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作文

时间:2021-04-19 10:09:47 思考 我要投稿

有关思考作文汇编8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考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思考作文汇编8篇

思考作文 篇1

  光阴似箭,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回顾刚开学到现在,我已经在钱塘生活了两周。每一天,我都感觉过得十分充实,十分快乐!

  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这两周我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记得在上个学期,我校第一届毕业生的体育平均成绩高达到29.9分(满分30),可想而知,在这之前,他们花了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呀!

  学校希望我们初一的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为三年后的体育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每天课间锻炼,初一的学生都要在操场上跑步。从开始的两圈,到现在的四圈,的确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虽然,这样跑起来会上气不接下气,但是身为七四班的一分子,大家都毫无抱怨,没有人叫苦叫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因为当我们支撑不住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胜利已经在终点向我们招手……

  那从中,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个人必定要有一个目标,只有克服了种种困难达到这个目标后,才会有成功与喜悦!

  当然,学习也是如此。在这个星期中,我们年级举行了三门科目的考试,分别是数学、科学与英语。说实在的,这次数学试卷并不难,但我还是没有考到理想的成绩。身为科学课代表的我,在这门考试中,也只发挥了一般的水平,只考了87分。英语应该是我们班考得最好的一个科目吧!

  几乎每个同学都考了90以上的成绩,那我自己当然也不例外,考了98分。但我还是得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能考到满分呢?这说明自己还有许多知识点没有掌握,有待提高,与出色的同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次失败了就不敢去尝试,也不应该因为一次成功而骄傲。我们应该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到东西,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这样,成功就会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找回自信,找到你自己!

思考作文 篇2

  思,谓之心智。在生活中常思考,即为智之精彩。因为没有头脑、不会思考人,只能使自己更加体会不到生活乐趣,因为他们世界已是混沌一片,谈何精彩?

  生活中思考随处可见。思考,伴学子灯下苦读;思考,使学者神思飞扬;思考,助商家在商海中运筹帷幄……因为思考,世界跨过了一道道难关;因为思考,我们感受到了真挚感情;因为思考,我们读懂了人生大书;因为思考,我们才可以阅览自己小时代,阅读自己心中小小星光,看到自己光明未来。

  思考人生会使生活更加精彩。只有思考,才能理清所有错综复杂混乱头绪,才会排除“剪不断,理还乱”种种惆怅,体味世界无比清晰,感悟生活无穷智慧。生活,才会因思考而变得更加精彩。

  思考人生不平凡。因为思考,可以品味出毛泽东“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豪情;因为思考,可以体味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情逸致;因为思考,对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了进一步了解;因为思考,对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政治抱负有了更深理解;更因为思考从内心深处体会出了“一叶一菩提”人生真谛!

  思考着人生,会使人变得更从容。因为思考,在困难面前,我们才会知难而上,抑或选取更有效方法使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思考落叶,我们会发现一棵树成长生命历程;思考雨露,我们会发现它形成有多么奇妙;思考人生,我们才能让它引发出更加灿烂生命火花。

  思出成果,思出智慧。思考推动了历史车轮;思考打开了探索之门;思考洗涤了人生灵魂;正因为此,所以真实思考中过程与结果都值得享受。

  世界因思考而清晰,人生因思考而从容,生活因思考而精彩!让我们都学会思考吧!

思考作文 篇3

  光肯定不单单是为了黑暗而存在的,因为光也生长在光明的时刻。比如白昼时大地上飞舞的阳光,它就是光明中的光明。当然,大多的光是因了黑暗的存在而存在的,生长这样光明的物品有:蜡烛、油灯、马灯、电灯泡、灯笼、篝火等等。月亮和星星无疑也是生长在黑暗中的光明,但它们可能是无意识地生长的,所以对待黑暗的态度也相对宽容些。

