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4-01-20 17:07:17 习俗 我要投稿

习俗的作文10篇(精)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习俗的作文10篇(精)

习俗的作文 篇1

  农历七月,在古代这是阴阳交替的一个月份,也是地狱打开大门,鬼魂游历人间的时节。小的时候经常听长辈们说,七月到,不准走水边,不准说“鬼”、“死”字,不准晚归。如今,我已经渐渐长大,却依然谨记着他们的这些话语。我想,某一天我可能也只有如此来回忆他们了。

  正规的`鬼节在正七月半,也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然而,在我的家乡,很多家庭并不是在那天。就如我家。我家是七月初九“接客”,初十“送客”,而隔壁邻居家则推了一天。

  什么是接客与送客?这是我们当地话语。接客,接的是逝去的长辈们的魂;送客亦然。

  在初九的晚上,作为家中后辈女子,因我已经长大便可以随着父母、弟弟一起去接客。在以前,这是不可能的。我说不出其中的原因,只知道这是习俗。

  父亲走在最前面,母亲紧挨着父亲,接着便是我与弟弟。父亲手中擎着红烛、香,母亲则拿着一沓纸钱。母亲边走边点燃纸钱,隔段距离便停下来在路边烧些纸钱,一直到接客的地方。其实,这个地方并不固定,但总归要与家有段距离,而且必须空旷,以免待会烧纸钱把其他东西给烧了。

  等到我们拜了几拜,燃起香烛与香之后便放起爆竹。等到鞭炮响完,我们便开始一个个轮流鞠躬拜祭。之后便以弟弟打头回家,途中,谁也不许往后看,否则父母定要责骂。

  这天晚上,八仙桌上的香不能断,桌子边的椅子也不能碰。

  到了第二天,重新换一只香,把茶水杯洗净倒上干净的茶水,等待亲戚的到来。这天中午,依照家里的习俗,我们一般是吃面。妈妈将肉剁得碎碎的,放上些酸菜、葱等调料,先炒然后放入水做汤。这样的臊子只有家里的味道才最好吃。

  等到下午时分,我们会挑选几个人去接客的地方烧包。烧完后差不多就快到五点了,此时晚饭已经摆上了八仙桌,但必须先让先人们“享用”,十分钟后差不多就可以烧纸钱放鞭炮了。等每个亲戚一一祭拜后,我们就可以撤掉香台上桌吃饭了。

  吃完饭差不多大部分亲戚都会回家,准备他们家里的中元节。而我家则会切好水果,洗好碗,将撤掉的香台再次摆到八仙桌上,然后一起出门送客。送完客就可以将桌子放回原位,吃祭品。而这个中元节也就过去了。

习俗的作文 篇2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我的家乡在周至,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春节前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

  除夕夜,我们每家每户都要“燃爆竹”。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听妈妈说,守岁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家乡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习俗的作文 篇3

  德国民俗学家对圣诞节习俗探本求源之后,发现大部分圣诞节习俗源自德国。

  据德国民俗学家考证,除宗教仪式外,大部分圣诞节习俗形成时间不算长。在英国,圣诞节最初只意味着人们可以狂欢痛饮的酒宴,直到19世纪,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她的德国夫婿阿尔贝特结婚后,盎格鲁-撒克逊地区才开始流行过圣诞节。把圣诞节带到美国的也是德国移民。之前,从英国到美国殖民的清教徒一度拒绝过圣诞节。

  圣诞树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欧洲德语地区。在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曾在战地竖起装饰着蜡烛的圣诞树。在19世纪70年代,法国人尚未接受来自德国的圣诞树,但圣诞树已开始在欧洲其他地区和北美流行。

  据介绍,目前学术界对圣诞树的起源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圣诞树源自古代日耳曼人的习俗,但证据不足;另一种观点认为圣诞树源自16世纪早期有关耶稣诞生的戏剧的布景。德国民俗学家发现,早在1621年,德国特里尔南部一家修道院中就出现过饰有蜡烛的.圣诞树。

  德国民俗学家认为,在圣诞节前夜即平安夜赠送礼物也是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的发明。他们说,从16世纪起,欧洲一些地区就有在圣尼古拉节(12月初)给孩子送礼物的习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德国不仅保留了赠送礼物的习俗,还引入了“耶稣圣婴”的形象。所谓“耶稣圣婴”实际上是个身穿白衣的金发小姑娘,她和圣诞老人的职责都是把礼物带给过去一年里表现好的孩子。

