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时间:2023-05-29 16:34:53 清明节 我要投稿

【实用】清明作文汇编8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清明作文汇编8篇

清明作文 篇1

  清明节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其中一个,又叫“寒食”节,有扫墓和吃艾饺的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阴雨绵绵,似乎又多了一丝肃穆的气氛。这天,咱们全家带着祭品上山扫墓。山脚下,前来扫墓的车辆排成长龙,挨挨挤挤,行进速度缓慢,还有交警临时指挥。

  咱们先来到奶奶的墓前,拿出祭品放在墓碑前方,虔诚地寄托对奶奶的哀思。突然,“嘭??啪!嘭??啪!”的鞭炮声传入耳畔。我循声望去,原来是有一些人不顾“文明扫墓,禁燃鞭炮”的倡议,在墓前擅自燃放鞭炮。尽管今天阴雨绵绵,但燃放香烛和鞭炮的火灾隐患仍不容小觑。

  我陷入了沉思中……

  忽然,想起老师在课上说过的“网上扫墓”。对啊,老师曾提起过“网上扫墓”既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倡导绿色文明祭祀,同时也可以方便网友清明期间足不出户祭扫先人,可谓“一举三得”。

  当天,我就和爸爸约定明年的清明节咱们就在网上祭奠奶奶。今后,咱们也会动员身边的人响应这个绿色的号召,加入到网上扫墓的行列中来。

清明作文 篇2

  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但却不是什么好日子,因为今天就是清明节,爸爸和妈妈带我去乡下扫墓。

  我们乘车到了老家,下了车来到了一个公墓区里,这里有一个墓就是我爷爷的。我对爷爷的印象已经十分模糊,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听奶奶说,在我和姐姐、妹妹中爷爷最疼我了。我对爷爷唯一的印象就是,老家门前路的尽头有一条小河,爷爷经常带上我拿上鱼竿去钓鱼。爷爷的样子我只有一点朦朦胧胧的印象,只有看到爷爷的遗像是时才能想起来。记得爷爷去世那天,我家里来了许多人,他们都在哭,姐姐也哭了,可是我那时还小,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围着爷爷哭,在我看来爷爷只是睡着了,不久以后就会醒来。可爷爷并没有醒过来,而是永远睡在了坟墓里。

  爸爸跪在那儿给爷爷烧纸钱,我也在帮忙,可是脑子里还是在胡思乱想,爷爷现在在哪里?在那儿生活的.好吗?,这些问题我当然不会知道答案,可却包含着我对爷爷的思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寄托了我们对逝去的亲人怀念,可时光不能倒流,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清明作文 篇3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刚学了朱熹的一首诗《春日》,黎老师就带我们去诗人朱熹的故乡去踏青。

  早春三月,天气格外的晴朗。我们乘着大巴来到了婺源的篁岭。一下车,瓦蓝的天空就吸引了我们。近处的山格外绿,远处的山特别青。一抹抹白云像轻纱一样缭绕一座座山峰;小溪清澈见底,直接能看见水底的石头和游鱼;田野里开着大片的油菜花,就像一望无际金色的海。难怪人们说这是“中国第一乡村”。深深地吸了一口空气,特别新鲜,清新,还闻得到泥土的清香,花的芳香。婺源的山水真美呀!

  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来婺源踏春的游客人山人海。好不容易坐上了索道车,鸟瞰着美丽的山野,那感觉特别的爽。

  索道车顺着山谷,往山顶飞着。我们看到,篁岭的山坡,也被开成了一片片梯田,也种满了油菜花。一层层一道道,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把一座座小山装扮成了一座座鲜艳的金字塔。山坡上还有一棵棵桃树,梨树。桃花、梨花开得可着急了,叶子还没长出来,花就开得满树都是,就像一朵朵粉色的、雪白的云。坐在缆车里,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在画卷中飞翔。

  缆车飞到了山顶的篁岭天街,我们就像到了“桃花源”。真没想到山顶居然藏着一个这么美的小镇。这里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白墙、黑瓦的房子古色古香。窗子、屋檐、梁柱还雕着传说的.故事。走在天街,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各种各样的鲜花争奇斗艳。真像朱熹说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篁岭天街依山而建。一条古巷伴着泉水从山顶蜿蜒而下,泉水清澈得晶莹剔透。街市上有“婺源民俗博物馆”、有古代的民居、茶楼、酒家、店铺。还有婺源的各种特产美食。

