿旺娘知道钥匙找到了,肯定会埋怨她错怪了阿旺。只怕从此两家会因此伤了和气。于是,娟子对谁也没说钥匙找到了。尽管还能听到阿旺娘在数落阿旺的声音。

  在后来的日子里,娟子看到阿旺,总是觉得对不住他。阿旺娘碰到娟子,也为钥匙的事,感到对不起她。虽说两家没什么仇恨,心里却老不是滋味。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15

  我们几乎绝望的时候,终于发现遥远的地平线隐隐约约移动着一个豆粒般的物体。它像是在起伏的波浪上跳跃的一叶扁舟,或者说,这个豆粒正在膨胀。他在奄奄一息地喊着:水……水……水。断水三天了,一头骆驼已经倒毙。另外两头骆驼,任凭怎么驱赶,都一步不挪,卧在沙丘的背阳处。

  豆粒在膨胀、膨胀,渐渐显出一个骑着骆驼的汉子,穿着肥大的羊皮大衣,腰间别着刀剑,一脸浓密的络腮胡子,面庞晒得赤黑。他夹夹腿,骆驼奔跑开了,扬起一路沙尘。没等我们张口,骆驼旋风一样卷来,他轻易地拎起我们同行的二人,一掼,拔出腰间的刀,阳光只一闪,我看见了鲜红。

  我知道遭遇了沙漠盗匪。我念叨着阿弥陀佛。他在我的同伴身上搜出可怜的银两。我合了眼。旋风刮到我的耳边。他朗笑。我睁开眼。高悬着的刀闪着银光,鲜血还没凝固。我说我去敦煌朝拜菩萨。他说他就不信这个。

  我曾是一个刀客,只是我厌倦了。不过,看着他居高临下的傲慢,我那已经寂灭的冲动又涌了上来,我像闪电一样耸身拽下了他。他没防着,已经成了刀下的鬼。是他的刀,还沾着我的两个同伴的鲜血。

  我登上盗匪的骆驼,实在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赌ZHU只能下在骆驼身上,它能带我去有水的地方,或者找个有人家的处所。我一牵缰绳,夹夹腿,骆驼一股风似的奔跑起来。我坐在骆驼上打了个盹儿,醒过来,眼前出现了几座土坯房子,中间长着几株半死不活的胡杨树。

  我总算获救了。可是,门里闻声拥出一帮人,我一瞧,傻了眼,跟刀客一样的装束。我猜定骆驼不久前打这里出发,这是沙漠劫匪的营地。我失望了。他们一拥而上,拉下了我,立即给我来了个五花大绑。我听见他们说这是头领的骆驼。

  他们推搡着我,进了屋子,顿时阴凉了许多。反正听天由命了。一个小头目的角色,坐在炕头,问:你是谁?我冷静下来,现在怎么对付这帮乌合之众?得慢慢来。我说来碗水。小头目使了个眼色,来了一瓢水,我一饮而尽。

  小头目说,现在你说,你怎么骑我们头领的骆驼,我们头领呢?我说再来碗水,我得长出点儿力气来说话。又饮了一瓢,我暗自盘算起来。一把把刀逼过来,我说我这条命了结了不算个啥,你们要不要头领了?

  小头目摆摆手,我周围又空开了。我说我带来你们头领的口信,他要我来取一万两赎金。小头目站起,说怎的,我们头领在你们的手里,我们头领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能落在你们手里。我说我佩服他,是条汉子,不过我们百十人的商队,他杀死了我们几十个兄弟,最后还是被降伏了。他起了誓,情愿用一万两黄金赎回他。小头目说那你怎么骑我们头领的骆驼?

