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3-10-06 08:46:52 习俗 我要投稿

(热)习俗的作文7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习俗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习俗的作文7篇

习俗的作文 篇1

  一到12月27日,妈妈就带我上街买鞭炮和对联。

  我们来到街上,妈妈拉着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整整齐齐的鞭炮和对联,一转头,看见我去年买的几种对联,我拉拉妈妈的手说:“妈妈买。”妈妈就带我来到那一问店中,我挑了几种说:“妈妈,这些各买一盒。”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好!”然后我们付了钱,我们拿着东西,又来到里面买白菜、花菜、空心菜、鸡、鸭、鱼、肉等主食,我们跑了好几趟,终于把年货全买齐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经准备好浆糊贴对联了,我就和爸爸拿着对联来到大门下,爸爸把浆糊涂在门墙上,我们急忙把对联贴了上去。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一家子团聚在桌子边,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汤,欢迎新的一年到来,妈妈一边吃一边吩咐我说:“不能打破东西,也不能说”坏话,呀!

  到了初一,早上吃了一碗热呼呼的面线糊和甜鸡蛋,爸爸妈妈和我来到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人都说我“长高了,懂事了,学习进步了。”

  每个人都给我红包,我对他们说:“恭喜发财,新年快乐。”

  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这里就不像北方那么热闹了,只是吃“状元圆”而已,可是,听说世纪公园、泉州公园晚上却是灯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见几百盏灯来,要是我能亲眼一见,那就太好了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 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津津有味地品偿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走在小镇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你都会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企业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烟花不断涌现,我们所看到的烟花越来越美、人们燃放的烟花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我感到变化很大。除了晚上八点钟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到了十二点左右,也就是午夜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吃汤圆或面条,这是我们的传统习惯。从初一开始至初十左右,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时一般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客气之意。同样,亲戚朋友来作客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去作客,还是亲戚朋友来作客,小孩子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他(她)们能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爆竹,企业开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会燃放大量爆竹,还有的放烟花,都呈现给人一派喜庆的景象。正月里我们家乡还有各类丰富的娱乐活动,如书法家们为大家现场书写并赠送春联,京剧、越剧爱好者们会组织演唱会等。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我们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汤圆或自己做汤圆吃。吃汤圆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过年能有压岁钱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们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但看着我们那高兴的样子,他(她)们也都心花怒放!

  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庆贺吧!

习俗的作文 篇2

  马上要迎来万众期盼的日子——春节了!在这一天,家家都会团圆,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吃着丰富的年 夜 饭,开心又温暖。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我们听了无数个关于春节的故事,像怪物“年” ……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除旧迎新,春节欢快的氛围围绕在每个家庭。

  春节时,一大家子都会围在桌边吃年夜饭,其乐融融。吃完饭,大家还要去放烟花,一个个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在乌黑夜空中绽放,仿佛画出了人们喜悦的脸庞。

  春节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春联,春联都很妙,写的人都才华横溢,我们都会留意那些让人赞叹的`对联。

  春节的习俗很多,春节令人企盼,企盼家人团圆。

习俗的作文 篇3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有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言道出

  中秋之夜 城乡日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出是用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成了节日的礼品。

习俗的作文 篇4

  烧艾叶,艾叶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驱蚊虫,小时候,在露天乘凉,只要点上艾叶,蚊虫就不敢近身,比现在驱蚊片、蚊香什么都管用,而且气味十分好闻。说到驱蚊,以前还有一种雄黄“炮冲”,点燃后冒出一股浓浓的、剌鼻的烟雾,将它置于床底、水井边等蚊蝇多的地方,不多时,便见蚊蝇横尸一地。

  在端午这一天,还有洗草药澡的风俗,用艾叶、菖蒲、马鞭草、大小蓟、香附草、鱼腥草、薄荷叶等熬出一大锅黑黑的药水,老人说,洗了“午时草浴”,身上一年都不会长疔疖,孩子多半不愿意洗,主要是受不了那股浓烈的药味儿,但毕竟拗不过大人,纵然是一百个不愿意,还是被扒光了衣服摁在澡盆里。现代人过端午已经没有这种味道了。

  我们这儿过端午少不得雄黄酒。其实也就是将雄黄混合在米酒中,便成了雄黃酒。不过现在喝雄黄酒的人不多,说是有害,其实雄黄酒的味道并不好,太冲,倒是不少人在房前屋后、里里外外、角角落落,用菖莆沾着雄黄酒洒个遍,孩子的额上也被大人用雄黄画了个“王”字。正如吃粽与纪念屈原有关,喝雄黄酒与白娘子故事也有干系:修炼了千年的白蛇仰慕凡间生活,化成白娘子,与许仙结成恩爱夫妻。法海则视白娘子为妖孽,于端午日暗中指使许仙强劝白娘子饮雄黄酒,结果白娘子现了原形。

