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凤江秋游作文

时间:2024-02-20 10:19:31 红萍 游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良凤江秋游作文(精选7篇)

  良凤江森林公园是林业部批准成立的广西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约七万多亩。以下是有关良凤江的秋游作文,一起看看吧!

良凤江秋游作文(精选7篇)

  良凤江秋游作文 1

  在这个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学校组织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去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秋游。因为我是第一次去,所以非常的开心,我背着妈妈给我精心准备好的食物坐上了公车,去领略大自然的风景。

  来到了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同学们很兴奋,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前走。这里树木多的.不可计数,让我们仿佛进入到了绿色的天堂。我们来到一片绿地,大家把自己带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哇,有薯片、豆腐干、果汁、果冻、牛肉干、鸡翅……各种各样的食品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大家狼吞虎咽、开开心心的吃起了美食,吃饱喝足了,同学们便三五成群的在公园里四处游玩。

  这里的树非常高大挺拔,有柳树、榕树、杨树……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树,它们有些是一排排的,有些是错落无章的,各有各的姿态,就像一把把伞,为我们遮挡阳光,让我们在树下尽情地玩耍。最让我们激动的是玩座椅秋千了,几个同学坐在秋千上,让另外几个同学在后面推,轮流着玩。我们荡呀荡呀,就像鸟儿在天上自由自在的翱翔,有趣极了!这里游人如织,一个外国大人吸引了我们,我们争着和他一起荡秋千,用英语来交谈问候,锻炼了我们的口语能力,收获可真不少呀!

  这里处处留下同学们欢快的笑声,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森林公园。

  良凤江秋游作文 2

  在暑假的一个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良凤江森林公园游玩,一路上,我就象一只渴望翱翔的小鸟,盼望着赶快来到那美好的地方。

  汽车在森林公园门口停了下来,我们随着那习习凉风,走进了公园,我们马上就置身于一片郁郁苍苍的林海了!公园里的树木可真多,遮天蔽日的。在外面,我们会觉得阳光灿烂,可是在公园里,太阳的影子看不到了,只有偶尔从那缝隙中投下来一丝丝光线,你才能感觉到阳光的`存在。听说这里的树木有1700多种,高大的,笔直的树木在这里随处可见,直入云霄,如果要抬头看看,帽子都会掉下来。落叶从树上飘下来,犹如一只只美丽的金蝶,在公园里翻飞,翩迁起舞,那景象真是迷人。树叶落下来,积得地上厚厚一层,走在小道上,踩着那绵绵的树叶,发出“吱吱”的响声,就象听着一首优美的歌曲,惬意极了。最有趣的是那从高高的树上吊下来的藤蔓,又粗又长,工作人员把它们编成索,做成一个个结实的秋千,坐在上面,真有比神仙还快活的感觉。

  良凤江的水碧绿碧绿的,就象一块大大的碧玉,不知道被谁不小心弄丢在了这里。良凤江的水很清澈,你看不到一点杂质。在江边,一棵棵柳树伸出了它们那柔软的枝条。太阳筛下来一缕缕金光,轻轻地照在江面上,好象怕惊扰了良凤江一样,金光在水面上折射出五彩的颜色,象一盆闪闪发光的彩珠翠贝。江水蜿蜒地伸向远方,站在高处望去,良凤江就象一条柔软的玉带,轻轻地绕着整个公园。如果你愿意,还可以租条小船,在江面上行驶,小船滑过江面,那清澈的水会笑得脸都皱起来,它会以为你在和它玩耍呢!

