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作文

时间:2023-05-15 19:18:15 清明节 我要投稿

【热门】清明的作文合集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清明的作文合集6篇

清明的作文 篇1

  他有着端正阔大的鼻子,厚嘴唇,一双明眸眉清的眼睛,苍苍的白发,看上去挺高大威武。他是一位退休多年的教师。

  他是一个既和蔼,但却在日常生活中对我及其严厉的人。他要求我从小就得培养学习兴趣。从我四岁时开始,他就天天教我背唐诗宋词。印象中,我背的第一首诗是“诗仙”李白写的《静夜思》,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祖父教我读完后,便滔滔不绝、语重心长地说:“这首诗是李白在外面思念故乡时所做的一首诗。在外面待久了,总会想起自己的故乡,想起故乡的亲人。我以前在外求学,刚开始,当地的人文历史和优美景色都很吸引我,总觉得别有一番风味。可日子久了,却愈发想念记忆中的故乡,想念老母亲做的饭,想念我那左邻右舍们。这时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才是最珍贵的。”

  起初,我不太理解祖父说的这番话,总觉得哪里生活不是生活。但现在我也在外求学了,我才真正明白祖父说的那番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每到节日,我就愈发想念我的故土,想念我那些儿时的`玩伴。

  除此以外,祖父还教会了我许多人生道理、生活经验,分享了他的许多人生故事。他还要求我每天花半小时来阅读,坚持每天写日记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卫生习惯。谢谢您,祖父,谢谢您的严格要求,才有现在勤奋好学的我。

  祖父不仅是个既严厉又和蔼的人,还是个老实敬业的人。

  听祖母说:“三十多年前,祖父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因刻苦工作,老实做事,不久就被推选为副校长。在当时的年代里,老师的工资很低,祖父担心教师们因工资低而无心教书,便卖掉了家里的一些贵重的财物,将卖来的钱财作为工资派发给教师。以此鼓励教师们认真教书。

  祖父在的时候,常常教诲我说:“做人要诚信,做事要踏实,学习要刻苦,工作要尽责。”这既是他对我的要求,也是对我的期望。祖父,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谨记您的教诲,砥砺前行。

  祖父不到古稀之年就去世了,也许是

  清明再一次带着哀伤静静的向我们走来,这一天纷飞的细雨打湿了鲜花,墓碑上那熟悉的名字让我们忍不住泪下,雨与泪连在一起,流向了我们九泉之下那安睡的亲人。

  点燃蜡烛,闭上眼睛,双手合十,让我们深切缅怀我们永远在天堂的亲人。老天又在哭泣,不知是不是为那些逝去的英灵悲哀?可我还是祈求这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捎去我对您的思念,捎去想对您说的话语,捎去我那些纷飞的祝福和梦魇,愿你们知道我们一切安好。

  万物皆有情!这话不错,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公鸡一声长鸣打破了宁静,不仅惊醒了许多梦中人,更是对无数的灵魂致以最崇敬的敬意和怀念。柳树垂下头,小草弯下了腰,花儿们的脸上犹存着浅浅泪痕,跳起了送别的舞蹈,追悼逝去的人。淡淡的清明节余香,为这个节日又蒙上了一层悲凉,让我们点一盏心灯,照亮天堂的路,使他们不再孤冷。

  长眠于地下的亲人,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叮嘱的话语还在耳边萦绕,可已触及不到,有时半梦间还在跟他们坐在竹椅上谈历史、国家,听他们讲奇妙的民间故事,可醒后那竹椅都落满了一层灰。清明,这个有灵性的日子,不仅给了我们剪不断理不清的情感,还给了我们烟雨朦胧般的情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留下这样一句千古名诗寄托思念,而我们也只能默默站在坟前,点燃一沓纸币,让悲伤化为思念,在天空飘旋、飞散……

  清明是心头的一缕烟,烟中飘荡了无尽的思念;清明是心头的一只船,船上满载着浓浓的牵挂,多少触及不到的人和事,已渐渐远去,多少不离不弃的亲情,都成了追忆和怀念。

  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时光仍在前进,生活还在继续,日月轮转交替,化土随风,人生像河水逝去的不会再来,活着的人还是要走下去,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天上人间,一切安好!

