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作文

时间:2023-01-13 15:11:43 外婆 我要投稿

【精华】外婆的作文合集七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婆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外婆的作文合集七篇

外婆的作文 篇1

  月光如水,时光飞逝,再度迎来了四季之最——春天,“轻易识得春风点,花团锦簇老是春。”大地一片生气希望勃勃,花儿弛启了迷我的笑容,草儿探出脑袋,美奇的窥视着世间,树儿伸长手臂,抽出新的嫩芽,来欢度新春,我来到外婆家的小园,小园上百花全抬,百鸟争叫,好一片生机盎然。

  俗话说得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去风雨声,花涨枝多少。”尔看外婆的小园恰是如斯,在春景春色的照射下,鸟儿孑然一身地唱歌,蝴蝶跟着小鸟的歌声唱翩翩讫舞。小园究竟是小园,可以多了菜,少了草,少了树,但相对少不了绿色。你望左边,菠菜像老头,始终弯着腰,从它绿绿的皮肤中也能够瞅没这岁月的痕迹,它的头领像海的波浪一圈圈一层层,这是怎么回事?想想就可知,该然是红缨毛了。最年青的就是葱,它站在大门心,挺着腰,尖尖的脑袋对着地空,活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卒,时时刻刻皆在捍卫着菜园保卫着菜园里的花花草草,让动物们安全的功日子每应小偷出去时,它们总不抬头折节,晃佳了架式,盘算跟小偷大战三百归折。在草士兵的守护下,其它花草树木,水深火热,过着日出而长,日降而息,首看相帮的太平生活。“哦、哦、哦!哦、哦、哦!”在小园面生涯着一只私鸡,它天天凌晨按时鸣大野伏床,是大家的赖助手。

  外婆的小园姹紫嫣红,活力勃勃,五彩缤纷,我下次必定还会来。

外婆的作文 篇2

  在我老家,老一辈人走亲访友有讲究,除了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每年夏秋两季的农忙时节,还有“看忙前”(又叫“看忙口”),“看忙后(又叫“看忙罢”)”的说法。亲友间来往走动,免不了要带上礼物,多是自己家蒸的礼馍(一种异于自己家食用的馍,圆圆的又白又大),自己家产的水果、蔬菜,采买的白的、红的砂糖,偶尔也有所谓的“副食”,虽不值钱,却是难得的一片心意。这时候,礼物多半是盛放在一个俗称“糖笼”的竹笼里。竹笼有提手,有可以取下来的盖子,长长的,方方的,大概是盼着日子甜甜蜜蜜,所以老家的乡亲们称之为“糖笼”,用其盛放礼物,也是对亲友一种无声的祝福吧!

  外婆屋里也有一个糖笼,不过不是走动时用的,它是属于外婆的专用糖笼,里面常常有晚辈们孝敬外婆的美味,就悬挂在炕头的屋梁上。小时候去外婆家,我总忍不住偷偷地凝望,那糖笼里面仿佛藏着一只小手,一只无形的有着长长的胳膊的小手,每次都把我的心挠得直痒痒。

  外婆瘫痪多年,几个舅妈轮流照顾,我妈也经常去给外婆拆洗被褥。那时候我还没上学,正是“打听生日吃满月”的年龄,每次听我妈说要去外婆家,我就撵前撵后地跟着,生怕不带我,我爸就逗我,说我没有合适的鞋子穿,布鞋都漏出了两个大脚趾,是“舅舅都跑出来了”,这时候我妈把自己和我收拾的利利索索,再从柜子底翻出我走亲戚的专用布鞋,让我穿上,再把早就准备好的礼馍装进糖笼,盖好盖子,并给盖子上搭上一条干净的花毛巾。一般爸爸得去地里干活,就我妈带着我去外婆家,她提着糖笼,我就像一条调皮的小狗,欢快地跑在前面,逢人就炫耀:“我到我外婆家去呀,我穿的是新鞋子!”邻居婶子看见了,笑着假装要踩我的鞋子,我就急急地躲远了,我妈亲切地和邻居们打招呼,我就催:“再不走,我舅家饭都吃完了!”邻居们就笑:“那你急着喝恶水(洗锅水)呀!”,我就急了:“我外婆糖笼里还有鸡蛋糕呢!”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期待地望着去外婆家的路,似乎好遥远,好遥远……