  良凤江森林是那么的让人留连忘返,我久久都不愿意离开,坐在秋千上,尽情地享受着这里的静谧和清新。

  良凤江秋游作文 3

  一走进闻名遐迩的美丽洲公园,我仿佛置身在一个绿色空间。绿树,绿草,绿绿的心情,鸟语花香,就像春天姑娘的住所。

  转过绿树掩映的小道,我看到了造型特别的良渚博物院。随着班级的队伍,我们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仿佛有一种魔力在吸引着我们。越是往前走,眼前的景象不禁让我惊叹起来:高大的白古墙静静地围绕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真是壮观呐!我随着队伍开始了快乐的知识旅行。

  第一展厅的主题是“发现求真”。 讲解员阿姨介绍说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一支重要的文化,1936年在余杭市良渚镇发现而命名,距今5300――40,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分布面积约40.2平方公米。何天行和施昕更两位先生对良渚文化发掘研究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发现才会有今天的',他们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的两位先驱。1935年5月,西湖博物馆对杭州一个叫古荡的遗址进行发掘,当时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施昕更先生也参加了这次发掘,在整理出土器物过程中,有几件器物看上去很熟悉,特别是一件有孔石斧,引起了施昕更先生的注意,这种石斧在他的家乡良渚一带盗挖文物之风盛行,尤其是盗挖玉器,因此,在盗坑附件常散落着一些石器及陶片,施昕更行政管理从小生长在良渚,对当地的“掘玉”耳濡目染,有深刻的印象。这两地的石斧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良渚为什么也有这种石斧出土呢?这些疑问诱发了施昕更先生回良渚调查的想法。经过多次的调查,施昕更先生采集到了一些陶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良渚似乎有一个古遗址的存在。将这些情况和想法向当时西湖博物馆馆长董聿茂先生汇报后,在馆里同意和支持的情况下,施昕更先生开始主持对良渚遗址进行正式的田野考古发掘。从1936年12月――――1937年3月,考古发掘共进行了三次,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由此从科学发掘的角度确认了良渚一带存在着远古文化遗存。

  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二展厅,因为那里复原了良渚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展现五千年前良渚古国的灿烂与辉煌。那里有活灵活现的良渚先民劳作场景,纺织场景,木作场景,盖屋场景……更有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人们把这些场景刻画的栩栩如生,仿佛我也来到了5000年前,和良渚人民一起生活。由此可见五千年前的良渚人是多么的有智慧啊!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三展厅――良渚文化。

  第三展厅展示了大量的玉琮、玉璧、玉钺等良渚时期的精品玉器 。细心的我们还发现,在这些玉器上,都有人脸兽身的奇怪花纹。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在良渚时期,还没有金属这种锋利的工具,良渚人民是怎样刻出这样精细的花纹的,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迷。

  我们依依不舍的走出了博物院,心中又回想起良渚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良凤江秋游作文 4

  你去过引江水利枢纽工程吗?那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美如画卷。我不知去游玩过多少次,但总不厌倦,每次去都有新发现。这不,昨天爸爸又带我去引江游玩,你想知道我有哪些新 发现吗?那就随我来吧。

  鸟瞰引江 我们来到龙川广场,登上观景台鸟瞰引江。只见引江水利 枢纽工程一字排开,四面环水,绿树成阴。四个抽水站将五个 “绿洲”连成一串,像一条巨大的翡翠项链,景色宜人,美不胜收。爸爸告诉我:“建引江水利枢纽工程时,我还没出生呢。

  1961年开始建设,直到1977年才建成。它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 工程的源头。”我听了不禁想:它功劳这么大,难怪人们把 它誉为“江淮明珠”呢。

  欣赏桂花 俗话说,桂花花开,十里飘香。我们走进引江,来到第三 抽水站时,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扑鼻而来——那是桂花香!园中 园的入口处就有一株桂花树,我们连忙朝那儿走去。走进园中 园,我看见桂花树叶子绿油油的,像打了一层蜡,黄色的小花在 绿叶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满树金灿灿的小花,简直赛过满天 繁星。一簇簇桂花在微风中频频点头,像是在欢迎游客的`到来。