  积劳成疾吧。祖父,愿你在那边一切安好。

清明的作文 篇2

  今年的清明时节,或许对我于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清明节,第一个在姥姥离开后的清明节,在这个“雨纷纷”的日子里,我第一次有那种“欲断魂”的感觉,因为,我的姥姥与世长辞了……

  窗外的天空飘着白云,有呼呼的北风吹过耳际,带来丝丝寒意。此刻,我眼前又映出姥姥那张慈祥的布满皱纹的脸,耳边又响起姥姥最常说的那句话,“要好好学习啊!”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在六个月后的今天,我却再也听不到这句话了呢?为什么呢?

  时光总是来匆匆,去匆匆。一眨眼,六个月过去了,所有的一切恢复了平静。但是谁又知道,就在六个月前,姥姥还在病床上笑着对我说:“不要哭了,人只有坚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未来的路不好走,但只要你微笑面对,就不再有什么困难了,懂吗?”当说完这句话时,姥姥闭上了眼睛,微笑着离开了。

  我永远忘不了,忘不了姥姥时的那种感觉。一瞬间,你的至亲至爱悄悄地从身边离开,离开这个世界。那种心痛,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形容。我本能地哭了。第一次,第一次这样撕心裂肺的哭,我是多么想回到三年前那种幸福的时光,但天总不随人愿。

  姥姥走后六个月,也是清明节。今天,我又回到姥姥家前的田野。当我望着那片辽阔的田野,眼前又浮现出姥姥拿着那根竹条在田野上追打着不懂事的'我的情景……姥姥,我是多么希望您能再次拿起那久违的竹条,追着我满田野的跑啊!姥姥,为什么,为什么您却再也不肯拿起竹条来追我了呢?为什么……

  今年的清明,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真真正正的清明!

清明的作文 篇3

  清明时节的风又驾驭着我的思绪,穿越千山万水,飘回那少不更事的岁月。这个季节,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爷爷。

  记忆中的爷爷总是牵引着我的小手,往山里挖草药,教我认识家乡的山山水水。山旮旯的角角落落,我跟着见识了许多上辈人的故事。那一座座弯成弓形的背就像抬头可见的山,让小小的我惊奇不已——为什么人老了背上有山?

  不晓得可不可以用多才多艺来形容农人,但在我年幼的心里,这样的爷爷一直是我的偶像。爷爷是个厨师,总能变着样把平淡无奇的饭菜,烧得可口诱人,以满足我们这些小馋猫的“菜欲”。还能变戏法般地把烂泥巴捏成小人儿;能把竹子、叶子吹得满天响;能教我用纸折好多可爱的玩艺,剪漂亮的花花草草;讲的故事让傻傻的我笑疼了肚子;最重要的是能让我撒娇能给我零花钱……

  快乐的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消失。我们在长大,爷爷在变老。兄妹三人日益见涨的学费压得全家喘不过气来,爷爷的病痛被搁在了一边。那个炎热的夏天,年少的我好不容易找到了暑期工作,可是那一段时间脑海里总浮现爷爷的影子,就连睡觉也会梦到爷爷。家乡没有电话,信件往来要十多天,我实在管不住自己的思念,毅然辞职回家。在家里那昏暗的小房间里,我看到去日无多的爷爷。那一刻,我相信了骨肉相连和心灵相通的`说法。

  整理爷爷的遗物时,翻出一个箱子,里面堆满了写过的便笺——那是爷爷念私塾时的作业,一页页漂亮的毛笔字,让念大学的哥哥、当老师的姐姐和学美术的我自叹不如。这就是那个年代农人的命运,走不出黄土与高山,爷爷只能把他的梦想压在了箱底。

