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故乡的作文

时间:2022-08-20 10:29:24 思乡 我要投稿

【精选】春节故乡的作文合集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故乡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春节故乡的作文合集8篇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1

  我的故乡在河南虞城县,我故乡的春节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话,那就跟我来吧!

  春节的时候,各家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大门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门神。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这时,我的家人们也在办年货,看见大家在汗流浃背地干,我也去帮忙,我的任务是陪奶奶一起买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们全家一起吃饺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颗牙齿就是被包在饺子里的硬币给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正在想着,笑着,只听“咯噔”一声,钱从奶奶嘴里掉了出来。看来今年我是当不了福星啦,福星是奶奶呀!

  我故乡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过年的话,那就请到我的故乡来吧!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2

  我的故乡在河南虞城县,我故乡的春节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话,那就跟我来吧!

  春节的时候,各家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大门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门神。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这时,我的家人们也在办年货,看见大家在汗流浃背地干,我也去帮忙,我的任务是陪我的婆婆一起买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们全家一起吃饺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颗牙齿就是被包在饺子里的硬币给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正在想着,笑着,只听“咯噔”一声,钱从我的婆婆嘴里掉了出来。看来今年我是当不了福星啦,福星是我的婆婆呀!

  我故乡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过年的话,那就请到我的故乡来吧!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按我们中原那一代的习俗,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闹元宵等等。

  一进入腊月,春节差不多就开始啦!腊八那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我们那些孩子们最喜欢喝的,它里面有大米。小米。红薯。桂圆。红豆。绿豆。花生和糯米等等,一般都要放八样谷类。

  到了腊月二十四,就有年气啦!大人们开始过买年货啦,蒸馒头,包包子和蒸花糕,炸丸子,烧排骨,烧猪肉等一直忙到除夕,做了数不尽的好吃的。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酒肉的香味在空中久久的回荡着,大人们在门外贴对联,家中也贴上漂亮的年画,家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在外上班的或打工的人们,一定得回来吃团圆饭。那一夜人们还得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样。人们都要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给长辈拜年,孩子们会得到很多压岁钱,孩子们有的买玩具,也有的把钱存起来,留着以后买学习用品。

  到了元宵节,超市就特别热闹,人们买元宵回家吃,为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那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有时间你也来我们那过春节吧!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4

  在漂泊人心中,故乡的位置最重。每当独处异乡,羁旅困顿的时候,情不自禁中念起乡土,不胜惆怅。也许,没到春节那天来临,旅途中酝酿的乡愁早已作了最浓烈的释放。

  春花将开未开的时候,我家庭前的水洼里的冰破封,低飞的燕子蜻蜓点水似的掠过去,细细水波荡漾开来,浮起它们春天蜕换的羽毛。度过严冬的'封冻期,油菜的叶子湿淋淋的淌水,绿色罗裙似的在菜园中舒展。掐葱的人掐掉爬上葱尖的枯黄,留下象征希望的绿色,以备作年糕的作料。忙完菜园里的活,人们好顺顺溜溜的过年。

  小年这天,故乡的人们觉得春节来得迟,来得慢,却又来得合理,这天到年三十足以做好迎春节的所有准备活。活儿不论轻重,一家人都能齐心协力做好,平时懒于劳动的孩子收了玩的心思,一心一意跟在大人后面打下手。然而,各家各户过年的习惯不同,有的先扫尘,有的先办年货。拿我家来说吧,父母罗列出一天的工作,再把活派给家里的每个人,免得忙起来时乱套。这天大早,父亲迎着清晨的太阳,骑车从街上置办了年货。家人把这些年货取出福气袋后,母亲给它们分配去处:甜酒,腊肉等通通发配到我家厨房,饼干饮料水果等物品留在卧室,年画春联之类的东西装进纸箱,用有福字的红纸条封存。这些物品大小不一,但母亲记忆极好,如果需要,即可取用。等母亲分配完毕,她就开始扫尘。尘,陈也。时代在变,故乡人扫尘的方式却不变:扫尘的家庭主妇拿着一根一头绷着扫帚的竹篙,在房屋上下搅动,顷刻间尘土飞扬,一年的晦气随着尘土飘走了。

