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3-10-18 18:21:40 习俗 我要投稿

习俗的作文汇总(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习俗的作文汇总(10篇)

习俗的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便想起了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给自己的孩子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系在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就口味而言,粽子陷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粽子以甜为主,南方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内容则是最能凸显地方特色部分。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时,大阳重,人中天,古称这一天为“天中节”,具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大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等。

  画额,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已》:“每至端午,白初一日起,取雄黄和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他出,用意一致。

习俗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除夕了,我决定今天要守岁,看着自己长大。

  “哈哈!”深夜了,可家家户户还都灯火通明,每家人的窗子里都能听见欢声笑语。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看着春节联欢晚会,里面的节目真有意思,可今年的小品却不怎么好看了,还是小虎队的歌曲吸引人,虽然他们没有当年出道时的青春,但还是能看到他们活力。

  “咚,咚,咚!”时间到了12点了,新的.一年开始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去上科学实验,留我一个人在客厅里守岁,四周静的出奇,只能听见嘀嗒嘀嗒的钟声,虽然电灯都开着,但我还是怕的把枕头抱在怀中。尽管害怕,但守岁这么重要的事可不能不做,于是,我便坐在客厅里一个人玩着扑克牌。

  在不知不觉中,太阳升起来了,守岁成功了,于是,我便一头栽进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习俗的作文 篇3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非常热闹,非常喜庆。春节还有很多传统习俗。

  压岁钱。收压岁钱应该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习俗之一。新年里,小孩子们穿上崭新的衣服,高高兴兴的给大人拜年。大人们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希望小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红包里装着一百两百不等的钱。我收到压岁钱就统统放入我的“小猪”肚子里。等我有需要时,我就从它肚子里拿出来去买我需要的东西。

  放烟花,放鞭炮。这也是春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习俗。一到天黑,天空中到处都是璀璨的烟花。天空中一会儿这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海棠”,一会儿那边又出现几朵光彩夺目的'“玫瑰”……人们仰望着天上开出的美丽花朵,发出阵阵赞叹:“啊!真美啊!快看这朵,比刚刚那一朵更美!”小朋友们更喜欢放擦炮、摔炮。几个调皮的小朋友把炮玩出了新高度。他们把炮扔进臭水沟、扔进烂包菜,更有一个胆大的,把炮插在牛粪上……

  小朋友们玩得个个笑容满面,春风得意。吃年夜饭之前要放一串大鞭炮。放鞭炮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燃放的鞭炮如火红色的雨,爆炸后红色的纸屑飘落一地。小孩子们捂着耳朵,等鞭炮一放完,拍着手,欢悦的跳着喊着:“过年咯!吃年夜饭咯!”年夜饭上,大人们举杯庆祝着久违的相逢相见,相互给彼此夹菜,谈论着有趣的,开心的见闻和经历。小朋友们相互打听着彼此的期末成绩,十分热闹。

  春节很热闹,很好玩,我喜欢过春节,更喜欢和我久违的亲人们团聚!

习俗的作文 篇4

  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很多,还有很多“规矩”,怪怪的习俗也很多。弄得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只好去问知道习俗最多的外公。

  我和妹妹一起来去找外公,妹妹看外公贴“福”贴倒了,急忙说:“外公,‘福’贴倒了。一听,我耐心的解释道:“没贴错,将福贴倒是一种习俗,倒着贴,说明了——福到(倒)了。”妹妹一听,恍然大悟。妹妹说“那还有什么习俗呢?”外公停下手中的活儿,耐心的给我和妹妹讲。

  过年还有好多种习俗。外公说“把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我和妹妹异口同声的说“为什么呀?”“因为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外公说。“原来如此!”我若有所思的说道。

  “过年还要大扫除”外公说。我和妹妹疑惑不解:“为什么要大扫除呀,我们家很干净呀?”外公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去年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今年 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度过了!”“真是越来越不懂我们家乡的过年习俗了。”妹妹说道。

  “农历三月初三,有以地菜煮鸡蛋当节日食品的风俗,说是吃了‘明月’。”外公说。“什么是地菜呀?”妹妹疑惑不解。“地菜就是荠菜”我解释说。“它有清肝明目,调理脾胃之功能。三月三气候一般都反常,所以你外婆常教导你们说‘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你们去年就因为这吵了一架呢。”外公说。我和妹妹吐了吐舌头,说“我们又不知道是真的.,以为外婆逗我们的。”马上妹妹拉着我二话不说道歉去了。