  爷爷走了十多年了,异地他乡为生活忙碌的我一直没有回去看看他安息的地方。

  又是一年清明节,借笔寄予一腔思情。

  任商海沉浮,任世事变迁,亲情依然占据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清明的作文 篇4

  每年的清明,家家都要烧香祭祖。满山的扫墓人川流不息,各自在坟前叩拜,焚香燃烛,祭奠先人,祈福后人。

  在我们家,俗称“请公公”、“拜太太”。“请公公”时,要放一碟盐和一碟米;“拜太太”时,要端上饭和烧熟的菜,如果有大块的肉,或者是整只鸡和鸭,一定要插上筷子。酒尽量倒在小杯里。光饭菜还不够,还要放上一些水果。准备好了,就拜一拜,烧点儿纸钱,并祈福。这样的仪式,不得有一点儿马虎。

  当然,我记挂清明,还因为奶奶的清明果。

  清明果的皮是青色的.,像春天的新绿,但又要比它浓一点;形状类似于饺子,里面的馅儿与饺子不同,比饺子要多,所以更显得大而丰满。

  做清明果并不难,只要有上好的配料就行,然而奶奶总是很认真地准备馅料。果味怎样,主要取决于馅料。清明果一般分两类,一类是甜的,一类是咸的,我喜欢吃咸的。咸的馅料需要雪菜、笋、豆腐等。

  再说做果皮。果皮的主料是艾蒿叶、糯米粉。先把部分糯米粉和水调匀,再把被煮沸的艾蒿叶同翠绿的汤汁舀到木盆里,然后反复搓揉,直到变成嫩绿色的一团。奶奶捏出的果皮不薄不厚,包出的果子的样子像翠绿的元宝。果子还没出炉,我就能闻到面料里淡淡的清香。一出炉,就更不用说,翡翠般的色泽迷住了我的眼,咬一口,更是回味无穷。

  清明节一年只有一次,一年做一次清明果,真叫人企盼,更想亲自参与。家乡的清明果,是我童年的眷恋,是我童年美好的记忆!

清明的作文 篇5

  几分伤心几分钱,一方冢墓一方天。魂幡只为招无主,犹有生死坟头烟。

  清明,一个凄凉冷清的词语;清明,一个闻之断肠的节日;清明,一个无法言语的意象。清明,看着这两个字,我的思绪竟不知不觉的飘忽起来……

  不得不说,清明真的让人断肠,而且是那种静默中渗透着彻骨凄然的断肠。清明时节,站在杂草丛生的坟前,看着那一方土丘似的坟茔,感受着那一种无言的凄凉,内心无限感伤!从来没有想过,一方坟茔会隔开两个世界——生与死。“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者已矣,而生者,却在对其的缅怀中一点一点的追忆。死者生前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在现在看来,却已经变成了一道供生者一边追思,一边痛哭的伤痕。而且这道伤痕永远都不会磨灭,它将会在每年的同一天裂开,用淋漓的鲜血来警示生者不要忘怀,这一天就是清明,让人断肠的清明。

  回忆着,开始悲伤起来。脑海里开始浮现出了太婆的样子。屈指一数,跟太婆隔世已经将近六年了。六年前的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那时的我,对于太婆的去世,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以为只是暂时的分别,将来的某一天还会与太婆再次重逢。可是,等待了六年,那场重逢确实是来了,然而,却是在清明节的坟墓前,太婆在里面,而已经长大的我,却在外面,泪流满面。在太婆的坟头,我恭恭敬敬的给她老人家插上了三枝魂幡,烧了三堆纸钱,也点上了三炷香。我知道这无法全部的表达出我对她老人家的追忆跟缅怀,然而,当时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站在太婆的坟前,看着冉冉飘起,萦绕于坟前的青烟,我的心竟感伤不已。恍惚中,我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与太婆的灵魂进行了一次飘渺幽远的交流,我感受到了一份厚重慈祥的关爱跟一种难以割舍的血缘……随着青烟渐渐地散去,我才缓缓的魂归现实。看着坟头那随风摆动的魂幡,接受了回归的现实,不觉茫然起来。

  “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清明,注定是一个断肠的节日。那淅淅沥沥的春雨,袅袅渺渺的青烟,若有若无的哭声便是明证。肠断清明,思绪飘零!