  我说,你们头领怕你们不相信,他说看见他的坐骑就是看见了他,我不愿承担这个苦差使,但是,这是死难兄弟的一笔血债,我回不去,你们头领的脑袋就保不住了。小头目问头领还捎了什么话。我说,起先,我担心找不着你们,你们的头领咋说,他说,我的神驼认路,一准驮你去营地!这不,它驮着我来了。

  小头目一直盯着我的脸,我想,沉住气,别露了馅儿。他说,我们的头领可不是个傻瓜,凭骑术、凭武艺,谁是他的对手,只是……你乖乖地候着。他们一呼隆拥出门。我吆喝:我们那边两天不见我回去,你们可要吃后悔药啦,两天的期限!

  这样,我携着一万两黄金离开了匪巢。沿途,撂倒了跟随我的两个劫匪──他们本该受到惩罚,可是,我得感谢他们失了眼。我想,这辈子再也不能走这条洗劫之路了,神驼带我走过一个个绿洲,我老觉得它是绕着圈子走回匪巢。我放弃了它,来到了敦煌。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16

  一个人在丛栋之中迷失了方向,正在他走投无路之际,很幸运地遇到了一只猴子,这人便与猴子攀起亲来。他告诉猴子,人就是由猿猴变来的,人与猴本是同宗,说不定,500年前我们俩还是一家呢。末了,这人还半是得意,半是讥诮地说,只是老弟现在还留着这根尾巴,而我们早已经把它给文明掉了。

  猴子被这个人的热情所感动,决定亲自护送本家走出丛林。一路上,人与猴相交甚欢。猴子教给他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分辨有毒的果子,如何爬树避险。他也告诉猴子,人是怎样地和猴子相亲相爱,人把猴子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又为猴子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很快,人与猴便成了莫逆之交,亲如手足。

  突然,一只斑斓猛虎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猴子迅速带领那人爬上了一棵大树。猴子身手敏捷,如履平地,上窜下跳,悠然嬉戏。而那个人面如土色,喘着粗气,死死地抱着一个大树杈,一动也不敢动,树下的老虎并不着急。老虎知道,人不会像猴子一样从树上“飞”走,它在耐心地等待。

  猴子告诉本家,战胜老虎的唯一办法就是坚持,要坚持到饥饿的老虎忍受不了,自动离开。

  老虎逐渐失去了耐心。老虎许诺,如果谁能把对方主动交出来,就免他一死。

  虽然,人与猴子都表示愿意为了保全本家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但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坚持到底。入夜,猴子安然睡去。这个人也又困又乏,但他不敢打盹,他害怕从树上掉下去,落入虎口。

  这个人越想越害怕,他想起了老虎的诺言,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此刻,身边的猴子睡得正香。他觉得,不能再犹豫了,必须马上行动。于是,他一狠心,一咬牙,把猴子推了下去。睡眠中的猴子,柔软舒展的身体如同降落伞,慢慢悠悠往下落。可刚落到一半,猴子就惊醒了。猴子立刻抓住树枝,迅速爬回了原处。猴子什么也没有说,又很快睡着了,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早上,饥饿难耐的老虎终于悻悻而去,人与猴继续赶路。

  终于,在猴子的护送下,那人走出了丛林。他对猴子感激不尽,对猴子说:“你永远都是我的亲兄弟!”那人问猴子有什么要求,猴子严肃而又郑重地说:“大哥,我求你,以后千万不要再说我们是本家了!”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17

  杜季强的家庭可算得上美满幸福的了。老婆和宁在市一中教书,女儿杜微微正上初三,他自己则是安享房产公司销售部的经理,家庭收入稳定,亲人和睦共处。杜季强很珍惜这个家庭,可是正当他尽心尽力呵护着这个家庭时,却意外地发现老婆那一方出了问题!

