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简介及历史意义

时间:2022-04-09 08:09:12 运动 我要投稿

五四运动的简介及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五四运动的简介及历史意义,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五四运动的简介及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简介及历史意义 篇1

  一般指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以青年学生为主和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起因为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原德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在台湾教科书中,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多并为一谈,一般民众亦皆称两者合为“五四运动”,可视为广义的五四运动定义。

  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以此为后盾,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采取了强硬态度和正义立场,拒绝和约签字,开创了近现代中国外交史敢于抗争的先例,同时则使皖系军阀政府声名狼藉,迅速由盛趋衰。

  第二,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相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五四以后,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和移植,为现代中国培育了一代英才。运动中表现出的强烈不衰的爱国精神,贯穿始终的民主与科学理性精神,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为寻求中国出路而百折不回的执着追求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巨大推动力量。

  第三,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人群众,从而促进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这场运动也对孙中山产生巨大影响,使他改变不重视、不发动群众的观念,促成了他对中华革命党的改组。

  第四,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虽然中国共产党当时尚未诞生,但是已经有了一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先进知识分子,一些人更直接充当了运动的组织者或指导者。运动期间,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有了发展和壮大,且在运动后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运动的内容和方向也在朝着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发展。这都表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正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五四运动的简介及历史意义 篇2

  1840年的那场战争,西方用坚船利炮强制性地打开了封建中国的大门,使中国被迫与世界发生了联系,被动地被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在两次和列强战争中都以失败告终,并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面对战争的失败,当时的一些先进士大夫看到了中国的刀剑等兵器和西方坚船利炮的巨大差距,因此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企图在器物和技术上向西方学习。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先进分子意识到仅仅在器物上向西方学习是不够的,还应该在制度上学习西方,变革中国的政治体制,走资本主义道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为中国走现代化道路扫清了障碍,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好景不长,孙中山自己的战果却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倒退了一步。再加上当时国内军阀割据混乱,民不聊生,中国人又开始向更深层次思考将来的出路到底在哪儿。从之前的`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先进制度转向必须改进中国人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摆脱被人奴役、独立自主的状况。因此,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领导人的肩上。

  一、五四运动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的信仰,指导中国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再次被西方列强蹂躏和剥削,中国人彻底认清了西方国家的丑恶嘴脸,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幻想彻底破灭。当时,俄国十月革命已经取得胜利,这给中国又带来了希望,中国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在俄国人的指导下建立了一个坚强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选择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结果不得不归功于五四运动,是它让我们在制度选择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要认识到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加以改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需我们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防止被西化。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与建设中不应照搬西方模式,而要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二、五四运动解放了国人的思想,促使中国走向世界

  五四运动时期可谓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潮风云际会,解放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中国历史上也曾吸收过西域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但它们都属于封建农业文明;而五四时期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伴随而来的还有马克思主义、新村主义、实用主义等等各种文化,这一时期的文化同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有一定的差别,中国在开放的过程中同西方文化发生了碰撞,中国传统的农业和西方的工业互相冲撞,使得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同战争时期中国被纳入世界市场相比,五四时期的中国融入世界是主动而非被动的。面对世界各种思潮的冲击,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中国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现代世界,在这种世界状态中,中国也应该全面而谨慎地选择自身的发展道路,积极主动地融入现代世界。

  三、五四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了一大批人才

  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抨击传统文化旧道德,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向封建文化展开全面攻击。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崭新精神面貌的、与旧世界作斗争的新人,他们有着深厚的旧学功底但又吸收了西方文明,他们的思想获得了解放,具有自主性、进取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对新的心灵的挖掘、对中国现代化的憧憬成为这一代人的必然追求。正是他们,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栋梁和精英,最主要的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等。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仍然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但是五四时期播撒的现代化种子在今天的中国也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们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不能全部照搬西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认识到现代化的建设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要发挥和弘扬五四精神,要有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责任感的现代化人才,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最重要的是要始终跟党走,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

  五四运动的简介及历史意义 篇3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

  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五四运动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2、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3、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五四运动的简介及历史意义 篇4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归结起来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

  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现代知识分子,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导致文化转型的产物。如果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称之为中国第一代的现代知识分子,那么,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则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二代的现代知识分子。这些由文化冲突而获得主体高度自觉,并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学习”重担的现代知识分子,亦被称之为“先进的中国人”。[1] 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或文人群体,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指的是那些以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身份和独立的价值标准,借助知识、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来表现自身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思考和鲜明的“公共关怀”,体现一种公共良知、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文化人。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鲁迅无疑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杰出代表。他的思想、意识、观念、学说、主张和人格等,都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精神特征,尤其是他的现代意识的构成和心路历程及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特征,可以说,正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缩影。

  五四运动的简介及历史意义 篇5

  (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工人阶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这种斗争姿态是辛亥革命所不曾具有的。五四运动为实现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反帝方面,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在反封建方面,运动表现了“内惩国贼”的坚强决心。斗争后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迫使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

  (2)五四爱国运动既是一次爱国运动,又是一次文化运动,同时还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们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走上了为民主、科学而斗争的道路。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另外,五四运动还擦亮了人们的眼睛,洗涤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最终认识到:要想医治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唯一的药方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3)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与以往的任何反帝反封建斗争一样,都具有爱国的一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后,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五四运动使得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中国革命已不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四精神早已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壮大而进入新的时代。新的时代赋予五四精神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新生命力。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必须以此为动力,抓住机遇,勇于改革,破除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五四运动的简介及历史意义】相关文章: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文04-23

蔡健雅《悟空传》插曲《紫》的歌词及简介03-30

五四运动作文(5篇)02-25

五四运动作文2篇02-18

五四运动作文(3篇)02-15

五四运动作文800字03-30

关于五四运动论文2500字01-17

小学文学常识中关于老舍的主要作品及简介03-25

纪念五四运动作文3篇02-25

纪念五四运动作文(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