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故乡的作文

时间:2022-08-23 10:24:28 思乡 我要投稿

【推荐】春节故乡的作文10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故乡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春节故乡的作文10篇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1

  “春节”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大家欢聚一堂,热热闹闹的,一派祥和。

  “放鞭炮,吃年夜饭”可谓是过年的“重头戏”了。瞧,现在才下午五点钟,奶奶却已经忙活起来了。再看看客厅里,长辈们正开心地谈天说地,小孩们则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随着一盘盘佳肴陆续上桌了,我们才意识到准备放鞭炮了。看着爸爸从箱子里拿出了一大卷的鞭炮往门外走去,我赶忙拦住爸爸,说道:“爸爸,这回让哥哥来点燃鞭炮如何?”爸爸看向哥哥,却见哥哥正使劲地摇头摆手。爸爸看着他说:“一个男子汉,这么怕死干嘛!”说着,把手中的鞭炮递给他并把他往门口推。见他那十分无奈的样子,我不由的觉得好笑。在看看他的动作:还没点燃就跑的远远的。第二次点鞭炮时,几分钟过去了,怎么还没点燃?原来啊,这紧要关头打火机却“掉链子”了。第三次终于点燃了,只见哥哥早已跑到一棵大树后面,探出颗脑袋远远地望着那鞭炮。我们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鞭炮声渐渐消失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原新的一年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吧!回到家中,看到那满桌的菜肴,数了数竟有十八道菜,大家都惊呆了,入座后,只见爷爷拿出了一瓶茅台酒来,与大家品尝、分享。只见长辈们纷纷拿出了红包递给我们并送上祝福,我们也互相的道谢、祝福。然后,便美美的吃着年夜饭,其乐融融。

  瞧,这就是我们家充满欢笑的春节。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2

  盼啊,盼啊,新年的天使终于踩着欢快的舞步降临到人间。正是“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是个欢快的日子,在这个节日里,有许多欢歌笑语,有许多甜言蜜语,还有很多五彩缤纷的烟花……

  我们故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快乐比,我想应该是快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这是旧年的结尾,新年的开始,家家户户都准备着年夜饭,大家欢聚一堂,兴高采烈地谈着旧年一年里的各种乐趣,我悄悄的拿出相机,将这其乐融融的画面定格在相机里。当11点的来临时,便是我们故乡新年的一大特色。当新年倒计时响起的时候,院子里便此起彼伏的响起了鞭炮声,开始迎接新的一年,十一支烟火直指天空,一粒粒金沙喷射而出,在天空中傲然绽放,姹紫嫣红,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我们一大家子,围着旺火,放着鞭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初一早上一起来,大家便穿起新衣,来到长辈家拜年,送上问候,送上关怀,而长辈总会给小孩压岁钱,是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健康吉利。

  故乡的春节丰富多彩,每一天都有一番快乐,一番精彩!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河南虞城县,我家乡的春节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话,那就跟我来吧!

  春节的时候,各家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大门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门神。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这时,我的家人们也在办年货,看见大家在汗流浃背地干,我也去帮忙,我的任务是陪我的奶奶一起买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们全家一起吃饺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颗牙齿就是被包在饺子里的硬币给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正在想着,笑着,只听“咯噔”一声,钱从我的奶奶嘴里掉了出来。看来今年我是当不了福星啦,福星是我的奶奶呀!作文

  我家乡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过年的话,那就请到我的家乡来吧!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4

  我的故乡在理县的一个小村庄,那里风调雨顺,春天春暖花开,夏天骄阳似火,秋天春华秋实,冬天白雪皑皑。在这冬天里最火红、最热闹的要数春节了。

  春节前一个月,村里的人们就会选一头最肥最壮的猪作为年猪把它杀掉,而且还要做很多腊肉和香肠,味道齐全,有五香味、麻辣味、香甜味……做好的腊肉和香肠还要挂在墙上晒干,家里的小狗看了直流口水。大人们还要把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为过年做充分的准备。

  除夕这一天,是最轻松的时候了。在外地工作的大人们,都要赶回来吃团圆饭。大人们去办年货,买的东西可丰富了,有鞭炮、饮料、瓜子……真是应有尽有,当然小孩的新衣服也是必不可少的。年夜饭更是多姿多味,有鸡、鸭、鱼、肉,那可别提有多好吃了!

