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时间:2023-05-18 17:10:58 清明节 我要投稿

实用的清明作文汇编九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清明作文汇编九篇

清明作文 篇1

  随家族父老弟兄、宗室晚辈们去祭扫。半生光阴,仿佛就是在这祭扫的一刹那间,别我而去。早已没了儿时的感动与欢天喜地。面对松柏常青却静寂冷森的坟头,追溯自己的前世今生。

  一座座黄土堆里,长眠着一张张子孙们完全陌生的面孔,但却是十分敬畏的祖先;安息着与我今生今世血浓水的祖辈、父辈和远去的亲人,他们的音容笑貌只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才会又一次浮现在我面前。

  如同千家万户孝子贤孙一样的工作,我点燃数支香火,一沓火纸和纸钱,寄托无限追思。那花花绿绿纸钱,在火苗里跳跃着腾空而起,变成灰烬在空中任意飞舞。老先人也许正兴高采烈驾着祥云而来,盘旋在我们的头顶,享受着子孙们的虔诚叩头,顶礼膜拜,抑或数着那一沓沓崭新的票子,又在做着精打细算,安排着另一个世界里百姓日子的天天开销吧?

  他们看到子嗣们如此熙熙攘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定会惬意非常。终究他们的血脉就这样一代传承了下来。我们的血管里涓涓流淌着的是他们的基因和代代传承血液。由于条件所限,年代久远,我们根本不可能熟识他们的尊荣面孔,更没有为他们歌功颂德的文字留传于世,因为他们终究太平常了,平常得如同这坟头上的野草一般默默无闻。我们只能凭借祖辈父辈口口相传,缅怀英灵。我们在不停的燃放鞭炮,不停的叩头,不停的点燃火纸,不停的上香。从一个坟头走向另一个坟头,慰问他们。

  山坡地里、平地里,当年都曾经是他们的家园,后来农业学大寨了,考虑到子孙后代香火不断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便回到了那个乡谚称做“骨实匣子”,小而简陋的盒子里随便就“安身立命”了。虽然有点儿委屈,平民百姓嘛,平生所受委屈不难想像,早已司空见惯。他们随遇而安,因为他们不再是昔日的家长。“家长”一职,早已让位于他们的子孙后代。他们坐享其成子孙们的香火,终究“香火不断”啊!他们不会再作任何形式上的发言表态。

  任子孙为他们一次次“搬家迁徙”,如同当年山西大槐树底下的元代大移民那样。他们没有行李,没有家产,没有金满箱银满箱的丰厚遗产,更没有使子孙代代承袭的骄人爵位。只有那一点少得可怜的“骨实”,佐证着他们的物质形骸最后形式。也许再要不了太久时间,那仅存的数根“骨实”,就要化入泥土,如同一朵小花,一片叶子一样,来自于大自然,最终又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去……

  宋人高翥的几首清明诗,最能反映祭扫活动的本质。《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不能不说这是最超脱的气度。古人那朴素的唯物思想,也就跃然于眼前,仿佛一份清明节的解说词,即清新又自然,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惊世骇俗。

  高翥的另两首清明诗《清明日约宋正甫黄行之兄弟为东湖之集》“自在嬉游遍四方,不曾孤负独春光”。《清明日招社友》“生前富贵谁能必,身后声名我不知。且趁酴釄对醽醁,共来相与一伸眉。”说尽了人生最简单的道理,对于身后的一切尽付笑谈中,一杯酒,一嬉游,清明情!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从容,那么的禅味空灵。

  其实人生本该如此,只是后来人越发自我,认为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实—权力地位金钱美色车子票子房子。物质充塞了眼眶,也壅塞了头脑,自然失却了本源的那个物质自我,而沦为物质的奴隶……

  那一座座坟头上洁白的纸绺儿,迎风抖搂,说明他的子孙们来过。说明后继有人,香火不断。尽管他们的名字叫芸芸众生,却给祖先一个籍慰的报告:这个社会尚在安宁运转,称做太平盛世。

  少年阿土之《奶奶》

  随着溪河的无限延伸,穿过布满石子的河道,经过一座拱石桥后便到达了名叫“夏家落”的一个小村庄。在大山的怀抱中它显得是那样的静美,居民房屋林立于山丘田地间。房屋都是木质结构,除了屋顶倾斜的瓦片是用水泥灰烧制而成。房梁等一切支撑体都是由大山中的大树和小树代替的。