  不时有几粒花瓣飘落下来,地面上已经铺了一层桂花,在绿草的 映衬下真是美极了。

  发现翠鸟 “咕咕咕”“叽叽喳喳”……走在林阴道上,耳边传来各种 各样婉转动听的鸟叫声。在我抬头寻找鸟儿时,“噗啦啦……”

  有许多黑白相间的长尾巴大鸟从高高的树上飞了起来,接着又飞 起四、五只米白色的鸟儿,和麻雀一般大小。还没等你完全看清 楚,这些鸟儿像和我捉迷藏似的,躲进茂密的树林中。我们便开 始寻找,想把它们拍下来。可是每当要拍时,鸟儿却飞走了。

  找鸟找累了,我和爸爸来到第三抽水站南面的河边,那里的 银杏树下有一个长长的吊椅。我们坐在上面,一边摇晃,一边欣 赏眼前的“山水画”,看着看着,我陶醉了,仿佛正坐在独木舟 上,荡漾在清澈的河面上。“沈雨秋,快看!河面上有一只鸟 儿!”爸爸兴奋地叫道。爸爸的话把我从美梦中惊醒,我一看, 果然有一只小鸟贴着水面疾飞,眨眼间飞进芦苇丛中不见了。我 不禁想起以前学过的课文《翠鸟》,这小鸟恐怕就是翠鸟吧?于是,我注视着水面,希望小鸟能再飞出来。

  不久那只小鸟又从芦苇丛中飞了出来,仍然贴着水面一擦 而过,落在水边石阶上一动不动。我有机会看个清楚,啊,果然 是翠鸟!突然,翠鸟展翅飞向水面,一个俯冲,又飞了回来。我 惊喜地发现它嘴中叼着一条银色的小鱼。我真是太幸运了,这次 游玩能欣赏到翠鸟捕鱼的精彩瞬间。

  不一会儿,翠鸟享受完美餐,飞到旁边一棵茂密的柳树上。我们悄悄走近柳树,想拍下小巧玲珑的翠鸟,可是怎么找也 找不到,只好失望地离开了,希望下次来游玩,还能再见到翠鸟。

  怎么样,我这次秋游引江的发现新鲜不?其实只要你用心感受, 引江还有更多的美等待你去发现。

  良凤江秋游作文 5

  “听说,10月23日也就是本周五,我们要秋游啦!”星期一那天从林老师办公室补完作业的陈蓓居然偷听到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大家都异常兴奋。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全班,同学们都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星期五早些到来。

  今天,激动人心的星期五终于来到了,同学们带上零食、水果,带上今天的好天气和好心情出发啦!

  一个多小时后,大巴车来到了目的地,下车后,我发现这儿有一大块草坪,虽是秋天,但小草依然郁郁葱葱,草坪间有一条弯曲的石板小路,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我看到一个大池塘,池塘里有大片大片的芦苇,在秋风的吹拂下,像是在低头欢迎我们,随后我我看到了造型别致的良渚博物院,整座建筑物给我的印象就是:方,太方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四四方方、有棱有角的,再贴上方形的米色磁砖,整座博物院方形质感更强了。

  进了博物院,有一位讲解员首先从整体上给我们介绍了博物院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和良渚文化的历史,我们了解到良渚文化历史悠久,农业、琢玉方面都非常发达,制陶方面也走在世界的前面。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进入了一间黑屋子,这儿有三件展品,墙上是这三件展品的3D幻灯片,穿过黑屋子,就是第一展厅,这儿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在遗址中发现的石锄、石斧、玉斧、玉管串、陶瓶等,这些器具做工精良,即使是在现在也不算差。