  这天下午,杜季强上街买一些办公用品,无意中发现老婆和宁挎着个包独自进了“聚缘”网吧。杜季强当时就奇怪了,老婆去网吧干什么呢?但他很快就想到可能是班上有学生不上课跑去上网了,她来找。他一边买东西一边盯着网吧门口,十几分钟过去了,还是不见老婆出来。杜季强决定去看看出了什么事。出乎杜季强意料的事发生了:老婆和宁居然在上网聊天。

  “不对呀,老婆是从来不上网聊天的。可她居然跑来网吧上网聊天了,这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杜季强不禁凑近了一点点,看见跟老婆聊天的是一个网名叫“我爱你”的人,从头像上可以看得出来那是个男的。杜季强看着看着不由得明白了:“老婆和这个‘我爱你’有问题了,我爱你我爱你不就是他爱着和宁吗?”一想到这里,杜季强的妒嫉心爆发了,他刚想冲过去和老婆大吵一阵,但随即又冷静下来,细细思索一会,他把老婆用的QQ号记下来后,偷偷溜出了网吧。

  第二天下午,杜季强向公司请了假,躲在“聚缘”网吧旁边的一条巷子里。果然,4时左右和宁挎着包又走进了网吧。杜季强马上找到另一家网吧,打开QQ,给一个网名“爱不变心”的人发去了一条信息:“嗨!你好,我们能聊聊吗?能在这茫茫网海中相遇,也算是缘分吧。”可是杜季强等了很久也没有见到“爱不变心”给他回复。他又发了一条过去,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杜季强心里骂开了:“妈的!和别人聊得热火朝天,连搭理一下我都不。”这个“爱不变心”就是杜季强的老婆和宁。可是杜季强也没想想,老婆又怎么知道这边给她发信息的人是谁呢?杜季强心里虽然在骂着,信息还是一条一条不断地发过去。终于,“爱不变心”有回应了,杜季强马上来了精神,他要从这里抓到老婆外遇的证据,让她到时无法抵赖。

  此后,每到下午这个时侯,杜季强就找到种种借口出来,跑进网吧里和老婆聊天。“爱不变心”虽然愿意和他聊,但从来不和他谈感情上的事。正当杜季强想着有什么办法能让她开口的时侯,“爱不变心”突然给他发来了一条信息,告诉他说:作为网友,最后跟他道声别,因为从此以后她再不会来上网了。杜季强急了,他还什么都不知道呢!他急忙发了一条信息问:“这是为什么?我还有很多话还没跟你说呢。”并说这段时间因为跟她聊天,心情很放松,使他摆脱了长期以来困扰他的失眠症,他希望她能再帮帮他,和他聊聊天。“真的吗?”“爱不变心”显得既意外又很开心,说:“如果真是这样,她倒是愿意陪他再聊几天。”“机会来了。”杜季强在心里暗叫一声,他马上借阶上台,进一步追问“爱不变心”为什么不想上网了。“爱不变心”终于说出了缘由。她说她从来没上网聊天过,这次是不得已替班上一位叫罗兰的学生来上网的。“替人上网?”杜季强不解地问。“对。”“爱不变心”接着说,前段时间她班上一个叫罗兰的女生经常旷课躲在网吧上网,叫来一问才知道,这位女同学在聊天时遇到一位离家出走的男孩子,为了帮助他,天天定时上网和他聊天,劝他回到家里去。“爱不变心”虽然为罗兰的行为叫好,但怕会误了罗兰的学业,于是她让罗兰回去学习,由她来接着和这位男孩聊。到今天男孩已经答应她回去了,并且和她郑重地道了别,“爱不变心”也终于完成了使命。杜季强听了,不禁暗暗打自己的嘴巴,同时又庆幸自己没有冲动,采取了这种方式来解决,夫妻感情一点不会受到影响。

  事情已经清楚了,杜季强也不想浪费时间了,他本想就此不言不语消失了算了,但转念一想,这段时间和老婆在网上聊天,真是别有一番风味,“不如就以假乱真,接着聊,让这位平时只知道工作的老婆也体会一下网上浪漫的风情。”于是杜季强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点子,在网上再追追自己的老婆。

  不料,杜季强的追妻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来了个新问题,吓得他连滚带爬跑都来不及了。

