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时间:2023-03-17 08:11:32 清明节 我要投稿

【推荐】清明作文四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清明作文四篇

清明作文 篇1

  中午吃快餐,孩儿点了一份青椒炒小鱼,拿起筷子时顿生怀念。吃鱼是你的最爱,此时此刻多想有你陪伴,喜笑颜开,共进中餐。回到公司才知今日时间——清明前一天。

  爸爸,孩儿无能,现正在江浙辗转,未能一帆风顺,如期实现立业的心愿。孩儿不孝,明日清明,不能提早回到你的坟前,深感无限的愧疚与遗憾。一捧黄土田中岸边,一颗茱萸山上树间,一捆黄纸送点金钱,这样简单的祭祀只能存在心间,化悲握拳,深深地祝福你一路平安。你能力非凡,聪明能干,在阴间也会秉承优良的习惯。应该不会缺钱,不管你会不会埋怨,这么重要的节日孩儿怎能无情无愿?愧欠愧欠!无颜无颜!

  听到你摔成重病的瞬间,我的心似坠了铅。当时正在沭阳,很想马上飞到你面前。你一生平平安安,积德积善,病魔怎么会跟你结怨?是不是老眼昏花没加分辨,错误的惩罚了无辜的高山?由于工作原因,只能电话妻子细心地关注你的.病情进展,默默地祈祷有惊无险。人生若玻璃瓶,碎后无法复原,一个月后你没有说话,用尽全身的力气,伸出三个手指后就匆匆闭上双眼。孩儿们多想再看到你的尊颜,多想再听到你的训诫与夸赞!

  你一生平平淡淡,但德高望重,与人为善,为小辈们立标树杆,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孩儿们有时会背叛,没有按照你理想的轨迹发展。孩儿们深谙你的心愿,但想展翅飞到更高的蓝天,为岳家争光添艳。是孩儿们错了,不管羽翼多么的丰满,都应该多一点喃喃,少一点独断。

  你一生忙忙碌碌,没有空闲时间。算得上的爱好,只有打渔和打麻将两点。打渔是你的首选,只要河里有水,你就会经常光顾留恋。乐在起航,喜在渔间。每一网的潇洒撒出,是你娴熟技术的完美展现,更是融入了无穷智慧的精彩画卷。每一次的打渔上岸,你自娱自乐,笑得双眼眯成一条线。打麻将是你偶尔的偷闲,人生本该有松有弛,妈妈不以为然,大概是怕你打牌疲劳伤身害肝。你已年过古稀,不用再疲惫不堪,不必再那么的好胜争先,孩儿已经长大,偶尔逗逗孙辈开心,吸颗烟喝点茶,足焉足焉!

  你不是伟人,在岳氏家族的世界里,永远那么伟岸。你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非常果断,智领航舵不断谱写新篇。人们茶余饭后总会时不时地发出啧啧称赞。

  爸爸,你在世经常起早贪晚,辛辛苦苦一辈子,没有品尝到一丝甘甜,孩儿们感受到无比的温暖。九泉之下,你该享受晚年,孩儿们不会让你丢脸。“成功,成功,必须成功!”孩儿们时刻牢记你的至理谏言,努力奋斗,不畏所难,叶儿绿了,花儿将开,果味很快香飘九天!

清明作文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到了,这首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清明》又在我耳边响起,又勾起了我对那与世长辞的外公的思念之情……

  在我九岁的时候,外公永远的“睡着”了。那时,我的心如被针扎了一般,痛不欲生。

  外公是在秋天的一个中午“睡着”的,那时我们都围在外公床边,外公见大家都来了,才面带笑容安详地离去了。妈妈哭了,外婆哭了,大家都哭了……年幼的弟弟见大家都哭了,也呜呜地哭了起来。

  接下来的`七个星期,妈妈要为外公举办丧礼。她整天沉于在失去父亲的悲哀之中。我也不例外,根本无心学习,成绩已“飞流直下三千尺”,不知降到了何处。课间时,原本活泼开朗的我也已不见,我总想哭却没哭,强忍着,使得我肝肠寸断,心身俱碎。

