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作文

时间:2023-04-29 19:08:31 元宵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品】正月十五作文集合六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月十五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正月十五作文集合六篇

正月十五作文 篇1

  照片上,我戴着围巾站在一座晶莹的冰灯前,——这是我今年春节前在哈尔滨的冰灯前拍下的照片。

  我的'老家在大庆,就是那个因为挖出了石油才闻名全国的小城市。今年过春节,我们打算开车回老家看奶奶。

  2月20日上午,我们出发了。21日中午,到了哈尔滨。因为哈尔滨是冰灯发源地,就在那儿玩一下午。天黑了之后,我们去兆麟公园看冰灯。今年公园主题是迪斯尼乐园和世界冰雕大赛作品展览。晶莹剔透的冰雕里穿着灯管,美丽这个词都不足以概括。整个公园没有灯,照亮都靠冰雕里的灯管。冰灯帮我们照亮路,还给了我们美的感受。可是,这么美的物体,等春天时就化了,多可惜呀!我不禁叹了口气。

  第二天,我们到了大庆,见到了奶奶。奶奶老了,真的老了,以前她还总是牵着我的手,带我去这儿去那儿,总要在吃饭时问我吃什么,如果没做就赶快去买,可是现在行动很不方便,走路都需要别人搀扶,还话也说不清楚。她见了我, 很高兴,对我说:“瑄儿,你……还记……还记得你……” 她指了指自己。她不知道她是我的什么人,只知道我是她的孙女。“记得!记得!” 吃饭时,她喜欢坐在我旁边,用颤抖的手给我夹菜。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短暂而又愉快的6天。28日早上,我们开车往回走了。由于怕奶奶难过,就没告诉她。

  谁知道,29日奶奶心脏病突发,在30日凌晨去世了。我想,她这盏照亮了几十年的冰灯,到了该融化的时候了吧。

正月十五作文 篇2

  人们常说正月十五的月亮是最美的,我有些半信半疑,于是就来到窗前想以欣赏一下正月十五的月亮究竟有多美。

  窗外的夜空是湛蓝湛蓝的,稀疏的星星闪着点点寒光,橡似想要与月亮比一比到底谁亮是的。月亮先是金黄色的,徐徐地穿过一绺绺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再向上。她身穿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玉盘似的脸,挂着温和的笑容,静静地望着大地。

  几朵银灰色的,薄薄的云绕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薄薄的轻纱翩翩起舞。

  月光如水般静静地洒向大地,像谁往地上撒了一大把碎银,大地上的一切都沐浴在银光之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朦胧。

  啊,这是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朦朦胧胧的让人心醉。

  月色皎洁,圆月当空。望着一轮满月,我惦念起不在身边的妈妈,情不自禁地默颂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

正月十五作文 篇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吃汤圆,看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还不到7点,我们全家就早早的去看花灯。

  灯展区在大沙河畔,一路上,游人如织。街道旁五颜六色的街灯也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色彩。我们随着人流向大沙河涌去,由于人多,脚下走不快,可心早就跟着目光飞到了大沙河畔。

  远望去,只见灯展区来来往往的游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无数的花灯像一条金色巨龙盘旋在大沙河畔,蜿蜒向前,一直延伸到远方,和天上的星星相互辉映。我们不由加快了脚步。

  进入灯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龙灯,瞧,这龙张着血盆的大口,挥动着有力的爪子,浑身上下披满了金色的鳞片,身躯矫健,好像正要腾空飞起。

  “爸爸爸爸,快来看!”我指着一个憨态可掬的福娃灯,兴奋地喊道。只见福娃灯好像一个舞台,台上两个福娃展开双臂,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乐呵呵地笑着向我们跑来,好像正在欢迎一个个游人的到来。

  再往前走,又见、鼓灯、兔灯、蛇灯、羊灯,还有莲花灯、玉米灯等,数不胜数,让人目不暇接。

  “瞧,这灯真好看!”爸爸指着前面的彩灯对我们说。我们往前望去,只见好几棵红的、绿的、黄的.、粉的彩色树矗立在路旁,五彩缤纷,色泽艳丽,仿佛一个彩色的童话世界。游人们纷纷驻足观看,拍照,想留住这绚丽的景色。我们拉着爸爸不停地拍照。

  随后,我们又随着人流,又一个精致的灯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一艘扬帆起航的船灯,只见这艘船好像正乘风破浪,行驶在茫茫的大海上。船帆上“金蛇献瑞”四字格外引人注目。

  咦,天上怎么也飘着灯笼?啊!原来有人放孔明灯,孔明灯代表了愿望,很多人放上孔明灯许下了美好的愿望。孔明灯冉冉升起在明亮的夜空,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载着人们的许多愿望在天上自由飞着。

  月亮早已爬上了半空,但观灯的人还是久久不愿离去,各种彩灯就像夜空中的繁星一样闪烁着。真是“一夜花灯醉,只愿春意浓。”

正月十五作文 篇4

  今天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大家都要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汤圆又叫元宵。奶奶说:“过完正月十五,春节就算过完了。吃了汤圆,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圆圆满满!”