清明的作文 篇6

  昨天,堂弟送来一百元钱,说坟院边的柳树卖了,把钱分给各家。他特意送来。

  说起那几棵柳树,谁也说不清她们历史。我只记得,小时候,每到清明节时,柳树刚吐新芽,嫩黄嫩黄的小叶像小鸡的舌头,柳枝一条一条斜斜地伸向天空,末端略略下垂,似老人用手遮阳眺望,期盼远方的儿子早日回来,柳树各自一体,又连成一片,远远望去一块一块的,是抹在小村边上的一方绿绸子,又如小村脸上的一片嫩叶,甚是漂亮。清明节时,天已变暖,可以甩掉冬衣,可以尽情地在田野上飞了,还能爬上柳树拧一只柳笛,对天一吹,真是小英雄一样,便似乎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我的。这时节,也是姑奶奶、姑妈来给老爷、爷爷烧纸钱的时候,她们拿来许多好吃的东西,又都很大方,无论拿什么都全留在这儿。奶奶给我放着,我能吃好多天。那时候,总是盼着过节,年已去很远,盼的就一个清明了。

  平时在和别人谈起清明时也只是这些了,可是今天看着这一百元钱,心情总是涩涩的,如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里。我拼命地去寻找不快的理由。

  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节日,是寻根的节日,添坟是我们这祭祖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也是一种最庄重的祭礼。添坟是童年时最向往做的事,又是我青年时最羞于提起的事。

  大伯是一位很犟的人,我父亲又不在家,家里的事全由他说了算,就连清明节添坟也是一样。他不让其他人去,只他一个,我们小孩子连看也不叫,更不用说进坟院了。能进坟院添坟是我儿时一个极大的梦想!他一个人在坟院里,从最大的那个开始,那个也是我们的祖坟,一个接一个地添,甚是庄重,像是在做十分庄重的事,直到每一个坟都添好为止。他添坟极仔细,先松好土,再一锨一锨地放到坟上,不露一点旧土,再在坟顶上放一块大土块。这些都是我在柳树上看到的。有时候,我顾意捣乱,膨足腮膀子吏劲吹响柳笛,来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乃是专心地添着,极其庄严。一年二月二,他说要我清明节和他一起添坟。我先是一愣,添坟可是大伯的专利呀,连父亲都没有干过,为什么要我添?我早已没有了童年的兴趣,看看大伯苍老的脸,也只得点点头算是应了。心想添那门子坟啊,到时候找个借口不回来不就得了。清明节的前一天早上,大伯便找人叫我回去。我们这儿不是顶清明节添坟,而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下午。我躲不过去,只好回来。他说:“添坟哪,不是堆土,是给祖宗修缮房舍。我们在阳间里,春天还把房子修复修复,以过夏季。他们的房子,咱们不给他们修,谁修?让一群老头老婆修?”原来添坟不是添坟而是在为祖宗修缮房舍,多孝顺的人哪!怪不得他那样仔细,那样虔诚!我却暗暗地笑他。那一年我十八岁,那一年是我第一次给祖宗修缮房舍,也是我三十几岁来,唯一的一次!

