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清明作文

时间:2021-07-21 18:00:49 清明节 我要投稿

【精华】忆清明作文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忆清明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忆清明作文三篇

忆清明作文 篇1

  清明前夕,细雨霏霏,柳烟朦胧、花飞落红飘渺中,芳菲尽,青杏小,梨花一枝春带雨。

  斜风疏雨黄昏悄,望窗外,梨枝摇曳,花瓣雨飘飘洒洒素月溶溶,柳絮飞逸,轻轻点吻潺潺溪水春浓浓。年年梨花依旧,思念依旧,婉约,绵绵、幽长。

  携一袖梨花清韵,掬一捧心香,指尖轻弹低吟,如藤萦绕心头的思念,魂飞纸笺,诉说无尽的怀念。

  那些溢满了父母爱的日子,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幕一幕难忘的镜头,永远铭刻在孩儿心头。

  忘不了,走在人生坎坷曲折的路上,你们的爱 — 是孩儿战胜艰难困苦、取得成功的源泉;忘不了,成功的时候,周围都是朋友;但只有你们 — 失败时,是我的伙伴,始终佐佑陪伴孩儿身旁;忘不了,爸爸临终时,还在惦记孩儿上大学之事;忘不了,妈妈在我怀抱中说的最后的一句话:你是个好孩子!... ...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铭记着祖训家教: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些原本是做为人的最根本,然而,在骨感的现实,受金钱为上、物欲横流的、浮躁喧嚣浊流的冲击下,坚持按这些根本去工作、做事、生活,谈何容易?!用一颗纯澈的心,远离了恶欲的诱惑,耐住了人生低潮时的寂寞以及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无端地伤害。

  捻一指微笑如花, 静候岁月美丽。品尝过人世间重多苦头,面对过风刀霜剑严相逼。也曾,梅红漫落花径,月影孤灯点点,一池的惆怅、迷茫、委屈、女儿家柔弱阑珊,清泪婆娑满面。

  生活不相信眼泪,过尽了千帆之后,看淡了滚滚红尘,风烟俱净,仅留下了心灵的宽容、淡然、恬静,孩儿终不悔。

  一切丰硕收获、荣耀和骄傲,都来自你们呕心沥血地培育、温馨爱的浇灌结果。

  那爱,是一缕阳光,让心灵永远温馨如春;那爱,是一泓清泉,在浮躁的尘世,让人能出淤泥而不染,依旧坚守纯诚、洁净;那爱,像一本厚重的书,浩如烟海、耐人寻味;像一杯甘醇的酒,浓香醇厚、回味无穷。

  没有了父母的爱,宛如一支插在瓶子里的花,虽然还有花的斑斓色彩、馥郁花香,却失去了根,心里空空落落、只有切切的疼痛和忧伤。乞力马扎罗雪山那只豹子,让孩儿心灵顿悟:死是人类最高境界的平等,要坦然面对。

  时常想起一位书法家在父母墓碑上题辞:

  宽厚仁和慈惠常留众口颂

  豁达刚正高风永昭后人师

  人活一世,快乐尊严的生,无憾尊严的死。你们虽然驾鹤西去,但把优秀品德、做人做事的良好风范,温馨的爱,一笔宝贵的财富留给了我们,永远伴随着孩儿,走在这山高水长的人生路上。

  父母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父亲去世时,孩儿还没有工作,没能力尽孝是孩儿心中永远的痛!曾联系好酒店准备陪母亲去威海度假,但终因忙于工作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永远的愧疚!借得大海万顷水,研为翰墨写下那旷世之约:天堂的父母,我爱你们,到来世,还做你们的女儿!

  梨花含泪,翠柳依依,淡烟流水,春意浓郁。那一帘细细如丝地怀念,清风缕缕吹不展,雨打梨花声声思念似潮。魂飞纸笺,素手点墨,倾至诚尽染怀念,婆娑泪洒梨花雨。翘首遥望,问苍穹,可知?那云中传书的鸿雁何时来?