  吃完年夜饭,我和小朋友开始放鞭炮,调皮的小朋友往墙壁上炸,把墙壁都炸开了花。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真是乐不思蜀。晚上我和家人们开始守岁,守岁可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了,小孩给长辈们磕头挣压岁钱,该轮到我了,先给爷爷奶奶磕头,给了我八百元,然后我一个接一个地拜年,可要挣不少压岁钱哦!

  过年我最喜欢玩鞭炮,有一次我玩冲天炮,冲天炮往上冲,只听“砰”的一声响,我走过去一看,天啦!把灯笼炸烂了,门外一片漆黑,这下会有一顿笋子炒肉吃了,但是因为过年,大人们也不好打骂小孩,所以也就这样过去了。

  过年真有趣,我喜欢过年,要是每天都是过年就好了。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5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

  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年货。春联、福字更是抢手货,市场里挂上了大红灯笼,远远望去仿佛空中燃起了一团火。

  望着这熙熙攘攘的`人们,我不仅想起了故乡的春节。

  那一年,和爸爸妈妈去乡下的奶奶家过春节。这个乡村的习俗是家家户户过年都要贴窗花,而剪纸是奶奶的“绝活”。每天,我和小朋友聚在奶奶周围,奶奶的手很巧,不一会儿,就剪出个“龙凤呈祥”。幼稚的我不知这叫做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央求奶奶教我“变魔术”。

  “教学生涯”开始了,我左手拿纸,右手抓着刚磨过的剪刀,开始乱剪起来,一不小心,错手剪到手指了,疼得我吱哇乱叫,泪珠一个劲地往下淌,我气得把剪刀扔在地下,蹬着双腿,大喊:“不学了。”

  奶奶捡起剪刀,和蔼地说:“好孙女,不哭了,没听说吗,想有回报,就得有付出。”

  听了奶奶的话,我接过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了起来。虽然剪出来的样子很难看,可这是我第一次剪纸,能剪出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猛然想起,书包里有几张宣传画,有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不知道奶奶能不能剪出福娃呢。

  我把宣传画递给奶奶,只见奶奶半低着头,眯缝着眼睛,郑重地把宣传画高高举起,细细打量一番,稍一思考,抄起剪子,几分钟后,五个可爱的小精灵就诞生了。

  我举着福娃兴奋地在地上跑来跑去,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定要让剪纸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学校举办的剪纸大赛中,我取得了好成绩,这全得力于奶奶的悉心传授。我怀念故乡的春节,然而我更想念心灵手巧的奶奶。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6

  每到腊月二十三,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了,大街上人山人海,一不留神就可能在这人海中找不到东南西北了。

  除夕可真热闹。晚上每家每戶的人都要穿新衣,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断,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他们都要从千里路上赶回来吃团员年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看春节联欢晚会,时间在笑声中悄悄的溜走了,“咚”“咚”“咚”“咚”时钟响了,12点了,大家都回去睡觉,热闹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起来,大家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除一、除二几天,大家都要去给亲戚好友们家拜年了,在亲戚家不仅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还可以收压岁钱,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了,压岁钱不仅可以买文具,也可以去买自己一直想要的玩具、手饰、挂件等等……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红火得很。晚上,我约上几个小伙伴,溜到大街上。啊!這里已是灯的海洋。灯可多了,有孔雀灯、荷花灯、老虎灯…真是美丽极了!此时此刻,我好像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同学们该去上学了,长辈们都去上班了,一切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7

  小时候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除了玩和吃——所以腊月到正月这段时间对我来说简直是像在天堂。