  过端午时,台州人还要给孩子们手腕、脚踝或颈间系上五色丝线,谓之长命线,用以辟鬼,因端午是五毒日,而非吉日,在天台等地的农村,至今有是日忌生子的说法。这一天,香袋香包也是少不了的,以前女子都会缝香包,用绸布裹苍术、雄黄等香药,也有用丝线织成网袋,内装樟脑丸的,取其驱虫辟邪的意思。其实啊,在我们台州,尚有一个独特的'习俗,那就是“送端午”,送端午,又叫“望端午”,望,台州方言,即看的意思,即每年的端午节,已出嫁的女儿都会带着丈夫小孩,以及猪蹄、鱼、鸡、鸭(现在大多是一些中高档礼品)等一些土特产,到娘家与父母欢聚一堂,这很自然地使我们想起那首“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的歌。

习俗的作文 篇5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

  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小学生家乡的习俗作文400字小学生家乡的习俗作文400字。

  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习俗的作文 篇6

  在我的老家——安徽省苏州市灵璧县,有一个很特别的新年习俗,那就是挂钟馗像。

  钟馗画像,第一眼看去便让人感到不同凡响。画面上的钟馗身材魁梧,相貌凶猛。一袭宽大的红色衣袍,遮不住腆胸叠肚。短筒朝靴,显得风尘仆仆。他一手提剑,一手拎着一只小鬼,仿佛立刻就要将小鬼斩成两半。整幅画惟妙惟肖。

  说到这儿,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人们为何要挂钟馗画像了吧!那就是“避邪打鬼”。

  挂钟馗画像始于很久以前。我的老家那儿最初都是在春节除夕之时将画像挂在门上或正堂中,但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才有的习俗。端午节那天,人们庄重地挂上钟馗像,焚香礼拜,祈求驱邪赐福。小时看到门上的钟馗画像时,当时我真的是“余年幼,方出神,望着画中的‘怪叔叔’,不觉讶然惊恐”。直到近来,我才真正知道钟馗背后的故事。

  相传,钟馗为灵璧人,长相相貌丑陋,但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作文篇篇锦绣。大比之年,唐明皇开科取士,钟馗的三篇文章字字珠玑,行行生辉。殿试时,只要明皇看中,就会稳中状元。没想到,唐明皇见钟馗相貌丑陋,竟以貌取人,把钟馗的名字划到十名以外。状元没得中,钟馗一气之下撞墙而死。后来,在唐明皇的一个梦中,钟馗的灵魂游到皇宫,一把抓住他,质问他为何以貌取人。唐明皇惊恐万分,只好封钟馗在阴间当辟邪镇妖将军,答应钟馗在他的画像上写下“辟邪镇妖将军”,并将画像送回钟馗的故乡。梦醒后,唐明皇令人呈上钟馗的.试卷,仔细一看,钟馗的文章果然极佳,并提出了不上治国安邦之策。唐明皇看罢,不由得感到惋惜,于是立即按梦中所说的那样,令人一一照办。

  画像送到灵璧后,当地人处于的辟邪镇妖心愿,便开始在节日里把钟馗画像张贴在门上或正堂中,而且据说辟邪镇妖的效果特别好。于是经过代代相传,节日挂钟馗像已经成了灵璧与众不同的习俗。灵璧也产生了很多画钟馗像的画家高手,每逢节日画像便供不应求。1915年,灵璧画家翟光远画的钟馗像还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获得金奖,给钟馗画像带来了国际性的声誉。

  听了钟馗的传说,每当我经过钟馗的画像,望着这位怀才不遇的“辟邪镇妖将军”,总是肃然起敬。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的传说,但从传说中,却能看到“挂钟馗像”这一习俗的文化底蕴。

习俗的作文 篇7

  习俗一

  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

  是布置假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像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像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习俗二

  4月1日的鱼宴。也是别开生面的。参加鱼宴的请帖,通常是用纸板做成的彩色小鱼。餐桌用绿、白两色装饰起来.中间放上鱼缸和小巧玲珑的钓鱼竿,每个钓竿上系一条绿色飘带,挂着送给客人的礼物或是一个精巧的赛璐珞鱼,或是一个装满糖果的鱼篮子。不言而喻,鱼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鱼做成的。

  习俗三

  在愚人节的聚会上,还有一种做假菜的风俗。有人曾经描述过一个典型的愚人节菜谱:先是一道"色拉",莴苣叶上撒满了绿胡椒,但是把叶子揭开后,才发现下面原来是牡蛎鸡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实下面是甜面包屑和鲜蘑;此后上的菜还有用蟹肉作伪装的烧鸡和埋藏在西红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饭后,客人还可以从药丸盒里取食糖果。

  习俗四

  不过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总之,每逢愚人节这一天,动物园和水族馆还会接到不少打给菲什(鱼)先生泰歌(老虎)先生的电话,常常惹得工作人员掐断电话线,以便减少麻烦。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01-29

习俗的作文01-17

习俗的作文01-22

习俗的作文【精选】09-18

(经典)习俗的作文09-09

(经典)习俗的作文09-19

【经典】习俗的作文09-13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精选】习俗的作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