  今天我们知道了过年习俗的知识,我觉得太不真实了,不过还很有趣的。只要开心就可以了。何必真实不真实呢。

习俗的作文 篇5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就开始了。

  腊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腊八粥可好喝了,它里面有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酒肉的香味在天空中久久地回荡着,大人们在门外贴对联,家中贴漂亮的'年画,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在外上班或打工的人,一定得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得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样。人们都会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给长辈拜年,孩子们会得到特别多的压岁钱,有的孩子会买玩具,也有的会把钱存起来,将来再买学习用品。

  到了元宵节,超市就特别热闹,人们买元宵回家煮着吃,为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到了腊月十六,家乡的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习俗的作文 篇6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

  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

  《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习俗的作文 篇7

  家里有一个漂亮的中国结,鲜红的大结,加上下面胖乎乎的五个彩色的小绣球,显得更加漂亮。我想:这漂亮东西的来历是什么呢?为此,我专门查了资料: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手工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

  中国结的特点是,每个结从头到尾有一根线编结而成,每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结合在一起,或用其他有吉祥图案的事物搭配组合,就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传统吉祥饰物。

  啊!原来是这样,我抱着漂亮的如意结,想:明年春天,我还要买中国结!

习俗的作文 篇8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和春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就会开始进行大扫除,也就是除尘。除尘的时候,每个角落都得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做的意思是为了把一年的倒霉运气扫掉,新的一年就会顺顺当当了。

  春节一到,大街上就会有很多卖年画的,各种各样的年画非常精致,也很美丽。

  每年春节,我都吃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很热闹,在年夜饭上都会上一道鲜嫩多汁的大鱼,非常好吃。那为什么年夜饭上总会有鱼呢?因为有个词叫年年有余,它是个吉利的词,“余”和“鱼”又是谐音字,所以年夜饭上有鱼。

  春节一到,家家都会贴春联,贴门神,春联的图案有的是“福”字,有的画一条鱼。有些人会把“福”字贴倒了,寓意“福”到你家了,贴“鱼”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贴门神则是有个传说的.:从前有个国王,他每天都会做噩梦,后来,有位画家来了,他说:“我有办法让你做美梦,只要您等几天,然后贴幅画就行。”几天后,画家真的来贴画了,国王说:“只是个将军的画啊,有用吗?”画家说有用。自从贴了这个将军的画,他再也没做噩梦了。不过将军的这个名字最后改为了门神。

  春节一到,我都会有好多压岁钱,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都会给我压岁钱。这个压岁钱也有一个故事,从前有只怪兽叫祟,每到十一月初三都会出来摸小孩子的头,一摸就生病,后来有个农民让孩子拿着铜钱睡觉,那个孩子拿了一个红袋子把铜钱放进去再拿出来,放进去再拿出来,这样玩着玩着,他玩累了就睡着了,这时候祟出来了,他要摸那个孩子的时候发现有个红袋子,就吓得逃跑了。从此,过年的时候,给小孩子发压岁钱的习俗就传下来了。

  春节真是个好节日,我很喜欢它。

习俗的作文 篇9

  临近端午节,朋友三四在一起聊起昆明端午节的话题,不约而同都认为现在的“节味”没有小时候浓了,也许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了餐桌、社会的变迁、钢筋水泥的居住环境,这些种种把老昆明的味道慢慢随风而逝。那和大家写写我所认识的.老昆明端午节习俗。

习俗的作文 篇10

  每个春节我都去姥姥家过,虽然姥姥家在农村,但内容特别丰富,包饺子、放鞭炮、磕头拜年、串门、拜神。我最喜欢的就是吃饺子,事先说明,我可不是贪吃的人,因为姥姥在饺子里放了一元钱,谁要是吃到了,明年就会发财,但我每次都吃不到,哪怕是过了春节那一天的.早上吃呢!唉!真郁闷呀!

  言归正传,令我最搞不懂的就是“拜神”,步骤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首先,把家里的大门敞开,但听姥姥说是为了迎接财神的到来,如果门动了一下,就说明财神爷来了,以后,每天出门都要咳嗽一声。然后,抱一大堆柴火烧起来,在柴火前放个小桌子,桌子上放了一个小酒杯,在酒杯里倒上酒,用火把酒点燃。其次,叩东、西、南、北神。最后是我最明白的一个部分,就是拜菩萨,保佑我们一生平平安安。

  为什么每天出门都要咳嗽呢?为什么要往酒里点火呢?真是不明白!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01-29

习俗的作文01-22

习俗的作文01-17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

(经典)习俗的作文09-09

【经典】习俗的作文09-13

习俗的作文(精选)08-26

【精选】习俗的作文08-23

[精选]习俗的作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