  我记忆最深的光,是烛光。上小学的时候,山村还没有通电,就得用烛光撕裂长夜了。我最爱做的,就是剪烛花。蜡烛燃烧半小时左右,棉芯就会跳出猩红的火花,如果不剪它,费蜡烛不说,它还会淌下串串烛泪,脏了蜡烛。我剪烛花,不像别人似的用剪刀,我用的是自己的手,将大拇指和二拇指并到一起,屏住气息探进烛苗,尖锐的指甲盖比剪刀还要锋利,一截棉芯被飞快地掐折了,蜡烛的光焰又变得斯文了。我这样做,从未把手烧着,不是我肉皮厚,而是做这一切眼疾手快,火还没来得及舔舐我。烧剩的蜡烛瘪着身子,但它们也不会被扔掉,女孩子们喜欢把它们攒到一起,用一个铁皮盒盛了,坐到火炉上,溶化了它们,采来几枝干树枝,用手指蘸着滚烫的烛油捏蜡花。蜡花如梅花,看上去晶莹璀璨,有喜欢粉色的,就在蜡烛中添上一截红烛,溶化后捏出的蜡花就是粉红色的了。在那个年代,谁家的柜子和窗棂里没有插着几枝蜡花呢!看来光的结束也不总是黑暗,通过另一种渠道,它们又会获得明媚的新生。

  光中最不令我喜欢的就是阳光了。往往我还没有睡足呢,它就把窗户照得雪亮了。夏天的时候,它会晃得你睁不开眼睛,让人在强烈的光明中反倒有失明的感觉。不过我不讨厌黄昏时刻的阳光,它们简直就是从天堂播撒下来的一道道金线,让大地透出辉煌。比较而言,月光是最不令人厌烦的了,也许有强大的黑暗作为映衬,它的光总是柔柔的,带着股如烟似雾的飘渺气息,给人带来无边的遐想和温存的心境。好的月光质感强烈,你觉得落到手上的仿佛不是光,而是绸带,顺手可以用来束头发的。而且泻在山山水水的月光也不像阳光那样贫乏,月光使山变得清幽,让水变得柔情,流水裹挟着月光向前,让人觉得河面像根巨大的琴弦一样灿烂,清风轻轻抚过,它就会发出悠扬的乐声。

  马灯和油灯,因为有了玻璃灯罩作为衬托,其性质有点像后来的电灯了。很奇怪,我印象中使马灯的都是些老气横秋的更倌和马夫,他们提着它,要么去给牲口喂夜草,要么去检查门闩是否闩上了。而掌着油灯的人呢,又多数是年老的妇人,她们守着油灯纳鞋底或者是补衣裳,油灯那如豆的火苗一耸一耸的,映着她们花白的头发和衰老平和的面庞。所以我觉得马灯和油灯与棺材前的长明灯密切相关,因为使着这两种灯的人,离点长明灯的日子是不远的了。

  有了光,而又有了形形色色的天上和人间的事物,就有了影子。云和青山有影子,它们的影子往往是投映在水面上了;树、房屋、牲畜、篱笆、人、花朵与飞鸟,都会产生影子。有些影子是好看的,如月光下被清风摇曳的树影,黄昏时水面漂泊的夕阳的影子以及烛光中小花猫蹑手蹑脚偷食儿的影子。我印象最深的影子,是烛光反射到墙面的影子,它们有桌子的影子,有花瓶的影子,有插在柜角的鸡毛掸子的影子,也有人影。这些上了墙的影子随着光的变幻而变幻着,忽而胖了,忽而又瘦了;忽而长了,忽而又短了,让人觉得影子毕竟是影子,一从实物中脱离出来,它就走了样了。

  在光与影的回忆中,有一把小提琴的影子会浮现出来。我家的墙壁上挂着一把小提琴,只有父亲能让它歌唱。它的旋律响起来的时候,即使在阴郁的天气中,你仍能感受到光明。琴声能流淌出光明,这样的光明能照亮人荒芜的心,可是这种光明是看不到影子的。

  生活的富足,使马灯、油灯渐次别我们而去了,烛台也只成了一种时髦的展览了。当我们踏着繁华街市中越来越绚丽的霓虹灯的灯影归家,为再也找不见旧时灯影的痕迹而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那些灯影斑驳的往事,注定会在午夜梦回时幽幽地呈现。

思考作文 篇4

  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的整体思考。

  自从1987年修订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以来,注意引导观察,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并已取得成效。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从内容入手,处理不好认识与表达、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致忽视表达能力的训练,应引起高度重视。

  美国的约翰·杜威在《内容与形式》一文中指出:所有的语言,不论它的媒介是什么,都牵涉到说什么和如何说,即内容与形式,除了思索的时候外,形式与内容之间是没有界线可分的。小语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内容与形式是密不可分的,认识能力与表达能力哪方面有缺陷都写不好作文。因此,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就应从内容与形式,认识与表达的联系上来把握。片面地理解从内容入手,重观察轻表达会大大削弱作文教学的效果。