  除夕在人们不知不觉的忙活中来临,故乡的春节迎来高潮。当鞭炮爆破声渐渐响亮起来的时候,我家熬贴春联用的浆糊已熟透。撕掉往年旧迹,我怀着沧桑感来贴新一年的春联的时候,看着新联上金箔镶嵌的字闪着金灿灿的黄色,眼前又仿佛有了生机似的。原来父亲对我说福帖要倒着贴,一定要贴正之类的话,就已明白这种沧桑感会被新一年的希望打败。所幸门前的对联福帖贴的正,关门看时,这些漂亮的对称图案使我得出父亲此话背后的含义——身正为人。遐想之际,父亲已贴好内堂的春联,拍拍身上尘土说,把地扫干净,准备吃年饭。在我的记忆中,年饭总是祖母和母亲花半天时间做出来之后,摆在扑着碎花桌布的方桌上,供全家人享用的农家宴。扫干净春联碎纸,我跟着一股鱼糕的清香寻到厨房,提起筷子冲着瓷碗里的鱼糕就拎,祖母在一旁喝止道,年饭未上家宴之前还不能吃。我埋头悻悻离开。等全家齐聚一堂举杯的时候,我端起杯子里的琥珀色可乐,微笑道,新年快乐,干杯!

  吃完年饭已近黄昏,父亲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点香烧纸,送各路诸神上天,这古老而有趣的仪式为接下来的上坟和守岁拉开序幕。当年三十傍晚的天空让成片的烟花点燃得灿烂而辉煌。故乡的老老少少,三三两两结伴上坟。我们夹在上坟人群的队伍中向祖坟走去。晚风习习,暮夜潇潇。父亲掰掉坟山的野草,用蜡烛作一盏明灯点着,一闪一闪惹人哀思。我和弟弟放鞭燃香,踏月而归时,只见碧蓝的西天外,残留着晚霞的余晖。此时各家各户亮着的灯连成一片,像是大地故意点着与天空中徘徊的星月交相辉映似的。从村西一路走来,听见各家溢出来的歌舞声像海浪一样打在耳际,我疑心春晚已经开始。回家果然听母亲说,你们赶春晚吗?刚刚开场。等家人进屋,我站在月下,从门口那片碧绿的油菜田望去,感觉远方的天地间升起一团吉祥之气,立刻合掌对天许愿,保佑来年全家安康。当我听着各家各户守岁时传来的笑语进屋时,父母和弟弟都已入梦,原来他们并不能等待新年的钟声,守着整个夜晚。

  据说大年初一早上见到红包的人会有好彩头,这是拜年的序曲了。我对拜年并不热心,却受父母的热情感染,包了红包分给众表弟妹们。而后给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拜年时,得到的两个红包被他们抢去了,作为兄长的我只得一笑了之。

  元宵节一过,大人们忙春耕,孩子们去上学,故乡的春节结束了。等到万物花开,温婉的春天送别外出求学打工的人们,故乡的春节又成了他们一年中最美的盼望。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5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

  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年货。春联、福字更是抢手货,市场里挂上了大红灯笼,远远望去仿佛空中燃起了一团火。

  望着这熙熙攘攘的人们,我不仅想起了故乡的春节。

  那一年,和爸爸妈妈去乡下的奶奶家过春节。这个乡村的习俗是家家户户过年都要贴窗花,而剪纸是奶奶的“绝活”。每天,我和小朋友聚在奶奶周围,奶奶的手很巧,不一会儿,就剪出个“龙凤呈祥”。幼稚的我不知这叫做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央求奶奶教我“变魔术”。

  “教学生涯”开始了,我左手拿纸,右手抓着刚磨过的剪刀,开始乱剪起来,一不小心,错手剪到手指了,疼得我吱哇乱叫,泪珠一个劲地往下淌,我气得把剪刀扔在地下,蹬着双腿,大喊:“不学了。”

  奶奶捡起剪刀,和蔼地说:“好孙女,不哭了,没听说吗,想有回报,就得有付出。”

  听了奶奶的话,我接过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了起来。虽然剪出来的样子很难看,可这是我第一次剪纸,能剪出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猛然想起,书包里有几张宣传画,有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不知道奶奶能不能剪出福娃呢。

  我把宣传画递给奶奶,只见奶奶半低着头,眯缝着眼睛,郑重地把宣传画高高举起,细细打量一番,稍一思考,抄起剪子,几分钟后,五个可爱的小精灵就诞生了。

  我举着福娃兴奋地在地上跑来跑去,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定要让剪纸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学校举办的剪纸大赛中,我取得了好成绩,这全得力于奶奶的悉心传授。我怀念故乡的春节,然而我更想念心灵手巧的奶奶。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6