  见我着急,邻居们就长话短说了,可是我妈一路走,一路和人互相打着招呼,似乎谁都透着亲热,我还得被我妈指挥着喊人,反正我不认识几个,让我喊啥就喊啥,我心里就纳闷:怎么这么多亲戚。最让我郁闷的是,快到外婆家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喊我妈妈“瓜婆”,我就急眼了,我的印象里“瓜”就是傻的意思,“婆”就是老太太,我扑过去就要打架,我妈眼疾手快地拦住了,听我委屈的说了缘由,妈妈不由地笑了,耐心地解释给我听,“瓜”是“姑”的谐音,我妈辈份大,是女孩爸爸的姑姑,所以女孩要管我妈叫“瓜婆”,在我们家东北方向的乾县,有一个武则天的陵墓,我们叫瓜婆陵呢。

  武则天我知道,我爷爷给我讲过武则天的故事,她是我们国家古代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可是她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凭啥把她叫瓜婆,她是谁的瓜婆,都叫瓜婆,不是都岔了辈份?我决定等回家了就去问爷爷,在我心里爷爷是最有本事的人,知道的东西可多了,又不嫌我烦,就这么决定了!我转过身,瞪着眼睛对小女孩说:“既然我妈是你“瓜婆”,那你得把我叫叔!”小女孩两根羊角辫朝天,嘟着嘴,小声嘟囔:“你熟透了没,还让我叫叔?”“嗯,嗯“我感觉自己反应不过来了:“我不管,反正你就得叫叔”,妈妈见我们只是玩耍,交代了几句不许欺负女孩的话,就自己先去了外婆家。

  小女孩又喊了男男女女几个小孩过来,我们一起做游戏,游戏什么内容我基本没了印象,只记得很高兴,似乎我的辈份也被拉了下来,还得喊比我大的叫姐姐,哥哥,大家正玩的高兴,突然有人喊:“红团来了”,“哇,毛,红团来了!”(这个名字叫红团的疯子是因爱情受挫而疯,每次经过人群先喊“哇,毛”,孩子们就管他叫哇毛红团,当时我对他是一无所知)大家一窝蜂地跑掉了,我傻傻地站着,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时候我看见一个年轻男子,衣服破破烂烂,光脚不穿鞋,长长的头发脏兮兮的遮住半边脸,脸上尽是污泥,嘴里不知乱喊些什么,向我跑了过来,这个人是疯子!我吓得边哭边跑,不知什么时候,我的一只鞋子没有了。听了伙伴的报告,寻着我的哭声,等舅妈在一间破旧老屋的墙脚找到我时,我已经哭哑了嗓子——我听说武疯子会把小孩烤了吃,想象着自己被抓的恐怖一幕,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舅妈抱着我哄,说疯子已经被她赶走了,这个疯子不会抓小孩,等我止住了泪水,就抱我回去,把我放在外婆的炕沿上,我鼻子里还带着哭音,外婆就示意让舅妈取她糖笼里的糕点给我,呀,外婆的糖笼里果然有鸡蛋糕!我小口地咬着,甜甜的味道,软软的口感,让刚才被惊吓的恐惧的感觉渐渐消失了,我盯着外婆的糖笼,心里想:为啥我家的糖笼里就没有鸡蛋糕呢,是不是怪我妈没把它挂在炕头的屋梁上,还得挂好多天才会有——不然你看外婆的糖笼一直都挂着,才一直都有软软的,甜甜的鸡蛋糕在里面,上一次,上上一次,都能取出来给我,我妈总提着我家的糖笼走亲戚,怕是把鸡蛋糕都吓跑了,早知道这样,我就求爸爸给房梁上也绑根绳子,绳子上也吊个铁钩钩,把我家糖笼也一直挂上去,等时间久了,在自己家里也可以吃到鸡蛋糕了,多美啊!

  当我正异想天开的时候,我妈袖子高高地绾着,湿着手进屋了——她正给外婆洗衣服,看见我在吃外婆的糕点,就训我,说糕点是舅舅、大姨他们从城里给外婆买的,他们工作忙,就大老远让人捎给外婆的。外婆身体不好,牙也不好,要吃软软的糕点补充营养,以前外婆总给我吃,是因为我们家就我一个男孩,疼我爱我,其他表哥表妹偶尔来解个馋,可没有多给吃过的。我看看躺在炕上的外婆,她消瘦的脸正慈祥地看着我微笑,我爬过去抓住她枯瘦的手,心里想着:等我长大挣了钱,也给外婆的糖笼里放鸡蛋糕,不,放天鹅蛋蛋糕,天鹅蛋蛋糕更软更甜!我又仔细地看着外婆的糖笼,提手上密密地绕了红头绳,糖笼底上还有字,可惜我不认识它们,只觉得是美好的祝福的话,不知是远在宝鸡的大舅、二舅的祝福,还是大姨的,他们都在城里,可每次外婆糖笼的吃食都是满的,原来单单吊起来的糖笼自己长不出好吃的!