忆清明作文 篇2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没有扫墓,没有祭拜祖坟;没有寒火,也没有吃上寒食;没有约上三五好友去踏青,放风筝。这些都是小时候必须完成的作业。如今,清明节虽然有假了,却没有童年时代的原汁原味,每每想起记忆中的清明节,那一幕幕总在脑海中萦绕,令人难以忘怀和感动。

  每年大寒后跟着父亲到祖先留下来的墓地去上坟,老家把墓地叫坟林。坟林占地约一亩,里面有好几十座墓,听父亲讲他也不清楚有多少代人埋在里面了,大概就是三四百年吧。每个坟的形状差不多,都是用泥土垒起的,一座坟分坟头和坟尾,头大尾小,坟头用条石砌成,每座坟头都朝着一个方向,坟与坟之间的排列整齐,并且有很多讲究,都是由风水先生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算好再选好时间位置下葬。坟林绿树成荫,高高的柏树都是上百年的树龄,树上鸟搭起许多鸟巢繁殖后代,春夏秋冬年复一年,见证了树下人间离别的悲伤。坟林前方是嘉陵江最大的支流一一西河,滔滔不绝的河水朝着这片林地涌来,又在墓地右前方转了一个弯,消失在那片翠绿的丛林中。恰似一幅凝固了的油画倒印在河水中,美丽动人。文革前墓地前方竖立着唯一的一座碑,正中的碑上有螭首,下有龟趺,左右的碑低于正中的碑,不过都刻有文字,图案雕刻精美,文革时期碑被砸坏了,碑石被拿回各家做了猪圏用材。后来进入的逝者坟前都立起了一块简单的石板,上面刻的碑文也简单的很。我们先要用锄头铲除坟上的杂草,然后挖来新土洒在坟上,完后便烧纸,点燃香烛插在墓台,叩头、放火炮,整个过程从中午忙到傍晚,收工回家,在夜幕下紧跟着父亲的背影不拉开半步,总怕有鬼来拖住你,现在想起来觉得好笑,可那时候是多么的神圣、神密而庄重!

  一转眼大年来到了,我们却盼着年十四的挂灯笼,点上长明灯,一家人都要到屋前烧纸,保佑来年平平安安。然后去看花灯,跟着花灯队从东村跑到西村,就是为了一个好奇,让你兴奋好多天。正月十五年一过完,热闹的山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忙起了春耕。时间一晃三月到了,蝌蚪在水中抱团,小尾巴掉了,青蛙叫了,燕子忙碌着衔泥做窝准备繁衍后代。山间的草泛绿了,母亲早早的把我们几兄弟叫起来上山放牛,有的下河割草。这时,我们偷偷的砍来竹子做起了风筝,尽管飞不高,但飞奔在山野、河滩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

  绵绵细雨总是下个不停,但走五里山路去上学还是要,坚持的,泥泞的小路根本无法穿鞋,我们干脆把鞋子脱下来藏在路边的草丛中,等放学回来再穿上回家,这样做经常把鞋掉了,免不了棍棒照顾,但仍然觉得在雨中光着脚打水仗方便的多。

  泥土的芳香越来越浓,越来越甜,冬水田开始育秧,母亲悄悄的准备起清明节要给孩子们吃的,还要供放在堂屋神台上的糕点,甜饼等食物,这些自制的小饼上面还有很多图案,都是鸡、狗、蛇等各种动物和神仙的肖像,非常好看。还要准备请人忙春耕的.待客食品,就这样母亲年年都做着清明食物,我们享受着母爱在渐渐长大,让我们懂得了孝敬,学到了关爱,教我们做纸币,跪拜祖先亡灵那些仪式,母亲像歌一样的生活,像诗一样的在重复,像画一样的定格在每年的这个节日。

  今天,我们再也难找回这些平凡的生活方式了吗?三千年的传统美德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弄丢啊!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在我眼前浮现,他也正在华夏儿女心中升起,清明节通过国家法定假日逐渐恢复,传承。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呀!