  说这段日子像在天堂,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来是每天都能吃到好东西,二来时这段时间内,大人们都在忙着过年,自然就没有精力管我,留下我和邻家孩子们疯玩,而且很多时候大人们回家时都会给我捎几个小玩意儿。

  这段时间里,外婆通常在家里包饺子,灌香肠,拌什锦菜。香肠之类的一做就做一大批,冻在冰箱里,够着吃一年,而什锦菜却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因为大人们说什锦菜是由于一的,什么黄豆芽是如意,荠菜是聚财,芹菜是勤劳,黄花菜是前途似锦,香菇是和和美美,千张是千秋百代代代兴旺……我是从来不讲究什么寓意的了,宗旨能吃就行,就这么十来样菜放在一起炒,色香味俱全。有时因为菜贩子提前回家过年,少了个一两种菜,外婆就买别的提上,所以年年的什锦菜都有不同的味儿,就有不同的盼头。什锦菜一炒就是一大锅,用铁缸子盛着,从腊月一直吃到正月。

  外婆在家里炒菜灌香肠包饺子,我就在花园里荡秋千和邻居的小胖墩龙蛋玩。有时,外婆会给我几个钢镚儿,让我买点小东小西。这钱通常是用来买掼炮的,掼炮外头用红纸裹着,里头包一点火药,一块钱三盒,这是小孩子们最爱的玩具。把这个小炮仗往地上使劲一掼,就“啪”地炸响。最喜欢干的,就是把掼炮朝电瓶车扔,就在离它不到一寸处炸开,热的电瓶车惊恐得警报直响,调皮的我们就会庆祝似的欢呼起来。

  每每当玩的正尽兴时,外婆的声音那个会就从窗子里传出“小玉!来尝尝这味儿怎么样?”有些需要“大批量”制作的年味儿,她通常先做一些给我尝尝,等我点点头说好吃时,她就又会得意地用南京话自夸道:“啧啧,这是顶呱呱!好得一沓带一抹!”又愉快地给我擦擦嘴,拍拍我的屁股,然后哼着小调套上棉袄淋上小宝带我去“五条巷”买点小杂货。

  新年即将来临,小巷子也年味十足。到处都装点着红色,就连再小的烧饼摊也挂上了红灯笼。路边的小贩子们将各种各样的“金童玉女”“招财进宝”“福“……大大小小色彩鲜艳的贴纸摆在地上,于是路旁边多了一份如春花般的烂漫。除了卖红贴纸的,小巷里还有推着车子走来走去的卖韭菜盒子的,糖葫芦的,酒酿圆子的……就是平时只能在山西路看到的买糖人的也来了。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小吃的叫卖声,使这大冬天里的巷子顿然暖和了起来。

  如果巧的话会正好赶上巷子里头那家做花生糖,那糖浆的香味能叫人被甜化了,诱人地弥漫在空中,叫人闻不够,吸不够。他们把超好的花生均匀地洒在大砧板上,金黄的糖稀就这么滚烫地浇上去,不一会儿便凝固成了一整块,系着围裙的大婶利落地又小心地将其切成薄片,这时的花生糖,脆脆的,还温热着,入口即化,好吃得不行啊。

  年味在腊月里不断的预热升温,到了除夕,我便会异常的兴奋,也许是兴奋地有点累,我总是熬不过八点就睡了,比平时还早得多!因为睡得早,大年初一总是五点多就醒,不安分了起来,爸爸妈妈总叫我再睡一会儿,可实在是没法睡了,我悄悄溜下床,跑到厨房指望灶台,那里的糖年糕我馋了好几天了,家里人总不给吃,说必须留到正月初一,这样才“节节高”。待到家里人都起来后新的一年就要在走亲拜友中开始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在新城市里过年的次数越来越多,却越发怀念从前在故乡老房子里的年味儿。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8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每个地方都很热闹,我们故乡也不例外。

  我的故乡在潮汕揭阳。那里每到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大清扫一遍,把家里的椅子呀、床呀、等等家具搬到门口洗一遍然后到太阳底下晒。铁门都要图上新的一层油漆。家家的子女不管什么都要从外地赶回家过年团聚。

