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风俗作文1000字

时间:2022-01-24 13:26:27 习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徐州的风俗作文1000字

  民俗,本是些不经意的习惯罢了,当大家这已不是个人的偶然行为时,它也就有了文化的意味。小编收集了徐州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

徐州的风俗作文1000字

  第一篇:徐州的风俗

  徐州比较有名的就是伏羊节啊,这是属于徐州人自己的节日。

  徐州伏羊节是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持续一个月。按农历的节气推算,“夏至”后第三个庚(一庚九天)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即“末伏”。在这一个月里,徐州的人们集中在各个酒店,饭庄以及专门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吃伏羊的作用

  众所周知,吃羊肉,喝羊肉汤就是“发汗”的。冬日里吃着热腾腾的羊肉是再好不过的美食,徐州人偏要反其道而行,在一年中最热的伏天吃加了很多辣椒的红油羊肉,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的人民百姓自古流传下来的精神。

  徐州的住宅风俗:

  一、四合房

  徐州传统上讲究住“四合房”,即东、西、南、北屋俱全,围成一个院子。门朝南的北屋为主房(又名“堂屋”),一条甬道便从主屋门穿过南屋正中。习俗上,条件好的,院内铺满石板,稍次则从各房门连到院门口,仅铺在甬道上,甬道两旁种些花草。富裕人家,屋内用方砖铺地.主房正中供神像。没有宗祠的,把祖宗神龛供在偏房内。主房内八仙桌、太师椅、条几、春凳俱全。卧室内窗明几净,箱、箧、柜、橱罗列,床帐被褥铺摆整齐。书房内设文房四宝。客厅里放置古玩、悬挂字画。

  二、大杂院

  一般城市居民,多是数家同住一大院内。一家人或二代,或三四代同堂(l-3间不等)居室一般无内外区别。炊具、炉灶也在屋内。

  上述房屋式样一般无大差别,仅从规模大小,用料优劣来区分。上等房屋,以石条为基础,青砖砌墙,顶梁、木桁条、椽子等均用上等木料,屋顶覆小瓦。次一些的,屋墙外砖、内坯,俗称“里生外熟”,房顶瓦背上,用泥灰塞缝,俗称“翻瓦脊”。50年代以来,上述房屋均从青色小瓦改成青或红色大瓦。

  三、草屋、棚

  解放前,徐州城乡草屋很多,泥土墙,上漫红草、麦秸或小芦苇.除草屋外,另有居住条件更差的草棚、石灰棚,均极低矮,是用篱笆外漫泥土作墙而搭成,草棚、灰棚大多集中在徐州北关、东关及故黄河两岸,居民大都是家无隔夜粮的`苦力小贩等。每逢炎夏雨季,这些聚居处臭气熏人,时疫多从这些地方引发。1949年后,草棚均被拆除。至60年代中期,草屋也终于绝迹。但乡村则是在1978年以后才开始这种变化。

  四、公馆大院

  官贵人家,居住名称为公馆或大院,前面冠以姓氏称呼,如李(家)公馆,徐(家)大院等。公馆或大院的样式,多为三进院落,更讲究的如李二柱公馆,纵横各三进院落。

  大院的每所院落都有主房。主房比其它房间高大,由房主居住,有3间(室)或5间(室)两种。讲究的要修走廊。如不修走廊,便在左右依墙砌台,覆上条石,高与人腰齐,俗称为“扶手石”。3间(室)一明两暗(左右两间为暗),5间室则敞3间,故俗称“明三暗五”。主房左右为配房,由儿、媳居住。另有客厅、书房、储藏室等。有花园的人家,多将花园座落在院后,并设后门与花园相通。三进院落中,头门如果用“铁壳门楼”,门口必设置石鼓、闸板。门洞房内多住佣仆。厨房设在院内左侧,厕所在院内右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馆、大院逐渐成为多家杂院。

  五、住宅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六七十年代以后,城镇居民住宅楼渐渐兴起,均为公建房,但大多为简易楼,二三层高,且多家合用厨房和卫生间。70年代以来,住宅楼群叠起,多五六层高,每房自成体系,或一室、或二室、或三四室,均有厅房、厨房、卫生间。在居民聚居的小街巷内,因住房紧张,很多房屋被居民自己改造成二层楼(或新盖简易二层楼)。

  第二篇:徐州的风俗

  按照徐州的规矩,春节一般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一天还要和腊八粥,腊八这一天又是佛教释迦牟尼生日,所以又称之为“佛粥”徐州地区旧时多用杂粮熬制,后来用红豆、花生、红枣、江米等混合熬制,分甜、咸两种。过去儿童多去邻家讨腊八粥喝,说是“喝了腊八粥,孩子好拉巴”。

  腊月二十以后,城乡均有乞丐到殷实人家送财神像、张贴财神像。到正月初五前后,乞丐们分别拿着木版,去各家对证,向各家索取年馍。有的年前给店铺送柴,高喊:柴到了!寓意财神到了,所以店铺多少都要收进些,表示招财进宝,图个吉利。