  在一片赞叹声中,我们又穿过了一间收藏珍宝、展示珍宝的屋子,来到第二展厅——良渚古国,我们踏着时间,穿越到了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国,眼前是一座古城,人们或是在田间劳作,或者在织机前纺织,或是在街市讨价还价……我看到了各行各业的人,有首领、有艺人、有商人、有农民……大家过着朴实的生活,普通百姓穿着粗布服装在辛苦劳作,首领和他的妻子头戴金冠,脖子上挂着好几条玉管串,身穿金黄的丝绸长袍,腰上挂着昂贵的玉饰,耳朵上、手上也戴满了玉饰,显示着富贵。良渚古人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许多奇迹,他们建造了一座宫殿,足有三十个良渚博物院这么大;他们靠着智慧的头脑,率先进入了犁耕时代,制作了许多精美的玉器、陶器;良渚人民在那时已经发明了很多玉礼器,足以证明中国远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进入礼制社会。

  随后,我们进入了第三、四展厅,这儿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玉器,我不禁佩服起良渚古国人民的手艺,那时他们只有双手和石头,却能雕刻出如此细致的神人兽面纹,在大玉璧上刻出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细小花纹,甚至在三毫米的缝隙中刻出了十二条平行线……

  出了博物院,我的脑海里一直在回忆着古文明创造的奇迹,对古人的这种敬佩之心久久不能平息。可是,此时肚子不争气,饿的咕咕叫,我们得找块草坪,开启野餐模式了。

  良凤江秋游作文 6

  傍晚,我独自骑着自行车,去最良江看景。

  骑进最良江公园,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棵棵坚强、挺拔的松柏了,松柏天天站在江边放哨,保卫着美丽的最良江。

  江的另一边,耸立着一棵棵柳树,这些柳树犹如一位位少女。她们长着柔软的、绿色的头发。一阵微风吹来,刚长出嫩叶的柳丝开始翩翩起舞,不光这一条,所有的柳丝都在舞蹈。柳丝可真长啊!长得垂到了水面。你看,江水哥哥正为柳树姐姐洗头呢,逗得柳树姐姐咯咯发笑。

  我在石柱旁边蹲下,忽然,闻到一股气味,这是什么气味呢?我琢磨了半晌,终于知道了答案:原来是鱼儿的`腥味啊!我恨不得马上开始钓鱼。

  突然,从远处驶来一艘船,将原本平静的水面拨了开来,水变成了“V”字形,别提多美了。夕阳照在水面上,银光闪闪,如同一条条鱼的鱼鳞。最良江水是那么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最良江水是那么清,清得能看见沉在江底的石子。

  满满的春水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太阳也随着流动的江水慢慢地沉了下去……

  良凤江秋游作文 7

  今天,是学校一年一度的秋游,我们坐大巴来到良渚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绿油油的大树和一条条清澈的小溪。怀着好奇和期待,我们沿着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走进了良渚博物馆。

  在第一展厅内,我看到了许多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如石犁、石铲、石刀、石镰,还有用来狩猎的石镞和捕鱼的网坠。这些工具都是灰色的,看上去非常简朴,好像把我们带进了古老的良渚文化时期。瞧,那个人正在坑里考古呢,坑里的陶片有的是土黄的,有的是棕色的,还有炭黑的,原来我们看到的展柜里的物品就是这么挖掘出来的啊,真有意思!

  经过一个鱼池,我们来到了第二展厅,这里树木繁茂,仿佛进入了一个原始森林。这里展示了良渚文化时期人们用的语言和文字,这些文字像图画一样,十分难懂,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还是破解不了其中的`奥秘。这里还展示了良渚文化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盖房子的,他们既不使用混凝土,也不使用钢筋,而是用黄泥和茅草。这些草房子外观简洁,结构简单,就是不知道牢不牢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大型油画,成千上万的人民在辛勤劳动、建造宫殿,气势恢宏,再现了五千年前良渚古国的灿烂与辉煌!

  第三展厅里面展示的都是琮、璧、钺等玉器,有半透明的,像冰糖;有纯白无暇的,像大白兔奶糖;有黄色棕色花纹的,像虎皮蛋糕……精美绝伦,让人目不暇接。

  短暂的秋游结束了,但一个个场景、一件件文物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良渚博物院之旅仿佛让我穿越了时光隧道,我为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的辉煌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