  在篁岭天街,最吸引我的就是“怪屋”和“玻璃栈道”了。“怪屋”是不动的,但走进去,你会觉得整个房子都在翻转。许多大人都吓得不敢进去。我觉得太好玩了,进去了好几次。“玻璃栈道”更惊险,几十米高的天桥,桥面是透明的玻璃。踩在上面,就像要从几十米高的大桥跳蹦极一样。

  快乐的时间总显得特别短,不知不觉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候。老天爷好像也舍不得我们。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在如酥的小雨中,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程。

  但这一次美好的经历将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中。

清明作文 篇4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出有,牧童遥执行华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越叫寒食。关于清明节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那。

  相传,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清明作文 篇5

  【导读】:作者在本文中详细的写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些记叙文的六要素,使文章的叙事完整而具体。特别是文章第二自然段对于环境以及人物活动的描写,为全文奠定了明确的基调。细节描写也很生动,如对火苗的描写,火苗在风中摇曳着,跳跃着,并由实及虚,表达了自己的怀念之情;再如纸灰在同中盘旋……这个地方的描写,意境深远。

  【正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带着纸钱、供品、鲜花到车逻祭扫我的太爷爷和太奶奶坟墓。

  来到公墓,只见墓碑林立,白色的墓碑刻着黑色的字,显得十分醒目。周围都是松树,非常茂盛,只听见远处的鸟叫,没有一点喧哗声,显得十分肃穆。身后三三两两的人来祭扫亲友,迎面是祭扫完陆续回家的人,人人脸上都是十分严肃和庄重的.。让人感受到清明节特有的哀伤气氛。

  来到太爷爷、太奶奶的墓前,妈妈摆好了祭品,点着了香烛,放在墓前,爸爸把纸钱放在地上,我们三人把纸钱划好,爸爸拿出打火机点着了纸钱,说:爷爷,奶奶,你们平生非常节俭,现在这些钱,你们就别省了,想花就花吧!

  火苗在风中摇曳着,跳跃着,火光中我仿佛看到太爷爷、太奶奶慈祥的面容,想到以前他们都把我叫到跟前,给我糖果和文具,带我去公园玩,过年的时候,他们一人给我一个红包,说:祝你学习进步,考上一个好大学!他们病重的时候,也不忘叮嘱我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啊!

  纸灰在风中盘旋,飘飞,像黑色的蝴蝶,漫天飞舞。最后,我们三人跪在地上,郑重地磕上三个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回去的路上下起了细雨,望着如烟如织的细雨,我的心里感慨万千,我不知道这飘洒的细雨,是不是苍天为人间的真情动容,但我知道,这清明的雨中浸透了人们无尽的哀思,融入了人们永恒的怀念。

清明作文 篇6

  清明已到,天上落下几滴眼泪。天,你是否也感到哀伤?天,是你在哭?你在为你逝世亲人哭泣?

  几年前,还在陪我玩乐曾祖父、曾祖母,为何不再陪我玩乐了?他们走了,他们上了山,长眠于地底……几年前,他们还在给我讲故事,带我到附近小溪边、稻田边1玩。可是今天,到永远,他们再也不能陪我……我在他们葬礼上不曾说过一句话,没有为他们祈祷,也没有和他们道别,只是看着他们一步一步走,越走越远,我也在送行队伍中,但却是不带伤感送行。每当哀乐向起,我便想起了他们——我曾祖母2,曾祖父。

  我们上了山,几座墓碑静静地躺着,似乎等待晚辈到来。我们默默祈祷,周围是一片寂静。天上下着小雨,那是天泪水;叶子发出“沙沙”声音,那是树祈祷;小鸟歌声不再响亮,有是小鸟悲伤叫声;空气里凝固着哀伤,笑声像死一样3沉寂。我眼前一片模糊,我听见了自己哭声,眼泪从脸上流了下来。母亲说,曾祖父曾祖母变成天使飞走了。他们会穿着白色长袍吗?会肩上长着翅膀吗?父亲说,他们变成泥土了。我摸摸自己,再摸摸脚下泥土,等我老了也会变成这样吗?不,不会。我望着这脚下土地,猛地想起了什么,我把自己最喜欢花种子,撒在墓碑周围,让他们守护着这片土地……

