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3-07-24 09:10:42 习俗 我要投稿

关于习俗的作文集合【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习俗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习俗的作文集合【15篇】

关于习俗的作文1

  每年的元宵节,我家乡可没有花灯可赏,更没有灯谜可猜,有的是热闹、火爆的“玩意儿”。“玩意儿”是大人们的说法,其实是跑早船、跑纸马的'总称。

  “玩意儿”在家乡可算是最热闹的和最让人喜爱的文艺形式了。过去的过年过节既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手机网络,人们只能自编自演创作一些娱乐节目。每年冬天,人们农活一忙完,便凑在一起编演这些“玩意儿”,这样一直闹腾到元宵节后。村村锣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儿”演“玩意儿”,有时村与村还要比试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会了。小伙子们拼命地跑,村村锣鼓敲得震天响,再加上人们的叫声、欢呼声,好像是千军万马混战在一起,厮杀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可人们却觉得缺少了什么。有一天,不知怎的村里响了几槌鼓声,随即是一阵锣响,再之后锣鼓齐响,人们又摆弄起了被遗忘的“玩意儿”。开始是一个村,逐渐的十里八村全响起来,人们离开电视离开手机离开网络,走出家门又凑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扬威响着串铃的纸马,永远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着尺把长高跷的孙悟空翻跟头……

  近几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多希望家乡的传统风俗会一直传承下去。

关于习俗的作文2

  春节就是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名除夕。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在我国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声声三羊开泰羊群来鞭炮阵阵万马齐喑马儿过。

关于习俗的作文3

  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关于习俗的作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节既叫"仲秋"也叫"团圆节"。

  在中秋的这一天,有许多风俗,其中有一样就是拜月神,我们家也不例外,晚上当月亮慢慢升起来时,妈妈和我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摆上小供桌,放上苹果,月瓶等,我虔诚地在香炉中插上三枝点燃的'檀香,在袅袅檀香中,我们一家人品茶、赏月,只见又大又圆的月亮象银盘一样挂在天空,我忍不住拿出望远镜,对着明月观赏起来,月亮中还真有棵桂花树呢?

  这时妈妈跟我讲起了中秋祭月神的由来:相传在古代齐国,丑女无盐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某年八月十五赏月,被月光笼罩着的无盐,美丽出众被天子封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随后,爸爸又教了我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这时,我不禁想到四川灾区的儿童是否也在共赏一轮明月?

  在这中秋之夜,我向月亮女神暗祈,让四川灾民早日重建家园,让地球的生命都远离灾难。

关于习俗的作文5

  天灰了,人散了。街道上传来一声声敲打的声音,原来是人们在做好吃的清明果呀!雨下了起来,滴在做清明果的`容器里,滴在那绿绿的面团上,显得更加诱人了。

  雨细细的,就像千万根尖针落下来,变成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小土坑。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位大爷手拿一个粗长的棍子用力地敲打着面团,一边敲,一边还念着一首诗还是一个童谣,节奏感很好,旋律也很美妙,只可惜我一个字也没听懂。大爷敲打,大娘揉面,真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我在一旁呆呆的看着他们,自己也想“玩一玩”。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拿起那粗壮的棍子,拿棍子可真重呀,就算我使出全身的力气,它还是得意洋洋,纹身不动地站在那里,还时不时对着我坏笑。

  我拿它没办法,只好去帮他们印清明果。这“印”可不是把什么东西印在清明果上,而是把清明果面团放在一个容器里,让它成形。

  看着自己制作的清明果心里别提多高兴,再咬一口更是美滋滋的。这个清明节过得真是滋味!

关于习俗的作文6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是楚国爱国诗人,当听说自己的.国家灭亡时,难忍亡国之痛,悲痛欲绝,于是,在公元前二七八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而死。

  每到端午节的时候,主要的活动是包粽子,赛龙舟。我先说包粽子吧,包粽子先要把芦苇叶煮一下,糯米泡两至三个小时,然后把米包在叶子里,再煮上一小时。赛龙舟就更有意思了,每条船上都配有浆手和舵手船头有?船尾有锣,用锣鼓指挥桨手们行动一致。因此,划龙舟比赛时,河面上锣鼓喧天,加上两岸观众的呐喊声,真是热闹非凡啊。

  如今,每到端午节,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包粽子……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作品和爱国情怀是永存的。

关于习俗的作文7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关于习俗的作文8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

  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小学生家乡的习俗作文400字小学生家乡的习俗作文400字。

  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关于习俗的作文9

  同学们,你们了解重阳节吗?如果不了解的话,那就我帮你们讲解一番吧。

  重阳节又称“重九”“敬老节”“登高节”。人们在这一天要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上一小红旗,点上蜡烛灯。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歌谣也不少呢!陕北有首民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啊,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唐代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的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记得在去年的重阳节时,我和一起弹古筝的好朋友在花区表演,献给老人们一首令人回味无穷的`曲子“渔舟唱晚”,赢得了爷爷奶奶的热烈掌声。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对重阳节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关于习俗的作文10

  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放灯笼、吃月饼、赏月、讲故事、烧烤。

  我是这样过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穿戴好后,就一起去烧烤。我们那群小伙伴一边吃一边赏月,过了一会儿,我们又悄悄溜出来跑出去玩耍,玩得可开心了!