  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就在杜季强在探听老婆的底细的同时,他在网上和一位叫“兰心惠质”的女网友也聊得热火朝天。那几天杜季强因为老婆的事很不开心,刚好“兰心惠质”加了进来,一看这名字他就喜欢上了,一股脑儿把心里话全端了出来,到后来鬼迷心窍地把家里的住址也告诉了她。今天,“兰心惠质”突然提出来要来看他,并且态度很坚决,任杜季强找种种借口推托她也不依。杜季强急忙关了QQ,跑回了家。老婆女儿这时候都还没回来,杜季强一个人在家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想要是跟“兰心惠质”约个时间在外面找个地方见上一面岂不就得了?他又马上跑回网吧,可是“兰心惠质”已经走了。杜季强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他正想着怎么来解决这件事情时,老婆回来了。她看了一眼杜季强,语气十分生硬地告诉他:“外面有个女的说要见你。”说完就回房间了。杜季强一看这情形知道坏事了,他想要是自己先遇到还好一点,现在老婆先碰上了,鬼知道她跟老婆说了什么。他本想干脆来个不闻不问躲起来算了,反正自己也没做过什么,可一想:“老婆都已经知道了,躲起来反倒说明自己心中有鬼。哼,见就见,难道还会赖上门来?”

  当杜季强战战兢兢地打开门时,一个熟悉的女孩声音传进了他的耳朵:“大雪飘飘,你好呀!”杜季强一看,愣住了,门外站的不是别人,是他的女儿杜微微,而她叫的“大雪飘飘”正是自己的网名。

  “哼哼,就你这个猪头三,居然还瞒着我去搞网恋!好在女儿精明,识破你的真面目,不然你是不是就想这样和她好下去了,啊?!”和宁一边质问一边拧着杜季强的耳朵把他拖进屋里。“哎呀!老婆饶命,好痛呀!我招我招我全招!”接着杜季强只得把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遍。“可是……”杜季强不解地指着女儿。女儿笑着也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原来,杜微微也是不经意间发现了父亲跑到网吧聊天,她怀疑父亲是不是搞网恋了,决定探个虚实,于是她像父亲探母亲一样上网和他聊起天来。后来她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女俩决定将计就计,于是就有了眼前发生的一幕。

  和宁嗔怪地笑着说:“哼,我们都是为了别人而跑去上网,你呢?”

  杜季强委屈地说:“我、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着想!”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18

  清朝康熙年间,南方小城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力士。

  此人姓张,名大力,人送外号张铁牛。张铁牛皮肤黝黑,虎背熊腰,加上一身紧绷鼓胀的肌肉块子,俨然一座巍然不动的黑铁塔。

  张铁牛以贩肉为生,猪牛羊肉通卖,小城附近出肉的牲口一般都愿卖给他。他买牲口和别人不一样,别人买完了牵着走,他嫌慢,非要扳倒了,绑上四蹄,扛在背上,大步流星往回运。到家了,往地上一扔,大气不喘。哪怕是一头壮牛,他也从不含糊!

  这天,时候尚早,张铁牛闲来无事,耍弄起门前的石磨盘来。这磨盘一尺多厚,方圆两人环抱,通体乌黑发青,少说也有数百近千斤。只见张铁牛双腿站定,气运丹田,俯身,抓住磨盘。“啊”地一声抓起,呼地一下,举过头顶。在场的无不惊呼、拍手夸赞。可铁牛并没有放下的意思,他慢慢移动磨盘,在浑身上下舞动起来,而且越舞越快。突然,他大吼一声,猛然将磨盘向上方抛去,磨盘蝴蝶般翻了一个身,“轰”地一声,砸在前方的石板路上,火花四溅。

