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作文

时间:2023-10-15 07:41:49 外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外婆的作文3篇(热)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外婆的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婆的作文3篇(热)

外婆的作文 篇1

  记忆的花瓣失去了原有的鲜艳色彩,看到的却是悲伤的纹路,带着沧桑岁月留下的印记,是苦痛的投影,是纪录那心酸历程的一点儿思念,似水流年,往事如烟。

  ——题记

  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我只能在外婆的照顾下成长。外婆是家里的主心骨,干着大大小小的农活,一天也闲不下来。我们都劝她休息休息,安稳地度过晚年,可她却坚持不放弃她的田地,来到城市生活。因为我的原故,在老家生活的外婆要来照顾我。外婆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幸福的童年回忆,我那时还小,但我却记忆犹新,记得每天早上,我都基本上是闻着饭香而醒的,有时会煮些排骨汤米粉,或红糖汤圆,或八宝粥,……现在想来还馋着呢!中午的饭菜也十分让人怀念,虽然都是各种各样的家常小炒,但总是色香味俱全,回味无穷。每次回到家,外婆总是惯着我,任凭我把房间弄得怎样脏乱,只要再次回家,她都会把房间整理的干干净净,像原来的一样。

  在我看来外婆并不是那么严肃,是和蔼的。可妈妈却与我的意见完全不同,她认为外婆是一个对什么事都抱以严肃的心态的人,在她的.儿时,受过不少外婆的指责。而现在她却变了不少。小时候,她总是有种把我捧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哪种小心翼翼。当我长大一点,在她过生日,我第一次为她做了一顿饭时,她却感动的哭了。当我第一次见到外婆流泪时,我觉得自己好傻,我曾经一直以为像外婆这样有过大风大浪的人,什么也都见过,什么都品尝过,我以为她不会缺什么,曾经我一直想不出要送什么礼物才能让她开心,于是很多次我都放弃了……。

  现在我才发现,一个老人无论她曾经有多么辉煌,或有多么落魄,可是她都想要儿女都在她们身边,让她们可以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其实她们的要求是那么简单,一个小小的举动足以让她们泪流满面。

  然而太多的疼爱背后却要外婆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时常舅妈会和外婆吵得不可开交,时常小姨总会在外婆面前抱怨,时常为着病痛而困扰……

  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一直看在眼里,埋在心里。实在有太多的不堪回首让我痛心……这一生就让我尽自己的全部尽力,来安慰外婆那一颗饱经风霜的心,回报这无私的思想。

外婆的作文 篇2

  小时候,经常牵着外婆的手,走在大街上。外婆会给我买薄荷吃。我和她都爱吃。“薄荷”和“婆婆”又是谐音。长期一来,就成了“婆婆糖”。

  在我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她会把我放在背篓里,带我去赶集。是啊,对外婆的回忆大多是买菜,那回忆在那菜篮里。

  有一次,我闹了脾气。原因是外婆上街回来时忘了给我买“婆婆糖”。我不高兴了,把外婆推到门外,“砰”的关了门。后来我知道了人老了,经常会健忘。而我外婆那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对她来说,这是很正常的。我哭了,哭声被门外的外婆听到了,她赶忙拿出钥匙,开了门,抱起我,给我讲故事。她的故事十分有趣,有很多是关于小动物。什么《小白羊和小黑羊》《蜗牛和蚂蚁》这些有趣的故事就出自她的口中。我很快停止了哭泣,破涕而笑了。外婆也笑了。

  外婆没有读过许多书,但是她知道许多道理。有一次,我从学校回来,途中买了一个大的跳跳球。在路上玩了一会儿,直到五点半才回家。一进门,外婆就问我去哪儿了,是不是被老师留下了。我不敢说我在途中滥用钱,而且又玩了那么久。于是说我被老师留下了。外婆看了我一眼,说好像不是吧。也没有再追究。而我呢,也真是的,竟没有藏好我的`跳跳球。外婆在给我洗衣服时从我的衣兜里翻到了跳跳球。第二天,我放学回家,外婆拿出了跳跳球,但是她却没有责怪我。而是对我说,婆婆老了,有些时候还没有我们家的乖乖聪明呢;不要再骗我了。再说,骗人的孩子鼻子会长长的。婆婆心平气和,语重心长地给我讲道理,我竟然感动地哭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骗过人了。