  年廿三是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升天宫汇报工作的日子,所以家家要祭灶。祭灶是在灶台前,摆上供品,主要是麦芽糖、酒,抹在灶王爷像的嘴上,再烧掉,同时祷告一番,叙说一年来全家勤恳劳动,感谢灶王爷保佑,希望他多说好话:“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到了腊月中旬与下旬之间家家开始办年货,除鸡鱼肉蛋外,另准备一些传统食品,徐州地区习俗是熬摭糖、炸麻叶子、炒花生、油炸果、丸子等。同时,赶集买肉,剁上够吃好几天的饺子馅,春节期间不能动刀,必须提前准备好。之后还要准备和面,蒸发面馒头(年馍),蒸馒头很有讲究,有实心的、包馅的、枣花的等多种样式,准备食用和祭祖、供神等。由于馒头蒸的.多,放久了变干龟裂,俗称“发笑”。寓意新的一年丰衣足食,幸福快乐。

  进入腊月下旬,家家要“除尘”(俗称“扫屋”》,即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室内外卫生和个人卫生扫除,干干净净过春节,年前家里不留垃圾。个人卫生一般在除夕那天进行,除沐浴外,一定要理发,徐州风俗一个正月不剃头。俗称“不留隔年头”。

  腊月二十七,送节礼多在亲戚中间进行。最迟不得超过除夕。旧时节礼是几斤糕点,送男性长辈的,往往加一二瓶酒。新女婿,或即将结婚的女婿,送节礼极为讲究,要送四样或八样,每样四斤或八斤;活鸡、鲜鲤鱼、糕点、酒是必不可缺的。岳父家只收一半,要回一半。

  春节前,人们要购买新年画装饰住房,一是喜庆,二是祛灾。徐州年画多是民间作坊印制的,有历史神话人物、世俗吉祥图案,如和合儿童、雄鸡鲤鱼、仙草瑞兽、天官赐福、九凤朝阳、美人图、送财童子等。年轻妇女则爱把“胖娃娃”类的年画张贴在卧室里。贴春联多在除夕午前,先从大门贴起,依次在院门、房门张贴。春联右为上,左为下,上有横批。大门外贴“出门见喜”;另有单幅字,写上“福”、“喜”、“寿”等贴在家具及大件器皿上。

  除夕,把枣花馒头、扁食、炸果,连同栗子、白果、红枣、桂元、核桃等水果一起放在供桌上,称为“素供”。点燃蜡烛铜灯。或把鸡、鱼、肉、丸子、海味放在供桌上,俗称“荤供”。,夜半全家人更换新衣敬神,然后分长幼叩拜,敬天地、神像、祖宗,迎诸神下界。稍歇,全家人再拜祖宗,家长夫妇端坐在椅上,晚辈们依次叩一个头,之后卑幼者逐一向尊长者叩头,俗称“磕辞岁头”。除夕晚上要守岁,过去守岁时,一家人围炉而坐,吃着各种茶点、包着饺子直至子夜,寓意“交子”;老幼话旧谈新,庆贺合家欢乐,大团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 先在院内焚烧松籽,俗称“熬岁”。黎明前,燃放鞭炮。电视普及以来,守岁改成看电视,鞭炮也多改在午夜零时燃放。

  春节早晨起来,第一件大事便是拜年。先由家长率全家到祖宗神龛前跪拜,向祖宗拜年,然后全家人向家长,卑幼者向尊长者逐一拜年。未成年者,拜年时可得到“压岁钱”。全家人拜完后,即出门向亲友、近邻中的长辈、同辈们拜年。此时熟悉的人在路上见面,也互相揖拜问好,同贺“新年好”、“恭禧发财”。借此化解矛盾,和谐邻里关系。春节第一顿饭必定吃素扁食,不准吃荤馅,以求得一年素净平安。吃饭前先敬神敬祖。扁食(饺子)中有包入铜钱的谁吃到了,表示新年发财,事事顺遂。主妇往往在扁食(饺子)上做记号特意盛给老人及孩子们吃、以娱全家。俗话又说:“初一不动荤,初二肉里蹲”。从初二起,“接闺女带女婿”,可以喝酒吃肉了。

  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过了年初四,最重要的是接财神。特别是商家,初四晚上,在院子里摆供置办酒席,迎接财神。初五一早,商人要起大早赶到财神庙烧第一柱香请财神,有的到大路口烧香迎接财神。过了初五,店铺商家才能开始营业。

  初五一过,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来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十五花灯又称为元宵灯,始于汉代。徐州农村多是蒸面灯,边缘捏出花纹,形成兔灯、龙灯、虎灯、牛灯,倒点油,棉线做捻子点亮,让孩子端着,房前屋后照一遍,口里念叨些祝福的话。有的习俗是把扫帚点燃,扔向夜空,落下了捡起再扔,还唱:“刷帚把子琉璃灯,扔到天上告神灵,一颗秫秫打半升。”来祈求丰收。城里儿童是挑各种花灯,有的地方举行灯会、猜灯谜、舞龙耍狮子,年俗花灯到了高潮。

  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画上了休止符。此时,气温回暖,万物复苏,人们又开始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自然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