  此时此刻,一辆四骑带蓬马车恰好从门口飞驰而过,马匹顿时被惊吓,扬起四蹄,啾溜溜四处乱蹿。张铁牛眼看不好,飞奔过去,死死地抓住了马车后辕,用力向后拉,马匹受惊哪肯停住,慌乱间,只听“哗啦”一声,马车被拉散了架。车棚内,一人坐立不住,滚落下来,张铁牛忙伸手接住,定睛一看,黄衣龙袍,俨然当今圣上,他急忙跪倒在地,疾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上受到惊吓,半天才缓过神来,还没来得及问清缘由,猛然想起自己是有要事在身的。他环顾左右,见马车已废,就立刻让张铁牛带路,命随从通报县衙,立马前来迎接。

  原来,这是康熙微服私访,时值梅雨季节,上方河段水位突然猛涨,他刚刚获知特大洪峰即将光临本城河段,如不紧急补救,大堤危在旦夕,所以换上龙袍,疾奔本地县衙,商量护堤对策。县衙得知圣上驾到,哪敢怠慢,火速前去迎接,商议后,立刻组织一支庞大的护堤大队,直奔堤坝。

  堤坝上,人们搬石块、运沙袋,干得热火朝天,不多时堤坝就被修起很高。这时,有人隐约听到,河道上方有轰隆隆的声响由远而近传来,像是千军万马。所有人都停住了,静静地听,远远地望。声响越来越大,不多时,就看见一大片丈高的白色水头夹杂着泡沫污杂,铺天盖地呼啸而来。人们吓坏了,扔下工具,四处逃蹿。

  水头顷刻间过去了,原本水位离大堤上端有一大段距离的河槽,瞬间被灌得满满当当,甚至有几处已经溢出水来。人们眼看风险过去了,赶快回来,重新拿起工具,继续加高溢水的地方。忽然,一处堤坝决口了,河水发飚般狂涌出来。人们扔石块、垫沙袋,无用,全被冲走。人们在无计可施时,只见张铁牛挺身而出,他找了一块又大又厚的木板,猛然跳进水里,使尽全力,一点一点,硬是将木板推到了河槽里,然后大喊,赶快钉桩、投沙袋。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新堤很快修好了。张铁牛松开双手,一下跳到了大堤上。人们雀跃欢呼,将他抛起老高。

  皇上震惊了,竟然不知天下还有如此神勇之人,立刻传旨召见张铁牛。皇上问道,你如此神勇,朕召你进宫,做朕的侍卫,如何?张铁牛赶忙叩拜道,草民早已在民间闲散惯了,怕是很难适应皇宫里的生活。皇上又说,你进宫,朕封你官职,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啊!张铁牛又答,我有一屋一床,三顿饭足矣,要那么多荣华富贵有什么用呢?皇上没有办法,又不好勉强,只得放张铁牛回去。

  从此,张铁牛的名字家喻户晓!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19

  看到水井上面盖着的两个碌碡,李绅放下扁担,叹了口气,招呼徒弟二小把水桶挑回去,自己抱着胳膊站在那片场院里,看李秃和他的那帮师兄弟们练拳。

  怎么不挑水呀?听说你八极拳练得不错,这碌碡放你身上不在话下……见李绅站在那里,李秃走过来挑衅地说。

  你这碌碡放得很是地方,一般人在你这里挑不走水。李绅待答不理地离开了。

  村里有两口井,一个水甜一个水苦,甜水井正好挨着一个把式场子,就是李秃他爹的。李秃每天带着他爹的徒弟们练拳,时间一长,也是仗着他的武艺不错,就使起了坏。他每早上往家挑完水后,就用胳膊夹着两个碌碡放到井口,这两个碌碡好像精心制作的,刚好把井口给盖上,如果没有功夫不是弄不开,就是推走一个碌碡,另一个碌碡就会掉入井中。人们都惹不起李秃,所以也就不再到这眼井里来挑水了。

