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3-11-06 13:46:51 习俗 我要投稿

习俗的作文集锦【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习俗的作文集锦【5篇】

习俗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福建永春。每年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家乡举行着各种各样古老的庆祝活动。我最喜欢的是“游神”。

  正月初,“游神”活动是最隆重的。全村子的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不仅准备好各种果蔬肉类等供品,还要备好一叠叠金纸香炮,然后会召集一些强壮的青年人去用轿子抬神灵,围绕着村子游一圏。一路敲锣打鼓,游到哪家门前,那家人就会拿出备好的供品祭拜,还要烧金纸、举香、跪拜神灵,祈求菩萨保佑全家老小平安健康。

  这天,我们全家早早地准备好,等待着“游神”队伍到我家门前。锣鼓声终于越来越近了,我兴奋极了。看见了好几个人走在前面,穿着道家服,手上拿着专用放炮器,炮声“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后面跟着舞狮队,舞的狮子可真精彩。再后面,几个人抬着轿子,上面坐着从庙宇里请出来的神明。只见“游神”队伍围绕着祭品桌转圈。大人们把烟炮点燃了,现场出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烟花,有的像肥肥小猫,有的像可爱的`小狗,还有的像雪白梨色的小马……好看极了。我手上举着点燃着的香,跪在地上,眼睛却偷偷瞄着桌子上各式各样的巧克力、饼干、苹果……“祭品好丰盛。”我嘀咕着,忍不住直流口水。

  家乡的春节习俗真有趣,欢迎来年到我的家乡过节。

习俗的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庙会开始了,一想到可以买卖商品,那心里别有一番风味。

  庙会起源于寺庙附近,所以叫庙;又由于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居多,在庙外摆起各种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假期,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庙会不会再封闭的空间里,所以不会找不到摊位卖东西,卖家们排地而坐,买家们则可以一摊、一摊、一家、一家的找自己商品;本身热闹的场面,因为锣鼓声,变得锦上添花。除了祭神,娱乐和购物,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画糖画。

  我走到糖画铺子前,兴奋的说,师傅,来个猪的。我说。好嘞!师傅大嗓门一吆喝。只见他左一手,右一手,这么随意的一挥,一个胖乎乎的`小猪糖画做好了。看着做糖画这么简单,我好奇的问师傅,这是什么糖,他竟然毫不吝啬的告诉了我糖的做法。我回家就按照师傅告诉我的方法调制了糖浆,原以为是何方神圣,竟然是神似蜂蜜的一种糖,我小心翼翼的用糖浆一点一点的绘制我想要的各种图案,可是不管怎么尝试,无一成功。画糖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简单,不要小瞧任何一个“师傅”,他们可都个个“身怀绝技”。从这件事教育了我任何事情都不能眼高手低。

  这庙会上好看好玩的民俗文化还很多,我喜欢庙会,是因为有好吃好喝的,是因为有玩好看的,更是因为有我喜欢的糖画。

习俗的作文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当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挂艾草,吃粽子。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黎明犹如一只巨大的手,徐徐拉开了夜幕,又一个绚丽的早晨,带着清新降临人间。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拿出昨天买的艾草,准备将它挂在门前。只见妈妈拿来一筒透明胶,把艾草缠绕在门前的把手上。我见了十分好奇,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 “为什么要在门前挂艾草?”妈妈听了后,便和蔼可亲地对我进行了一番讲解,说是:“在门前挂艾草是为了驱邪,能让平安永远在我家。”我听了,感到很意外,每想到一株小小的艾草,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

  端午节不仅要在门前挂艾草,还要在屋里的各个角落喷雄酒。这是为了让家里的虫子少一点儿。妈妈喝了一口酒,便立马满脸通红,如同秋天里田野上的红高粱一般。我见妈妈这般摸样,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吃粽子。当然,在这之前,肯定是要先包粽子的喽!只见妈妈取来三片芭蕉叶,用灵巧的双手在里面放上了糯米和各种不同的馅,如肉馅、枣、红豆……最后用双手娴熟地包成一个圆锥体,用线加以固定,多绕几圈,以免散掉。瞧!包好的粽子多像一个个调皮的胖娃娃呀!看得我心里直痒痒,手也控制不住地拿起几片叶子,凭着记忆也开始胡乱地包了起来。不料却弄巧成拙,把好好的一个粽子弄得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最后只好尴尬地洗了手,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妈妈包粽子。