  自从几年前,我与外婆相处的时间和机会便少了。她说人老了,喜欢清静,于是外婆便回了乡下。我十分想念外婆,想念外婆给我买的“婆婆糖”,但是我又要上学,不能经常回去看望外婆,因此,我把对外婆的思念放在心里。

外婆的作文 篇3

  时间如白驹过隙,数年光阴一晃而过。然而,我总忘却不了外婆的背影。

  孩提时代,记忆中外婆家那个小村总像田园诗人笔下那样安详、宁静。我总记得那个有淡淡月光的夏夜,有蝉鸣浅浅的荷塘,还有外婆一遍遍不厌其烦讲述的故事。月光好像牛乳般,缓缓的无声地泄在碧玉盘上,不知何时浮起的雾气,竞也像匹轻纱一般地,将荷塘罩住了。月光下,外婆的背影在小小的我眼中是那样高大,她就在这一片朦胧中讲着同样飘渺的故事。

  外公去世后,我看见的外婆总是忙碌着的。她要干更多的农活,回家还要为一家十几口人准备饭食,那天,外婆正忙着煮饭,我在一旁时不时打打下手,外婆炒菜的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竟会微微颤抖了,看着外婆微微佝偻的背影,我的鼻子竟莫名的酸了一下。

  即便如此,外婆脸上的笑容也从未消失过,我们仍然会忙里偷闲,不放过任何享受生活的机会。一个平和的午后,家里几个较幼的孩子们聚做一团,嚷着要吃枣儿,外婆被闹的没办法,只好去为他们打枣儿,那个布满灰尘的竹凳又被搬出来了,外婆颤颤巍巍,小心翼翼的踩上去,手上拿着一根比她人还高的细竹竿。枣树“哗哗”的响起来了,枣雨也“啪嗒啪嗒”的落下来了。孩子们雀跃着冲上前去拾枣儿,我站在后面,看着外婆孤独地,艰难地摇动着竹竿的背影,眼泪忽然又涌上来了。看到外婆要下凳来,我赶紧拭去泪,上前帮扶着。外婆放下竹竿,递给我一捧枣儿,和蔼的笑着:“晓晓,你也吃啊!”我接过枣,心中五味杂陈。

  到了读小学的年纪,我便回到了城市,农闲时间,外婆经常过来看我。一次农闲时,外婆来到我就读的小学门口接我放学,夕阳的余晖在我俩身上顽皮的跳动着,又在平坦的水泥路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在与外婆你一言我一语的家常中,我不知不觉与外婆并肩而行,才猛然发现,童年时外婆于我遥不可及的肩膀,已经比我矮出了一大截,再看外婆在夕阳下佝偻的.背影,一种凄凉的情感油然生了出来。

  农闲时期已过,外婆便要回乡了,在人山人海的车站,我和妈妈与外婆挥手告别。外婆提着我们送她的礼物,艰难在拥挤的人群中的穿行着,明明人流如潮,可外婆的背影却显得那么孤单与寂寞。外婆直到上了车,还在窗边与我们不停的挥手,外婆当年挑起生活重担的双手,如今已变得像干枯的树枝,却还坚持着不舍的挥动着,直到大巴在我眼里变成一个小黑点儿,再也看不见了,我们才踏上回家的路。

  如今因为学业,能和外婆见面的机会跟是少之又少,只是偶尔翻到泛黄的旧照片,才会想起那些关于外婆的往事。外婆那样坚忍,那样乐观,可她终究还是老了,想到这里,泪光不知不觉又泛了出来。

  时间是一条奔流而永不停息的河,不断冲刷河岸记忆的泥沙,但却永远带不走我记忆深处外婆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