  我们村里有过庙会的传统,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五,三月十八,四月初十,都有庙会。记得小时候,在庙会来临之前三四天,沿着十字东西主街的两边早早就被人用白石灰画了圈(石灰圈表示有人占了位),一个连着一个,远处看仿佛是巨大的佛珠念串。一旦哪天早上有眼尖的小孩发现了白石灰画的圈,一会的功夫,我们一群小伙伴就都知道了,兴奋地连蹦带跳,纷纷找自家的大人讨要零花钱。

  记忆里,庙会上除了大人们需要的各式农具、厨具、家具、衣服、树苗、菜苗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吃食,印象最深的有瓜子,花生,镜糕,插糕,豆腐脑,面皮子……爷爷也早早就给了我五角钱,我把它小心地装在裤子口袋里,还让我妈给我用别针把口袋口别住,等庙会来了那天,我约了几个伙伴一起去赶会,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寻找自己的美味,我突然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卖棒棒糖(我老家一种用玉米面粉加了糖,经过高温从一种机器里烤熟拉长的零食)的摊子,有黄色的长长的像金箍棒,也有染了红色的长长的像擀面杖,还有短短的像蚕蛹一样,装成小袋来卖,一种巨大的幸福感从天而降,这不就是给外婆最好的礼物吗!不用牙咬,放到嘴里自己就能化,而且甜甜的适合外婆的口味,我赶紧过去,掏出钱来,给自己占了四包,告诉同伴,我要去我外婆家,让他们给我家里人说一声,就急急忙忙往外婆家跑去,四小袋棒棒糖不重,却累得我满头大汗,一进外婆家大门就喊:“外婆,外婆,我给你糖笼里添好吃的来了!”舅妈听到后从厨房出来,乐呵呵地迎接我,等听明白怎么回事,就接过两袋,给外婆放进糖笼,拆了一袋给外婆喂,我分明看见外婆没牙的嘴蠕动着,吃的很香甜……

  外婆已经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我不能再给外婆的糖笼里添加任何好吃的了,可是每每在我想起外婆,就想起她炕头挂着的糖笼,那缠着红头绳,底上有字的糖笼,里面装满了后辈们孝敬她老人家的好吃的,不知天堂里外婆的炕头有没有糖笼,只属于外婆的糖笼!

外婆的作文 篇3

  “摇,摇,摇到外婆桥……”奶声奶气的句童谣传入耳畔,既熟悉又陌生,记忆被一点点拼凑起来,渐渐清晰……

  “摇,摇,摇到外婆桥…”儿时的我,总坐在外公的肩膀上,嘴里塞着糖,含糊不清地跟着外公唱着这句童谣,声音一个稚嫩、一个沧桑,却格外的和谐。

  那时父母忙于工作,便将正咿呀学语的我交给外公外婆照顾,于是我便在那饱经沧桑的小灰楼里住了六年。那栋小楼前面有一条河,两边都栽着高大的垂柳,河上还架着一座桥。清晨,每当阳光暖洋洋地洒在桥上,和谐的春风吹起柳条,河畔上陆续就会有妇女来清洗衣裳了,边唠着家常,边用棒槌狠劲儿地敲打着衣裳,那样子实在惬意!外婆也会去。我便跟在她身后,趁她不注意时溜到桥上,逗逗鱼儿,或是细细的欣赏那些刻在桥身的美轮美奂的花纹,偶尔也会跑到那头的集市上寻找正在下棋的外公,然后缠着他给我买些糖。

  待到外婆洗完衣裳,她便会站在桥头喊道乖孙女,该回来喽!”也不管我是否听见了,是否回应了,转身便向家走去,因为她知道我向来乖,不会乱跑,更不会捅什么篓子。若是到了饭点而我还未归家,她便又会站到桥头喊我,而桥那头,定会出现我和外公的身影,当然,我照例坐在外公肩上……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外公外婆也渐渐老了,我不在外公肩上,也不再需要外婆到桥头喊我回家了。我上学了,每天放学后走到桥上,总会冲着那栋小灰楼喊一声“外公外婆”,然后便会有两颗花白的脑袋从窗口探出来,笑眯眯地冲我挥手。似乎已成为习惯。