忆清明作文 篇3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春到了,清明节也就来临了。每每这时,人们又会匆匆地赶着去祭拜自己身边那些死去的亲人、朋友和先烈了。每当到了这一天,我就会想起我的太公、太婆;每当到了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到他们的墓前去清扫墓尘、去祭奠,这是从我约摸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如今已有六七个年头了。

  今年清明节,我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太公、太婆那里扫墓,准备想把自己即将毕业的事情和考试成绩告诉“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刚好学校放假三天,正遂了我心愿。

  今天一早,我就和爸爸到街上买了俩篮子的香菊花,昨晚我还特意让妈妈为我做了几朵纸的白花,准备戴着,显得更有诚意和敬意。今天天气不算好,没有那么阳光灿烂,幸好没下雨,不会像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那样缠绵惆怅。但是天空灰蒙蒙的,倒更增添了几分我对太公、太婆的怀念和哀思之情。

  一路上,我们全家十二口人共同驱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灵峰山山脚下。在路上,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大伯、大妈、哥哥,妹妹等,她们怀着无限虔诚,也纷纷地向自己亲人的墓碑走去,络绎不绝。我想:清明节这个祭日,真是有凝聚力,每个人都要去朝拜自己的祖先。边想边下车,随着人流,我们慢慢拾级登上了灵峰山。来到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公太婆的墓地很宽敞,浇上水泥,比较平坦。爸爸妈妈和奶奶拿出纸钱用小石头压在墓前,并在坟墓的四周插上纸标,我也过来帮忙,把菊花篮搁在太公、太婆墓碑面前。接着奶奶拿出了一些水果、饼干、糕点等祭品,摆在坟前,这是惯例。以前我认为这是一种迷信,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意识到这是对一种传统模式的继承和发扬,还蕴涵着对死者的尊敬的习俗。随后奶奶拿出了一把香,点燃了分给爸爸妈妈、大伯大妈等人,我也拿了一枝,妈妈还把事先准备好的白花佩在我们身上,然后我们排成一行,朝着太公、太婆行礼祭拜。在行礼时,我还听到奶奶嘴里在念叨着:“爸、妈,我把儿孙们都带来一起看您们了,请您们看看她们吧,您的小曾孙都已经上五年级了,成绩很棒,知道吗?请您们好好安息吧......”听着奶奶的默祷,我似乎又看到了太公、太婆那熟悉的面孔,尤其是太婆,她是在我刚刚满六岁的时候去世,记忆很深。

  那时侯,爸妈上班忙,经常不在家,爷爷奶奶也上班,我就经常跟着太婆,她给我喂饭,穿衣服,还带着我到邻居小店去玩。别看太婆年纪大,八十多岁,还挺有力气,我一不乖,她就背着我,等我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她就想办法哄着我睡觉,还给我买东西吃,直到爸妈回来,才放心地离开。还有一件事情我记忆特别深,就是太婆很勤劳,那时候,我们住在老家,没有矿泉水,太婆就经常为我们烧开水,记得我泡奶粉的开水,都是她烧的。听阿爸讲,太婆直到去逝那一天的上午,还在烧开水给我们吃。因为脑溢血,一下子就走了,而且永远的离开我们了。想到这里,我不由得鼻子一酸,呜咽地说:“太婆,我真的好想您了!”。是啊,这么多年来,太婆对我的疼爱和关心,我始终不会忘记,尤其是她勤俭朴素的身影更让我久久挥之不去。正是她的这种勤劳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学习上不断奋进,考取了好成绩。我想:她的勤俭不正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的一种龙族精神吗?不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吗?往上追朔,一代一代延续,我们不能弃根,应该发扬下去。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在山上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将近中午,又到了即将告别太公、太婆的时候了,我有些不舍,但又无奈,只能在心头默默地祝祷:“太公、太婆,您们好好安息吧!让这里的青山和碧水永远伴着您们长眠;让这里的绿树红花永远为您们遮风避雨。”

  再见了,让明年的清明我们再来看望您们。

【【精华】忆清明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清明忆鲁迅作文11-24

【精华】忆雪作文3篇02-08

【精华】忆军训作文十篇03-12

【精华】忆军训作文合集10篇03-07

【精华】忆军训作文合集九篇02-19

【精华】忆军训作文合集六篇02-12

【精华】忆军训作文合集五篇02-06

【精华】忆军训作文400字三篇03-16

【精华】忆军训作文锦集7篇03-21

【精华】忆军训作文锦集九篇03-21