  我俩整整添了一下午,大伯明显没有了以前的气力,添一个总得歇一下,他向我讲了许多先辈们的故事。我不大在意听,因为我还想着别的事,想着踏春,想着和同学一起去春游,只想快点完好。大概他看出我的敷衍,第二天也是清明节傍晚烧纸时,他没有叫我,我也因此不去。清明节给祖宗烧纸,这是必需的,如果不烧,就说明断绝后代,这可是最不吉利的事。坟头的'纸烧得越多说明儿孙越多。如果我和大伯一起去烧纸,他一定又说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不给他们送点钱,这一群老头老婆咋生活?心想今年这事要让同学知道不笑掉大牙才怪呢。我觉得那一年的清明过得太封建了,太传统了,也太没面子了。

  那一年只姑妈一个人来了,姑奶奶已的坟当时也有她的后人给修缮了。姑妈拿来的东西也没有以前的吸引力了。“现在哪都没有柳树,树立,你给我折些柳条,回家插在门上。”我已不能像以前一样快速地飞上柳树,我要注意自已的形象,我是个大人了。柳树也还是那样一块一块地抹在天空中,柳条也还是斜伸向半空中,只是有许多枝条已枯了,死了,叶子也还是小鸟的舌头大小,色彩也还是嫩黄嫩黄的,只是没有原先的稠密了,只是这一枝那一点的,树皮一层层地剥落了。我折枝柳条,拧成柳笛,朝天一吹,只觉得害羞,赶紧扔掉了,像和大伯添坟一样。答应给姑妈折柳枝又是一件错事。姑妈在树下东一句西一句说着她听来的关于这柳树的传说。我只想赶紧给她折了,逃回家去。心想今年算倒了霉,这事要让同学知道,才难看呢。

  清明节晚上,大伯在吃过饭后说:“有人要买坟院边的柳树,给的价格也相当高。可是我们不能卖,那是祖宗的树,夏天老爷老奶奶在那乘凉的。谁卖谁是不屑子孙。”想想那几棵半死不活的老柳树,想想大伯把那几棵树说得那么神圣,我不禁笑大伯的封建,强忍着,没有笑出声来。而现在,大伯自已作主把这几棵柳树卖了,他是不屑子孙吗?

  那一年奶奶去世了,奶奶就葬在那几棵柳树下。

  一晃几年又过去了,姑妈也老得耳道都聋了。我上了大学,到了城市,看看垂柳,长长的枝条,像风一样飘在水面上,妩媚极了,觉得家乡的柳树十分寒伧。每到清明,和同学一起去踏春,想的是浪漫,追求的是前卫,从没有再想起过家中祖坟和旁边的柳树,更没有和别人讲过那唯一的一次添坟。

  堂弟见我出神,说:“总共卖了二百九十元,三家分。俺要九十,俺爹说他老大少点应该的。”

  “不,你想错了。我只是在想那几棵柳树而矣。”他不解地看着我,像他从来没见过我似的。突然他又似明白了一样,说:“别人家的地都换上了速生的杨树。咱们的柳树,这几也时常生病,有的树干也朽了,眼看也活不长。迟一年,别人家的杨树长大了,咱家的柳又死了。到那时,可栽不上一啥。就卖了。二叔也知道。”我心头一热,她们也老得不能活下去了,她们也会像姑奶奶一样死去。姑奶奶的坟有她的后人给添,有她的后人给修缮,而她们,我的老柳树则被卖了!堂弟说的都是实话,我不能说什么,“清明我也回家。”

  我已不能再飞上柳树,折上枝条,拧成柳笛,尽情吹了,也没有柳树可上了!但我今年一定要像大伯一样给祖宗添一下坟,我要和大伯一起给祖宗添一下坟,大伯已年事高,手也没了劲,给老爷老奶奶修补房子的事也只能由我辈来做了。

  柳树没有了,可是祖坟还在那,我要回去,回去看一下祖坟,认一认我的祖辈。现在,柳树没了,种上了速生的杨树。不知多年以后我们坟地又是一个什么样子。

  将来还会发生什么样变化呢?

【清明的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清明作文08-05

清明随想-关于清明作文08-23

清明雨清明情作文09-08

清明香清明情作文05-26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高中清明作文-清明节作文02-06

清明作文01-18

清明作文01-21

清明的精选作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