  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要着眼于平时。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看、听、想,属认识活动,没有认识活动就没有表达内容,认识不真不深,表达也就言之无物,流于肤浅,也就不会感动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大纲语)一句话,要丰富生活,勤于积累。

  作文指导课要从内容入手,则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入手,激发表达欲望。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后,要在语言表达的指导上着力。教材中作文训练的安排,即使是同一题材,在表达形式上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通过一次作文训练上一个表达的台阶。如指导学生学习写景,五年制三至五年级共安排五次练习,从第一次到第五次,选材范围虽有所扩大,都要求写出特点,但是在表达形式的要求上,每次作文都不同。第一次是写一段话,写重点观察的景物;第二次则要求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并在具体描述中表达喜爱之情;第三次要求围绕中心写;第四次要求先列提纲;第五次则要求写出景物的静态和动态,体现小学阶段对写景物的最高要求。可见,要达到每次作文训练要求,除了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话可写以外,必须在语言表达的指导上着力,语言表达的指导要到位。否则,提高表达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还必须辩证地看待临时观察与生活积累的关系。有的老师在作文课前必定要组织一次活动或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情境指导观察。这样的指导,学生写起作文当然比较顺利。在学生未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或明显缺少相应的生活积累时,这种临场指导是有益的。但如果学生在作文前就具备了上述的两个条件,再来如此这般的临场观察指导则是不可取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观察指导的时间多了,表达指导与表达练习的时间自然就少了。此外,经常性的临场观察指导,会使学生形成错觉,以为作文内容是老师给的,长期以往会形成依赖心理,而忽视了生活积累。因此,除了必要的少量的课堂观察外,要着重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值得一提的是,训练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不失为积累素材和练习表达的好方法。

  作文指导,可以从内容入手,也可以从形式入手。从内容入手,能自由表达所看、所听、所想,有利于激发写作兴趣。从形式入手,要在一定的模式中表达思想,有利于进行语言文字的严格训练,两者各有所长。但是,从内容入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思维活跃,不喜欢束缚,他们的思维又需要形象材料的支持。因此大纲规定,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但是,从内容入手,只是方法,不是目的。小学作文训练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能围绕中心写,按一定的顺序写等。因此,在备作文课时,在考虑如何从内容入手进行指导时,应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联系以及形式可能对内容的制约。如五年制第十册基础2的作文,要求学生写自己一种心爱的东西,除了要抓住特点写外,还要写联想。因此,在引导学生选材时,要注意所选的材料适宜引起美的联想,如写兔子、写菊花、写储蓄罐等。

  此外,从内容入手是相对的。美国的威廉·W·韦斯特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指出:当然,你既需要形式,也需要内容,所以,对你来说,重要的不是你需要哪一个,而是哪一种途径可以帮助你写得更好。到了高年级,学生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坚持从内容入手的同时,不妨来点灵活,有时可先提表达形式上的要求和进行表达指导,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材写作。

思考作文 篇5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早已习惯于以“专家”、“大师”、“学术权威”们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诚然,专家大师之言在非常多情况下是正确高明的。但他们毕竟是凡人不是神明,他们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是正确无错的。甚至可以说,专家大师们犯错,比普通人所犯的错误更难以纠正。因为在光环的笼罩下,少有人有质疑他们意见的勇气。

  那么,我们怎么办?方法非常简单:学会独立思考。早在几百年前,思想家康德就曾说过:“要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智。”只有我们拥有了自主甄别是非的意识,我们才不会被大师专家们头顶的光环蒙蔽了双眼,而陷入盲从之中。

  一个人倘若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陷入盲从;一个社会倘若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陷入黑暗与停滞之中。明清时期的中国就是如此,明清时代,“天不生仲尼,万古将如永夜。”一类的荒唐谎言盛行于世,人们将传统儒学信条奉若天道神律,即便是对其加以思考讨论,在当时人的眼中都是亵渎神明、大逆不道的,更遑论质疑、否定进而创新了。于是乎在这种顶礼膜拜中,中国在停滞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直到鸦*烽火如同闪电般划破中华大地上方死寂的天空。中国才逐步走出迷信盲从,重新踏上前进之路。由此可见,独立思考是走向进步与成功不可缺少的因子。一味迷信盲从难免失败。