  可是我们家里没有人会做汤圆,妈妈就去超市买了一些回来。有芝麻馅的,有豆沙馅的,还有肉馅的。今年妈妈把煮汤圆的任务交给了我。到了傍晚我就开始煮汤圆了。我按奶奶教的'方法:先把锅里的水烧开,放下汤圆,然后把火调小。过了一会儿,妈妈让我往锅里加一些冷水。没过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锅盖,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在水中,就像一颗颗大珍珠。好诱人啊!

  妈妈帮我把汤圆捞到碗里。我刚把碗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不一会儿,就全吃完了。只剩下锅里还有一只。爸爸说:“正月十五要猜灯谜的。我们每人出个灯谜,看谁赢了,谁就奖励吃这个

  汤圆。”大家都赞成这个办法。可是爸爸出的谜语一下就被妈妈猜出来了。妈妈得意地说:“看来这个汤圆归我了!”我忙说:“别急,我还没出谜语呢,这个不算!”大家都惊讶地看着我。妈妈说:“你也会出灯谜?”我说:“你们猜猜看,雨下得太大,把山都冲倒了!是什么字?”大家猜了半天都猜不出。最后我公布答案:“是个‘雪’字啊!”

  我得到了这个最后的汤圆。太美味了,自己赢来的东西才是最好吃的啊!

正月十五作文 篇5

  大年三十前,我就听老妈说过年期间有烟花爆竹节,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劳动公园会有烟花爆竹燃放,我多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呀。

  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我站在窗前,抬眼望去,劳动公园里灯火通明,树上、石雕小动物上、小房子上都挂满了彩灯,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正在我欣赏着这些美丽的彩灯时,忽然听到“砰”的一声,眼前立刻出现了一片火红的亮光,“哇、开始放烟花了。”我兴奋地喊了起来。看那烟花一会儿像小星星一样飞上了天,一会像小蛇一样弯弯曲曲冲向天空,还有的就像火箭一样,直直地排列成几行迅速地弹了出来,最有意思的是其中一组烟花,一个接一个地放,又一个接一个地逼进我的眼睛,我看傻了,就感觉这些烟花离我越来越近,简直要穿过玻璃飞进家里来,我转头对大家说:“太好看了,就像看立体电影一样,这些烟花都在我的眼前闪动,还真有些害怕呀。”老妈说:“别怕,不会进来的。”我真佩服大人们,他们真勇敢。烟花的颜色也有许多,白的、灰的`、红的、绿的、紫的、黄的、蓝的、粉的……多的我都数不过来了。形状就更不用说了,一会直的、一会弯的、一会又是交叉的、还有的摆成了圆圈,真是变化多端,各式各样。烟花一直燃放了二十分钟,远处也有放烟花的,但它们都没有劳动公园里的烟花美丽、刺激。我多想每天都能看上放烟花,这种时刻让我感觉到了世界的美丽,生活的多彩。

  我爱过大年,我爱看烟花,我更爱生活。

正月十五作文 篇6

  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已经过去,但最难忘的却是元宵节上看舞龙。

  那是正月十五的上午,我正在书房看书,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热闹极了。我探出头向窗外看,原来是一支舞龙的队伍来了。

  我急忙跑出去看,来到舞龙的队伍旁,只见我眼前有一条金光闪闪、威风凛凛的“龙”。它张开大口,像要夺回前面的“龙珠”。看那眼神,目光炯炯,一副霸主的气势,神气极了,似乎夺回眼前的“龙珠”根本不在话下。

  随着铜锣声响起,“龙”开始动起来了。只见舞龙人熟练地操纵着“龙”长长的身躯,在大街小巷里随鼓点舞动着。只见它时而在天空舒展盘旋,。似乎在空中腾云驾雾。时而在陆地上盘旋着自己的身体,缠绕住那美丽的龙珠,好像在悠闲地游戏……舞龙人随着铜锣的节奏在一条条小巷内做着各种高难度的动作:仰身、爬行、旋转、缠绕等。将龙的各种动作做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人不得不对这默契的组合惊叹不已!在一旁围观的人们也目不转睛的'看着这精彩的表演,也在为舞龙人那惟妙惟肖的动作感到敬佩。我渐渐看得入迷了,突然,那舞龙人在空中快速地舞动着,形成了一条美丽的曲线。这让我想起了成语“龙腾虎跃”。我想:“这不就是腾飞在世界东方的‘中国龙’吗?”

  一回合下来,舞龙人的头上已是大汗淋漓。看着舞龙队伍渐渐地远去,我不禁为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