  夜晚,皓月当空。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睡着了,外公也会出现在我的梦境里,随之而来的,便是我那盈眶而出的泪水。泪水浸透了枕头,浸透了被子,也浸透了我的心……第二天,仍然是一个心事重重的女孩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懒懒地穿衣,懒懒地洗漱,懒懒地上学……一切都是懒懒的。

  在外公将要火化的前一个夜晚。窗外的雨蒙蒙地下,风呼呼地吹。我在屋内哭着,喊着:“外公!外公!您怎么就这样去了呢?外公!外公!”我的声音快要喊哑了,却依然在喊。四哥哥朱新崛也在喊:“爷爷!爷爷!”眼泪哭干了,嗓子喊哑了,我才停止了哭喊。那晚,几个小孩一起睡,我们都没哭,是因为我们想第二天看着外公火化,离去……外公火化了。。

  上山了,秋雨依然蒙蒙地下,像是为我们感到悲伤。外公的骨灰装在一个小盒子里,而小盒子装在一个轿子里。小路变的泥泞,成了泥泞小路,我的靴子弄得很脏。我并不在意,我只在乎外公。上山时,我又哭了,眼泪中流露出一丝感伤。外公终于依偎在青山绿水的怀抱里,融入大地的爱抚之中……

  每年清明节,爸爸便会和外公一起“喝酒”,给外公烧钱。然后说:“哎!明年再来看您!”

  我明白了:有种液体叫眼泪,有种情感叫感伤,而感伤是最使人难过的。

  外公,您好好地“睡觉”吧!

清明作文 篇3

  红了桃,绿了柳,活了的大江南北在三月的清明,春雨绵绵。

  淅淅沥沥的小雨,微冷。密密地斜织着,下个不停。是必然,还是偶然?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何总到这个季节,天空的脸便开始阴沉哭泣?为何总是这个季候,大地的心会开始颤抖哀恸?

  风吹凉了心,雨又湿了心。一陌陌纸钱儿,一堆堆乱岗坟。

  风萧萧,雨绵绵,惶惶又凄凄。四处游荡的孤魂,天阴雨湿声啾啾。

  徐徐飘升袅袅的香烛,阵阵响起轰鸣的鞭炮。久久不愿离去的人们,烧了纸钱,培了新土,还不忘折了嫩绿的柳枝插在坟头。久久不愿离去的人们,烧了纸钱,培了新土,还不忘回转身去又深情望了几次。

  敦亲睦族的行孝,慎终追远的感伤,生离死别的悲酸泪,说不完,道不尽。

  特别的节日里,遥想起最特别的地方,故乡湖北荆门京山。清悠的乡韵,像一首小令款款而来。近乎微醺薄醉之中,我看见穿校服的娃娃,着朴素衣裳的园丁以及劳苦的人们走向京山烈士墓,前去缅怀烈士报国志。献上一朵又一朵小白花,祭奠革命先辈张文秋,邵华。慎终追远,为革命烈士扫墓,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戎马关山报国志,梦牵魂绕女儿情。一朵又一朵小白花,一把又一把辛酸泪。又是一年清明节,无限感伤在上头。

  清明寒

  红了桃,绿了柳,活了的大江南北在三月的清明,春寒料峭。

  仲春暮春之交,寒风疏雨间杂。凄淡的氛围,落魄的情怀。冷寂的深巷里,灶炉已灭;凄冷的寒风灯侧,冷食冷饮。

  每逢此节更思介之推。甘于淡泊,为了明志;甘于穷困,最终被烧死。

  窗外笛声悠悠,传来凄厉的古声。几个世纪的风雨,几个世纪的沧桑,勾着你的心,也勾着我的`心。清明江城的春天无处不飞花,春花凋零,心也凋零。纷纷洒洒,落了一地。可怜故园断肠处,日日夜夜柳条逐渐新脆,冷火熄烟悼苦人。几千年的花开花谢,几千年的潮起潮落。

