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

时间:2022-09-18 19:18:25 习俗 我要投稿

精选家乡的习俗作文合集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习俗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家乡的习俗作文合集6篇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

  除夕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很忙,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都很忙。

  我看见我母亲用她的擦洗在全家人面前光彩照人。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水把“福”字倒贴在大门上,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倒贴?”父亲告诉我:“福落福来,意为福来快。”突然意识到,哦!原来贴春联有这么多知识!

  我的家人在楼上忙着的时候匆匆赶回爷爷奶奶家。

  我和爸爸回到老家后,开始贴春联,爷爷奶奶妈妈忙着做饭。我们家分工明确,又开始忙碌起来。我和爸爸在贴春联上已经是“老伙伴”了,协调性可谓完美。所以,短时间内,我们就能完成所有门贴春联。即使贴完春联,也不能停下脚步。走一会儿跑一会儿都停不下来。

  终于到了下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聊起了一些开心的事。那是春节联欢晚会,我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咚”在天空中笑了笑,我催促爸爸赶紧放烟花。首先,放一挂土红色,他像一条龙,在他身上舞动着金色的鳞片;然后,有好几种烟花,像金菊、流星、串珠……笑脸在天空中绽放,把夜空变得美丽。声音过后,各种烟花纷纷飘落在空中,像美丽的花朵,五彩缤纷,真的很美!

  春节的气氛很热闹,春节的人都兴高采烈,春节的孩子们更开心。我喜欢春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最有趣的就是春节。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油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团员。到了晚上,鞭炮声彻夜不绝,人们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相互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来年快乐平安。

  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很开心,因为他们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鱼灯、有福娃灯、有火箭灯......。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来涌来,围到广场上看烟花

  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3

  一直以来,我最盼望的就是春节。春节不仅有好吃的好喝的,有烟花,还有家长们包的压岁钱……这些都是过春节家家必走的流程,但在不同的地区,总存在着一些独特的习俗。

  令我最难忘的家乡习俗,是春节那几天每次出行奶奶都要点上一节爆竹。我们就坐在车上在爆竹声中出行,就像一位公主一样。

  曾经对此不以为然,知道某天某次,又一次鞭炮声响起,奶奶亲切的话语又一次响在耳边:“平安归来哦。”

  心底的某根弦突然被触动,我突然懂得了奶奶话语中所包含的某种意思……

  自古以来,逢年过节放鞭炮都象征着一种喜庆,代表着红红火火,象征着一种美好祝愿。

  平安归来哦……

  这不仅是一种家乡习俗,这是奶奶对儿子,对孙子孙女的祝愿。

  平安归来哦……

  我想,这也同时象征着奶奶的一种希冀。她辛辛苦苦地将父亲拉扯长大,看着他离开自己的身边去往别的城市安家,看着他娶妻生子……看着他一年中只能偶尔回家看自己一两次。但每次回家她总是笑着,嘘寒问暖。可那笑容背后,多少也包含着一种期望,一种失落吧?她期望他能带着孙子孙女门多回家看看。

  平安归来哦……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看着那张笑脸出行。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4

  立夏,我们的习俗是吃茶叶蛋、称人、吃咸肉饭。还有一个很好笑的传说,在立夏这一天千万不要睡午觉,否则你这一个夏天都要昏昏沉沉

  这一天,妈妈烤了茶叶蛋,烧了香喷喷的咸肉饭。吃得我们是赞不绝口,于是,我向妈妈请教了咸肉饭的做法。

  首先准备好了瘦肉、香干、香肠,把它们都切成丁,花生米用高压锅炖熟,再把糯米饭蒸熟。往锅里倒入油,把切好的肉丁倒进去爆炒,再把香肠丁,香干丁,花生米倒进去炒,加入调味料,最后把事先蒸好的糯米饭也倒进去。功夫最大的就是炒糯米饭了,因为它有粘性,不容易炒开,所以要花很长时间,使他们变成一粒一粒而不是一团一团的,就这样香喷喷的咸肉饭就做好了。如果你要使它的颜色好看点可以加些红萝卜和豌豆粒。

  立夏过了,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到来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5

  在寒假里,那五花八门的节日习俗,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过年的气氛是从何时浓起来的呢?或许从“腊八”那天就已经开始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找齐那八样食材,在锅里煮。我们家腊八粥虽然模样不怎么出众,可那粥的味道绝不亚于宫廷御膳之味。

  腊月里的事呀,可多着呢!腊月初,那年味儿才刚刚有些“味儿”,腊月中旬的年味儿,才够“味”。

  今年,我家是在腊月二十磨了豆腐,二十一才“动油锅”——炸年货。到了腊月二十三,家里又热闹了一阵——蒸包子。到了腊月二十八,奶奶又将腌过的年货放进锅煮,留着二十九中午吃。

  到了“年三十”,从早上起便能听见炮仗声。奶奶说,这就是“过年”。我们家是中午过的年,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在吃饭之前,我们家还有个习俗——祭祖。祭祖宗的菜在祭祖之前是不能吃的,而且家里人还得在堂屋门前烧纸钱、磕头,希望老祖宗能够保佑全家在来年平平安安,也可寄自己的心愿于此。到了三十晚上,我们这一带还有个别样的风俗——装“红包”,此“红包”非彼红包,这是在一个红袋子里装上些吃的,如“苹果”“大糕”,寓意平平安安,步步高,然后再在里头装上压岁钱,这就是咱这儿的红包。到了晚上,初一的凌晨零点,家家户户都得放烟花、鞭炮,来迎新年。三十这天还有件事可不能忘了——贴春联。过完年后,家家的春联也都“上门”了。

  初一早上,晚辈得在家里先给家里的长辈拜了年,再出门去拜年。拜年倒也有个忌讳的事——下午拜年,所以一般拜年都是在上午。初三早上还得放炮仗,干什么呢?迎灶王爷。初五早上还得迎财神爷。有些人家还会买灶王爷的图像贴在家里,希望来年家里能够财运兴旺。

  若再论远点儿,那就是正月十五度元宵了。元宵节,我们家最重要的一个习俗不是吃元宵,也不是看花灯,而是到祖宗的坟上去送灯。送的这灯,都是用四根细竹棍,一个塑料袋和一支蜡烛做成的,每到一个坟上,都得放一个炮仗,然后烧点纸钱,放上一盏灯。到了晚上,那林子里、山上也都是灯火通明。

  时代在变化,而这些习俗却一直在延续……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6

  以前过年的时候我都是跟着爸爸妈妈做的,但是今年我自己制作了一些春节手抄报就了解了很多春节习俗。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

  这些都是我的家乡这边的习俗哦,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点不一样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习俗作文07-19

家乡的习俗作文07-21

作文:家乡的习俗10-08

家乡习俗作文01-03

家乡的习俗作文05-29

家乡的习俗的作文03-12

《家乡的习俗》作文08-04

家乡习俗的作文12-10

家乡的习俗精选作文11-08

家乡习俗作文精选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