  木质房屋冬暖夏凉,四季通风,在傍晚的夕阳下,那炊烟袅袅的烟囱总是显得异常的富有美感,恍如一副油画。每当这时,少年阿土总是坐在奶奶家的院落里,呆呆的望着蓝天,看着时而在头顶飞过的小鸟,细细的数着。当一只或几只鸟儿飞过之后,就会等待下一只的飞过。好像此时的期待是一种美好,一直到天渐渐黑了,后院的母鸡开始进笼了,奶奶喊他吃饭了。他才不依不舍的离开,他好想再坐一会儿,看看鸟儿是怎么落地的?又是怎么睡觉的呢?无数个问号在脑海中飞旋,阿土突然想起以前爷爷说过的一句话,有一种鸟儿飞起来后是永远不会停的,累了就会单脚支撑在空中歇息一会儿,然后再继续飞。直到精疲力竭之时,然而在落地的那一刻,也是它走向死亡的那一刻。

  “还不快吃饭,愣着做什么?”只见奶奶边说边用筷子在啊土头上敲打了下,就像敲波浪鼓一样。“疼。”啊土叫换着,两只灯泡大的眼睛瞪着奶奶,似乎像是在埋怨奶奶的不礼貌,其实他早已经习惯了,自从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奶奶就成为了阿土心目中的“打手”。

  奶奶长着一双巧手,记忆中她总是那么的能干。长长的头发盘卷而起,细斜的眼睛总是显得那样的炯炯有神。每当和爷爷吵架时,奶奶总是默不作声,这倒有点不像她的风格了。在啊土的心目中奶奶一直都是一个要强的人,虽然嫁给了家徒四壁的`爷爷,一个穷字已经无法言语。这也是在那个时代大多数农民的境况吧,贫穷之后只是会贫穷。汗流浃背的日子拖着疲惫又卑贱的身躯,在岁月的长河中打磨着,却是一直都在消耗,没有任何增长。时间总是给予人同样的条件,在这趟列车里也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够真正的把握。

  奶奶自从嫁到“夏家落”后就一直拼命的赚钱,即使是挺着大肚子时也不忘心情工作。她清楚只有自己比别人更加的辛苦才能有所收获,自己嫁到了这里也是自己的选择。就这样不出一年的光景,家里终于置办了一样家具,立柜。又过了半年,地板重新被铺起来了。渐渐的,奶奶家里有了别人家有的所有的一切,在生活面前她第一次感觉到了尊严为何物。

  一个要强的女人,没有靠过任何人,没有占过别人一点便宜,凭着自己的一双手置办起了一切,不得不承认她的坚强。然而面对爷爷的她却总是默不作声,尽管爷爷的脾气很爆。奶奶时常告诉阿土,在她年轻的时候爷爷每次在外面辛苦回来就会对奶奶发火,有时候还会摔打东西。看到他这副样子,奶奶总是默默忍受,不发一言。她知道男人要撑起一个家庭的重要,她告诉啊土,其实自己也觉得很委屈。只是每次看到爷爷疲倦的脸庞,她都不免会心酸。在外面日晒雨淋,辛辛苦苦的,饿着肚子回到家就不免会发点脾气,如果再和他去争吵,那么整个家里都会更加的不开心。

  每当阿土入神的听奶奶讲这些的时候,都会在恍惚中觉得奶奶其实很伟大。那个每天只会打他的坏奶奶去哪了呢?啊土眨巴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天真的笑颜让晚霞逐渐的开始红润开来,映透着半边天。奶奶咧着嘴笑了,慈祥的笑容越发的让阿土入神,他忽然觉得贫穷的生活和遭遇并没有让奶奶失去什么,反而让她更加的懂得勇敢,坚强,忍受和不服输。奶奶的要强是给自己的,并不是要强加给谁,在她心里苦难只是暂时的,苦苦就会过去,幸福的日子还是会到来的。

  初晨的阳光洒落大地,这一天啊土在溪河边玩耍。沿着奶奶家的山路向上攀爬就到了一条从水库上流淌下来的小溪,那里布满了各色的鱼虾,在波光粼粼中,一片水石下,鱼儿自由的玩耍着。啊土总是喜欢那片水域,清澈见底的河床让人有种透心凉的感觉,当赤脚踏入水中的时候,那股凉意就会直奔心田。不一会儿,裤子和衣服都被打湿了。仿佛有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错觉。似乎间啊土忘记了奶奶说过的话,奶奶一再的告诫过他,不能一个人去那边玩水。

