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2-08-17 19:17:44 习俗 我要投稿

【实用】春节的习俗的作文六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习俗的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春节的习俗的作文六篇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篇1

  春节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有辞旧迎新的意思,每到年初和年终交替时,我们就会过节来庆祝一下,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节日,那么你知道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吗?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春节的习俗吧。

  一、买年货

  在每年的春节将至时,家家户户都会置办年货,像蔬菜水果肉,花生瓜子饮料等都会准备很多,以便在过年期间招待亲朋好友,在大家看来只有准备好丰富的食物,才能从各个方面招待好大家,所以买年货就成为了过年的准备工作了。

  二、贴对联

  贴对联是春节重要的习俗,大家每年都会对门外的对联进行换新,以此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一般对联都是用毛笔书写,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彰显,据了解,贴对联的习俗起源于宋代,然后在明代盛行,一直流传到至今,所以过年贴对联不仅是习俗,更是大家的一种习惯了。

  三、吃年夜饭

  年夜饭一般在除夕夜这晚,全家人欢聚一堂,摆满丰盛的饭菜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可以说,吃年夜饭是春节前比较重要的习俗了,也是春节的重头戏,而且每一道上桌的菜都很讲究,鱼代表了年年有余,鸡代表了有计,发菜代表了发财,生菜代表了生财等等,很多地方的人对年夜饭都比较看重。

  四、放鞭炮

  放鞭炮是每个春节都少不了的流程,家家户户在大年初一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音来除旧迎新,所以在初一零点开始,鞭炮声就会响起来了,一直持续到早上,放鞭炮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新年,也营造出了一种非常热闹的氛围。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春节的习俗还有看春晚、守岁、拜大年、吃饺子、吃汤圆、逛庙会等等,这些习俗给春节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大家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篇2

  我的老家在福建,那儿的新年处处张灯结彩,门口悬挂着各行各色的灯,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家家在做团圆饭,到处是饭菜的香味。

  新年是最传统的节日。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我们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家禽,鱼类禽畜海鲜,以及水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而从起,“过年”也就开始了。到了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前。此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长年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则有年年益寿的意思。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是先对长辈说吉祥的话才给红包。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就是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非凡,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气氛之中。

  这就是我们过新年的过法,这就是独有的过法。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篇3

  说起春节,大家都不陌生吧!春节是美好的,它寓意新一年的开始。当然,在春节里也发生了许多充满乐趣的事情,跟我一起去瞧一瞧吧!

  怀着愉快的心情,迈着轻快的步伐,我来到了奶奶家。临近中午,我激动地“蹦”上椅子,坐等红包。大家知道红包的典故吗?且听我细细道来:有一位叫年的怪兽,它惧怕红色。人们处处防着它,后来知道了它怕红,为了不让它侵害孩子,就用红色的纸张把钱包住,送给小孩。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每年,用甜言蜜语,哄得长辈们速掏红包,我呢,笑开了花!

  夜晚悄悄拉开了帷幕,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因为,只有过年,我和弟弟才允许放烟花。于是,带着期盼的眼神问妈妈:“妈妈,我可以和弟弟一起去放烟花吗?”妈妈迟疑了一下,我紧张得心脏扑通扑通蹦到了嗓子眼,妈妈微微一笑,我喜得一蹦三尺高。

  此刻,我的心情是格外兴奋。只见弟弟点燃一个大的烟花,我站在旁边捂住耳朵屏住呼吸等着礼花开放。当礼花喷放出七彩的光芒时,我贺弟弟高兴得跳起来了。礼花冲上天空,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它们在空中不时变换着形状,一会儿像春天的小雨点,一会儿像冬天里的雪花……它们在空中竞相开放,把黑暗的夜空装点得万紫千红,像一个美丽的花园。我们陶醉在绚烂的烟花中。

  望着夜空,我许下心愿,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我和弟弟学习进步,快乐地成长!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篇4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春联,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这些,都是过年的习俗。过年有那些习俗呢?通过上网搜查我了解了许多。

  1、贴福字。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贴“福”字,并且这个“福”字是倒着的,意为福到。

  2、放鞭炮。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到了除夕就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3、贴对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4、贴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篇5

  在爷爷奶奶家的小乡村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大年初一早晨,小朋友们都会起个大早挨家挨户地拜年,送上一句祝福,长辈们回赠我们一声问候,一串鞭炮。每年的这一天我都能够收到许许多多的鞭炮,然后尽情地燃放,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度过欢乐的一天。