  到了除夕时,人们早早地洗好了澡穿了新衣服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这里面鸡鸭是不可少的,菜都很丰盛,其中小孩最喜欢吃鸡柳了。吃完饭后男孩子们都各自玩去了。到比较宽大的地方放鞭炮去了,女孩子玩烟花。

  正月初一,大人穿着新衣服去亲戚家拜年去了,小孩也跟着去了。每到这时候小孩子们都很开心,因为都能领到大红包。老人呆在家里等着其他亲戚来拜年。大街上都是鞭炮声和小孩的欢呼。

  正月初八是老人最开心的日子了。每到初八初九家家的男人都要去迎财神,男人抬财神,13、14岁的小男孩那彩旗,后面一堆锣鼓声迎来,走到每个街道去报平安。正是这样初八初九两天都会有一个戏团的人来为每个人演潮剧,这种老人最爱看了。戏团后总会有一堆卖烧烤和零食等等的来摆摊,小孩子们都会向大人们要钱买弯曲或零食吃。

  到了初十,大人们都要回去工作了,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就这样,热闹的春节结束了。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9

  春节,是中国一个最古老的节日;春节,是中国一个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更是中国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节日。

  无论在哪里,春节依旧热闹,尤其是乡村的春节,更是令人向往。每家每户做一些平常不做的饭菜,买一些平常不买的食材将其做成一道又一道的美食。不论平时多顽皮的孩子,每逢这天便不再贪玩,总是早早回家,垂涎三尺地等着享用那些美味佳肴。

  夜幕降临时,喧闹一天的乡村终于归于平静。此时家家便会不约而同地点亮自家门口的大红灯笼,为落满白雪的山乡铺上了一层闪着粼光、泛着粉红色的绸缎。同姓人在门外“接”罢已逝的先人回家过年后,全家人便会聚到自家的主房里,敞开大门,留一扇半开的木窗,吃年夜饭,过除夕夜。乡村人不怎么讲究,一个小木桌往炕上一放,摆上早已准备好的饭菜,按照辈分大小,大家盘腿坐在小木桌周围便大吃起来。一家人一边吃着饭菜,一边看着春晚,有说有笑,好不热闹。是的,辛勤的人们平常为了这个家,很少相聚,而今晚的团聚,使原本平常清冷的家显得更加温暖。乡村人爱热闹,但更注重乡情。如果碰到邻居家的子女外出春节未回家,大家便会邀请留守在家的老人过来一起共度除夕,即使不是亲人,可却胜似亲人般盛情款待。

  等吃完年夜饭,晚辈们便会主动打扫卫生,收拾餐具。此后一家人便会坐在炕上,一边看春晚,一边说着一年来各自开心的事,而孩子们则围在炕头尽情玩耍,时不时引得大人们发出爽朗会心的笑声。周围的空气在这一刻,都仿佛温暖起来。农家的炕今夜格外暖和。而炕在今夜也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供大人们守岁,“守岁”就是熬夜不睡觉;另一部分则留给我们这些实在熬不了夜的小孩睡觉。主房的炕非常大,睡四五个人不成问题,要是再挤一挤,可以睡七八个人。如今,都没人守岁了,只要一过凌晨,大家便会回各自的房间睡觉。

  大年初一必须早起,且不能被人催,如果一旦被人催,就意味着一年内会被人催。也不能扫地,听老人们说那样会扫光一年的财运。吃过早饭,男人和小孩便会聚集到供奉先人的那家焚香敬祖先。礼毕后,在长辈的带领下,便会去有年长的同姓的老人家里逐个拜年,老人们便会拿出准备好的糖果分给孩子,经济好的,还会给压岁钱。这既是尊敬长辈的一个传统礼节,也是一个家族人丁兴旺、团结和谐的象征。