  因为每年的夏天,水库里都会死几个去那边玩耍的小孩。就在去年夏天,住在村东头的刘村长的儿子,就是因为那天实在太热了。放学后几个认识商量去水库洗澡,顺便捉几只河蟹。当滚烫的肌肤触碰到清凉的水流时,身体便无法自恃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在此刻显得无以言表,此时的他们像几只自由的小青蛙一样在水里自由的嬉戏着。

  经过一天阳光照要的水面显得有点发烫,然而随着距离的变远,水的深度越来越高,一股凉意顿时从脚底板传到了大脑神经中枢。没游一会儿,只见村长家的儿子阿虎大喊着救命,头已经快被沉没了。两只手就像两只船的螺旋桨,拼命的划着,一阵水花过后,就没有动静了。小伙伴们惊呆了,以为是水怪来了都不顾一切的向对岸游去,对啊虎的遭遇却是不管不顾。只有和阿虎玩的最后的朋友啊星急忙跑去告诉他的父亲……

  一阵激烈过后,奶奶看着阿土血红的小屁股流下了眼泪,毕竟是自己的孙子啊,是自己的血脉,只是打在他身上却疼在自己的心里。看着阿土发紫的脸蛋和猩红的双眼,奶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一把抱住了啊土。“孩子,你听奶奶的话吧,那里实在是很危险,奶奶不想再失去你了”。那一刻,啊土第一次有了种心酸的感觉,仿佛这次的眼泪是不经意间留下来的,也是第一次阿土觉得眼泪是咸咸的,还夹杂着一点点的苦涩。啊土知道,其实奶奶是爱他的,比谁都爱,这种爱足以让他不再疼痛,能掩平他内心所有的创伤,直到多年以后回想起那一幕都足以让他感动的流下幸福的泪花。

清明作文 篇2

  又是那首熟悉的曲调,这是您最爱的曲目,但如今播着同样的曲调,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随着曲的旋律,我不经意、不经意地在心湖上泛起了一丝丝的涟漪。在湖波中,我又思念起您;在湖波中,又泛起您和咱们一起度过的日子。也许是我不能接受您的离去,但是您确确实实离开了咱们已有两年多了,两年多的岁月里,我对您的想念,您又能感受到多少呢?可我又不想您领会到那一丝丝的思念,因为我不想打扰您的清梦,您的宁静,因为您是我最敬爱的人——外公。

  记得您离别咱们的那天,是一个黄昏,一个正吹拂着微风的黄昏一点点的泪水。当我接到那从乡间传来您已辞世的消息,我并没有哭,因为我再也无力从眼眶内挤出那一点点的`泪水。我站在窗台前让那透窗而过的凉风夹着小雨拍打着我的脸庞,是一阵阵的刺痛,刺痛的却不是那一张脸,而是那受不想打击的内心……

  送别您,我是多么的不舍,我捧着一盘您喜爱吃的天津红枣,心里有说不出的话,但纵使我说出心里的千言万语,您又会听到吗?我想,上到了山,您终于可以安睡了,去您那无人骚扰的乐土,您是多么的安详,在您安详的脸上挂着的是那慈爱的微笑,但也掩盖不了岁月在您脸上留下的痕迹。

  我掬一把黄土轻轻地盖于您的身上,我哭了,一直故作坚强,安慰亲朋的我哭了,但只有无声饮泣,暗暗地从眼角淌下了泪珠,因为您不喜欢爱哭的孩子,我怎能又叫你失望呢!您可以放心的归去吧!永远宁静,您那爱哭泣的外孙女已经学会了坚强歌曲依然在播音,我只希望您可跟我一起欣赏这曲调——《彩云追月》。

清明作文 篇3

  1月27日我们全家来到了外祖母家准备在这里过年。

  晚饭后,外祖母从冰箱里拿出一大盆青草一样的东西,听外祖母说这是在清明节时去山上采来的一种叫“青”的植物,外祖母将青放入大锅里煮。20分钟后又倒入一些白白的面粉,然后在锅里将青和面粉进行不停的.搅拌。又20分钟过去了,只见锅里的青与白面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绿面团。