  清明游

  红了桃,绿了柳,活了的大江南北在三月的清明,春意盎然。万物吐故纳新,容光焕发,脱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喜气。

  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合一,节节生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二十五个族同过一个节。特别的节日,生死并重的节日。浩荡春风,山也起伏,草也起伏,升起我们火焰一样的热爱闪烁,无限透明生活里的爱。

  早在《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江城春回大地,草木暴青,生机勃勃;春雨飞洒,纷纷扬扬。特别的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糅合了欢乐探春之氛围;除了凭吊生离死别的悲痛,亦融合了生机盎然之春意,让人切身感受自然之美。

  扫墓又郊游。寒食又蹴鞠,放风筝来荡秋千,打马球归来折柳相送。凭吊先贤古人,赏尽湖光山色,增添生活情趣。

  好一派热闹景象,好一个生动的节日!

清明作文 篇4

  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复苏。蛰伏了一冬的生命,触摸到了大地春回的气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脱下厚重冬装的俊男靓女,给这个季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春色。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在这熙攘往来人群中,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踏青赶春的游客,还有就是祭祖扫墓的。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几千年来相沿成习清明扫墓,显示了中国特有的祭祀文化。“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扫墓祭祖,除了体现孝道和爱心,也在对先人的缅怀中,传承着家族的道德精神。“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入耳犹记心。”切不要让先人的遗训,似那纸钱的一缕轻烟,随风飘散,不留一点印记。

  有资料显示,清明祭祀,是从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开始的。介子推一生,不仅崇尚惟诚惟信,以道德、忠孝、仁义教化天下的儒家经典;也推崇以黄帝为宗,太上为教的道家学说;他割肉侍主,慈悲众生,又被尊为佛家罗汉。他淡泊名利,注重人格,不求厚禄,忠孝清烈,是唯一同时被儒、释、道三教尊崇的历史文人。他的人格魅力一直被后人当作为人处事的典范。这就不难想像,山西绵山介公岭上的介公祠,为什么两千多年来一直香火不绝;不难想像,为什么晋文公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能逐渐演变成举国认同,祭奠祖先的统一节日了。介子推的品格代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的国家,屡屡能从屈辱中崛起的精神脊梁,也是中华民族人格魅力之所在。从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中,去追溯延绵久远的民族精神实质,去追寻我们的民族道德文化之根?应该有其现实意义。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踏青游春是清明的另一主题。如今的清明节已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的清明哀伤情怀,似乎也该在这明媚的春色中有所放松。不要辜负了“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的大好春光,走出高楼,走进自然,一定能带给你一种别样心境。

  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一首题为清明日狸渡道中的诗:“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就像一幅清明素描。前半阙,扑面朦胧细雨,擦肩拂拂微风;远眺春花烂漫,近观弱柳映水。溢满水色山光的.春日风景,历历在目。后半阙,石马寂寞当道,纸鸢孤悬空中,扫墓祭后人散,寒鸦啼鸣归巢。寂寥忧伤的情怀跃然纸上。截然不同的两幅图景,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一种是心情愉悦的踏青春游,一种是寄托哀思的扫墓祭祀。两种情感融为一体,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清明文化。

  经过几千年传承的扫墓、踏青习俗,已经成了当代清明文化的两大主题。当然,清明扫墓,不应单单局限于寄托对先人的缅怀。继承和发扬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才能使清明祭祀更有意义。而踏青游春,则应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去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给人类创造了安逸的生活环境,人类就有义务爱护,而不是糟蹋自然。自然需要保护,只有自然的和谐,才有人类的和谐。清明植树,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环境,也应成为清明文化的一部分。

【清明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清明作文08-05

清明随想-关于清明作文08-23

清明香清明情作文05-26

清明雨清明情作文09-08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高中清明作文-清明节作文02-06

清明作文05-09

清明作文06-08

清明的作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