  再见了,曾祖父;再见了,曾祖母;再见了,我故乡。我含着泪,离开了家乡土地。

清明作文 篇7

  三月初三,龙抬头。但今年龙一抬头,却撞上了一个忧伤的日子。日历上三个黑色的小字提醒我:清明,这个充满忧伤的节日来临。

  对我们学生而言,清明意味着长假:从三号到七号,五天的假期,不算短了。放假前的最后一天,天气凉爽,天空布满乌云,看起来阴沉沉的。然而,阴沉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学们喜悦的心情。最后一节课,老师在讲台上絮絮叨叨,千叮咛万嘱咐地讲注意事项。可惜同学们没一个认真听,都忙着收拾东西,心里盘算着下课铃响时,怎么以最快速度冲出教室,拥抱小小的几天自由。

  下课铃声姗姗来迟。心急火燎的众人齐声欢呼,一个个动若脱兔,争先恐后地向教室门拥去。无论男生女生,都如同打了鸡血那么兴奋。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同学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耳边也不断响着“再见!”“到我家来玩哦!”诸如此类。哪里有一点“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

  回到家里,本欲和朋友们一起在林荫道上赛车。看着面前一堆作业,我断然放弃了这个念头。语文、数学、英语例行公事自不消说,历史、生物老师也来插上一脚发下学案。我郁闷地写了一会儿,更郁闷的事儿来了——下雨了。我黑着脸看着一根根水做的“绣花针”插入大地——“老天也因为作业多郁闷哭了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近段时间一直在下雨,老天爷似乎受了大委屈,一直在不停地哭,哭得人心烦。放假第一天,老天爷由号啕大哭变成了林妹妹式的“微哭”。我们全家人被骗,以为雨快停了,于是举家出游,去鳄鱼中心看那些身上长满疙瘩的丑不拉叽的.两栖动物。谁知道老天爷相当有耐心,一直到我们参观完毕回家时,它还在“微哭”。

  在我朦胧的印象里,清明应该是这样一个画面:细密连绵的阴雨,一望无垠的绿草地上坐着一个正在发呆的、忧伤的白衣少年,或是身着淡雅紫裙的少女。背景音乐是牧童悠扬的短笛声。

  可真到了清明,我所有的文艺女青年式的幻想破灭:老天抽疯,在最该下雨的那天没下一滴雨,也不出太阳,就那么阴着;绿草地刚打了农药除虫害,“香气”扑鼻;更没什么忧伤的少年少女,只有几个小小孩一边怪叫一边跑来跑去,他们的母亲在身后大声吆喝。

  面对这一切,我无言以对,哭笑不得。

清明作文 篇8

  每到清明节,人们都要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习俗,也是人之常情,本无可非议。

  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清明扫墓名堂越来越多,风气也越扫越浊,使得扫墓变了“味”。扩坟、烧纸、放鞭炮,传统的祭奠仪式背后是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伦理观,有着强大的文化基础。想清明节时烧“纸钱”送给祖宗花,只能说是一种心愿、一种企盼,留下的除烟熏火燎、垃圾遍地的环境污染之外;雾霾让更多人看到鞭炮的另一面;耕地减少推动着丧葬方式的变革……如今时代不同了,不妨采用文明、低碳、环保的方式来扫墓。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候。清明祭祀的'本义在于表达对亲人的感念与尊敬。形式可以不同,内涵却是不变。有的人家,近的干脆步行,远的骑个自行车,带上一束鲜花,献给故人;有的人家借培土之机,在坟地旁种下一棵或几棵树;有的人“微博祭祀”、“时空邮箱”等,清新自然的祭祀,符合时代新趋势,也契合社会新要求。只要缅怀先人、尊老孝亲的真心真情在,鲜花可代替纸钱、音乐可代替鞭炮、网络遥拜可代替舟车劳顿。这样既庄重节俭,又绿化了环境。清明节更可收获环境之“清”、心灵之“明”,享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清明节变得“清明”了,何乐而不为?

【清明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清明作文08-05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雨清明情作文09-08

清明随想-关于清明作文08-23

清明香清明情作文05-26

高中清明作文-清明节作文02-06

清明作文01-21

清明作文01-18

清明的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