  外祖父将它取出锅放在桌子上,这时我和奶奶、爸爸都围到桌子边,阵阵“青”香闻扑鼻而来。奶奶将面团搓成一个个小青团,然后爸爸用擀面棍将小青团擀成一张张青皮,再用碗和小刀扣在青皮上划一圈,这样一张张圆圆的清明果皮就做好了。

  外祖母和奶奶在清明果皮里包上咸菜、肉、笋还有豆沙。接着外祖母就把包好的清明果下到锅里蒸。一会儿的功夫就可以吃了,看到这一个个月亮型的清明果,我不知不觉流出了口水,一口气吃了三个。大家都开心极了。

清明作文 篇4

  过了立春,就是雨水,刚刚是惊蛰,一不留神春分也已经溜走,转眼间清明就在眼前。

  时间就这样,岁岁年年,年年岁岁,辈辈今天,辈辈明天。时间来得随性,去得也随性,从不向谁打个招呼,悄悄的来,又悄悄地去。

  清明,这是一个连空气都能窒息了的节令,连老天都会为之潸然泪下的时节。殊不知远游在外的游子,亦或是身在故园的乡邻,有哪个可以在这样的时令开怀大笑,又有哪个可以在这样的'时令醉如稀泥。

  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清明写下了凄美的诗篇。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勾勒了多少游子的凄苦忧虑的感伤和愁肠。孟浩然的“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则表达了无论是在繁华的京都还是偏远的乡间,每遇清明即使游春踏青、访胜插柳也难以消减心中的那一缕愁思。黄庭坚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把桃李青青衬托在蓬蒿荒冢之中而悲情毕露。

  而我只愿独赏余光中的《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我不知道余老此诗是否为清明所作,但我欣赏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的那种作为游子那种望眼欲穿、肝肠寸断、撕扯不断的不舍和牵挂。

  我不知牧童遥指的酒馆是否深巷酒香、满街四溢,也不知借酒消愁是否消减得了内心深处的愁苦,只觉得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桃杏粉黛也掩饰不了坟头纸灰、荒草孤坟的沉寂。只知道穿越时空返今复古之后京城郊外车马随行、杨柳青青所带来的快意也难以带走以茶代酒的醉意。

  一直以来,清明在我的眼里,祭祖扫墓不过是父辈们的事情。偶尔回家也参加祭祖活动,总有爷爷奶奶近在咫尺之念,祖爷祖奶隔背人身太过遥远之感。老天也会适时滴打几点小雨,偶刮轻风,未觉凄凉悲怆。

  而今,又是一年清明将至,花朝月夜,百无聊赖,久睡难眠。慈颜已逝,泪雨湿枕,烧钱挂纸,去蒿圆坟,仅以文字,寄托哀思。

清明作文 篇5

  今天是四月五日,清明节。我们在家做清明馃子。

  我和妈妈一起做馅。我们先拿出黑芝麻,外婆炒熟后,妈妈拿出了一个空酒瓶、一个大碗和一大一小两个勺子。酒瓶是用来碾碎黑芝麻的,小勺子用来刮粘在酒瓶上的芝麻,大碗用来装碾好的芝麻,大勺子则用于搅拌。妈妈用酒瓶子做芝麻上用力地来回地滚动,被碾的芝麻发出了“喀嚓喀嚓”的声音。我在一边把碾好的芝麻装进碗里,把它们和一包白糖搅拌均匀。就这样,清明馃子的馅做好了,黑色的芝麻混合着白色的糖粒,还散发着一阵又一阵的香味呢!

  这时,外公把清明馃子的面团和好了——一个个绿色的青团,还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外婆也找出了做清明馃子的印花模子,模子上刻着桃花的图案,可漂亮了!我先揪下一小块面团,再把它搓成圆球形,接着,把刚才做好的芝麻馅装进去,然后,把它放进印花模子里,用手指压得平平的,最后,小心地把它从模子里取出来。这样,一个印着漂亮桃花的清明馃子就做好了!

  当外婆把一笼热腾腾、香喷喷的清明馃子端到我们面前,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轻轻地咬一口,甜蜜蜜的汁水顿时充满了我的口腔。真好吃啊!吃着清明馃子,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民间饮食文化的美妙!