  再后来啊,外公走了,甚至忘记与我告别了,得知消息后,我哭了整夜,嗓子哑了,眼睛也肿得跟两颗烂桃子似的。外婆也搬离了那栋小灰楼,跟舅舅一家一起生活。我被繁重的学业压得喘不过气,也渐渐忘却了外公的肩和外婆的桥。可我多希望,当我再次走在桥上,冲着那栋小灰楼喊“外公外婆”时,会有两颗花白的脑袋从窗口探出来,笑眯眯地冲我挥手,依旧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外公的肩,外婆的桥,那句含糊不清的童谣,都在我记忆里,像一块块拼图,虽有点零落散乱,但拼起来后却是一幅完整的画卷,一段美丽的时光。

外婆的作文 篇4

  我的外婆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一天到晚都在为我们而忙碌着。

  今天,天气非常炎热,鸡蛋都能被烤熟了,外婆却依然在给我们做饭吃。我悄悄地走进厨房里,只见外婆满头大汗,连衣服也湿了,我又悄悄地跑去拿了一条湿毛巾给外婆擦了擦汗,外婆才发现了我在厨房里面儿。外婆微笑着赶着我说:“慧慧,这儿太热了,赶快去空调屋里凉快着,到处跑什么呢?”我回答说:“我来叫您也去呀!我今天做饭。”外婆说:“你呀,等着吃饭就行了!”我大声叫道:“您去休息吧,我来做就可以了,您放心。”说完,我就拿起外婆准备的.鸡蛋,往碗里一打,加上盐、葱花,拿起筷子吃力地搅了起来。外婆看着我笨拙的样子呵呵的笑了起来,然后麻利地放上了油锅,油热了以后,我就把鸡蛋倒进锅里炒熟了。

  一道香喷喷的炒鸡蛋就这样出炉了。

外婆的作文 篇5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到外婆家看望外婆。远远地,我没有看见外婆在地里劳动,就对妈妈说:“不对呀,外婆怎么不在地里了,可能身体不好。”妈妈说:“你不要瞎说,可能在烧饭!”

  走进外婆家,果然看到外婆躺在床上。问了以后,我才知道外婆受了风寒,得了感冒。她看到我就从床上爬起来又是给我倒茶,又是拿好东西给我吃,还问我学习好不好,身体怎么样。我立刻说:“外婆,你身体不好,快去床上躺下。我的身体好,学习也好。你放心好了。”外婆说:“现在,我去地里采一点新蚕豆烧给你们吃。”我和妈妈同声说:“你有病,还是躺到床上休息一下。”外婆说:“不要紧的,你们一来,我的病就好了。而且你们难得来一次,我一定要好好招待。”说着,她就走出门到地里去了。我和妈妈马上跟着来到地里,一起采蚕豆。

  采了蚕豆,又割了几棵青菜,外婆就回到家里忙着清洗起来。她还叫舅舅去买一条大鲫鱼,给我烧汤喝。她自己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于是,我对外婆说:“你歇一会儿,还是让我妈妈来烧吧!”外婆却说:“没有关系,现在不干,以后可就没有机会了。”听了外婆的话,我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我一定要好好对待外婆,不让她多为我操心。

外婆的作文 篇6

  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我是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那时我特别希望家里能来客人,因为家里亲戚朋友一来不仅可以吃肉,还可以吃到面,是外婆纯手工制作的面。

  脑中一直有这样一个画面,客人一来,外婆就会从村口买一大袋面粉回来,然后全部倒在盆中,那面粉又白又细腻,摸上去很舒服。外婆总会小心地将水一点点加入盆中,最后盆手两净,那面也变得软硬适中,还富有弹性。

  我从小就很佩服外婆的那双手,她可以将根根丝线变成衣服上的翩翩蝴蝶,绣在枕巾上的戏水鸳鸯活灵活现,她可以用那手举几十斤的重物,可以在年节中制作出桌上一道又一道的美食,可以将面粉变成面条,那双粗糙布满老茧的手是这样的巧。