  相反,倘若一个人将独立思考融入了自己的血液,那么他就会获得强大的生命力与前行的动力,不断纠正错误,修正方向,最终胜利的抵达目的地。正是因为没有盲从权威,袁隆平才得以摆脱笼罩了世界植物界半个世纪的“水稻谬论”的影响,从而开创出水稻杂交育种的崭新时代,让人类看到了彻底摆脱饥饿、实现丰衣足食的希望。由此可见,独立思考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独立思考需要勇气,一个人倘若没有足够的勇气,他就无法在权威的压力下抬起头,用自己的眼睛直视真理的天空。独立思考需要智慧,一个人倘若没有足够的智慧,他就无法透过表象看到实质,因此他看到的就不会是真正的真理,而是光怪陆离的扭曲图景。这两类人,前者是懦夫、是羔羊,只会助长错误的倾向。后者是疯子,是闯进珠宝店的野蛮人,只知否定与破坏,而不知如何提出正确的主张。这两类人,都不懂得真正的独立思考。所谓真正的独立思考,是指在尊重权威正确意见的同时,通过自己的思考而提出新意见。它在本质上是辩证否定的,因而,独立的思考,是发展的道路,是通向真理的道路,更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声音。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为了时代的进步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新的时代需要有新思想的新人,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为自己搭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吧!

思考作文 篇6

  奥数课结束了,脑细胞快要被用费掉的我“扑通”一声瘫在了课外学校大厅的椅子上,满怀期待地等着爸爸的到来。因为爸妈买了一辆电动车,我十分喜欢坐在上面的感觉。

  等了两分钟,我有些急切了,便拿起手表打了个电话:“喂,爸爸,你到了吗?"

  “还在路上,快到了快到了!”

  我的期盼中渗进了些许怒气。因为我迎来的是爸爸不耐烦的语气,可能是他心情不好吧,我没有多想,挂掉了电话。

  约过了十分钟,爸爸还是没到,我的急性子也有些犯了,再次打了个电话过去,然而入耳的还是一阵急躁的声音:“我快到了!”

  我终于忍不住爸爸无缘无故的发脾气了,吼道:“你急什么?我都没有朝你发火,没有朝你埋怨,你急什么?”

  爸爸河东狮吼:“我在开车!在开车!”

  怒气满腔的我直接挂了电话,委屈的泪水一下子便浸湿了我的视线。

  如果我是家长,我绝不会吼自己的孩子。而是悉心的教导他,告诉他,别人在开车时一定不能去打扰他,因为分散了注意力,就十分容易发生生命危险。让他记住,而不是给他造成心灵伤害。

  后来我上了车,爸爸又朝我吼了一声:“不要动不动就说我骂你。急一点,就在这说说说!”我一脸懵的看着爸爸的后背,我什么时候说你骂我了?能不能不要老冤枉我?可不可以体谅一下我呢?

  我希望爸爸还有其他有些家长,能够换位思考,多多体谅一下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站在平等的角度思考问题。

思考作文 篇7

  从前,听人们说文学经典的妙处。说《老子》大道极简,说《论语》圣贤之言,说《周易》包罗万象,说《史记》无韵《离骚》。我深受这些言语的触动,便开始研读那些经典。

  但很快我就发现,这些经典对我来说犹如密码紧排的电文,每一个符号我都认识,但组合起来的句子我却一窍不通。我仿佛与他人看的并不是一本经典。如《周易》中的《乾》卦,既有龙也有君子,使我实在不明白其中的联系。我突然间觉得,我离读经典,似乎还太远了些。

  直至一天,我看到了一则故事。说宋朝的赵普每天晚上秉烛夜读,一生从来只看一本书。他离世后,人们翻看他的遗物,发现他读的那本书叫做《论语》。读到这里,我不禁觉得十分奇怪,这位古人用一生的时间只读一本《论语》,难道他的阅读速度真的只有那么慢吗?还是他还在用另一种方法,以另一个层次,来阅读《论语》。我猛然想到,他一定是在做我现在做的工作——思考。

  于是,那天我又怀着激动心情捧起了《周易》。将它的书页一页页的翻开,细细品读了《乾》卦。不断思索着其中的意理,初九潜龙,九二见龙,九三惕龙,九四跃龙,九五飞龙,上九亢龙。正是在讲述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而那龙。正是屈伸自如,灵性变通,心性乾乾刚健,自强不息的君子的象征。我读出了三古三圣所要叮咛给后人们的道理——君子应习《乾》卦之德,不满而伏渊,小成见大人,终日乾乾惕之,不卑不亢,自强不息,以成就飞龙之姿,而无亢龙之悔。