清明作文 篇6

  又到清明,追念故人,特别是自己的至亲,在这几日,像约好似的,纷纷托梦,仪容相貌,如此清晰,言谈举止,栩栩如生。

  昨夜,梦见了母亲,依然笑容满面,依然大嗓门,但只见其形,不闻其声,母亲和人交谈,说话间不住回望,像担心春日的风刮走轻飘的花朵,无时无刻不在惦记自己的儿女,走多远,有多忙,都放不下牵挂,满含着不舍,怕影响孩子,怕拖累孩子,就像身患重病时也不肯让孩子们耽搁工作一样。

  多少生活艰难,多少命运坎坷,在母亲那里,都是爽朗一笑。那笑声像一把利剑,刺破苍穹乌云,那笑声似一团赤火,消融冰寒冷漠。

  可是,听不清,母亲在说什么,明明看见了我,却好像并无留意,自顾和别人交流,我大声疾呼,却发不出微丝的响声,母亲要走,欢快而急促的声音飘然而去,自己却腿也迈不开,话也说不出,急得身子前倾,想去追赶,急出一身冷汗,原来是梦。

  母亲离我如此之近,似触手可及,又如此遥远,只余思念。

  凄愁的细雨,固化着内心的`悲凉,父母在,你知道你来的路,也知道你去的路,父母不在,你只有去的路可走。你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孤儿,像一个孤魂野鬼,心无所寄地晃来游去。

  在世时,好像没有感觉,诀别后,刻骨铭心。或许,清明时节,就是一个忏悔追忆,亲情交流的时刻,在天堂的父母和在世时一样对子女无私付出却不愿打扰子女,一心在子女身上却往往忽视自己,可能,不到一定的年纪,没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越到节日,感受越浓郁,越清晰。记得父母去世头几年的春节,合家团圆的日子,常常感觉心里慌乱无比,坐立不安,只有远行,离开这块熟悉的土地,在山清水秀,人来人往的他乡度过节日。

  这几年,内心慢慢平复,开始对家族长者给予更多的关怀与问侯。

  想想前几日梦见父亲,还是那么严厉,那么寡言,冷酷的外表下掖着一颗滚烫的心。一个退休后回到农村给母亲养老送终,妻子病重日夜操劳不分黑明,对子女无私奉献,严格要求的真正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父亲在世时,有许多不理解,但现在与镜现对,自己的神情轮廓,有了父亲的影子。

  还有祖母,这是和我最亲,也是最疼爱的人,就和祖母经常给我说的一样:“你一拃长点你妈就把你抱来,吃也不会吃,喝也不会喝,硬叫婆把你养活那!”

  祖母九十三岁无疾而终,七十岁以后几乎都是独立生活,大伯一家就在对门,祖母仍坚持自己独院居住,大妈不时抽空看看,送点吃的,但大多时间,都是自己开火,自己做饭,直到最后几年,父亲回家,娘俩相依而伴。

  记忆犹新的是祖母收拾棺材的场景,祖母早早把棺材做好放在阁楼上。记得70年代有一次祖母病了,住院一段时间后,医院说人不行了,让回家,回家后赤脚医生每天给挂挂吊瓶,家里人把棺材从楼上抬下在院子里收拾,祖母端个小凳坐在房檐台看着画材。

  匠人首先用小刷把棺材缝隙灰尘处理干净,再用腻子粉填平晾干,用麻纸将棺材里粘平糊好,在外面画些松鹤一类图案。画匠画着,祖母看着,说着,指导着,我们从棺材旁跑来跑去,也不觉清冷阴森,和自己家打家具没什么两样。

  棺材画好了,祖母病也好了,又开始张罗做饭洗衣扫院子。

  到了八十年代末,祖母腹痛难忍,腹泻不止,到医院住了半月又回来了,把棺材从楼上抬下来,十年前画的色彩已经黯淡,没了多少痕迹,又重新收拾一遍,祖母仍旧颤颤巍巍地交流着,指导着。

  这次没等收拾利落,祖母又好了,可以在村上几个聊得来的老姊妹那里走走看看,并开心地交流她收拾棺材的前前后后逸闻趣事了。

  最后一次把棺材抬下来,祖母确实老了,坐在房檐下,灿烂阳光的暖意都无法驱逐彻骨的寒凉,祖母埋怨这次材画的不好,别人不敢说,我给祖母解释说“给你画材的人都死了,这是人家他儿子,差不多就行了,再过几年就没人干这活了,好不好都没人画了。”