  在许多德国人看来,如今的圣诞节已和历史上的大不一样,美式文化的烙印日益鲜明,原有宗教内容不断消失,而曾经打在圣诞节上的德国烙印更是鲜为人知。

习俗的作文 篇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十里乡俗就不同。”这句话说得真没错。今天,妈妈就带着我参加了她朋友的婚礼。

  天气是如此的好,湛蓝的天空像被刚洗过一样,万里无云。好似老天爷也在为婚礼锦上添花呢。

  激动的时刻到了——婚车来了!但车停后新娘并没有急于下车,则是男方派一个人拿着烧旺的干谷橞的茎绕婚车走了一圈。听人说:好像是烧邪气。我真的要尖叫了!因为新娘终于穿着雪白的婚纱出来了。(不知为什么,我看到美丽的新娘总是很激动,也许这就是小女生的天性吧,嘿嘿!)妈呀,这又是要干什么——只见两个人抬着一个大火盆出来了,放到新娘跟前,让新娘从上面过去。这又有什么讲究,也许是红红火火吧!此时,新娘有点不知所措了,笑容凝结在了脸上,她害怕火会烧到自己,就这么傻傻的`站着。忽然,新郎抱起了新娘,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他们已经逃回“洞房”了。(不然,等新娘过了火盆,大家一定会缠着小两口要喜糖的。)新娘从“洞房”出来时,已经换掉了婚纱穿上了礼服。媒婆把她领到了灶神前,给她蒙上了眼睛,然后把筷子和针放到了地上让新娘找。“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我摇了摇头)筷子代表着媳妇光吃不做;针代表她真心实意跟丈夫过日子。妈妈当时结婚还找到了针呢!”说着,妈妈幸福地笑了。接着就没什么意思了:入席,当听众,吃饭,喝酒,走人。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的家乡的结婚习俗很无聊,但你们错了,这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呀!

习俗的作文 篇5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新年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民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民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习俗的作文 篇6

  我们的国家,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连一些传统节日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莫过于春节。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更热闹,更有年味。大约傍晚时,我们一家人在思南陪外公、外婆吃过团圆饭之后,就乘车赶往老家。沿途看见城内挂满了一盏盏火红的灯笼,仿佛置身于灯的世界,使年味更浓了。此时,我的心早已飞到老家。到了老家,看到久违的伙伴欣喜若狂。家家户户早已贴上了对联。

  夜幕降临,让人梦寐以求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只见爸爸拿着烟花筒放在院子,点燃引线“轰”地一声,新的一年来了。天空中呈现出五颜六色的烟花,把整个夜空装点得更加漂亮。看了让人陶醉不已。

  大人高兴的时刻已过,现在该是我们表演的时候了!“冲、冲”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哇!烟花筒把烟花送到了空中,冲天炮也不甘示弱,急速地飞上云宵,讨人们欢心!

  欢乐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直到现在,那一声声炮竹声都似乎在我耳边回响。

习俗的作文 篇7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我和妈妈去街上买菜。我闻到了粽子的味道。当我到家时,我突然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海关是什么?我想问我妈妈,但是她妈妈说,“你可以自己去查查书。”我心想:寻求帮助比寻求帮助更好。我会照我说的做。

  我找到了百科全书并打开了它。它说:“在端午节那天,人们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传说赛龙舟是为了营救死于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放进河里喂鱼、虾和螃蟹,停止吃屈原的`尸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一个龙节,是四五千年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在端午节要吃“黄武”: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包粽子和雄黄酒。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雄黄都将被用来在孩子们的额头上画“国王”这个词,并且在这一天将会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包。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当我看到美味的粽子时,我不禁唱起了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日是端阳。插入艾叶,戴上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快乐地下水。”

习俗的作文 篇8

  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很多很多,有大扫除、购年货、包饺子、拜年等等简直数不胜数。

  我和爸爸也按照习俗去购年货。大街小巷里,买年货的人们数不胜数。小摊上,小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摆满了鲜艳的衣服、有好吃的食品、以及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真是让我大饱眼福。我和爸爸又开始了疯狂大抢购,各种各样的东西被我们一扫而光,鞭炮、衣服、食品装了满满一大袋子。

  我的家乡最少不了的一项习俗当然是包饺子了。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我们家当然也是不例外的啦!