  其实李秃也是练八极拳的,只是练的是硬功,他的金钟罩可是够炉火纯青的。每天他都让他的师兄弟们用大铁锤砸他的脑袋,这功夫叫“油锤掼顶”,没十年功夫的人脑袋一砸就得瘪,而李秃则连砸几下毫发无损。他在场子上那么一折腾,老百姓自然害怕,连看热闹的人都躲得远远的。

  一天,李秃又在把式场里练他的“油锤掼顶”,村里几个喜欢武术的年轻人围过来看热闹,李秃就想卖弄,他招呼这些人靠前来,咧着嘴,盛气凌人地对他们说,你们谁要用锤把我头砸破了,以后就是我的哥们儿,你们想要什么我都给。要是砸不破,今后就不要来这口井挑水了,也不要到这里看热闹,我们家除了人吃水,还要饮牲口呢……

  就有几个好事的年轻人,上去试了试,结果李秃的秃头上连个白印儿都没留下。年轻人觉得很没面子,有个不服气的年轻人就把李绅叫了来。李绅一来就和李秃打上了赌:我打你三下。如果你被我打服了,从此不许再把碌碡盖到井上,如果我打不过你,你可以照此打我三下……李秃高兴地跃跃欲试。这时李绅不紧不慢地说,我还要找四个证人。这时四个年轻人欣然充当了证人。

  李绅让李秃准备好,并且表示自己不用铁锤,就用拳头。只见李秃伸出了脑袋候着,李绅退后两步,然后高喊一声,把胳膊抡圆,拳头冲李秃的脑袋就擂了下来,就听“噗”的一声,李秃应声倒地,脖子被打瘪三分。见此,李绅立马招呼四个年轻人,拽着李秃把他的脖子弓起来。李秃缓了半天才喘出一口气,抚弄着脖子一副痛苦的样子……之后,李绅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井边,双手插入两个碌碡的缝中,用劲一推,两个碌碡随即滚落一旁,井口豁然开朗。

  从此,村民们又吃上甜井水。有好奇的人问李绅怎么就能治得了李秃的“油锤掼顶”,李绅说,李秃的“油锤掼顶”功夫非同一般,但他头上功夫好,脖子上的功夫就不一定了。他让那四个人做证人,其实就是预备着李秃脖子被打瘪时好应急。

  李秃的脖子留下了残疾,李绅从此再也没出过手……

  民间的哲理故事 篇20

  从前有个皇帝,他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芍药公主。芍药公主15岁那年,邻国进贡来一个珍稀宠物,叫做燕猫。燕猫可不是普通的猫,眼睛像两颗夜明珠,夜里发出夺目的亮光,更奇特的是,燕猫的四肢和身体之间长有皮膜,展开后犹如翅膀,能像燕子一样凌空滑翔。

  芍药公主和燕猫形影不离,不过小燕猫既可爱又顽皮,一天和芍药公主嬉戏时,把公主的花瓶碰碎了。芍药公主恼了,打了燕猫一巴掌,燕猫便从公主身边跑开了,任凭公主怎样呼唤,就是不回来。

  芍药公主无计可施,成天哭鼻子。皇上听说了,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一只猫吗?捉回来不就得了!”于是传令宫中的守卫捉住燕猫,给公主送回去。

  皇帝一声令下,皇宫内立即布下天罗地网。其实,燕猫并没有跑远,就在芍药公主的住处附近转悠。卫士们原想这是小菜一碟,不料燕猫行动敏捷,捉起来真似水里捞月,看得见,捞不着。

  燕猫捉不回,芍药公主就不吃饭,皇上没办法,让人在城中贴出皇榜,谁能把燕猫捉住,赏银子一千两。不过,有奖也有罚,要是在限定的时间内捉不住燕猫,就要被赶到“御河堤”上去做苦工。