  亲人托梦,忆旧追远,每到清明时节,上坟祭奠,叩拜烧纸,送去感恩和思念,或许,唯有过好每一天,认真抚育他们的后代子孙,才可让生者宽慰,使逝者安息。

清明作文 篇7

  清明节前几天,还是一片阳光明媚,艳阳高照,清明节时,却下起了蒙蒙细雨。

  一滴滴雨,如丝如缕,从天空中缓缓而下。这雨,下在远山上,让它变得那样模糊,像是给远山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轻纱;这雨,下在原野上,让原野变得湿漉漉的;这雨,下在池塘里,水面上泛起了阵阵涟漪;这雨,下在一片片叶子上,久久停留,不肯离开,这了一会儿,才带着丝丝青绿滚落。

  马路上,一辆辆车在雨中穿行,不时溅起水花。人行道上只有几个稀少的人打着花花绿绿的雨伞,在雨中来来往往。

  淡淡的雾飘在河面上,轻飘飘的,蒙蒙的,淡淡的,那样柔美,那样清凉。

  “啪啪”,雨打在了窗上,声音那样清脆,好像在催促着什么。“沙沙”,雨落在树林里,声音那样柔美,好像正在举行一场十分热闹的音乐会,又像树叶们正窃窃私语。“嘀嗒”,雨摔在屋顶上,好像催促着春天快快到来,燕子快快归来。

  漫步雨中,这轻柔飘逸的`雨也飘落在了我头上,有丝丝冰凉,有丝丝清冷,这顽皮的小家伙打入了我心里,让我的心为之一振,想到了杜牧写的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人生路漫漫,怎能没有几次分别,怎能没有一些孤独与思量,这轻柔的雨啊,那么深情,又那么惬意。

  我多想这小雨能多下几天,让我对亲人多一些思念,让这雨传递我深深的想念,让我的思绪再飘得远一些,再远一些……

清明作文 篇8

  在清明节当天,春光明媚,我们一家人开着车来到了香炉峰墓园。完蛋了,水泄不通的车流,人山人海,人们忙着来祭拜祖先,许多交警在维护秩序。我们走了二十几分钟才来到山脚下。

  我们拿着祭品菜,老黄酒,香等等这些东西爬上了山腰。爸爸先将祭品依次摆放好,又倒了九杯老黄酒,点上了两杯纸杯蜡烛,奶奶还喃喃自语:“来,爸找几位亲戚朋友来喝酒吃饭,不要客气。”我也不由得生出了几分悲伤来。

  下午,我和妈妈跟她的好朋友一起到镜湖湿地公园去踏春放风筝。当时我们还用柳枝做了花环,用迎春花和樱花装扮非常漂亮。妈妈她们在绿茵茵的像地毯式的草地上晒太阳,我在一旁放风筝,看着它越升越高,心中有一种开心的味道,美滋滋的。我的希望也随之放飞了。远处,有一片樱花的海洋,远远眺望好像粉红色的'天空的呢!

  今天这一天真是又悲伤又开心,悲喜加交啊!

  我要感恩祖先对我的抚养之恩,使我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要时刻地感恩你们,更要孝敬仍然健在的长辈们。

清明作文 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春天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已逝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梨花风起清明,柳絮翻飞烟雨。”清早,天空下着绵绵细雨,我和妈妈、舅舅打着伞来到山上给外公、祖奶奶烧香。下过雨的山路泥泞打滑,杂草丛生,十分难走,我牵着妈妈的.手,舅舅在前面开路,一路往山上慢慢行走……

  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我累得气喘吁吁,很久没来过的墓地周围杂草和落叶丛生,舅舅和妈妈先清理了一遍,我就准备纸钱烧给外公,我对外公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外公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舅舅和妈妈很是伤心、难过,提起外公生前的一些事情妈妈忍不住落泪,我知道他们是在思念自己的父亲了……

  拜完外公,祖奶奶,我们又顺着来时的路一路往回走,雨一直没停,时而吹过一股寒风让我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想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公安干警等防疫工作者冲锋在抗击疫情线,他们用牺牲换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这些英雄,烈士值得我们永远纪念,他们的崇高精神永垂不朽!

  愿逝者安息!生者奋进!

【清明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清明作文08-05

清明雨清明情作文09-08

清明香清明情作文05-26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随想-关于清明作文08-23

高中清明作文-清明节作文02-06

清明的作文07-21

清明的作文07-05

清明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