  今年我想过一个意义非凡的春节,爸爸主张环保,不再燃放烟花炮竹,妈妈提倡健身,多做户外运动锻炼身体,经过我们地不断讨论,最后一致敲定去爬西山。 西山是爷爷奶奶家对面的一座高山,虽然山路有些陡峭,但是景色宜人。那日天气晴朗,春风温柔,清晨的阳光洒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我们迎着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踏上了前往山上的小径。小路两旁尽是翠绿的竹林和青色的茶园,爸爸说再过一个月竹笋就会探出小脑袋,茶树也会抽出嫩绿的枝芽,这是村民最宝贵的财富。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只感觉这里的天空比别处更蓝,空气也格外清新,低头俯视下面大半个村庄,我不禁想高歌一曲,以表达我满心的愉悦。再走过一段小坡路就能看见坐落着只有七八户人家的西山村了,刚一进村,一只可爱的小狗就跑过来,欢快地摇着尾巴用它独特的方式迎接我们的到来。西山上的人们更是热情,每到一户人家都会泡上一杯清香的绿茶,端上各种美味的果盒,然后一个劲儿地往我口袋里塞糖果,安静的小村庄也突然热闹了起来。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太阳公公已悄悄地亲吻着西山的额头,我们依依不舍地话别西山淳朴的人们,踏上了回家的小径。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既欣赏了沿途的美景又感受到了西山人民的热情,这真是一次意外的收获!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篇6

  大学毕业来广东湛江一晃快18年了,看到雷州半岛过年的一些风俗,不禁也想起我老家过年的一些习俗。

  我的家乡在安徽安庆市下面的一个小山村,家乡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平时,大家都过着平淡恬静的生活,只有春节,才是最隆重最热闹的时节。

  接祖送祖

  我们家乡腊月24才是叫小年。进入小年,春节序幕就拉开了。而进入小年,头等大事就是接祖宗回家过年。这天的傍晚,每家每户都要在宗祠里焚香放炮,告诉祖人:今天开始过小年了,儿孙请你们回来过年。然后,回到自己家里,每天摆上饭菜供品,供祖人饮食。到年三十上午,每家每户又要亲自到山上祖宗坟头,再次去祭祀,也是再次请祖人回来过年,怕有遗漏。这样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四的送祖。初四这天早晨,各家又摆上丰盛的饭菜供品,欢送祖人回去,叫送祖。表示新年即将结束,新春开始了,人勤春来早,祖宗也该回去开始耕作了。

  贴春联的寓意

  年三十,一般是下午,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前,只知道贴春联是一种喜庆的东西。随着自己大一点后,才听父母说:农村贴春联还有一层寓意,那就是以前大家穷苦,多数人家借债度日。而到年底,债主就不停地上门讨债。有些人只有外出躲债。但是,不管怎么躲,年三十还是要回家的。而债主往往就在这天守在你家里不肯走。这时,只有一种办法可以叫他走,那就是贴上春联。因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农村有一种约定:只要人家贴上了春联,就不能再赖在人家要债了。过年大如天。要债只待来年了。

  守岁点灯

  可能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守岁的习俗,我们那里也不例外。以前,没有电灯,每到春节前,父亲早早将家里的煤油灯罩擦得光亮光亮。年三十晚上所有房间都要点亮灯光,而且要年三十、初一要连续点两晚,寓意来年兴旺。所以,这灯光很重要,要确保整晚不能熄灭。如果不小心被风吹灭,那家人心里就有点不爽;如果是被小孩子不小心点炮弄灭了,那是少不了一顿骂,或者几个手指“订板栗”。小时候,我们小孩子睡得早,父亲总是守到12点后,然后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新年到了开门红。一般门开得早越吉利,鞭炮越响越兴旺。

  年初一忌讳很多

  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大家觉得这天心情如何,自然会预示一年的心情。所以,这一天忌讳很多,也有很多讲究。一般小孩子喜欢在年三十晚到各家拜年。过去农村人穷,小孩子去拜年至多也就讨得一支低价烟,或者一小串鞭炮。但是,初一一般就不去别人家里,也不走亲戚,小孩也不能伸手向大人讨要东西。据父母说,现在人富了,小孩子们反而不再串门了,没有以前那种浓郁的年味。再是初一不能打小孩,不能骂人,因为这天如果被打被骂,也许一年到头运气都不好;还有初一不能向地上倒茶水,如果倒了,预示出门会有风雨。

  读大学,参加工作,一晃出来22年了。虽然远在外地不能经常回家过年,但是,每到过年,却常常想起家乡过年的年味,并不时打电话给父母,问问他们过年的情况。父母说,虽然现在年味淡了很多,但是,一些常有的习俗还是保留的,也就象我们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1-03

春节习俗的作文03-18

春节习俗的作文09-14

春节的习俗_作文09-06

春节的习俗精选作文12-10

春节的习俗作文01-22

春节习俗作文12-30

春节习俗作文12-30

★春节习俗作文07-14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