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3-11-21 14:20:12 习俗 我要投稿

习俗的作文(实用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习俗的作文(实用7篇)

习俗的作文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读到这首诗,我不由地想起那一次的清明节。

  风呼呼地吹,雨哗啦啦的下,路上那一条条泥泞的小路上覆盖着大小不一的脚印,就像一个个顽皮可爱的小孩在欢快地跳起摇摆舞来。我们手捧鲜花,坐在一辆飞驰的车上,耳边不时响起了阵阵连绵不断的鞭炮声,真是太“壮观”了!我连趴带躺地扑在窗户上,观赏着“西洋景”呢!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一阵紧急刹车,把握这一天的好心情都烟消云散了。终于,随着鞭炮声,把我们“带领”到了一片“荒野地区”。只见,许许多多少男少女,手捧着鲜花与纸钱,看来也是来这上香的。对了!还有我呢!我也捧着厚厚的、金灿灿的一叠纸钱,心里洋溢得不得了,心想能自己亲手烧纸钱,别提多兴奋了。我随着大人们的带领,也来到了祖先的坟墓上。奶奶将预先准备好的'蜡烛,小心翼翼地放在墓前,用打火机将蜡烛点燃。再将盆放在地上,让蜡烛将纸钱点燃,最后接二连三地投入盆中。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烧了起来。一切都非常顺利。但在这一天,是祖先们哀悼的日子,我不希望我的笑声让祖先“责怪我”。

  我们上完坟,只见旁边有个小亭,于是我们有整理好“包袱”,到亭院享受去了。在那迎风吹来的亭院里,奶奶好像早有准备,她神神秘秘的从包里掏出一只风筝,我见了可高兴了,欢快的放起风筝来了。跑累了,我就去休息;肚子饿了,去买点吃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们该回家了。我又顺便摘了一朵花,插在了妹妹头上,可好看了!

  在回家的路上,窗外,雨还是哗啦啦下个不停,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果然,第二天,雨过天晴,种在地上里的花果蔬菜都发了芽,还真应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那句谚语。我越来越喜欢清明节了!

习俗的作文 篇2

  “鬼节”的祭祀活动10月31日中午12点就拉开了帷幕。小镇教堂的大钟敲响12下,这是通知人们:死去孩子的“亡灵”到了。人们准备一个小祭坛,用黑色和橙色的皱纹纸装饰一新,旁边还贴有骷髅图案的剪纸,再摆上水、盐、玉米糊和玩具,点燃熏香和小蜡烛,准备迎接“亡灵”。11月1日中午12点,教堂的12响钟声表示“幼灵”已经离开,随后又响起的12下钟声则表示“成灵”来了。于是,人们把原先家中从门口到祭坛处洒下的白色花瓣换成黄色的万寿菊花瓣。祈祷后,人们在祭坛上摆放时令水果、玉米粽子、用龙舌兰酒浸过的面包、死者生前爱吃的东西等。如果祭坛桌已经堆满,余下的.祭品就摆在席子上,包括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使用过的花毯和镰刀、锄头等。

  晚上7时,教堂响起了提醒孩子们去要“鬼节”糖果的钟声。一群群化装成“恶魔”、“巫婆”、“小南瓜”的孩子手提大口袋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索要糖果。“鬼节”的糖果与众不同。糖糖果铺、面包坊的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骷髅糖”、“巧克力棺材”等精美甜品,其中一款蜜制小南瓜最受欢迎。

习俗的作文 篇3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

  人们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熟出笼,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所以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在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习俗的作文 篇4

  “干杯,这是随着爸爸高吭的声音,大家都举起了自己手中的酒杯,酒杯中盛着红酒,白酒,黄酒,远远望去,就像五彩缤纷的.花儿。也许你猜到了,这就是春节的习俗,吃年夜饭。

  年夜饭还没开始,爸爸妈妈就已经在餐厅准备了饮料和酒水,还有很多的菜,等着大家入座,过了一会儿,客人一个接着一个的进入了餐厅,坐到了座位上,我看到了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叔叔阿姨们也眉开眼笑,菜可好吃了,特别是我最喜欢的螃蟹和虾,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抬起头,我看见爸爸和妈妈正在给客人敬酒,他们还没入座,等照顾好客人,他们才座下来一起吃,辛苦了,亲爱的爸爸和妈妈,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真幸福!

习俗的作文 篇5

  舞龙灯大概也算得上故乡过年时的一个风俗了。这是个力气活,舞灯的要熬个通宵,直到清晨才结束,所以,通常得由几位有经验且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轮流当纲。一般来说,龙灯一晚要舞十几户人家,并且,要持续三到四个晚上。记得小时候每到那时我就十分高兴,原本因过年而热闹非凡的气氛因此显得更加热闹。而且,在轮到在我家舞龙灯的那个晚上,我还能吃上许多美味的食物。因为早早地,奶奶就会在桌子上摆上各种各样的祭品,有鸡、肉、年糕,还有一些水果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用年糕做的“鱼”和“仙桃”了。那相似的大小和足以乱真的颜色,远远望去,就真的一样,让我不得不佩服制作人的手艺。除了要摆上这些祭品,还要点上蜡烛,——分别点在桌子的两侧。而放置蜡烛的是两个陶瓷的狮子状的烛台。听奶奶说,这两个烛台还是爸爸年轻时在物资交流节上买的,足见其“历史”悠久呀。等摆上了这一桌子的祭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龙灯的到来了。

  在龙灯将至时,爸妈便会点上早就准备在门口的一大堆稻草,伴随着高高的火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龙灯在院子里缓缓地动了起来,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到后来真的像一条龙了,看上去挺壮观。随着龙灯的舞动,一些人到了屋里,站在那一桌子祭品边,念念有辞。不过,我是听不大懂的,好像是在祈福,又好像在瞎蒙,我这想法有点不近人情,但这念头绝对真实。每当他念完一段,旁边就会响起一阵鼓声。对此我不是很关注,我关注的是桌上的那一桌东西,只要他们一结束,我就可以拥有它们了。但事情不会这样简单,待龙灯舞过后,奶奶和妈妈会立马关上门,熄了蜡烛,关了灯,屋内一片黑寂,根本不给给我下手的机会,刚才的热闹也消失地无影无踪,。这似乎也是一个独特的风俗。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会开灯,开门。而我这时会抓了一大把的东西,吃也不吃,跑到屋外,去感受屋外那仍在持续着的热闹,直到龙灯越去越远……

习俗的作文 篇6

  今天是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

  今天雨下的'得非常大,所以爸爸开车去接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大家快快乐乐地吃了一顿团圆饭。我祝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他们夸我聪明可爱。

  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祥和的节日。

习俗的作文 篇7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01-29

汉族的习俗作文600字-习俗12-22

习俗的作文01-17

习俗的作文01-22

习俗的作文(经典)11-06

习俗的作文(经典)10-28

习俗的作文【经典】10-26

习俗的作文(精选)10-29

习俗的作文【精选】09-18

(经典)习俗的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