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车里的童年

时间:2024-02-19 11:59:14 童年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馄饨车里的童年

  凌晨十二点,一阵敲击声冲破云霄,打碎了夜的寂静。敲击声一声接一声沉沉地响着,它穿过挡风玻璃,穿过我的肺腑,在我依稀的记忆里溅起涟漪。

馄饨车里的童年

  这个敲击声,我熟悉得很。所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它对于我的意义正是如此——已经在我心里扎下深根。一日不见它,就心慌慌!

  我想我与它的初次见面,是在一条步行街上。那时,夏天。微风轻拂灼热的大地,卷起绿草的清新,在我的跟前稍作停歇,便牵动我的细发,向巷中荡去。我们走过小巷,突然眼前突兀瞧见一辆馄饨车。我的妈妈是个“美食专家”,她喜欢品尝各类美食。她也许是知道白面皮儿的味,知道它的鲜美,便也想让我体会这快乐的滋味,于是兴奋地把我拉了过去,为我点了一份又一份的馄饨。我想跟她说,我们是吃不完的。但看着她一脸幸福的样子,最后我还是把话生生吞了回去。我一脸郁闷,为将吃不完的馄饨所担忧。但当那白面皮儿端上来后,我改变了想法。它的味道真的很绝。

  这就是我与它的初见。在我记忆里,温州卖馄饨的人,大多不开铺。他们都是踩着三轮,成为行走的“店铺”。他们每人手拿一根棒子敲击着把手上的竹筒。他们所到之处,都会回荡着木棒与竹筒间的爱情故事。每当我家楼下传来这悦耳的声音时,我便知道我的馄饨来了,于是脑袋不加思考,立马从存钱罐里拿出五元,飞奔而下。至于后话,就不言而喻了。

  后来我与它的关系就更加亲密了。我的爷爷去弄了一台馄饨车回来。每天清晨四点,他便早早起来,开始准备馅料。到了六点,我起了床。他开启煤气,给我做了一碗馄饨后,就蹬着他的三轮,敲着竹筒,扬长而去。那些天我的早饭都是它,但是它并没有让我乏味。有时,我会往馄饨里加一些酱油什么的补充它的味道;有时,爷爷大清早给我买了饭团,我便把馄饨当汤喝。那些日子是真的滋润。我快乐的童年,便在馄饨味中度过。

  生活一直过得很愉悦,直到爷爷卖了它的三轮。我上了我的小学。一切又都变了。我离开我原来的城市,去了另一个地方。在那里,没有木棒与竹筒的窃窃私语,没有嘎吱嘎吱响的三轮,只有房屋俨然。我的梦,好像断了一根弦。后来,我也会去吃馄饨,但总觉少了一点什么,觉着馄饨的味淡了。之后吃馄饨次数,少之甚少。

  我升初中后,我又一次回到原来那个生活了几年的小城市。我看见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们,他们有说有笑,很开心。我又看见街道两旁建起整整齐齐的房子。房子里,一些人正在热情款待着客人,他们也是有说有笑的。我走过街道,来到一个小公园,打算放松放松。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脚边的花。看着看着,突然领悟:万物的美,不是一看就知道的,是要用心去感受。也许今天你爱上了这一朵花,记住了它的位置,它的模样。明天你再来看它,它就不会再是之前那一朵了。之前的那一朵,已经消失在昨天,只存于你的记忆里,停住在你的心中。但它依然美丽,依然惹人喜爱,这也就足够了。

  待我休息好后,我再一次回到那个繁华的街道,直接走入一家馄饨店,阔气的要了一份馄饨。馄饨的香氤氲在清爽的空气里,与空气糅合,产生一丝香甜。捧着碗喝了一口汤,甘甜的汤,刺激着味蕾,淌入干涩的喉咙,留下炽热。勺起一只馄饨,放入嘴中。咬下刹那,汤汁在嘴里爆出火花,将凛冬幻化成盛夏。丝滑而嫩嫩的面皮里包裹着Q弹的肉,我咀嚼着,它弹跳着。一餐结束,心情愉悦。虽然不是那味,但也很鲜美。

  回味着:馄饨车里的童年,童年的味道呦,就像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