  老百姓看了皇榜乐了,捉个小猫就有一千两银子,这种好事哪里去找?于是,只要会点三脚猫功夫的,都争先恐后来揭皇榜。

  在这些揭榜人中,咱们只说两个最厉害的角色。第一个叫“鹰头”,是个名声远扬的猎人,他夸下海口,别说皇宫里的小猫,就是月宫中的玉兔,他都是手到擒来。他进了皇宫后,拿出他“鹞眼鹰爪”的看家本领,可是,燕猫在他眼皮下面跑来跑去,他却招招扑空,猫没抓着,人倒碰得鼻青脸肿,逗得宫女们哈哈大笑。限定时间过了,他灰头灰脑地被押送到河堤上去抬石头了。

  第二个角色人称“饵王”,“饵王”是做啥的?是专门做捕捉动物的诱饵的,他也夸下海口: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只要他下了诱饵,没有不心甘情愿来上钩的!他精心调制了猫最爱吃的鱼食,放在燕猫经常出入的房间里。哪知道燕猫进屋后,见到一盘盘美食,就像一只受惊的燕子掠出窗外,从此再不来了!规定的时限到了,卫士对“饵王”说:“这些东西你自己吃吧,吃饱了好去抬石头。”

  这以后好长时间,再没有人敢来揭皇榜了。老百姓都说,这个皇榜是修御河堤的“招工榜”!

  这天,京城来了一对母女,母女俩来到闹市,在路边放下一个包袱,嗓声一亮,吆喝起来:“卖酒曲儿啊!我们的酒曲做出的甜酒,香味赛过天上的琼浆玉液,甜味赛过山间的百花蜂蜜。”原来母女俩是卖甜酒曲的。京城人无事,有点热闹就围了上来,母女俩见人多了,顺手就从墙上扯下一张纸,在地上摊开,把酒曲倒在纸上拣卖。

  刚把纸铺开,一队官兵匆匆走了过来,对母女俩说:“走吧!”母女俩奇怪地问:“到哪里去?”官兵说:“哪里去?你们揭了皇榜,当然是进宫去!”母女俩慌了,母亲说:“揭啥子皇榜啊?咱不认得字!要不,我们还是把它贴上去吧?”官兵说:“你以为皇榜是你额头上的膏药,想揭就揭,想贴就贴?要么就进宫去捉猫,要么就治你们一个欺君之罪!”

  母亲把眼一瞪,说:“去就去,说那么多做啥子?皇宫里头总比外头安逸!”

  一个士兵说:“过两天送你们去河堤上抬石头,那才叫安逸呢!”

  母女俩稀里糊涂地被送进宫,照例拜见了芍药公主,芍药公主和小女儿还是同龄呢!公主好奇地问:“你们会捉猫?”小女儿说:“我们不会捉猫,我们只会做米酒,做的米酒可香甜呢!要不,我们做点儿你尝吧?”公主也不生气,只说:“捉猫限定时间是三天,在这段时间内,我不管你们做什么。”

  宫女把母女俩引到一间房里,这是燕猫经常活动和睡觉的地方。以前揭榜的人为了诱猫捉猫,把房内弄得到处是鱼腥气、鼠腥气,还暗藏了好些笼呀套呀的捕兽器,所有门窗也关得紧紧的,只留了一个小猫洞让猫进来。

  母亲进来一看,高兴地说:“这地方好,风吹不到雨洒不着,住着可舒服呢!”母女俩真像到了家一样,收拾起来。她们先把那些笼呀套呀,连同那些诱饵残食,统统弄到外面烧了个一干二净;又将屋里收拾得清清爽爽,擦拭得窗明几净,把所有门窗都敞开;末了,找来熏香点着,房里的污浊气息散尽,弥漫着一股怡人的清香。

【民间的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辛普森太太和她做的汤民间哲理故事01-19

有哲理的经典民间谚语08-07

富有哲理的民间谚语02-24

英语哲理故事哲理故事09-23

民间寓言故事09-26

有关民间大盗的故事09-27

黄河民间故事05-17

孔子的民间小故事04-22

民间寓言故事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