  不过一会儿又被大人“捉”回去了,这时,他们都在吃月饼呢。我们几个小伙伴都扑上去,迫不及待拿了块月饼,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完了月饼,我的爸爸又拿着几个漂亮的灯笼带着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去空地上放。我们点燃了灯笼里面的蜡烛,快活地跑了起来。

  渐渐地,我们玩累了,爸爸便把我们带了回去,并给我们讲起了中秋节的神话故事:“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讲完了故事,我忽然觉得今天的月亮中有身影在摇晃着,就像是在跳舞似的.。

  啊!中秋节的月色多么美丽啊!我爱中秋节!

关于习俗的作文11

  史料显示,上古的夏殷周时代,对“正月”的具体时间安排是不一样的。夏以今农历一月为正月,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为小寒;周则同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却是从冬至开始,因此冬至这一天,也就是当年的“元旦”。

  周以后,计算二十四节气,都从冬至开始,这样冬至便成了“岁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经是“正月”。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说的来头。

  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历史上确有一段时间把“冬至”视为“岁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视为“岁除”。当冬至节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式微之态时,原来那些习俗,便渐渐融入了后来盛行的“春节”之中了。

  冬至具备“阳气始至”的特殊特点,意味着“阳气始生”,万物开始萌动。因此,在冬至日吃汤圆,又何尝不是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呢?因此长了一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关于习俗的作文12

  以前我只是图个开心过习俗,并不知道过习俗是要干什么,为什么有这个习俗;今年,我终于明白了。

  以前,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汉武帝继位,决定重修立法,使之统一。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所以农历二月二十三日是灶神升天的日子。

  今年的农历二月十三日,也就是灶神上天言好事的那一天,我、哥哥、爸爸和妈妈一起在厨房为灶神做好吃的。这次我们用的.不是煤火,而是液化气、电磁炉。哥哥负责揉面,我负责擀面,爸爸和妈妈负责把这些面“变”成灶神最爱吃的“火烧”。不一会儿,所有的面都让我们“变”成了“火烧”,我们便把火烧分成四份,两份让天帝吃,一份让土地爷爷吃,剩下的一份让灶神吃。妈妈在每个神仙前面的土杯里插进三根点燃的香,并向他们说了许多祝福我们的话。随后我在灶神面前隐约看见了灶神的一缕青烟飞上了天。

  我相信灶神会在天上说我们的好话的,只有灶神说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

关于习俗的作文13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也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闹花灯,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吃元宵、逛花市、赏花灯、观礼花、猜灯谜,舞龙舞狮,来寄托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我们一家刚刚吃完团圆饭,爸爸就说带我去看花灯,我非常的高兴。傍晚,一轮明月已经早早的升上了天空。几颗星星顽皮的向我眨眼睛。银白色的月儿随我一起逛花灯。我们一家随着热闹的人群来到花市。我认识的“小鱼儿”被爸爸顶在脖子上,她手里拿着荧光棒,头上带着红牛角,穿着红色的.外套。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

  街道上,到处都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简直叫人目不暇接,随着一阵阵锣鼓喧声,两条蛟龙,在人群中间交叉飞舞。

  这时候,几声的巨响,美丽的礼花接二连三地在空中开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六月的雪,有的像满天的星辰,还有的像七彩的花朵。

  夜深了,赏花灯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幸福,惬意的神情离开了。

关于习俗的作文14

  每年春节,我的家乡有一个风俗,那就是拜祖先。是在大年初二的凌晨回老家拜!

  开始,你一进去之后,没过几分钟你就会泪流满面了。不是因为个个人都在祭拜而想起了祖先。是因为烟太熏了,你无法承受如此熏的烟!

  而对面黄家的放鞭炮,你看着觉得好玩吧?可放完风这个“顽皮的孩子”偏偏把放完炮的烟吹到我们陈家来,还没把眼泪擦干顿时又泪流满面了!

  现在要到我们放鞭炮了,轮到黄家泪流满面了吧。开始放炮了,我在远处看见一个人用香点燃了鞭炮之后,狂奔跑了100米后,看着鞭炮一个个爆炸!可烟又被吹进我们那儿了。

  放完炮剩下的纸全着了,那画面真壮观啊!后面有一群人拿水扑灭火,还有人拿有叶子的`树枝把火打灭!

  这就是我家乡春节的一个习俗!

关于习俗的作文15

  马上要迎来万众期盼的日子——春节了!在这一天,家家都会团圆,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吃着丰富的年 夜 饭,开心又温暖。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我们听了无数个关于春节的故事,像怪物“年” ……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除旧迎新,春节欢快的氛围围绕在每个家庭。

  春节时,一大家子都会围在桌边吃年夜饭,其乐融融。吃完饭,大家还要去放烟花,一个个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在乌黑夜空中绽放,仿佛画出了人们喜悦的.脸庞。

  春节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春联,春联都很妙,写的人都才华横溢,我们都会留意那些让人赞叹的对联。

  春节的习俗很多,春节令人企盼,企盼家人团圆。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01-29

汉族的习俗作文600字-习俗12-22

习俗的作文01-17

习俗的作文01-22

传统习俗作文-大屋谌的习俗02-01

端午的习俗作文01-28

中国的习俗作文01-28

端午习俗作文01-28

除夕习俗作文09-08

民族习俗的作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