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趣事作文

时间:2021-07-08 16:29:17 趣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少年趣事作文三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少年趣事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少年趣事作文三篇

少年趣事作文 篇1

  夏天走了,秋天来了;童年逝了,少年向我奔来。

  变了,一切都变了。那如夏日白菏的童年无奈地挥挥手,化作一缕轻烟。我伸出手,想挽留。可手中,什么也没有。留下的,只有那少年的无尽心事在我心中缭绕:嬉戏之少,欢笑之渺,压力之重,似一根根导火线,丝丝牵动着我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似乎随时都会挣断开来。堆积如山的作业,无暇再握的画笔,束之高阁的琴弦,拨开我记忆的闸门。蓦地,童年仿佛逝在昨日。

  儿时,那一夏,也许是最快乐的吧!池塘边的小水坑,榕树下那一片树荫,知知不休的蝉。诸如此类,似乎都过早地成为了回忆。

  发完一阵小脾气,我来到里这里——一棵茂盛的榕树下。嘟着嘴,顺手捡起一颗石子,用力向树前的小池塘投去。顿时,水花四溅。虽然并不是投得很远,但总能将我心中的不快,同石子一同沉入水底。那刚才还清澈的湖水晃荡着绿色,映出我如释重负的笑。

  忽然看见一只蚂蚁爬进了树洞,心想那儿一定有一窝蚂蚁在说着悄悄话。于是,不舍地将兜里的方糖掏出一颗,放在洞口,睁大了好奇的双眼,满怀渴望地期盼着。终于,一名“大将”带着一群“小兵”们出门了。我小心翼翼地抓起两只,轻轻地放在叶子做成的小船上,慢慢丢入水中,心里想着:“漂啊,漂远一些,好告诉神仙们我要更多的糖果。

  时光在那水波荡漾的快乐中不知不觉地飞逝。

  小叶船啊,再漂远一些,好带走我少年的心事。也许少年本是一颗咖啡糖,当你细细品味,才能化掉它苦涩的外壳,品味到一生中最珍贵的甜蜜。

少年趣事作文 篇2

  少年时分,家住松木场,附近有塘、有河也有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果腹,于是便演绎出很多的捉鱼趣事。

  记得那时铁路宿舍的西边,附近有两块水田,凹陷在周边的旱地之中,是邻近的黄龙洞蔬菜生产大队的。一般是冬种油菜后,又种两季水稻。其一边靠着地,另一边的田埂外就是水沟,而此水沟的另一边则又是地了。水沟不宽,就为满足灌溉之需;水沟的一头连着宽宽长长的断头河,另一头连着一条不太宽却又很长的通向远方的小河。

  最唾手可得的一次是,傍晚时分与小弟经过油菜地闲逛时,完全无意之中,发现那靠田埂边的水田里,分明有两条鲫鱼被困在油菜沟里,附近的水太浅,根本就游不出去,随手捡得两条二两多重的鲫鱼,不费吹灰之力;及待睁大了眼睛,再想扩大收获,围着水田周边仔仔细细地搜索了两遍,却是再无所得。

  最大的一次收获是,暑假的一天早晨,为捉田鸡去稻田;小弟拿着竹竿在水沟上边的地边和小树丛中赶,我便在沟里捉。突然,水沟中“呼”的一下,窜出一条大鱼,瞬间又不见踪影,只有水波激荡;兄弟俩激动万分,小弟赶紧回家拿脸盆,我在现场盯着。拦沟挖泥筑个小坝,水才舀出不多,那鱼便又露出身影横倒在沟底上了;哈哈,足足有将近两斤重的一条白鲢,肯定是从断头河那边游进来,却因小沟水浅而出不去的。

  混水摸鱼,是向附近的农村小朋友学来的,要比舀干水来捉鱼轻松得多。将小小的沟内的水,兜底地搅浑,那鱼便在混水中喘不过气来;或是露头就抓,或是水中碰到就逮,鱼儿依然全无平时里的灵活和敏捷。的确,混水摸鱼的效率高了,但那鱼的泥腥味似乎也要重的多;好在那时嘴馋,有荤腥入肚已属万幸,哪来的几多讲究。

  翻河沟的淤泥捉泥鳅也是,看着农村小朋友的'做法,照猫画虎地比划上了,还屡有斩获。有一次,我们兄妹三人在一块三角形的茭白田里,靠角边围出了一块约二十多平方米的地盘;在舀出田水后,翻淤泥捉泥鳅,还果真收获不小。我和小弟冒着大雨,却舍不得扔掉尚未翻泥的田块;小妹撑着伞,在地上往竹篮里捡泥鳅。

  当我们把围住的茭白田的淤泥终于全部翻完,兄弟俩分明已成落汤鸡的模样了。两个竹篮竟然都装了有半篮子的泥鳅呢,那是我们战果最为丰美的一次捉鱼了。可别笑话啊,那泥鳅,不也是鱼吗,尤其是在那灾年果腹之际。

少年趣事作文 篇3

  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少年时代,是在江苏兴化县度过的。

  当时,兴化县有个米先生,篆刻技艺十分高明。一次,他得了一块田黄石。

  田黄石是刻图章最珍贵的材料,素有“石帝”之称。这消息一传开,远近前来索求的人络绎不绝。

  郑板桥自小就喜爱篆刻艺术,他多么希望得到这块上好的田黄石啊!可是,由于家贫囊空,他只能趁人们围着观赏赞叹的时候,贪婪地看上几眼。

  这天,米先生家中的来客格外多,大家争着用高价买取田黄石,有几个富家子弟差点儿为此动起拳头来。米先生急得满头大汗,心想,田黄石只有一块,而欲买者数不胜数。这可如何是好呢?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眼前火盆里炭火一闪,使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他拱了拱手,客气地对来客们说:“承蒙诸位错爱,争索这块田黄。可石头只一块,不能人人如愿。为免除争执,我出一联,先对上者,便是这块田黄石的新主人了。”接着,米先生以火盆为题,说出上联:“炭黑火红灰似雪。”

  话音落下,满屋哑然。那些富商、书生面面相觑,没有一个敢开口的。

  站在一旁的郑板桥也被难住了。他怏怏地回到家里,见继母郝氏和乳母费妈妈正在磨麦。她们先把黄灿灿的麦粒丢进磨眼,然后将磨下来的粗面用筛子筛一遍。筛子下撒着雪白的粉,筛子上留着红色的麸。

  “有了!”郑板桥激动得几乎跳了起来。他一溜烟地跑回米先生家,当众对出了下联:“麦黄麸赤面如霜。”

  真是一鸣惊人,满屋子人都啧啧赞叹起来。米先生当即取出田黄石,刀法纯熟地刻上“郑燮”二字,送给了郑板桥。

  从此,郑板桥便拜米先生为师,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篆刻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