  吃罢晚饭,全村人不分姓氏会去年长的人家串门,玩扑克、闲聊、喝茶、喝酒,小孩则会在院子里放鞭炮、打雪仗。我家刚好是其中的一户,算来,我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当晚,许多人来我家做客,叔叔和父亲拿出好烟好酒好菜来招待大家……天空中飘着浓浓的亲情与句句谈笑,久久不能散去,在这冬天,成了最温暖的说笑声。

  如今,我与父亲早已进了城。虽然城里也过年,却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10

  春节渐近,家乡的年味也渐渐浓了。在外工作的也好,出外打工的也罢,都大包小包地回到家乡。家里面,有老婆迎接丈夫的,有孩子迎接父亲的,也有父母迎接孩子的,人人都欢天喜地的,整个脸上都笑开了花,原本平静的小村庄,顿时因为热闹而丰满生动起来。

  我们到家的时候,母亲早已蒸好了馒头和枣糕、丸子等年货,还特意宰杀了自己养的两只小公鸡,和排骨一起炖得烂熟烂熟的,见到我们,非得让我们趁着热乎赶紧吃几口。看着母亲单薄而疲惫的身影,想想因父亲刚刚去世的伤心,我的眼眶禁不住又湿润起来。

  村子的路虽然不宽,但村村都通上了柏油路,加之乡村公交车的通行和私家机动车的不断增加,使很多封闭的小村庄不断繁荣起来。路通了,年轻人外出务工的机会也多了。农村人干活实诚,无论脏活累活,但凡能坚持的,一年下来也能积攒下三万五万的,对提高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家乡的变化,使离家二十几年的我,已有了生疏的感觉。原来狭窄的胡同仍然存在,从前居住的老屋早已坍塌,一栋栋时尚的新房整齐地矗立。听村里人讲,为巩固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村委早已规划好楼房建设的基础,预计过不上几年,农村人也能住上干净舒适的楼房,过上几辈子都向往的生活。

  因为是春节,家家户户都张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灯笼,使安静朴实的村子增添了不少喜庆。路上的人比平时也多了很多,时不时有人向我打招呼,有认识的儿时伙伴儿,早已到知天命的年龄;而大部分都是刚刚成长起来的娃儿,穿着打扮和城里人一样时髦前卫,辨认上很长时间,也确定不准是谁家的孩子。

  春节准备工作忙完,孩子们霸占着电视,津津有味地欣赏自己喜爱的节目;大人们则呼朋唤友地聚在一起,打麻将的人最多,早去的激战正酣,晚去的只能站在桌旁观望,不用愁,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又是一桌,烟雾缭绕地,弄得整个屋子像上香的庙宇一样热闹。也有不会或是不喜欢玩麻将的,他们就拿上瓶二锅头,再摆上现成的酒肴,相互推杯换盏地拉拉过去一年的新鲜事,喝得脸红扑扑地煞是好看。

  欣赏着乡邻们把玩的舒适快活,不由得使我想起小时候过年的状况。那时候,农村经济封闭落后,生活也比较拮据。孩子们盼望过年,是希望有件新衣服,能吃上白面馒头和水饺,能吃上一顿肉解解馋,能买上几挂鞭炮听听响;而父母们却因过年而愁,他们为没有充足的白面粉而愁,为没有足够的钞票买年货而愁,好在农村人没有吃不了的苦,人人都那样,看着自己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则欣喜着子孙满堂,那一年年,那一代代就悄然过去了,并坚信那种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有谁还不高兴和自得其乐呢。

  过完除夕,初一大早还是街坊邻居到处拜年,初二是我们家乡送爷爷娘娘的日子,以后便是拜访亲戚的时间,虽然形势上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家里人讲究这个,只要人人高高兴兴的,这年一过就又会各忙各的了。

【春节故乡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故乡作文02-10

故乡的春节精选作文12-23

故乡的春节作文10-23

故乡的春节01-31

春节故乡行作文09-08

在那故乡的春节作文05-18

【热】故乡的春节作文07-15

【热门】故乡的春节作文12-28

故乡的春节学生作文02-13

故乡春节作文3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