  终于,在经过漫长的一个小时之后,粽子全部包好,通通被放进了高压锅里,蒸了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粽子也差不多可以出锅了,但必须再放上个两三个小时,使其入味。望着眼前这盘色香味俱全、香气四溢的粽子,我的嘴开始止不住地流起了口水,双眼始终盯着眼前的'这盘美味的佳肴。

  端午节在古人的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的习俗。这种习俗,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发展的,并应弘扬传承的。

习俗的作文 篇4

  新年终于来了,我十分快乐,这个新年让我记起了春节的传统。

  有一个鬼叫“祟”,这个鬼在三十晚上等上孩子入睡后,就摸他(她)的头,这样,孩子就会发高烧,若是治好了,这个孩子也就成了呆子。于是,就有了守祟这个传统。但有一次,一个人家夜里没守好,孩子睡着了,他睡前的玩具——几元钱放在了床边。祟来了,准备摸他头,床边的那几元钱发出了光,祟怕极了,赶忙逃离了这间让它害怕的屋子。因祟同音岁,所以就有了大人要给孩子包压岁钱的传统。

  这次,我也要守一次祟。没到十一点,我的眼皮就开始上下打架了。我在心中暗暗得想:坚持,坚持就能熬过这漫长的.时间。为了打发时间,我和爸爸、妈妈就陪我打牌起来,终于,终于新年的钟声缓缓但有节奏的响了起来,直到那时我知道守岁那么难,那么让人觉得度秒如年,但为了坚持,一定要坚持。这两股力量,二总会打败一!

  过年还有很多传统,比如,过年不能用小刀之类工具,怕伤到财神,不能用扫帚,怕把财神扫走了……

  我爱过年和它的传统。

习俗的作文 篇5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老舍写的《北京的春节》吧,你们知道侗族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一年一度的春节,在寨子里可是最隆重的节日,古朴风味极浓。一送走了腊月二十三,人们就开始了过年的忙碌,各家宰年猪、挂腊肉、腌鲜鱼、做新衣……越忙越喜,越喜越忙。

  过年的前一天,家家屋内都打扫得干干静静,屋子的四周还洒上了一层石灰,以消毒驱邪。除夕那天,各家在堂屋敬拜祖先,桌上摆满了贡品,小孩子们欢欢喜喜地在一旁放鞭炮,“噼噼啪啪”一片响。拜了祖先,一家人便在火塘边吃年夜饭。香喷喷的鸡、扣肉和糯米酒这些是少不了的。饭后,人们都要“守岁”一直到送走了旧岁才就寝。

  大年初一的清晨,左邻右舍相互请吃油茶,吃完,男女青年就东一群西一群地打手毽寻欢作乐,谈笑风生。小孩子们不知疲倦地在石板坪上打锣鼓“闹新年”中,老人则聚集在鼓楼里天南地北地闲聊。

  年初二,寨子里开始演唱侗戏和桂剧,吸引了一大群的观众前来观看。婉转的曲调、精湛的'唱工,得到了一片片的掌声。

  从初四开始,一直到元宵,文娱活动便进入了高潮。到了夜晚,村上有四条滚龙和一条蛟龙,在“串坪”表演。三种龙的姿态各有千秋。舞滚龙,以龙头去追寻龙宝不断翻滚,龙身龙尾十数节依次翻动,形似台风翻海浪,颇为壮观。舞龙还以耍狮来助兴,实际上是演练拳术功夫,每当舞狮完毕,便会进行拳术表演,打法有些古怪,但是运用的气功使人惊叹不已。

  元宵节到了,寨子要举行“送龙下海”的盛大活动。众人敲锣打鼓,舞着龙来到河边,然后收起龙布,将龙纸烧掉,这叫“烧龙”。送走了龙神,人们便回到寨子里聚餐。

  过了元宵,侗族的春节就宣告结束了,她在爆竹声中向我们走来,又在爆竹声中渐渐远去。听!她在和你说再见呢!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01-29

汉族的习俗作文600字-习俗12-22

习俗的作文01-17

习俗的作文(精选)10-29

习俗的作文01-22

【精选】习俗的作文08-23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

习俗的作文(精选)08-26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精选]习俗的作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