  除夕之夜,我和爸爸妈妈就开始包饺子啦!包饺子还需要技巧呢!我负责擀皮,我这里擀擀,那里擀擀,简直就是四不像。妈妈给我做了示范,包饺子应该均匀的擀,让它在擀面杖上转起来,这样就可以擀的圆圆的了。我按照妈妈的办法,怎么也不能把这个“淘气鬼”制服,还是擀的乱七八糟。不过经过我九九八十一次的艰苦训练,我终于把这个淘气鬼给制服了。

  我们这里包饺子还要包里面钱呢!只要谁吃着带钱的饺子,就代表着他在这一年中平安无事,运气很好。谁要是吃的最多,谁就是一家之主。我们家也包了好几个钱呢!我和爸爸妈妈都想吃到钱。我为了得到拿到那几个硬币,于是抢了很多的饺子。嘿嘿!我们家里的`钱竟然被我吃到了三个,把我的牙都快咯坏了!

  吃过饺子之后,我们当然还要放鞭炮,放鞭炮可是我们男生最喜欢干的事情。我们拿起一个大*花,迅速点燃。顿时,天空中出现了五彩的烟花,美丽极了。

  我们这的春节习俗最重要的就是拜年了。每逢过新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磕头,给他们拜一个年,说一些祝福的话语。然后长辈们就会给我们一些压岁钱,发一个红包。然后再与亲戚们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表达互相之间的感情。

  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就是这样的,怎么样!你们的呢?

习俗的作文 篇9

  提起中秋节,谁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嘛。可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却在农历的八月十六日。那么,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呢?吃月饼、赏月、和家人团聚……这些都已成为我们舟山人必不可少的习俗。

  ?在八月十六这一天,多数人家的餐桌上都会有一碗传统小菜“芋艿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传说在很早以前舟山人不知有芋艿,到后来食用芋艿,这中间与明爱国将领抗倭有关。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十六,琼州参将俞大猷奉命在舟山围歼倭寇,不料在离舟山不远的'海面上遭到袭击。幸亏俞大猷指挥有方,将部队安全撤退到普陀山附近一个小岛驻扎,只是运粮船被倭寇劫走,吃饭成了问题,当时实行海禁,岛屿上居民已被强迫迁走,岛已变为荒岛,部队面临粮草断绝的困境。士兵们饿得发慌,遍地去找可吃之物,发现沼泽地里有种野生植物,根部长有球茎,于是便挖来煮着试吃。一吃味道很好,且又耐饥。俞大猷得知后发动大家都去采挖。就靠这种球茎,俞大猷的部队渡过了难关。所以俞大猷把这种不知名的食物取名为“遇难”。第二天,俞得到情报,那些枪粮的倭寇在普陀集结,设计水陆夹击大败倭寇,普陀山潮音洞畔到今留有纪念明将抗倭石刻,上镌“明嘉靖癸丑秋,副使李文进,参将俞大猷,都司刘恩至,督兵灭倭于此”字样。

  舟山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俗的作文 篇10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又称午日节,重五节,是中华民族古老传统节日之一。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会想到粽子。每到端午节,我们就要吃粽子!每到这个时候,我外婆总会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粽叶、糯米、白糖。

  开始包粽子了,外婆把泡在水中的粽叶给捞出来,再把蜜枣去了核。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将棕叶做成一个漏斗样,然后加上一些糯米,当我要放蜜枣时发现棕叶里的糯米少了许多,就感到十分奇怪,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在漏斗的角处有一个小洞,糯米正从这里“逃走”呢!于是我重新再包了一遍,尽量地把漏斗的'小洞缩小了许多。糯米“跑”不掉了,我十分高兴,于是就按外婆教我的方法,成功地包好了一个完整的粽子。

  我十分高兴,因为我会包粽子了。在高兴时,我看见外婆在盆中已有五个粽子了,我的手立即快了起来。这似乎成了一场比赛,但1:5是不可能追上的,我肯定是输了。

  哇!好吃的粽子出炉了!一阵阵迷人的香味从锅中传出来,我不禁对粽子有了强烈的口感,迫不及待地想咬一口。在大口大口地吃粽子时,我认为这种美味是没有任何食物可以与其相比的。

  端午节就是好!还有划龙舟,挂艾和菖浦等习俗。你期待端午节的到来吗?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01-29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

【精选】习俗的作文08-23

[精选]习俗的作文08-31

(经典)习俗的作文09-09

习俗的作文01-22

【经典】习俗的作文09-13

习俗的作文(精选)08-26

习俗的作文(经典)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