  历经此事,我终于知晓的思考的重要。人之所以能区别于禽兽,正是因为有了思考,以此从自然中悟出道理,于是有了三圣所作的《易经》,老子所做的《道德经》,圣贤们的《论语》。读书也正是如此,正因为读书时有思考,才有了三国的神机妙算的诸葛、秉烛苦读的赵普;才有了盛唐的诗歌灿烂,义宋的国魂傲骨;才有了明时通道明德的王阳明,慈悲为怀的明君。才有了中华五千年的辉煌。

  所以,世间最重要的是思考。有了思考,便能读天地这本大书,通道明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思考作文 篇8

  24日下午,山东高考成绩下来后,我曾经单独辅导的两个孩子的妈妈分别打来了电话,一个考了605分,越过重点线22分,应该算不错了,但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在家里哭呢,说发挥不理想。另一个考了545分,超出军检线13分,说孩子的第一反映是表情木然,说让妈妈给她找家复读学校,她不上去,她要复读。第一个孩子虽然发挥不理想,但基本上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所以她选择的是大声的哭。说是想复读,但在家长的劝说说,未必复读。第二个孩子表情木然,她内心是真正的悲痛,连表达忧伤的哭都暂时没有了。

  第二个孩子叫映雪,很乖巧的一个女孩儿。她相对来说文科成绩非常优秀,但就是数学和物理思维很差。但她学得非常刻苦,每天晚上学到零时1点。做数学,有时一天6节自习全部做数学。考试前及考试那几天里,她不吃也不睡,就是吃不下也睡不着……..听着她妈妈的叙述我非常心疼。这孩子太让人心疼了。高考的压力对她来说太大了。她说非重点不上,非211以上的大学不上。她把一生的幸福都投注到高考中了,脑子钻进了死胡同。

  高考后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考得非常差,而这个孩子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都非常的优秀,不仅成绩好,小时候看着还多才多艺。但上了初中后,成绩一年不如一年,到了高中成绩更是一路下坡。考完后我问朋友,孩子是否选择复读?他说孩子坚决不。学够了。学烦了。一提学习就头痛。

  高考完烧书的现象屡屡发生,说明什么?我们学校高考结束后虽然没有烧书的现象(老师和领导看得紧,学生不敢),但出现了大批卖书的现象。好多学生无论考得好孬都不选择复读。有一个人打着为贫困地区捐赠图书和教辅的旗号(也可能是真的),一会儿的功夫,在高三楼前的广场上就出现了可观的书的长城。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学习,再学习,他们学够了,厌学了。

  现在有很多声音批评学生,到了大学后如何的混天聊日,如何的不学无术,逃课等等不良行为,试想,经过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好不容易考入了大学,远离了父母的监督管理和小学、初中、高中老师们的作业的督促和苦口婆心,他们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他们终于可以不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下好好地玩一场了。

  从幼儿园开发智力,到小学的奥数、初中为升入重点高中的冲刺、高中为升入大学的拼命学习,有多少孩子的创造力在老师和家长的开发中,逐渐地凋微?有多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高强度的学习中逐渐地磨灭?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现状吗?

  我们总在指责我们的高中生、我们的大学生、甚至我们的研究生缺乏创造力、缺乏想像力、缺乏自主性,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何改变呢?

  老师列举的那些词的反义词,我这个没有读过语言专业的,学理科的本科生都无从答起,何况对三岁的孩子呢?难度开发智力,就是把成年人都难以把握的东西让孩子去强记硬背吗?这样的开发有意义吗?

  中国的人才培养是应该从改革教育体制做起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是应该从幼儿园抓起了。让我们的孩子从孩提起生活的快乐一些,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起,思维和创造力再敏锐一起。

【有关思考作文汇编8篇】相关文章:

有关思考作文汇编6篇02-23

有关换位思考作文汇编9篇04-19

有关换位思考作文汇编九篇03-18

有关换位思考作文汇编7篇03-15

有关换位思考作文汇编六篇03-02

有关思考人生作文10篇03-20

有关思考人生作文四篇03-19

有关思考人生作文8篇03-16

有关思考人生作文9篇03-15

有关思考人生作文八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