  我的故乡在河南滑县。虽然我从没在老家过过春节,但从爷爷、奶奶和爸爸的讲述里,老家春节的传统和场景就象一幕幕电影画面一样,生动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腊月二十八,天气寒冷,在“九九”中已经到了“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在这个时候,滑县河面上的冰没有变化,路上积雪也很多。春节,实际上从这时候已经开始了,寒冷的天气一点都挡不住浓浓的、弥漫在空气里的年味。

  大年二十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自家的庭院与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这就是“辞旧迎新”。不仅是大扫除,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家家户户还要贴新的对联、换新的门神,“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描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孩子们早就会准备好过年的小零食与玩具。饼干、年糕、瓜子、花生、糖……玩具则是一些小花炮。当你走在街上时,一片噼噼啪啪的声音就会钻入你的耳朵,那是孩子们在放鞭炮呢!“女孩要花,男孩要炮”,小女孩们过年更高兴的则是添几件新衣服。

  春节是中国人团聚的节日。大年三十这天,外出的游子归来,一家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几代同堂,其乐融融。年夜饭的时间特别长,大家边吃边谈天说地,一连能吃上几个小时,大人们还会高兴地喝点小酒。吃过年夜饭,家里能熬夜的人们开始“守岁”。等午夜十二点,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伴随着新的一年的来临,人们都开始放鞭炮,一下下,一声声,安静的夜晚变得热闹起来。

  大年初一,一大早,天蒙蒙亮,人们就起床了,串门、互相拜年可是要赶早的。大家互相送上真挚的祝福,而孩子们最高兴的则是装满了兜的核桃、花生和糖,亲朋好友家的长辈们还会有小红包送。到了十来点,你去往日热闹的老城的街上走走,会感到出奇的宁静——平日里那些吆喝的小店都关了铺子回家过年了,得到年初六才会开张。拜完年,人们回到自己家吃饺子,家家户户都透着丝丝喜悦的气氛。

  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就是元宵节了。这天早上,早餐就是各式的元宵。白天,几乎所有的人都去逛庙会:买花灯,花炮,各种小玩意儿,猜灯谜,看舞龙……到了晚上,家家大门口挂着红彤彤的灯笼,充满了吉祥和温馨。外面炫丽缤纷的烟花不断升上天空,各种美丽的图案在天空炸开,此起彼伏,好看极了!

  正月十七,春节基本就算是结束了。孩子们要开学,去学校报到,大人们也继续忙碌起来。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7

  每一年春节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带着我和妹妹一起回奶奶家,我们就会给爷爷奶奶买上新衣服和新裤子。当我们回到家,就会看见周围的邻居都会回家过年,他们有的在挂灯笼,有的在贴春联、粘窗花、打扫房间,这让我想起了“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年三十的早上,奶奶就带着我和妹妹去赶“火把场”,我问爸爸:“火把场是什么意思呢?”爸爸说:“火把场的含义就是以前的人们每逢大年三十就会一大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举着火把去街上赶场,称这样可以逢凶化吉,给来年带来好运,小孩子们就都不会有病痛。”说完我们就去赶火把场了。街上真是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置办年货,爷爷奶奶也给我和妹妹买了玩具,还买了几套衣服,我们就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我们回到家,爷爷奶奶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煮好以后,我们全家人就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桌子上摆放了很多丰盛的菜,有鱼(年年有余)、汤圆(团团圆圆)、鸡(吉祥如意)……

  吃完以后,我们就开始放五光十色的烟花和孔明灯了。放完以后,到晚上12点我们就要守岁,我是为了得到压岁钱,所以嘴上抹了蜜似的,说些“寿比南山”之类的祝福话,磕头行礼,惹得老人们都高兴不已,于是他们就会给我压岁钱。

  故乡的春节真是一个热闹又难忘的春节。

春节故乡的作文 篇8

  每到腊月二十三,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了,大街上人山人海,一不留神就可能在这人海中找不到东南西北了。

  除夕可真热闹。晚上每家每戶的人都要穿新衣,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断,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他们都要从千里路上赶回来吃团员年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看春节联欢晚会,时间在笑声中悄悄的溜走了,“咚”“咚”“咚”“咚”时钟响了,12点了,大家都回去睡觉,热闹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起来,大家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除一、除二几天,大家都要去给亲戚好友们家拜年了,在亲戚家不仅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还可以收压岁钱,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了,压岁钱不仅可以买文具,也可以去买自己一直想要的玩具、手饰、挂件等等……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红火得很。晚上,我约上几个小伙伴,溜到大街上。啊!這里已是灯的海洋。灯可多了,有孔雀灯、荷花灯、老虎灯…真是美丽极了!此时此刻,我好像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同学们该去上学了,长辈们都去上班了,一切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