  还记得外婆手脚麻利的将那面放入翻滚的锅中的样子,记得外婆将刚摘下来的辣椒切成碎,放入锅中翻炒,那辣椒被端上桌时油油的、亮亮的,令人涶涎欲滴。

  一勺肉汤,再夹几筷子面条,最后浇上辣椒臊子啊!好香,那汤好浓,好暖,暖到心中去,那面好滑,嚼劲十足,在冬天若能吃上这样一碗可以暖到心里的面,那一定很幸福。剁椒面虽简单,却洋溢着幸福、温暖,一家人围在一张桌上,吃上这样一碗家常面也是很温馨的。

  今天我们的物资丰富了,可很多家庭,又有多少时间能够聚在一起吃碗面,吃顿饭呢?——儿女只有在年节中,回家一躺,儿孙常因学业而在外拼搏,老人家们想和儿孙们说句话,想给儿孙们做碗面都很难。

  那天外婆打电话来了,我说我很想她。她说她也很想我,她要我好好学习,我说有时间就回去看她,她说:“恐怕要到过年了”。外婆没有说自己很孤单,但我是知道的,外公过世后一个人守着若大个房子是何等的孤独。

  妈妈说外婆永远不知道向别人怨苦,她只会把苦放在心中,她要我有时间多替她疼外婆,她说外婆从小就疼我,她说我陪她的时间比陪外婆的时间要多。我重重的点了点头,我会替妈妈好好爱外婆的。

  很久没吃面了,也有一段时间没见外婆了。这次我一定要回家,再吃上一碗剁椒面,这次我要亲手给外婆做,让她也暖到心中。我一定多陪她说说话,在夕阳中和她一起做面,一起共度甜蜜的梦乡。

外婆的作文 篇7

  “外婆!煤气公司派人来装煤气灶了!”我放开嗓门呼唤正在屋里看报的外婆。外婆听到喊声,赶忙放下手中的报纸,快步来到厨房间,一看,果然是煤气公司来的工人师傅,便笑着说:“噢,老师傅是来装煤气灶的,那太好了!快请进屋里先歇一歇。”工人师傅忙说:“谢谢你,我们还是快点把煤气灶装好,让你们早点用吧。”说着,他们拿出工具器材,就干了起来。

  只见他们一会儿拨弄煤气管的接头,一会儿又丁丁当当敲打着什么,真是忙得不开交。我的外婆更是忙个不停,你瞧,她一会给工人师傅递茶水,一会儿送毛巾给他们擦汗。外婆一边忙,一边还一个劲儿地笑,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线。嗨,装煤气灶这喜事怎能不使外婆高兴呢?

  前几年,我家刚从上海市区搬到效县嘉定,新住房宽敞明亮,空气清新,样样都好,可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能用上煤气。烧水做饭,只得临时用煤饼炉,这下可苦死了外婆。

  每天大清早,当我还在暖被窝里做梦时,外婆早已起床了。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捅煤炉。她稀哩哗啦一捅炉子,我们屋里就灌满了灰尘和煤烟气味,呛得大家直咳嗽,外婆更是满脸烟灰,气喘吁吁。每天晚上,外婆还得封煤饼炉,这也是件十分麻烦的事,先要加好煤饼,再把煤灰抠掉,然后把炉膛底口封住。有时封得不好,到第二天早晨拨开炉门一看,不是煤饼烧光了便是新煤饼没烧着,外婆只得重新引炉子。

  这可是件苦差使,先要准备好木花和废纸,再要劈好木柴,一点上火,浓烟直冒,总是熏得人直淌泪水。所以,每烧一顿饭,“伺侯”一次煤饼炉,外婆总要“哭”一次,唠叨一阵:何年何月才能用上煤气呀!

  如今,我家真的用上煤气了,外婆从心底里笑出来。当天,外婆就用煤气灶做晚饭。她一边抚摸着崭新闪亮的煤气灶,一边端详着像莲花瓣一样的火苗,甜密地笑着说:“嘉定也能用煤气烧饭了!哈哈哈……”

【外婆的作文】相关文章:

可亲的外婆|慈祥的外婆_外婆作文06-23

描写外婆的作文:外婆08-19

外婆能干的外婆作文07-25

外婆的手描写外婆的作文10-25

写外婆的作文可爱的外婆10-29

懂你外婆描写外婆的作文10-14

关于外婆的作文:“平凡”的外婆08-08

写外婆的作文:外婆光08-15

关于外婆的作文:外婆的双脚08-05

关于外婆的作文:外婆的红薯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